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315-2316
从河南省特色农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出发,把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概括为"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4种,总结这4种模式的特点和问题,进而从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促进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周口郸城金丹玉米产业化集群经河南省政府2013年批准设立,是以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丹乳酸)为核心,拥有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专业合作社、1个储存及物流配送公司和一个技术检测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从农业生态种植,农产品收购、储存、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到农技推广等完整的农业产业链。集群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之路,发展玉米订单农业,立足农业资源,开发绿色产品,实现农企双赢的战略发展方针,搞好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以田阳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和"市场+农户"三种模式,并以田阳县为实例论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为"批发市场+协会+农户",即"市场+农户"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五种有效实现形式:"专业市场+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中介组织+农户"模式;"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将农业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结的纽带,促进产、供、销连成一个整体,以满足市场需求,这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步骤。在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农业产业化形式,传统一些的如"公司+农户"、"公司+大户+农户"等几种形式,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又逐渐形成了"公司+家庭农场"、"合作社+合作社"等几种形式,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发现农业产业化的既有模式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较之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尚有需要改进之处,因此,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创新路径的探索仍是新时期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鸣 《现代农业科技》2007,(13):224-224,226
通过对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现实意义的阐述,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资源通过"工厂+农户"公司+基地"的形式进入到工厂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体系,这样既提高了企业和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能促进农业资源的保护、开发。  相似文献   

7.
现今产业化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业合作社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在各种产业化模式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中,农业合作社作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不断促进了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农户的利益。但是,随着该模式的不断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如与农户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经纪人""中间人"对产业化模式的不利因素等。所以,如何高效地使农业合作社充分起到桥梁的作用,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一、临颍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一)临颍县龙头企业基本情况截至2015年,临颍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5家,市级31家。各级龙头企业自建基地0.33万hm2,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农户合作联建基地1.73万hm2,基地建设方式采用"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利益连接方式:一种是公司与合作社签订合同,订单收购;另一种是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自建基地每667m2经营性收入平均  相似文献   

9.
现今产业化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业合作社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在各种产业化模式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中,农业合作社作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不断促进了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农户的利益。但是,随着该模式的不断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如与农户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经纪人""中间人"对产业化模式的不利因素等。所以,如何高效地使农业合作社充分起到桥梁的作用,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高淳区东坝红岗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几年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带动、引领作用,实现了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多赢,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立足服务领先,促进产业发展合作社成立后,始终坚持"服务成员第一,促进产业发展"的宗旨,以基地带动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品  相似文献   

11.
王宏山 《农家致富》2013,(10):12-12
南京绿桥瓜果菜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310户,主要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连接产销,沟通信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七统一要求,走"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2.
合作社简介 锦州义县青年专业合作社位于义县城关乡红墙子凌北新区,占地面积150亩,棚室面积130亩,其中高效温室大棚110亩,示范园区20亩.合作社入社社员214户,带动农户300户.合作社广泛采用有机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大力引导当地农民发展高效农业. 合作模式 合作社最初建立时,以"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的良性发展产业链,使众多农户受益.为了把地方特色农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合作社与企业联合打造"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实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仲景大厨房食用菌产业化集群是以西峡香菇为基础,通过相互间的配套合作从而获得最优绩效的群体,集群构成以仲景大厨房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供销模式。该集群集香菇收购、储藏、加工、销售、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于一体,主要成员有中菇合作社、家家宝公司、华邦公司、彩印厂、丁河纸箱厂、香菇质检所等,主要产品香菇酱、香菇脆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集"阿香美"安化黑茶和"阿香"柑橘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以库区茶果资源为依托,以做成龙头、打造品牌、带动产业、致富农民为目标,大力发展茶果农业产业化。公司在茶园基地就近建设黑毛茶原料加工厂,提高了茶农收入,联结农户每公斤鲜茶叶增值3元,户均增收3650元,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综合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汕头市龙湖区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并提出"农业企业(+基地)+村委会+农户"模式。结果表明,村委会的引入能协调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和效益分配,解决"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存在的中介组织缺位问题,使农户获得更多的收益,实现龙湖区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在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已经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目前其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从外部表现形式看,主要有: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工商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还有农忙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经营方式与产业组织形式,从整体上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而"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作为我国传统农业转型的主要选择之一,可以有效整合农户资源与市场资源,弥补农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障农户利益,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该文主要探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性,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省长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建于1985年,是一个集粮油食品及调味品系列产品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业务范围为芝麻油、食醋、酱油、茶叶的生产、加工与经营。公司创办30多年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高质量打造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公司坚持以"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连农户"的运营模式,建立了3300多公  相似文献   

19.
湖南银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位于祁阳县大村甸镇,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公司实现粮油销售收入近8亿元.敞开收购,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1.以社为媒.与农"联姻"办基地一是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公司组织成立了祁阳县优质粮油生产经营合作社,在各乡镇成立了合作社服务站,在各村设立合作社服务点,配备了专职、兼职技术人员.二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行农企联姻,通过签订优质稻订单合同,始终做到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20.
<正>永城华星面业产业化集群依托"中国面粉城"的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向精细化、深加工、主食产业化方向发展。该集群拥有10个公司、3个合作社和1个科研机构。统计数据显示,集群2013年实现订单农业合同40余万亩,示范基地6万余亩,带动农户10余万户,实现产值34.95亿元。截至目前,已形成了由基地建设、原料种植、原料贸易、面粉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