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阳光玫瑰’是我国从日本引进的葡萄优良品种。为了明确我国‘阳光玫瑰’葡萄病毒病的病原,本研究采用小RNA测序技术对2株显症和无症状的‘阳光玫瑰’葡萄样品进行病毒鉴定结果显示:显症样品中测定到8种病毒,其中包含葡萄蚕豆萎蔫病毒(Grapevine fabavirus, GFabV)和灰比诺葡萄病毒(Grapevine Pinot gris virus, GPGV);无症状样品中测定到3种葡萄病毒。对46个‘阳光玫瑰’样品进行14种葡萄病毒的RT-PCR检测,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带毒率较高,病毒复合侵染情况普遍;显症样品中,GFabV检出率为88.2%,GPGV和葡萄浆果内坏死病毒(Grapevine berry inner necrosis virus,GINV)检出率为64.7%和29.4%,均明显高于无症状样品(13.8%和10.3%)。本研究旨在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携带病毒的种类和侵染状况,为其病毒病防控及病毒脱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阳光玫瑰’是我国从日本引进的葡萄优良品种。为了明确我国‘阳光玫瑰’葡萄病毒病的病原,本研究采用小RNA测序技术对2株显症和无症状的‘阳光玫瑰’葡萄样品进行病毒鉴定结果显示:显症样品中测定到8种病毒,其中包含葡萄蚕豆萎蔫病毒(Grapevine fabavirus, GFabV)和灰比诺葡萄病毒(Grapevine Pinot gris virus, GPGV);无症状样品中测定到3种葡萄病毒。对46个‘阳光玫瑰’样品进行14种葡萄病毒的RT-PCR检测,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带毒率较高,病毒复合侵染情况普遍;显症样品中,GFabV检出率为88.2%,GPGV和葡萄浆果内坏死病毒(Grapevine berry inner necrosis virus,GINV)检出率为64.7%和29.4%,均明显高于无症状样品(13.8%和10.3%)。本研究旨在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携带病毒的种类和侵染状况,为其病毒病防控及病毒脱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葡萄卷叶病(grapevine leafroll disease,GLRD)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严重影响葡萄生产和葡萄酒产业.至今已报道11种具不同血清学关系的葡萄卷叶伴随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GLRaV)均可引起葡萄卷叶症状,其中GLRaV-2为长线形病毒属(Closterovirus)成员[1].  相似文献   

4.
山东葡萄产区主要病毒病发生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AS- ELISA检测方法 ,对山东省葡萄主产区的葡萄病毒病害进行了调查 ,明确危害当地葡萄主要是葡萄扇叶病毒 (grapevine fanleaf virus ,GFLV)和葡萄卷叶病毒 (grapevine leafroll associated virus,GLRaV)。病毒感染率为 59.1% ,其中鲜食品种病毒感染率为57% ,酿酒品种的感染率为 62.5%。苗木与成龄树感染GFLV的比率分别为 78.4%和56% ,感染GLRaV的比率分别为55.3%和70%。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品种有霞多丽、梅露汁和佳丽酿。病毒病的发生与品种、栽培年限、繁殖方式和苗木来源有关 ,其中带毒苗木是葡萄病毒病传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6.
4种葡萄卷叶伴随病毒多重RT-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受卷叶伴随病毒侵染后,树势减弱,抗逆性变差,果穗着色不良,成熟期推迟,含糖量降低。目前已报道11种葡萄卷叶伴随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GLRaV)。为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费用,本文在研究单个卷叶伴随病毒RT-PCR检测技术基础上,对4种葡萄卷叶伴随病毒的多重RT-PCR模板浓度、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葡萄卷叶伴随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GLRaV-3)、葡萄卷叶伴随病毒-4(GLRaV-4)和葡萄卷叶伴随病毒-5(GLRaV-5)的多重RT-PCR技术体系。模板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对多重RT-PCR检测结果均有较大影响,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延伸时间和dNTP浓度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对4种葡萄卷叶伴随病毒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扩增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5%~99%。所建立的多重RT-PCR技术检测田间样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自 Pierce’s 氏(1892年)首次报道葡萄病毒病害以来,葡萄栽培历史悠久的欧美各国,相继报道了多种病毒病害。其后,在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也确认有多种病毒病发生。与此相反,在亚洲除日本近年来有葡萄病毒的报告之外,其他国家概因缺乏调查和研究,迄今未见有葡萄病毒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选用显斑驳症状的兼云香、赤线金钩和叶片黄化的泉乡万圣和泉乡冲天等共4个品种的葡萄母株,龙茎脱毒获得的茎组培苗用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检测葡萄母株和组培苗的带毒情况。鉴定结果表明,兼云香母株(1A)带有葡萄B病毒,其组培苗未能脱去该病毒。赤线金钩母株(2A)带有番茄不孕病毒(TAV)和葡萄B病毒(CVB)复合侵染,其组培苗脱去了TAV病毒还带有CVB病毒。万乡泉圣母株(3A)和泉乡冲天母株(4A)带有菊花B病毒,其组培苗均脱去了此病毒,是真正的脱毒组培苗。  相似文献   

9.
正皱木复合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是引起葡萄木质部畸形的一类病害的统称,在沙地葡萄、Kober5BB和LN33品种上表现茎痘、茎沟和栓皮等症状,其中葡萄病毒A(Grapevine virus A,GVA)与Kober5BB品种上出现茎沟症状有关,而葡萄病毒B(Grapevine virus B,GVB)与LN33品种上出现栓皮症状有关。GVA和GVB属葡萄病毒属,主要通过嫁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发生的葡萄病毒类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田准 《植物医生》1998,11(5):38-40
目前,被认为是病毒或病毒性的葡萄病害有30多种,从葡萄上检测出病毒约30种(Bovey等,1980),并已弄明,其中的20种病毒的传播媒介为昆虫、线虫、土壤菌(表1)。其中,世界性广泛发生、危害严重的有葡萄扇叶病、葡萄卷叶病,尤其在欧美,以扇叶病为代...  相似文献   

11.
葡萄卷叶病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之一。目前已知至少有10种葡萄卷叶相关病毒(GLRaV 1~7号,9号,10号,11号)与这种病害有关。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号(GLRaV-2)有许多不同的分离物,它们不仅能引起卷叶症状,还会引起嫁接不亲和、葡萄幼树衰退、砧木茎部枯死等。  相似文献   

12.
正葡萄卷叶病是葡萄上一种重要的病毒病,在国内分布较为普遍,引起该病的葡萄卷叶伴随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GLRaV)是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已报道的GLRaVs至少有5种,其中GLRaV-3是葡萄卷叶病毒属Ampleovirus典型成员(Ling et al.,2004)。目前,检测GLRaV-3的方法主要有指示植物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相似文献   

13.
 葡萄A病毒(Grapevine virus A,GVA)为线性病毒科(Flexiviridae)葡萄病毒属(Vitivirus)的代表种,是葡萄皱木复合病(rugose wood complex disease)的重要病原之一,可引起葡萄嫁接成活率下降、春季萌芽延迟、生长减弱甚至衰退死亡等危害\[1,2\]。GVA为线状单链RNA病毒,基因组共编码5个开放阅读框(ORF1\|5),其中ORF4 编码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是病毒粒子包裹和系统移动所必需的功能蛋白\[3,4\]。GVA自然寄主为葡萄,机械摩擦可侵染本氏烟等草本寄主\[2\],由于嫁接和无性繁殖材料调运等因素造成该病毒远距离传播,目前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运用,国内陆续发现和报道了一些新的葡萄病毒~([1~4]),但由于尚缺乏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及防治措施,给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其中,葡萄浆果内坏死病毒(Grapevine berry inner necrosis virus,GINV)为2016年国内新报道的葡萄病毒,可引起一些葡萄砧木和品种产生褪绿斑驳和环斑症状,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15.
法国农业部和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部长确认要投入资金重新开始在葡萄园进行的抗葡萄扇叶病毒的转基因葡萄跕木实验,这项转基因实验在上个月被反对转基因的组织破坏。抗葡萄扇叶病毒转基因实验由法国全国农业研究院(INRA)牵头实施,农业部部长预计,  相似文献   

16.
ICTV第八次报告的最新植物病毒分类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八次报告中的最新植物病毒分类系统18个科、81个属,以及亚病毒感染因子的类病毒和病毒卫星。与第七次报告相比新增的3个科、9个属分别是:矮缩病毒科、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线形病毒科、番茄伪曲顶病毒属、香蕉束顶病毒属、塞尔病毒属、内源RNA病毒属、葡萄斑点病毒属、柑橘病毒属、葡萄卷叶病毒属、温州蜜柑矮缩病毒属、樱桃锉叶病毒属。  相似文献   

17.
葡萄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清  王国平 《植物检疫》2003,17(B09):22-25
本文全面概述了世界各地在检测及防治葡萄病毒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以促进我国葡萄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1958年 Hewitt 证明检索剑线虫Xiphinema index 可传染葡萄扇叶病毒以来,已有很多报道。目前已知有20种以上的病毒可由线虫传染(见表1、2)。此外,还有数种病毒虽未确认线虫传染,但具有线虫传染的相似性状,如可可坏死病毒,葡萄铬黄花叶病毒,樱桃李潜隐环斑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新疆葡萄中沙地葡萄茎痘伴随病毒(Grapevine rupestris stem pitting associated virus,GRSPa V)、葡萄斑点病毒(Grapevine fleck virus,GFk V)及葡萄病毒A(Grapevine virus A,GVA)的发生情况和新疆分离株系统进化关系,分别克隆3种病毒新疆分离株部分基因区域,应用RT-PCR对新疆64份葡萄样品中上述3种病毒进行检测,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RSPa V、GFk V和GVA的检出率分别为31.3%、62.5%和25.0%。新疆GRSPa V分离株(KJ801847)与美国GRSPa V分离株(AY368590)同源性达96.59%;新疆GFk V分离株(KJ801846)与日本GFk V分离株(AB222861)及中国辽宁GFk V分离株(JF927942)的同源性分别为91.70%和91.03%;新疆GVA分离株(KJ801845)与波兰GVA分离株(JN860997)同源性为93.88%,与中国四川GVA分离株(HQ671655)及辽宁GVA分离株(FJ445220)的同源性分别为92.92%和89.53%。表明3种葡萄病毒在新疆发生比较普遍,且新疆分离株与国内其它地方的分离株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国外检疫     
《植物检疫》2013,(1):96-100
土耳其首次报道葡萄卷叶伴随病毒-4土耳其是世界上重要的葡萄产区,种植面积约为500 000hm2,年产量约为400万t。土耳其的葡萄产区主要集中在Aegean、Southeast Anatolia和Anatolia的中部地区,并且Aegean地区的葡萄种植面积占土耳其葡萄总种植面积的29%。以前的研究表明,引起葡萄卷叶病害的葡萄卷叶伴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