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对毛竹开发利用,毛竹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金寨县2007年毛竹新造林1 200亩、2008年度完成2 000亩.当前,毛竹人工造林主要是母竹造林,但大面积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2.
前言毛竹实生苗研究工作,自1963年开始,首先在广西柳州地区林科所进行毛竹实生苗培育和造林试验,到1966年共培育了10余万亩,并营造了350亩试验林。1967年开始在广西全面推广并在全国引起了重视,先后有十九个省(区)引种发展了毛竹实生苗。1980年毛竹实生苗造林,列为全国18项林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实践证明,毛竹实生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成林成材快,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是多快好省发展毛竹林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对毛竹开发利用,毛竹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金寨县2007年毛竹新造林1200亩、2008年度完成2000亩。当前,毛竹人工造林主要是母竹造林,但大  相似文献   

4.
毛竹实生容器苗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毛竹种子培育的实生容器苗进行造林,探讨毛竹实生幼林生长发育过程和不同造林技术措施的影响。经5a观测结果表明:1-5a生毛竹实生林竹高、胸径生长发育过程前期增长比率较大,随后逐渐降低;一年生毛竹实生林丛生性状明显,二年生毛竹表现出混生性状,此后进入散生。采用深翻、施肥等造林整地及抚育措施对幼林胸径、竹高生长及扩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省雨季造林工作已全面结束,各地将工作重点转向秋冬季造林准备。根据生产统计,截至9月10日,全省雨季完成造林15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1.9万亩,飞播造林28.9万亩,封山育林31.7万亩。  相似文献   

6.
我们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绿化祖国”及“竹子要大发展”的教导,于1967年在成都北郊天迥山林场同广大职工一起,用广西毛竹种子育苗成功,次年用毛竹(丛状)一年生实生苗造林12亩,造林地头年全垦深翻炕土,栽后切实加强管理,间种农作物,生笋季节专人护山养竹,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毛竹种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至3月底,全县新种毛竹12363亩,超额完成了桂林市下达的毛竹造林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调整优化林种树种站构中,部门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大加快了毛竹的发展,1996、1997年就营造毛竹林2多万亩。为解决大面积造林所需母竹问题。1997年初在胥岭乡芳村林场进行毛竹育苗试验,首次取得成功,育苗1亩,培育高50~60厘米竹苗5000奈丛。今眷用这些实生苗造林55亩,以苗繁苗1.5亩。  相似文献   

9.
1998年,泾县开始推广雨季毛竹造林技术,白华林场实验成功后,毛竹雨季造林现已达1 500亩.每年六七月份入梅以来,林场气温一般保持在20℃左右,降雨连绵不断,形成了温度高、湿度大、雨水多、最有利于竹鞭萌芽的良好环境条件,这一段梅雨季节营造早园竹成活率高、发笋量大.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毛竹雨季造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不同浓度的ABT3号生根粉和萘乙酸对毛竹苗进行处理,在同样的立地条件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造林试验,同样的经营管理措施,各试验地的毛竹成活率、出笋率不同。其结果表明:用ABT3号生根粉处理的毛竹苗比用萘乙酸处理的造林成活率平均高1.2%,出笋率高3.8%。劈草整地造林的毛竹林比炼山整地的毛竹林平均成活率高2.3%,出笋率多3.6%。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长白落叶松进行了同年育苗、不同苗龄的造林对比试验。经五年观察,结果表明,用一年生苗造林比二年生苗造林生长得快,用一年生苗造林每亩可增加育苗收入1847元。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我场于1972—1973连续两年用油松一年生苗造林一千多亩。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用一年生苗造林比用二年生苗者成活率高12%左右。显然,采用一年生苗造林是发展林业生产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毛竹块状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竹传统的造林模式是用一丛单株的母竹移栽法 ,成活率不能达到 10 0 % ,而且成活的母竹也不能株株发出新竹 ,第二年需重新补植 ,致使有限的林地不能充分利用 ,这样既增加了造林成本 ,又延迟了毛竹成林投产的年限 ,同时难以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解决上问题 ,根据植物具有集聚效应的特性 ,采取了毛竹块状造林的方法 ,分别设 5种处理进行了试验分析 ,以期找出更经济实用的毛竹造林模式 ,并为之提供科学的依据。1 试验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浙江省遂昌县三仁畲族乡 ,位于 2 8°35′N ,119°13′E ,海拔 30 0m ,坡度 2 …  相似文献   

14.
《国土绿化》2010,(1):32-32
湖南省桃源县林业发展走过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大炼钢铁”乱砍滥伐,人定胜天毁林造地,一场场噩梦不断上演,人们也饱尝了水患、饥饿的苦果。然而,桃源县始终把造林绿化当做头等大事来抓,20年间,大力兴办用材林基地造林6万余亩,规划“百万亩基地建设”造林25万余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造林17万余亩,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典型示范面积2.1万亩,灭荒造林12万余亩,毛竹低产林改造10万余亩,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造林8.8万余亩。  相似文献   

15.
毛竹与泡桐混交造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反复证明:浅鞭根性、横向穿透地表层、常绿速生的毛竹与泡桐混交造林实为适宜。因为泡桐根系在60~220厘米土层中,而毛竹的鞭根系多在10~40厘米的土层中,两者根系吸收水分养料区域能自然错开位置。毛竹与泡桐混交造林后,泡桐能吸收毛竹无法吸收的深层养料和水分;泡桐叶大而多,冠幅高厚而蒸腾量大,从而将大量水分散发林内空中,增加空气湿度和稳定气温,为毛竹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水分。据测定:泡桐叶肥效高于豆科树木,含全氮3.4×10(-2)、全钾0.4×10(-2)、全磷0.19×10(-2);其大量叶返回地面化为大量有机质肥,大大促进了毛竹的速生丰产。而毛竹鞭根横向地下穿透力强,疏松了表土层,加速了微生物活动,促进分解有机质;且竹、桐的叶落下后又能保土保湿,不但防止了地表冲刷,又可提高土壤肥力,且也促进了泡桐在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的深广度生长;达到两者互相促进,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大大增长;生态和经济效益及毛竹造林成活率大大超过纯林;而且竹鞭很盘结,泡桐冠幅浓厚,抗风强。经过试验鉴定证明:泡桐可引诱红  相似文献   

16.
<正> 毛竹是用材林又是经济林,它不仅生长迅速,成林成材早,而且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收益大。我场在1972年首次进行毛竹籽播种育苗,由于经验不足,一两竹籽只育出毛竹苗30多株。1973年继续引种毛竹籽四斤,通过总结前年经验教训和精心细致培育,培育出竹苗10,754丛,除分别在1974年和1975年用实生苗造林300亩外,还支援社队发展毛竹造林200多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海拔的毛竹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海拔造林中,造林前地类为果园和有林地成活率较高,疏林地和经济林地成活率明显较低。低海拔移栽母竹年龄最好选2~3年生。起苗至栽植天数1~2天内对毛竹成活率影响不大。不同海拔毛竹造林前地类为有林地时,低海拔造林成活率最高,中海拔和高海拔相差不明显。不同海拔毛竹造林前地类为疏林地时;低海拔造林成活率最高,其次为高海拔,最低为中海拔。  相似文献   

18.
油松是华北地区山荒造林主要树种之一.性耐寒抗风,于瘠土上也能适应生长。造林法分两种:一种是直播造林;一种是植苗造林。直播造林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故目前以植苗造林为主。但所用苗木多为1.5-2年生苗,很少使用一年生苗.更少用80日苗和百日苗。今年春季,我所作了80日松、百日松上山试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湖北省枣阳市以全民共建、"绿满枣阳"行动为主题,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造林绿化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人工造林4.65万亩,义务植树、四旁植树195万多株。全市以工程造林推动乡村绿化,完成了长防林、荒山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造林1.7万亩,建设了8个千亩经济林造林基地和1.7万亩玫  相似文献   

20.
张廉 《内蒙古林业》2008,(12):60-60
2008年,杭锦旗林业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该旗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90.4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完成飞播造林5万亩,封沙育林3万亩;退耕还林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封育1.5万亩;三北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12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