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鸡的异常行为中,啄癖造成的损失最大。啄癖是指啄羽、啄肛、啄尾、啄趾、啄蛋等恶习。发生啄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营养、饲养管理、疾病和遗传等方面的因素。目前预防喙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断喙。断喙可用断喙器或电烙铁进行。断喙时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并在刀片上烙烫2/3秒,以防流血。断喙后可在每只鸡每天饮水中加入  相似文献   

2.
断喙,可有效地防止啄癖(包括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由于啄咬引起的死淘率,还能防止产蛋母鸡脱肛等。所以,适时、正确地实施断喙对养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断喙适当时间,鸡在以下三个时期断喙较好。1.6~9日龄,此时雏鸡大小适宜,便于抓鸡和保定,喙较小且软,易于切除、烫烙。这时断喙精确性高,速度快,对雏鸡的应激小,一般生产中常选择这一时期断  相似文献   

3.
1断喙断喙的目的是防止鸡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啄癖的发生,一般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雏鸡都要进行断喙。断喙时间在1~12周龄均可进行,不能超过14周龄。商品蛋鸡场多在6~10日龄断喙,而后在7~8周龄或10~12周龄时再进行适当的补充修剪。左手抓住鸡的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力,使鸡缩舌。借助于断喙  相似文献   

4.
断喙是蛋鸡饲养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断喙不仅可以防止鸡只相互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的发生,还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推迟性成熟,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正确掌握断喙技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断喙的鸡群健康状况一定要良好,因为断喙对鸡群...  相似文献   

5.
正鸡具有群居性,个体小,在畜牧生产中集约化程度较高。高密集地面平养的鸡只常出现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不良行为,给生产带来损失。啄癖一旦在鸡群中发生,会快速蔓延至全群,在极端情况下啄癖率会超过80%,死亡率可超过50%[1]。防止啄癖最有效的方法是断喙,断喙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鸡只缓慢、均匀地采食,促进鸡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现将集约化生产雏鸡断喙技术报道如下。1断喙时间1日龄雏鸡可以在孵化场经由红外线断喙器完  相似文献   

6.
断喙对家禽行为的影响尤明珍译在当今养禽业中,断喙仍是人们争论的问题。毫无疑问,通过减少啄羽、啄肉等啄癖,断喙对生产者会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对笼养的中型杂交蛋鸡和生长期的肉仔鸡而言,断喙是否合理是很难说的,而在轻型杂交鸡多层笼养、密度高的情况下,家禽的啄...  相似文献   

7.
断喙是雏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开放式鸡舍更为重要,适时和正确的断喙,可以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成本,使鸡群的生产性能得以正常发挥。一、断喙目的1.可以有效地防止鸡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不良习惯,降低与啄斗有关的死淘率。2.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断喙就是用断喙机或者用剪刀、烙铁等器具把鸡喙一部分断去,它是当代养鸡生产中富有决定性的管理措施之一。其主要优点有:一是有效防止鸡群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恶癖的发生;二是减少了饲料浪费;三是采食速度减慢、均匀,使鸡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四是有效防止了产蛋鸡的啄肛现象,提高了产蛋期的成活率,减少了死淘率。合适的断喙可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若断喙不合适,可能成为产蛋鸡群和种鸡群不理想生产性能的最主要管理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断喙技术并未引起饲养管理者的重视,常因断喙不当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发育不良、均匀度差…  相似文献   

9.
断喙是养鸡业中防止和减少鸡只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发生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断喙还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推迟性成熟、降低产蛋鸡的高产期死亡率。但雏鸡断喙日龄的确定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养鸡场及养鸡户尚无一科学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断喙是用断喙机或者用剪刀、烙铁等器具把鸡喙一部分断去,它是当代养鸡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其主要优点:一是有效防止鸡群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恶癖的发生;二是减少了饲料浪费;三是采食速度减慢、均匀,使鸡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四是有效防止蛋鸡的啄肛现象,提高了产蛋期间的成活率,减少了死淘率。合适的断喙可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若断喙不合适,可能成为产蛋鸡群和种鸡群生产性能不理想的主要管理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断喙技术并未引起重视,常因断喙不当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发育不良,均匀度差和产蛋率降低,因而断喙的质…  相似文献   

11.
种鸡的断喙     
断喙是现代家禽集约化饲养中不可忽视的管理技术之一,它可大量减少鸡的自相残杀、啄毛、浪费饲料、啄吃鸡蛋、啄扯足指等恶癖。可是,若断喙操作不当,则会使鸡体产生极大应激,如断喙刀片温度不足则会使鸡受到细菌感染,又如断喙错误(太深、不整齐、角度不宜或刀片太热……)则会使  相似文献   

12.
鸡的科学断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集约养鸡生产,规模大、密度高、饲养环境脆弱,如配料不当或管理不善,啄癖常有发生,严重影响生产。断喙是解决啄癖发生的有效途径,但在生产实践中,断喙技术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常因断喙不当造成死亡率高、发育不良、均匀度差和生产性能降低等,因此,进行科学断喙,执行断喙评价制度,改善和提高断喙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蛋鸡互啄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啄头、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成鸡还有啄蛋的恶癖。被啄部位一旦见有出血,则群鸡争抢啄食,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蛋鸡互啄的形成与鸡的品种、环境、营养和寄生虫有关,要预防蛋鸡互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断喙 断喙是预防蛋鸡互啄的最好办法,一般在8日龄左右进行。其操作过程是先将断喙器调到刀片呈红至暗红色,然后左手  相似文献   

14.
恶食癖又称啄食癖,大、小鸡都能发生。常见恶癖有啄肛、啄尾、啄翅、食毛癖等。啄癖轻者可啄伤翅膀,造成流血伤残,重者可啄穿腹腔而致死亡。恶食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良,饲料配合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时,会诱使啄癖发生,久之造成恶癖。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1断喙可以有效地防止啄癖断喙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6~9日龄。方法是用断喙器将鸡上喙从鼻孔到喙尖断去1/2,下喙断去1/3。断喙时要注意切烙结合,操作时不能过快,以防出血,但也不能过慢,以免烧伤深部组织。为减少断喙引起的应激和防止…  相似文献   

15.
断喙,人们通常称切嘴或者断嘴。断喙不仅能够防止鸡只相互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的发生,还能提高饲料报酬,使鸡群生长发育均匀一致,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所以,断喙是饲养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重视。一、断喙工具电热断喙器是普遍采用的断喙工具,操作易、速度快。小规模养鸡场或养殖户通常用普通剪子在火炉上烧红,剪去鸡的上下喙,再用烙铁止血。二、断喙时间断喙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可根据各鸡场实际情况、断喙的技术水平及鸡群情况而定。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第一次断喙的时间在2周龄时进行,因为2~3周龄鸡绒毛脱落,鸡只用嘴擦…  相似文献   

16.
蛋鸡断喙不仅能防止鸡只相互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发生,还能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产蛋期死亡率,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正确掌握断喙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鸡断喙技术     
现代集约养鸡生产,规模大,密度高,饲养环境脆弱,如配料不当或管理不善,常易导致啄癖的发生,严重影响生产。断喙是解决啄癖发生的有效途径,但在生产实践中,鸡断喙技术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常因断喙不当造成死亡率高、发育不良、均匀度差和生产性能降低等。因此,进行科学断喙,执行断喙评价制度,改善和提高断喙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肉用小种公鸡应在什么时候断喙和去爪尖? 断喙已是现代化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之一,因为它可以防止大群饲养时发生啄趾和啄羽等恶癖。种鸡和产蛋鸡应予永久性地断喙,而又尽量减少应激。根据最近的材料,认为对1日龄的雏鸡断喙不宜,最适宜的断喙之时是在6~9日龄。小公鸡断喙应比小母鸡少一些。  相似文献   

19.
在蛋鸡生产中,养鸡户多重视饲料配合、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定期防疫、季节管理和光照管理等,对以下问题却常常忽视。 (一)及时断喙 主要是为了防止鸡群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断喙通常在6~12日龄,断喙前两天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防止断喙时出血过多和鸡体产生  相似文献   

20.
断喙是为了防止相互残食、食羽、弄洒饲料、啄蛋、啄趾等事故发生的好办法。但是如果断喙方法不当,可给鸡带来严重的应激反应。由于断喙的效果将影响鸡的一生,因此一只只地恰当断喙是很重要的。 1、断喙术者很重要:让断喙技术最好的人作为术者是最基本的条件。无经验者或马虎的人作术者会给鸡的生产率带来永久的损失。因此有必要让断喙术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