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利用蒸发、降水、气温三个对农业水资源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加以及气温升高是影响农业水资源浓度重要因素,为此,针对性的提出若干应对策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对新安大粒樱桃种植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大粒樱桃的生物学特性,选取河南新安1959~2008年气温、降水、日照和风速这4个对大粒樱桃种植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分析其变化特点,得出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增多和平均风速降低是新安发展大粒樱桃种植面积的有利因素,大粒樱桃在新安生长发育关键期温度适宜、果实发育期光照充足、花芽分化期水分充足,非常适宜大粒樱桃的种植。并对该地区大粒樱桃萌芽冻害、花期风害、膨大期涝害、生长期病害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盛也  周宏伟  王佳  谭桂容  王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38-18142,18150
运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与MK检验方法处理了1960~2000年吉林省境内45个站的历年逐月气温资料降水资料以及辽河区水文站30个站的历年逐月径流量资料。结果表明,降水和温度的变化与径流量的变化存在着联系。降水与径流量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温度的变化与径流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降水与温度都对水资源存在影响,气温的增高和降水的减少将造成径流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4.
选取克兰河、开都河和托什干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有关水文气象台站1957~2010年的观测资料,对研究区域的气温、降水与径流的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的特征与趋势及径流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揭示阿尔泰山南坡克兰河、天山南坡开都河和托什干河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近54年来,受山区降水、气温持续增加和上升的影响,克兰河、开都河与托什干河流域气温、降水量和径流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1980年以后的升幅尤为显著。克兰河与开都河径流与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对而言,克兰河径流对降水的变化较开都河更为敏感,而开都河径流对气温的变化较克兰河更为敏感;托什干河径流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托什干河与开都河虽对气温的变化都比较敏感,但是相对而言,托什干河径流对气温的变化较开都河更为敏感。该研究为克兰河、开都河和托什干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气候是影响植物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太原市河村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区,根据其周边11个气象台站1979~2008年3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Lieth模型,分析了河村30年来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变化趋势,讨论了气温、降水变化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年以来的30年河村年均气温上升了0.54℃,年降水量减少了77.3 mm;温度生产力呈增长趋势,而降水生产力呈减少趋势,温度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大于降水,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是提高植物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选取气温、降水等对水资源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可利用降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湘玲  吕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582-4585
选择1961~2009年逐月降水和温度资料,计算出玛纳斯河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及可利用降水量。在详细分析了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降水、气温、蒸发及可利用降水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灰色预测分析法对降水、气温和可利用降水量进行了模拟,并对未来5年上述要素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温度、降水和可利用降水量变化基本呈上升趋势,而蒸发量则呈现出下降的变化特征。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玛纳斯河流域2010~2014年的年降水、气温及可利用降水量进行预测,发现今后5年该流域温度将继续升高,而降水量和可利用降水量将出现减少的趋势。因此,为保证水资源能满足该绿洲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合理规划,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吴俊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29-7430,7434
从商丘的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出发,研究了该市干旱缺水的气候环境及多年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干旱是商丘最易发生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严重;该市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年际变化较大,且各季降水分布不均,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7月份降水最多,11月份降水最少;东部降水日数多于西部。该市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剧,年平均气温上升0.7℃,冬季增温现象最明显。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实施人工增雨战略工程,是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5):91-92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地区,研究气候的变化规律不仅对于调节农业生产,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对于研究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分析1980年以来武川县气温、降水、无霜期等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川县的水资源短缺,气温和降水变率大,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差。主要表现在春季降水量减少,北方4—6月份是作物的耕种期,降水较少可以使作物生长不充分,影响生长。1980—2013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表现在4—5月的气温上升明显,后果使作物的生长期提前,蒸发量加大,农田用水量增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近50年来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温度和降水对气候的变化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因此,研究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调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湖北地区1957~2006年的气象资料,选取16个有代表性的站点,具体分析了近50年该地区气温与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总降水量与温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全年及春、秋、冬各季气温与降水的相关性规律表现不明显。这为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以及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新安冬小麦种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农业气候生态角度对影响新安县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新安小麦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涝灾,由于降水冬前比冬后变化大,常出现生育前期旱涝和中后期湿害。因此,对选用适宜的小麦品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辽河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在当前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流域内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对当地的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等影响巨大。利用1961年—2017年西辽河流域27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BG启发式分割算法、Morlet连续复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达0.26℃/10 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中东部增温尤为显著;气温突变出现在1988年;气温变化存在5~15 a和15~25 a 2个周期震荡,2个尺度的周期变化表现较为稳定,且具有全域性;流域内年降水量略呈下降趋势,波动较为显著;降水未出现突变;降水存在4~6 a、7~15 a和20~32 a共3个准周期震荡。  相似文献   

13.
河流泥沙是流域内各种自然因素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反应,表现在降水、风力、气温等要素的变动上,由于水流是泥沙的载体,流域泥沙主要取决于河道径流量的大小。分析研究绕阳河流域泥沙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02010年三门峡市月降水和月气温观测资料,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和极端气候异常的定义,对降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有上升发展的趋势;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最大,春季气温变化显著;月平均降水量变化差异较大。对苹果业的影响表现在:降水减少造成干旱频繁发生,气候变暖使得果树物候期提前,春季增加了苹果冻害的几率。针对降水、气温等不利影响,提出苹果业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0—2010年三门峡市月降水和月气温观测资料,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和极端气候异常的定义,对降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有上升发展的趋势;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最大,春季气温变化显著;月平均降水量变化差异较大。对苹果业的影响表现在:降水减少造成干旱频繁发生,气候变暖使得果树物候期提前,春季增加了苹果冻害的几率。针对降水、气温等不利影响,提出苹果业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荣裕良  沈润平  郭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344-7347
利用1982~2000年37个测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和归一化植被指数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技术,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前期植被覆盖变化对夏季气温、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植被指数、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在1982~2000年呈上升趋势,年际波动变化明显;上年冬季NDVI同当年夏季气温、降水的相关最显著;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及附近地区的冬季NDVI变化对湖北、湖南的夏季气温、降水影响最大,受前期冬季NDVI变化影响最大的区域位于湖北东部。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2~2000年37个测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和归一化植被指数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技术,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前期植被覆盖变化对夏季气温、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植被指数、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在1982~2000年呈上升趋势,年际波动变化明显;上年冬季NDVI同当年夏季气温、降水的相关最显著;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及附近地区的冬季NDVI变化对湖北、湖南的夏季气温、降水影响最大,受前期冬季NDVI变化影响最大的区域位于湖北东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临川区近14年气候资料和芦笋产量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变化对芦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川区近14年中芦笋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筛选出的3~5月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气候因素变化过程中,在芦笋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降水量对芦笋产量影响较大,呈显著的负相关,日照时数对芦笋产量的影响与气温和降水相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气候和水的变化研究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对于新疆来说水资源极其重要,利用1957~2008年精河流域的气温、降水、河流年径流量数据对该流域的气候、降水、河流年径流量进行研究分析,为流域经济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服务.[方法]应用Excel软件和DPS软件对精河流域1957~2008年的气象数据及水文数据做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径流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大,而气温对径流的影响较小,三者的年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论]该区(1)年平均气温变化大,20世纪80年代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温时间序列的6 a周期较突出.(2)降水量波动变化大,年降水变化趋势呈波浪状分布,1957~2008年可分为三个阶段.(3)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呈波浪状.同时,年径流量会出现周期为4~5 a的稳定期.  相似文献   

20.
根据常州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近10a年的气温、降水及0.8m、1.60 m、3.2 m地温资料,对地温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确认了近10a各层次深层地温均呈下降趋势。发现影响深层地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