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问题,总结出可以借鉴的模式经验,并提出了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提升农民素质必须依托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结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农民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化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诸暨市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全日制职业教育模式等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区的生产发展,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焦点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做好农民的创业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基础性的工作.介绍了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的基本情况和创业培训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值得思考与研究的3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梅 《新农村》2013,(5):54-55
农民培训是我国为加快"三农"建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农民家庭富裕,由政府财政出资开展的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具有免费性、职业性和技能性等特点。近年来,浙江省上虞市农民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工作目标,结合  相似文献   

5.
杨德平 《甘肃农业》2006,(11):44-45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积极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决定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就是农民素质,因此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是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基础。本文针对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三农"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民培养与农民教育体系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素质高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上起主导性作用.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力发展农民教育,构建农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素养,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然而,在对农民教育体系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农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初步提出了构建新型农民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而目前我国农民素质状况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为此,用教育、培训、构建新型农村文化等途径来培育和塑造新一代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成凤  李德 《现代农业科技》2006,(9):99-100,1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认为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关键.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民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新型农民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技能素质和经营能力,而我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科技素养较差.研究认为,加强农民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可以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等系列工程的实施,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