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杂交种金穗2023平均折合产量14 17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21.7%;金穗2009平均折合产量14 118 kg/hm2,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90%;LIC102平均折合产量13 5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6.4%.这3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均抗锈病、青枯病,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在平凉旱塬区对引进张杂谷系列6个谷子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张杂谷1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 40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穗谷增产11.68%;张杂谷5号折合产量较高,为4 12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穗谷增产4.57%。2个品种生育期适宜,抗性强,田间表现好,可在平凉旱塬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对8个玉米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金凯3号折合产量12400.5kg/hm2,较对照承单20号折合产量10555.5kg/hm2增产17.5%;玉源7879折合产量11854.5kg/hm2,较对照增产12.3%;金凯5号折合产量11824.5kg/hm2,较对照增产12.0%。建议在芦家湾乡中南部等村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可在环县其他乡镇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在我所高平试验场进行的16个玉米品种引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沈玉17等5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整齐,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表现出中晚熟,折合产量较高在9630.0~11170.5kg/hm^2之间,以沈玉17折合产量最高,可作为中低海拔示范推广首选品种;其次是临单217和乾泰1号折合产量分别为11130.0、10800.0kg/hm^2,可作为全区旱山、原地大面积示范推广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是以自选系 Phbve 为母本、GB926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区域试验中,2012年6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6830.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1%;2013年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456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2%。在2013年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5471.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4%。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和红叶病,中抗瘤黑粉病和茎基腐病。籽粒含粗蛋白94.9 g/kg、粗脂肪49.4 g/kg、粗淀粉717 g/kg,属优质玉米。可在甘肃省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定西旱山区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定西旱山区进行的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陇薯6号均为中晚熟,田间长势良好。青薯9号单株结薯7.5个,单株产量0.62 kg,折合产量32 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产21.5%;陇薯6号单株结薯7.0个,单株产量0.58 kg,折合产量28 433 kg/hm2,较对照增产8.0%。2个品种适宜定西干旱、半干旱山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的7个春小麦新品种(系)在玉门市进行试种结果表明,9061折合产量最高,为10 233.3 kg/hm2,较对照增产10.9%,其次是92157,折合产量为10 175.0 kg/hm2,较对照增产9.3%.9061、92157千粒重分别为50.0、52.0 g,全生育期分别为94、99 d,属中早熟品种,在玉门市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可适度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省旱作区进行适宜宽幅精准匀播栽培的冬小麦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临旱9号长势整齐,抗逆性好,折合产量6 222.0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497.7 kg/hm~2,增产率8.7%,建议在大田生产中示范推广;众信7298、长5553长势整齐折合产量均为5 973.1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4.3%,在生产中可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9.
静宁县高海拔山旱地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静宁县高海拔山旱地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晚熟品种庄薯3号、陇薯9号、陇薯8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8 181.82、26 363.64、25 909.09 kg/hm2,商品率均较高,较抗晚疫病,适宜静宁县山旱地全膜双垄侧播种植;中晚熟品种青薯8号折合产量为27 272.73 kg/hm2,商品率较高,但不抗晚疫病,田间病情指数高达61.1%,建议在加强晚疫病防治的基础上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对8个冬油菜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陇油9折合产量2747.5kg/hm2,较对照延油2号折合产量2040.4kg/hm2增产34.7%;陇油7号折合产量2252.5kg/hm2,较对照增产10.4%。其他品种折合产量较对照均减产,建议陇油9号、陇油7号在环县及周边冬油菜生产区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应以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