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贵州粮食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AEZ法对贵州省8个市(县)玉米、水稻、小麦生产潜力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证明,贵州主要粮食现实生产潜力为110.06亿公斤,极限潜力可达152.26亿公斤。通过研究提出了贵州省土地人口宜载量和承载阈。并提出土壤和肥料影响函数,对FAO的AEZ法进行了补充,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就可持农业产生情况。内涵、发展前景,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框架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7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对贵州毕节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了原则性的建议c1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1.1现代化农业的成就与问题1.11成就本世纪初期世界人口16亿,耕地9亿hm2,谷物总量5亿t。1950年人口25亿,粮食总产6.89亿t,粮食增产不多,人均占有粮食减少。1986年世界人口增至49亿,粮食总产量增加到187亿t,增加171倍,同期人口仅增加096倍,人均占有粮食由276kg提高到381kg,人均肉类由15kg提高到31kg。1996年粮食总产量比1950年增加2倍。世界农业近半个…  相似文献   

3.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属省内典型的高寒贫困山区。境内山高坡陡,土壤瘦薄,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农业垦殖率高,农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年积温一年一熟有余,一年两熟不足,土地生产潜力有限;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商品经济困难;农民十分贫困,科学文化落后,投入再生产能力低,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1997年全市辖4个特区、县,97个乡镇,总人口27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耕地面积10.45万hm2,其中旱地占78%;粮食总产量53.32t,农业总产值5732亿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近50年烟叶产质量数据分析表明,贵州种烟比较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烟叶单产一直处在110kg左右的水平。提出在保证烟叶质量的前提下要提高烟叶产量,并从优质烟生产的长相标准、烤烟规范化栽培措施及实际的试验结果3个方面分析了贵州烟叶产量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在烟叶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贵州烟叶生产潜力可提高到140~170kg/667m2,因此目前生产上还有30~60kg/667m2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聊城市耕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弄清聊城市耕地生产潜力,进一步提高耕地产出率,笔者运用潜力递减法计算聊城市耕地生产潜力,通过分析未来聊城市耕地面积、粮经比和主要作物播种面积,探讨聊城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聊城市小麦生产潜力为6911.37 kg/hm2、玉米为15445.88 kg/hm2;人口承载力在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水平上分别为938.25万人、750.6万人和625.5万人,这表明在富裕型水平上将出现超载。为此,笔者提出了提高聊城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个边远贫困省,也是缺粮省,粮食生产水平不高。199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3937万亩,粮食总产848.2万吨,平均单产仅215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259公斤。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需调进约5亿公斤粮食,是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而且人口不断增加,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全省现有耕地2781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85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将占用部份耕地,由于后备耕地资源不多,今后全省耕地面积将呈逐步减少趋势。为了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更多的粮食,探索高产之路,我省近几年进行了“双纲田土”、“吨粮田土”的开发,取得一定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亩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陈瑜  谷建才  汪涛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541-546
本文以对1996-2006年十年间新疆人口—耕地—粮食复合系统进行的动态分析为基础,选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2010年新疆总人口及人均粮食消费量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疆人口-耕地-粮食复合系统基本平衡;预测至2010年,新疆总人口将达到2217.74万人,人均粮食消费量162.45公斤/人,新疆的粮食总产量除了能够满足新疆各族人民粮食需求外,可调出余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现有粮食作物面积455万hm^2,其中主要农作物玉米286万hm^2、水稻66万hm^2,大豆66万hm^2。年需玉米种子1亿kg、水稻种子3000万kg、大豆种子4000万kg。粮食产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00亿kg,连续上了150亿kg、200亿kg几个台阶,现稳定在225亿~250亿kg的水平上。在产量增加的同时,粮食品质也逐年提高,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50%,以上,优质米水稻面积达到70%以上,高油、高蛋白大豆面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9.
陕西关中耕地粮食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关中耕地粮食生产潜力的科学估算,为国家或区域合理制定粮食增产及粮食安全措施提供依据。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计算了陕西关中耕地生产潜力、耕地利用强度与耕地增产潜力,分析了其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关中耕地自然生产潜力为30.09 t/hm2,利用生产潜力为18.74 t/hm2,可实现生产潜力为9.57 t/hm2,实际单产为7.34 t/hm2,理论利用强度为0.623,可实现利用强度为0.511,实际利用强度为0.767。理论增产潜力为11.35 t/hm2,可实现增产潜力为9.17 t/hm2,实际增产潜力为2.23 t/hm2。区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渭河平原区的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可实现生产潜力以及实际单产都大于秦岭山区以及渭北旱塬区;理论利用强度总体相差不大,咸阳地区总体较高。可实现利用强度相差较大,铜川地区总体较高,西安地区总体较小。关中地区大部分县(区)实际利用强度较大,西安地区最大,渭滨、金台、武功、大荔等16个县(区)实际利用强度有待提高的空间比较大;理论增产潜力、可实现增产潜力以及实际增产潜力都以渭河平原各县(区)较大。未来关中地区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在渭河平原各县(区)。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口1.17亿,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花卉生产起步晚,但经过20年的努力,总产值翻了50番,由年产值80亿日元,上升到4000多亿日元。今天,日本国内拥有花卉拍卖市场200多个,人均年消费2000日元以上。市场兴旺发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花卉生产与城乡环境美化绿化相结合。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日本越来越重视花卉生活,开拓花卉市场的路子越走越宽广。现在,花卉生产已列入市政建设的重要项目。只有50万人口的滨松市,市政当局在离市区十一公里的荒地上建设了  相似文献   

11.
稻麦两熟田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常年大豆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年总产大豆2.5亿kg,全省人均占有量不足2.5kg,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8.5kg的水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豆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的大豆需求量日益增加,我省现有大豆生产量已不能满足省内需要,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根据我省现有人平耕地少,仅0.84亩,且随人口的逐年增加,耕地面积仍在逐年锐减的严峻现实,为了确保人们的温饱问题,在种植业的安排上首先应满足大宗粮食生产的需要。因此,要提高我省大豆生产量,依靠增加净作种植面积已不可能,大豆生产只…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水稻单产一直在6t/hm^2徘徊,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峰值16亿。按照人均保证400kg的粮食生产量,届时全国粮食总产必须达到6.4亿t。按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的40%预测,到时稻谷产量需2.56亿t。如果我国一直保持1997年水稻播种面积,2030年我国稻谷总产量必须增加0.56亿t,单产达到8.059t/hm^2。未来30年,我国水稻育种者担负着将水稻品质进一步优质化、绿色化(无污染),大幅度提高单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种业导刊》2012,(8):36-36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5年我国保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12亿公顷(18.18亿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6.67万公顷(4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稳定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山西是中华农耕文明最早的发祥地,特色杂粮产品享誉海内外,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杂粮和薯类等。2012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937万亩(1亩为0.067hm2,下同),总产量107.4亿kg,其中小麦25.9亿kg、玉米90.4亿kg、杂粮及薯类11.1亿kg,全年粮食商品量75亿kg。2013年,预计全省粮食总产量将突破130亿kg,创历史新高。在全国粮食产量有望突破6000亿妇大关,实现“十连丰”的同时,山西也将迎来历史上第10个粮食产量突破100亿kg大关的年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回答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问题,基于河南省测土配方试验、施肥示范试验数据和河南省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测算了在试验条件下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玉米、水稻在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和施肥示范推广试验条件下,最高单产的平均值分别为4726.2、5817.6、5409.15 kg/hm2。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为7487.27万t,河南省粮食生产目前还有约35%的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我国农业要有新的突破,农业中“民以食为天”的粮食生产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因为,今后10年我国人口将年增1500多万人,粮食应年增100~150亿公斤;到本世纪末,粮食总产量由现在的4000亿公斤提高到5000亿公斤以上,农、林、牧、副、渔得到同步发展,为实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创造条件。安徽省是我国主产稻米的省份之一,90年代粮食  相似文献   

17.
1玉米种子生产现状:玉米是黑龙江省粮食作物中的主栽品种,常年生产面积都在360万hm^2以上,居全国粮食生产省的首位,年需种量约1.1亿kg。《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在种子生产、经营上,实行了有条件的放开,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虽然有效地调动了育种家的积极性,丰富了市场供求。但由于受我省气候条件所限,有70%左右的玉米种子要到省外去制种或预约制种,这样就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8.
Inspiration from Food Production in the Past 26 Years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1978~2003年粮食生产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回顾、分析,说明中国已经具备667m2产出300kg、总产5亿t的粮食生产能力,中国人对粮食丰欠和粮价波动的承受力大为增强,但是粮食生产进一步取得新突破的难度增加,粮食生产效益下降的趋势不可忽视。同时,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的四条对策,即以年人均380kg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安全线,立法保护足量、优质的耕地,逐步扩大粮食生产规模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粮食生产者要自强自立争取平等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约需1210亿kg,小麦生产对中国的粮食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迅速,耕地正以每年25万hm^2的速度减少,而小麦又是受影响最大的作物之一.1998年以来全国小麦面积、总产、单产均连续下降.至2004年分别为2173万hm^2(约3.26亿667m^2).9133万t和4203kg/hm^2(约280kg/667m^2)。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12,(9):34-34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1亿公顷(18.18亿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6.67万公顷(4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69/6以上。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布的《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对首要目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