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解贵阳市2015年家畜布鲁菌的感染情况,以指导全市家畜布鲁菌病的防控工作,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全市8 381份牛、羊、猪血清开展布鲁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牛、羊和猪布鲁菌病阳性率依次为0.29%(13/4 530)、0.39%(11/2 848)和0%(0/1 003)。说明贵阳市家畜布鲁菌病的流行率在国家控制标准以内,今后宜实行检疫和扑杀相结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布鲁菌病在新疆地区的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基于对该地区布鲁菌病监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2005—2011年新疆地区14个地(州、市),96个县(市、区)上报的布鲁菌病监测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不同牲畜、不同场点及地区分布的布鲁菌病发生及流行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5—2011年牛和羊布鲁菌病平均阳性率是0.66%和0.61%,牛布鲁菌病规模场和行政村平均阳性率是0.37%和0.77%,羊布鲁菌病规模场和行政村平均阳性率是0.77%和0.52%;牛布鲁菌病阳性率以塔城地区最高,阳性率为2.91%,羊布鲁菌病阳性率以乌鲁木齐市最高,阳性率为14.67%。  相似文献   

3.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侵入机体引发变态反应的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常见于牛、羊、猪等家畜,并由它们传给人和其他动物。羊布鲁菌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导致胎膜发炎,引起母羊流产、不育,公羊发生睾丸炎,引起各种组织局部病灶。针对羊布鲁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等内容进行阐述,并详细介绍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法和试管凝集试验法2种血清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及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分析。结果显示,在2 734份牛血液样品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3.51%,不同地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复筛结果阳性率为3.00%,不同地区间的布鲁菌血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我们青海省牛布鲁菌病患病率较高,应尽快制定防制措施,以免危及动物及人类公共健康。  相似文献   

5.
2015—2016年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1个奶牛场、503个奶牛养殖户所饲养的奶牛进行了布鲁菌病血清学调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1.10%,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为0.82%。对2013—2016年4年内在该地区收集的奶牛流产胎儿、胎衣、阴道分泌物等243份病料进行布鲁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出2株羊种2型布鲁菌和2株牛种3型布鲁菌。血清学调查及布鲁菌分离鉴定结果佐证了在该地区存在布鲁菌病,建议奶牛养殖场(户)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布鲁菌病的检疫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陕西省神木县羊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对2012—2014年该县羊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采样对象为全县所有种羊,羔羊随机抽取5%,在人患有布鲁菌病例的村组,羔羊100%血检。首先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步筛选,然后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诊。结果表明,神木县2012—2014年羊布鲁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29%、0.33%、0.19%,提示该病的流行处于县级控制标准范围内。该县羊布鲁菌病的流行呈现一定的反复性和区域性,仍需采取有力措施控制阳性率。建议该地区加强集中屠宰工作,确保无病羊进入市场;建立定期检疫制度,尤其是对出入该县的畜禽产品。  相似文献   

7.
应用常规细菌学方法,对呼和浩特部分地区疑似布鲁菌病的牛、羊流产胎儿病料进行了布鲁菌分离,共分离到4株布鲁菌.进一步根据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以及平板凝集试验等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种型鉴定.结果表明,其中3株为羊种布鲁菌生物3型,1株为牛种布鲁菌生物3型.本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布鲁菌病的防控奠定了病原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与畜均可感染的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感染布病的牛、羊、猪会传染给人和其它家畜,其特征侵害生殖系统及胎膜,出现流产不育。控制与消灭本病的关键所在是准确诊断,本文对比了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快速反应试纸条和布鲁氏杆菌ELISA试剂反应盒4种方法检测布鲁氏杆菌病,试验表明,纸片快速诊断是实验室中诊断布鲁氏杆菌病较准确的方法之一,为净化布鲁氏杆菌病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掌握青海省海南州布鲁菌病的防控状况,通过血清学、细菌学等检测方法,对海南州人畜间布鲁菌病进行多年监测.结果表明,1958年-1983年,牛羊的平均阳性率为4.05%.1983年牛羊阳性率分别为5.77%、3.89%,1994年下降为0.45%、0.43%.1995年-2003年,用试管凝集试验抽检,牛的平均阳性率为0.065%(11/16 909),羊的平均阳性率为0.038%(12/31 744).2005年-2008年间,只有2007年共和县检出阳性羊1只(1/50),2008年,同德、贵南县分别检出阳性牛1头(1/50)(1/350),表明海南州布鲁菌病的防控质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稳定控制区"标准.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内蒙古包头市部分地区出现较多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滞留等疑似布鲁菌病患牛的奶牛养殖小区、个体养殖户的608头奶牛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7.96%,试管凝集试验平均阳性率为25.82%,表明所检测地区奶牛布鲁菌病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奶牛布鲁菌病的检测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对内蒙古包头市部分地区出现较多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滞留等疑似布鲁菌病患牛的奶牛养殖小区、个体养殖户的608头奶牛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7.96%,试管凝集试验平均阳性率为25.82%,表明所检测地区奶牛布鲁菌病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布鲁菌病主要采用凝集试验来检测,本试验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江苏海安、江都、无锡和兴化地区的660头奶牛的血清样品进行平行检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9.7%,试验管凝集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5.5%;与后者相比,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3%,符合率为95.6%。这些数据表明,江苏地区某些奶牛场存在布鲁菌感染,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可以用于布鲁菌病初步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陕西省靖边县羊布鲁菌的感染及分布状况,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陕西省靖边县羔羊、种羊等55 059只的羊血清样品,通过试管凝集反应对布鲁菌病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羊布鲁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55 059份羊血清样品共检出阳性样品78份,其中羔羊样品阳性71份。种羊养殖场和养殖户因引进布鲁菌隐性种公羊造成2个养殖场出现77只病羊,4个养殖户出现117只病羊。羔羊布鲁菌抗体阳性率呈增高趋势,由2010年的0.04%上升到2012年的0.29%;由于引种造成的布鲁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榆林市某县2010年-2014年期间奶牛结核病和布鲁菌病的发生情况,应用结核病国家检测标准(GB/T18645-2002)-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检测奶牛结核病,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奶牛布鲁菌病。结果表明,奶牛结核病平均阳性率为0.72%;奶牛布鲁菌病平均阳性率为1.19%,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2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一致。  相似文献   

15.
<正>布鲁氏菌病又称布病或者波浪热,是由布鲁氏杆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以感染牛羊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病原导致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是布鲁氏杆菌,该菌菌体较小,形状不规则,呈杆状或似球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属革兰氏阴性杆状菌,其分7个菌,包括羊布鲁氏杆菌、牛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绵羊布鲁氏杆菌等,其中牛、羊、猪类菌的危害最严重,羊布鲁氏杆菌的致病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临床血清样本布鲁菌抗体检测,调查呼伦贝尔地区绵羊布鲁菌病发生与流行情况.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906份绵羊血清进行了布鲁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羔羊、基础母羊和商品羊的抗体阳性率分剐为5.28%、5.68%和4.22%,总的抗体阳性率为4.86%.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结合γ-干扰素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结试验及ELISA法分别对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该区域肉牛结核病阳性检出率为1.2%,布鲁菌病阳性检出率为1.04%。其中,库区东北部区县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83%、1.14%;3种肉牛养殖规模条件下,个体散养农户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2.21%、2.94%;所调查的3个年龄段牛群中,19月龄以上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91%、4.85%。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东莞市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2~2016年采自东莞市动物的血清进行检测,共检测猪血清20221份,牛血清203份,羊血清239份,犬血清4508份,马血清329份,其中,猪、牛、羊、犬、马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4%、0.73%、0.08%、0.09%和0。结果表明,东莞市猪、牛、羊、犬中可能存在布鲁氏菌病的感染,动物和动物产品存在布鲁氏菌污染的风险。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检测并分析银川地区规模化牛场牛衣原体和布鲁菌病的相关抗体,采用鹦鹉热衣原体McAb-ELISA方法和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方法进行特异性检测,应用McAb-ELISA方法与传统的IHA试验方法分别对同样50份待检牛血清进行衣原体抗体的比较检测。结果表明,银川地区的16个牛场1 161份牛血清衣原体总的阳性率为9.22%。布鲁菌的血清阳性率为13.26%。对50份牛血清采用2种试验方法同时进行衣原体抗体检测,ELISA阳性检出率为32%,IHA为24%。McAb-ELISA比IHA的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20.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病,传染源以患病家畜为主,主要感染牛、羊、猪、犬、猫、鼠等动物,人群也普遍易感,危害性非常严重。主要对羊布鲁菌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羊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