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木麻黄优良无性系水培苗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并就今后的推广工作提出 5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1个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子代进行大田造林比较,从中选出最优的无性系及最优的单株进行早期无性育苗造林观察测试。幼林仅半年生,主要从树高生长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初期评价。  相似文献   

3.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选择试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木麻黄优树子代测定的基础上,从优良家系中选择出10个优良单株,经苗期测定初选出4个无性系在迹地进行更新造林试验,其生长量、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抗病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综合抗风力、生根率和干形等指标筛选出粤_(501)和平_(20)个2个优良无性系,其二代更新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1990-1994年,在福建平潭、长乐、莆田等地采用福建省林科所和华东农业大学的科技成果,开展了速生、抗病木麻黄良种无性系育苗、造林技术推广工作。5年共培育水培苗99.875万株,造林399.2hm^2,成活率在905以上,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可达2m,比常规实生苗的高重复一提高2倍。造林一年后,幼林保存率比当地实生苗高34.5%,幼树高生长比当地实生苗高0.71m,地戏增粗0.72cm。5年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文章报道了抗虫木麻黄的水培苗出根率与穗条的关系、如何提高抗虫木麻黄种源水培出根率以及在福建沿海营建示范林等试验结果。2年抗虫C44木麻黄种源无性系与2年惠,无性系间的穗条出根率差异显著,惠,平均57.3%,而C44种源平均仅8.3%;但抗虫C44的2年实生苗穗条平均出根率达90%。1年采穗圃中采取的天然杂交、速生抗虫种源苗木穗条比原有抗虫种源穗条平均出根率提高5倍,2年幼林高生长提高50%。5年来培育出木麻黄抗虫种源苗木和抗性优良无性系苗木共495万多株;营造木麻黄抗性优良水培苗示范林23.3hm^2.主要蛀干害虫平均虫株率仅为1.6%;推广二代更新木麻黄防护林80hm^2,造林2a之后,推广林的高生长平均达3.2m.平均保存率在88%以上,虫株率平均为1.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福建晋江深沪湾风口地段由于风沙和盐雾危害严重,导致木麻黄基干林带的营造十分困难。为了筛选出适宜的抗风、耐盐型木麻黄无性系,在晋江深沪湾风口地段进行5个木麻黄无性系造林试验。造林后当年12月对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成活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惠安1号木麻黄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85.65%)最高,其次是粤8(74.80%),而平潭2号(69.72%)的成活率最低,但不同无性系造林成活率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后当年木麻黄不同无性系的平均地径、树高的大小顺序均为惠安1粤501粤8粤701平潭2,惠安1的平均地径(2.19cm)和树高(1.64m)均显著大于其他无性系,而平潭2的平均地径(1.59cm)和树高(1.28m)均最小,平均地径显著小于其他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南木麻黄人工林出现无性系品种单一,生产力退化,防护效能衰退等问题,通过选用63个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并进行7年的试验观测,筛选出适应海南不同地区的优良品种。33号、28号、17号、14号、4号、21号和34号等7个无性系具有较强的抗风与抗涝性,经强台风的袭击后仍保持95%的保存率;而1号、53号、54号、41号和10号等5个无性系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性,在西部典型的干旱地区,保存率为85%以上;21号、34号和17号等3个无性系较为适合海南东部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系,7年生综合评价指标平均每亩蓄积量达16.3 m3~17.4m3;西部干旱地区优良无性系为41号、38号;北部砖红壤地区的优良无性系为9号、3号、36号、38号。  相似文献   

8.
文昌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野外试验,对44个木麻黄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从胸径、树高和保存率三方面对参试无性系进行评价和选择,从中选择出5个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系,并分析了一些优良无性系在试验中保存率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参加造林试验的29个木麻黄无性系进行两次调查及分析,选育出生长均表现较好的木麻黄无性系有文36号、通7号、塔市1号、东方1号、宝9号。通过对木麻黄无性系跟踪调查,为海南提供木麻黄优质无性系种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42个木麻黄无性系在广东汕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幼林生长与苗期的相关性较差,苗期选择不可靠;各无性系树高、冠幅和保存率都具极显著差异,利用树高、冠幅和保存率对无性系进行综合选择是可行的;运用加权评分法筛选出东山2、莆20、东山短、抗1、88、抗3、平5、C6、701、南山7等生长迅速且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丰富和增加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新材料,引进木麻黄新无性系进行育苗与更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的木麻黄无性系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9%以上;现有保存率也均达到95.5%以上,说明新引进的木麻黄无性系都比较适宜新的生态环境。试验还表明,木麻黄无性系之间最主要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处于快速成长水平,真正的竞争才开始,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广东省湛江市2个不同类型的立地上进行木麻黄无性系选择试验,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冠幅、保存率和抗逆性。结果表明: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东里6、南山杂2和南山2无性系优于对照,适于在有机质丰富的沙质砖红壤立地造林。东海林场的105、东里12、东里6、平2、南山杂5和东里10无性系优于对照,适于在沿海滨海沙土立地造林。在不同造林地表现均优的只有东里6,其生长表现最好,适应范围最广,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木麻黄抗病无性系造林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东华南农业大学引进的3个木麻黄抗病无性系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筛选出来的3个抗病无性系进行对比造林试验,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广东抗病无性系501和福建抗病无性系P-10-33生长量大,枯死较少,而福建的抗病无性系P-21-9在林地中枯死严重,超过对照的非抗病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广西海岸沙地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岸沙地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3年生木麻黄林带的生物量为100.01t.hm-2,生物量的大小序列为干材>根系>树枝>叶枝>干皮>枯枝。立木生物量总量的空间格局是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器官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却有所不同,干材和干皮生物量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少,树枝生物量则主要集中在树冠中层或中下层,叶枝则主要分布在上层或中上层。沙地木麻黄林带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为7.693t.hm-2.a-1。海岸沙地木麻黄这种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足以说明它对海岸沙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木麻黄防护林带对改善农田小气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木麻黄防护林带庇护下的农田小气候进行定位观测,分析了木麻黄林带的防护功能,结果表明:木麻黄农田防护林带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背风面20~100 m,风速比对照点降低27%~67%,且随着风速的增大,降低风速的效果越明显;林带对气温和地温具有调节作用,背风面各点白天增温,夜间降温;林带能够减小蒸发量,林带背风面20~100 m范围内日均蒸发量比对照点降低16.2%~24.2%。  相似文献   

16.
陈养根 《防护林科技》2005,(5):32-33,86
通过福建中部山地引种木麻黄造林试验,5 a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与实生苗造林保存率都较高,分别达到98.15%和96.8%,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采用木麻黄无性系造林,其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明显优于木麻黄实生苗的生长速度。前者比后者三项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增加25.0%、26.5%和94.2%,差异较为显著。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造林,其林木干型通直、冠幅大、林相整齐;应用实生苗造林,个体分化较大、生长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7.
普通木麻黄抗逆无性系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室内初步筛选出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的普通木麻黄12个无性系的基础上,在木麻黄青枯病重病区长乐县大鹤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从中进一步选择出生长性状良好、抗逆性较强的5个无性系平20—4、P10—33、501、601、701,其平均死亡率分别仅为7.2%、8.0%、0.8%、15.4%、6.4%,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从总体考虑,选出的5个抗性无性系中,最佳是501,其次是平20一4。  相似文献   

18.
速生木麻黄无性系筛选及水培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Forst)抗青枯病无性系平20-4、P10-33、501、601、A13、503为材料,以生长量中等的无性系106为对照,开展速生木麻黄无性系筛选试验,筛选出2个速生无性系601和501,9.5年生时,其树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4.43%和23.62%,胸径分别比对照提高32.24%和31.14%。以无性系P10-33嫩枝小段和12 cm长的末梢嫩枝进行水培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培育出适于造林用的木麻黄苗木,前者培育的苗木数量是后者的1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