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浆体病(Anaplasmosis)是由各种无浆体(Anaplasma spp)(又称无形体,旧称边虫)寄生于牛、羊、鹿等反刍动物红细胞内,由蜱媒传播而引起的疾病,亦称无形体病,旧称边虫病,以发热、贫血、黄疸、衰弱和渐进性消瘦为特征。病原为无浆体,隶属于立克次氏体目(Rickettsial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无浆体属(Anaplasma)。无浆体呈圆点状、球状,直径为0.3~1.0μm,只有1个  相似文献   

2.
但琨 《中国动物检疫》1992,(2):48-48,37
1989年以前,Bergey's系统细菌学手册的传统分类法将衣原体属下仅分为两个种:沙眼衣原体种和鹦鹉衣原体种。最近,在衣原体属中又确立增加一个新种肺炎衣原体种。  相似文献   

3.
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A.marginale)是一类专性寄生于脊椎动物红细胞的无固定形态的微生物。边缘无浆体具有6种主要的膜表面蛋白,统称为MSPs,包括MSP1a、MSP1b、MSP2、MSP3、MSP4和MSP5。文章主要就边缘无浆体膜表面蛋白的基因组组成及免疫学功能进行了综述,为边缘无浆体致病机理及新型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许多牧场发现了红细胞感染中央乏浆体(Anaplasma entrale)的牛,中央乏浆体致病力很弱,但它与塞氏泰勒焦虫(Theilcria sergent)和卵形巴贝西虫(Ba-besia ovata)混合感染则是引起牛贫血的原因之一。本文报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牛中央乏浆体抗体。  相似文献   

5.
Dot-ELISA法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病原菌,它型别繁多,Bergey's系统细菌学手册记载有2022个血清型。WHO沙门氏菌研究和咨询协作中心报道,至1987年底已有2213个血清型。目前国际沙门氏菌中心实验室报道沙门氏菌约有255个菌型及变异型。Dot—ELISA法是Richard Hawkes等首创的一种新的免疫学诊断方法。该方法自建立以来,以其特异  相似文献   

6.
牛无浆体(Anaplasma bovis)隶属无浆体属(Anaplasma),可感染动物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对动物生产性能影响较大。用单核细胞分离方法得到山羊源牛无浆体,并将其接种至人工饲养的Balb/c小鼠,接种时分别设置高、中、低剂量组、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结果发现,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接种后3、6、9 d的血涂片检查和PCR扩增均可查到牛无浆体,9 d后转阴;低剂量组Balb/c小鼠不同时间点检查时牛无浆体均呈阴性。表明从山羊单核细胞直接分离牛无浆体可以感染Balb/c小鼠,接种9 d内可持续感染,为牛无浆体的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牛边缘无浆体病(Anaplasmosis)是牛感染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而引起的传播病。本病是蜱传播病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在热带、亚热带和部分温带地区广泛传播,呈世界性分布。流行地区包括非洲、中东、欧洲南部、远东、中部美洲以及大洋洲东北部。我国广东、贵州常有发生,还见于  相似文献   

8.
正无浆体病(Anaplasmosis)是由各种无浆体(Anaplasma)寄生于牛、羊、鹿等反刍动物红细胞内,由节肢动物传播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旧称边虫病。此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传染病,也是我国出入境动物检疫对象之一。该病以发热、贫血、黄疸、衰弱和渐进性消瘦为特征,但急性发病时也可造成动物死亡。无浆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我国许多地方也  相似文献   

9.
据伯吉氏(Bergey’s)鉴定细菌学手册(1974)的分类体系,附红细胞体分类为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的一属微生物。可感染马、牛、羊、猪、犬、猫、兔、小白鼠等哺乳动物,也可感染人和鸡等。但附红细胞体的宿主特异性很强,不同附红细胞体感染不同种类的动物。我国近年有报道,但仍  相似文献   

10.
无浆体病(Anaplasmosis)也称边虫病,是由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经蜱传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血液寄生虫病。在我国,本病广泛分布于京沪地区、两广、两湖地区、云贵高原及新疆、四川、甘肃、吉林、内蒙等省份,在这些地区感染率为20%~79.31%,而且死亡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国奶山羊无浆体病的流行情况,应用套式PCR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采自河南、云南、陕西共12个县区奶山羊的300份血样和204份奶样无浆体16SrRNA基因和MSP4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血液样品中共检出3种无浆体,分别为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牛无浆体(A.bovis)和绵羊无浆体(A.ovis),阳性率分别为18%(54/300)、21.67%(65/300)、5.33%(16/300);血液无浆体总阳性率为23%(69/300);陕西奶山羊3种无浆体阳性率分别为A.phagocytophilum20.09%(47/234)、A.bovis 20.94%(49/234)、A.ovis 6.41%(15/234),河南分别为A.phagocytophilum11.11%(7/63)、A.bovis 25.4%(16/63),A.ovis 1.59%(1/63);云南均为0%(0/3)。仅在1份羊奶样品中检出A.ovis,阳性率为0.49%(1/204)。调查结果表明,奶山羊无浆体感染普遍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饲养方式奶山羊的无浆体阳性率及优势种存在差异;A.phagocytophilum作为人兽共患病原,在奶山羊养殖中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和田羊和策勒黑羊无浆体季节动态感染情况,分别于2015年冬至、2016年春分、夏至和秋分,在策勒县某牧业合作社采集和田羊和策勒黑羊血液样本共120份,应用PCR对无浆体的MSP4基因和16SrRNA基因进行扩增。结果发现,检测绵羊的无浆体总阳性率为99.2%(119/120),以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和嗜吞噬无浆体(A.phagocytophilum)混合感染为主,占阳性样本比例为61.3%(73/119),A.ovis和A.phagocytophilum占阳性样本比例分别为31.1%(37/119)和7.6%(9/119)。在不同季节,和田羊和策勒黑羊无浆体均普遍感染,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新疆策勒县某羊场绵羊的无浆体病全年均可流行,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3.
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高度保守的msp5基因,建立了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与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温氏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牛白细胞DNA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可检测到约200个感染红细胞。利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多个养牛场送检的140份血样进行检测,其中曾出现过高热、气喘、流涎和贫血等临床症状的"无名高热"奶牛血样95份、无临床症状奶牛血样45份,结果有上述临床症状奶牛PCR血样阳性率为44.2%,无症状奶牛血样PCR阳性率为13.3%。从而证实无浆体是引起奶牛"无名高热"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医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肘后方》中就有“沙虱毒(恙虫病)”记载。1932年Doyle在印度首次报道,此后有20多个国家有本病发生。我国20世纪80年代曾有零星报告,2000年北方数省发生流行,2001年其它省市也发生本病,引起了广泛高度关注和研究。1病原特性按国际《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将附红细胞体(立克次氏体)列入立克次氏体目(Rickettsial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立克次氏体为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形态为多形性,以杆状、圆形、丝…  相似文献   

15.
贺明宽 《猪业科学》2012,29(9):96-97
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血原体、附红体)感染易感猪后,附着在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存在于血浆中或在骨髓中增殖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1984年出版的《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将附红体列为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将其界定为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牛羊边虫及边虫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边虫 (Anaplasma)又称边缘无浆体。边虫病 (Anaplasmosis)是指由边虫引起、媒介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常见的边虫病有绵羊边虫病 (Anaplasmosisovis)和牛边虫病 (Anaplasmosismarginale)。发病动物常表现为高度贫血、黄疸和进行性消瘦 ,并可导致死亡。牛羊边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 ,在我国也十分流行 ,危害甚是严重。我国对边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80~90年代 ,涉及病原的分离、病原形态观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媒介蜱及其对病原的传播机制、病原体的保藏、免疫学诊断、防治等诸方面。1 分布绵羊边虫病除非洲和欧洲外 ,在亚洲的伊朗、…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体外交叉感染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以下简称附红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1984年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将附红体列为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i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在不同动物中寄生的附红体各有其名,如绵羊附红体(E.ovis)、猪附红体(E.suis)、牛附红体(E.wenyoni)、人附红体(E.humanus)等。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附红体有14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人及动物附红体感染。目前该病的流行病学尚不清楚。调查发现,附红细胞体病没有严格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年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感染动物机体后,寄生于宿主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一种以发热、黄疸、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Kreier等,1976).附红细胞体在<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中列为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Gwaltney等,1995).近几年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原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研究认为,猪附红细胞体应更名为猪嗜血性支原体或猪支原体.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闵行区宠物犬体表蜱及蜱传病原体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宠物犬媒介蜱及蜱传病原体情况,闵行区宠物医院就诊犬2763只,其中57只犬体表检获183只,根据形态学鉴定蜱种类;采用PCR方法筛查采集的蜱类样本和保留的392份犬血液样本,以发现可能的蜱传病原体。研究结果表明,宠物犬带蜱率为2.06%,带蜱指数为0.066,犬体表寄生的蜱宠物种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R.sanguineus);病原学检测发现宠物犬携带犬埃立克体(Ehrlichia canis,E.canis),其在蜱和血液样品检出率分别为0.5%和2.29%,其他病原体如螺旋体(Borrelia.spp)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A.phagocytophilum)均未有检出。调查结果提示我们闵行区部分宠物犬体表存在血红扇头蜱和蜱传病原体感染,应加强媒介蜱及蜱传病原体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20.
<正>无浆体病(Anaplasmosis)(旧称边虫病,也称为无浆体病)是由无浆体引起的动物和人的一种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常呈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为高热、贫血、黄疸和渐进性消瘦,急性发病时可导致动物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无浆体感染的宿主十分广泛,包括牛、羊、鹿、犬和猫等动物和人,并且同一宿主可感染多种无浆体,因此动物感染无浆体可能成为无浆体病原的"宿主"(reservoir)([1])。对人无浆体病流行病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地关于犬和猫无浆体感染及引起临床发病的报告日益增多,犬和猫作为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