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荆芥别名香荆芥、假苏等,其品种有南北之分。南荆芥茎小叶多,出油率较高,适合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北荆芥茎粗秆高穗较长,适合华北地区种植。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的减少,荆芥商品存货不大,市场出现走俏,价格稳中趋升。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加工荆芥油大量出口,从而进一步扩大了  相似文献   

2.
<正> 荆芥别名香荆芥、假苏等,为唇形科植物,以带花穗的全草入药,有解毒、散风、透疹、止血的功效,其品种有南北之分。南荆芥茎小叶多,出油率较高,适合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北荆芥茎粗  相似文献   

3.
土耳其荆芥是荆芥中的上品,既是园艺观赏植物中的珍品,也可连片种植。其茎叶嫩尖是新型保健蔬菜,全株及茎、穗晒干均可人药,是集观赏、美食、疗疾功能于一身的多用途植物。  相似文献   

4.
土耳其荆芥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快,可盆栽,也可连片种植。其气味香甜、嫩茎、叶是新型保健蔬菜,全株及茎、穗均可入药。该品种适应性强,适宜生长温度20~25℃,耐高温,也较耐寒,集观赏、美食、疗疾功能于一身,使用范围广泛,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蒸馏法(SD)和微波辅助(MAE)提取法提取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穗、茎和叶中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分析挥发油中的组分。结果表明,荆芥挥发油中,共检出37种化学成分,采用MAE法提取荆芥中的挥发油比SD法出油率高;同一提取方法中,荆芥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以穗最高、叶次之、茎最低。  相似文献   

6.
种植中药材是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门路。为避免农民朋友盲目种植,现将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用量大、效益较高,且适合我国南北夏秋季节栽培的中药材品种介绍如下:   1.荆芥。是常用中药材之一,以带根全草及花穗供药用,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止血的功能。全生育期 80~ 90天,一般亩产 300~ 400公斤,现价每公斤 2~ 3元,穗 5~ 6元,亩产值 800~ 1200元。用种子直播,每亩用种量 3斤,加上肥料、人工,亩成本 150元。荆芥易种易管,在砂质壤土中种植,产量更高。如将荆芥进行深加工,每 100公斤干草可蒸馏出荆芥油 1.8~ 2公斤,目前出…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用技术》2008,(9):33-34
1、概述别名香荆芥、线芥、四棱杆蒿、假苏等,为唇形科荆芥属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全草和花(果)穗(荆芥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发表,散风,透疹,炒炭止血作用。主治感冒、头痛、麻疹不出,皮肤搔痒;炒炭治便血,崩漏、主产湖北、江苏、浙江、山西、河北、湖南等省,北方除有栽培种植并有野生分布,湖北麻城生产的荆芥质量较佳。同时,也有栽培荆芥以其嫩茎叶来作蔬菜用的。  相似文献   

8.
<正>荆芥为唇形科一年草本植物,以地上部或穗入药。有解表散风、透疹作用,用于感冒、头痛、麻疹等,为常用中药材品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主产于河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夏播荆芥即将播种,河北省玉田县夏播荆芥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麦收后种植夏播荆芥的地块较多,麦收正值夏至前后,一般雨水较多,麦茬播种夏播荆芥必须抢种,但是小麦经收割机采收后,地面麦茬较高,传统的荆芥种植方式是将秸秆运出田  相似文献   

9.
正荆芥又名香荆芥,为唇形科荆芥属植物,以带根及带花穗的全草供药用,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止血等功效,主治感冒、头痛、咽痛、皮肤瘙痒等症[1],药用价值极高。主要产于河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四川、江西等地。河南省滑县自2017年开始进行荆芥种植试验示范并成功大面积推广,目前已发展到3 000亩左右,一般亩产荆芥穗130~150 kg、亩产值3 000元。由于规范栽培是保障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提高本县荆芥种植水平,实现安全、规范、高质高效生产,并提高农户种植经济效益,作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滑县荆芥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荆芥别名香荆芥、线芥、假苏,为唇形科荆芥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主要以鲜嫩的茎叶供作蔬菜食用,以带花穗的全草入药,具有解毒、散风、透疹、止血的功效。近两年来荆芥还广泛应用于饲料、香料等加工行业,荆芥油出口东南亚各国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使得其商品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大。荆芥主产江西、江苏、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等省,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是一种经济效益高、很有发展前途的无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现将荆芥的采收加工及留种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适合江西省长治地区春播种植谷子新品种"长农39号"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3个播期(主区)、3个密度(裂区)和3个施肥量(再裂区)的3因素裂—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播期对产量、单穗粒重、穗重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对株高、茎粗、穗长、穗粗无显著影响;密度对产量、株高有显著影响,对茎粗、穗长、穗粗、单穗粒重、穗重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施肥量对产量、茎粗、穗长有显著影响,对株高、穗粗、单穗粒重、穗重和千粒重无显著影响。对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穗粒重、穗重、千粒重、茎粗、穗长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株高、穗粗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在长治地区春播种植"长农39号"谷子时,以播期为5月15日,密度为45.0万株/hm2,施肥量为农家肥3万kg/hm2+硝酸磷300kg/hm2较好。  相似文献   

12.
玉米穗,茎腐病病原学相互关系及发病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玉米穗、茎腐病病原学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其优势致病菌禾谷镰孢菌和串珠镰抱菌均可交互侵染引起这两种病害,并且能从植株的外侧和内部由基部向穗部传染,初步证实引起穗腐病的镰孢菌是来自茎腐病的镰孢菌。穗、茎腐病的发病条件试验结果显示,玉米茎腐病与玉米品种的抗性、生育期、种植密度、地势、降水和施肥等的关系极为密切,而玉米穗腐病与玉米品种的抗性、土壤类型、种植形式和螟害的关系密切。通过施用钾肥和防治玉米螟可有效地减轻玉米茎腐病和穗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于2017年对玉米郑单958常规单株种植和宽行双株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生育时期、生育期、空杆率、倒伏率、单株叶片数、穗长、穗行数无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粗、穗粗、行粒数、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株高、穗位、秃尖、穗数增加趋势较明显,双穗率、穗粒数、单穗重下降趋势较明显。玉米郑单958高密度双株种植比常规种植方式产量增加811.5 kg/hm~2,增幅9.52%。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不同种植密度度对"红缨子"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茎粗、株高、穗长、单穗粒重、千粒重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种植密度为112 500株/hm2时,平均产量达4 075.2 kg/hm2,在各处理中最高。金沙县种植"红缨子"高粱品种的适合密度为112 500~12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技术》2009,(6):37-37
荆芥别名香荆芥、线芥、四棱杆蒿、假苏,为唇形科荆芥属植物荆芥的全草和花(果)穗(荆芥穗)。有发表,散风,透疹,炒炭止血作用。主治感冒、头痛、麻疹不出,皮肤搔痒;炒炭治便血,崩漏。主产江苏、浙江、山西、河北、湖北、湖南等省,现多为栽培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谷子在内蒙古主产区赤峰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优化当地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谷子赤谷16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谷子株高、穗长、穗粗、茎节数、单穗重、单穗粒重、单株草重、茎粗、单株地下生物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产量呈升高趋势,穗长由长变短,穗粗由粗变细,单穗重由重变轻,单穗粒重由重变轻,茎节数先减少后增加,茎粗由粗变细,地下生物量由大变小.不同种植密度,株高、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单株草重、茎粗、单株地下生物量、单产差异显著,穗粗、茎节数差异极显著.株高和单产与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穗长、穗粗、单穗重、单穗粒重、单株草重、茎粗、地下生物量与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茎节数与密度之间正相关不显著.[结论]试验条件下,在赤峰地区谷子赤谷16密度为3.5 ×104株/667m2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玉米品种郑单958、蠡玉35、蠡玉37、农华816、浚单20、伟科702、登海605、先玉335的穗位高、株高、茎粗进行田间调查,考察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适合巨鹿县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登海605、农华816、先玉335,为巨鹿县今后种植和推广玉米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下不同行距对玉米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重庆及西南地区的最适玉米品种类型 半紧凑型品种为材料,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3种行距(副处理)的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重庆地区不同密度下不同行距对玉米光合速率、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为选育出最适合重庆及西南地区的玉米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密度为3 500株/667 m2时产量最高.密度对穗长、穗粗、行粒数有板显著影响,对百粒质量有显著影响,对穗行数和秃尖长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大,株高、穗住高增大,茎粗减少;光合速率降低,穗住叶叶面积先增大后减少.行距配置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行距配置为0.9m时产量最高.行距配置对穗部性状没有显著影响,随着行距配置的增大,株高、穗位高、光舍速率、穗位叶叶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密度和行距配置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产量、产量相关性状、植株性状、光合速率、叶面积有调节作用.种植密度为3 500株/667m2,且行距配置为0.9m时,有效协调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产量最高,这可作为重庆及西南地区玉米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9万、12万、15万和18万株/hm2)对饲用高粱品种‘TS-185’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高粱分蘖数、主茎茎粗、主茎和分蘖的株高、茎秆鲜重、茎秆干重及籽粒蛋白含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主茎株高和籽粒蛋白含量的变化在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当种植密度最大时,分蘖茎粗值最大,主茎和分蘖的穗长、主茎穗鲜重、千粒重、穗干重及茎秆粗蛋白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主茎穗鲜重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表明种植密度对不同农艺性状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当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和12万株/hm2时,产量和品质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董庆武 《现代农业》2006,(12):39-39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香荆芥,是一种夏季绿叶辛香蔬菜。民间用其嫩茎叶作凉拌菜,有清凉薄荷香味,可防暑并增进食欲。其花序称荆芥穗、具发表、散风、透疹之功能;炒炭有止血作用。一、植物学特征植株高70~100厘米,有强烈香气。茎四棱形,基部带紫红色,多次分枝。叶对生,基部叶有柄或近无柄,羽状深裂为5片;中部及上部叶片无柄,羽状深裂为3~5片;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两面均被柔毛,下面具下凹小腺点,叶脉不明显。穗状花序生在枝顶端,多轮对生,花小,淡紫色,花冠2唇形;雄蕊4,2强;花柱基生,2裂。结4个坚果,种子小,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