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粱红  谭帮志 《畜禽业》2008,(1):52-53
<正>纯外血杂交猪种以其生长快速,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等优良性状,较本地猪种或土杂猪种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DLY仔猪市场价比含本地猪血缘的二元或三元杂交仔猪高出1~2元/kg,肥猪高0.5元/kg左右。饲养外种母猪生产一窝商品仔猪较土  相似文献   

2.
陈莹 《畜禽业》2006,(23):38
养好商品瘦肉猪,提高瘦肉率,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因为猪胴体中瘦肉率高低的表现和其它性状一样,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即猪种;外因主要是饲料,饲养与科学的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1猪种增产瘦肉一定要有瘦肉型猪种,要在短期内增产瘦肉,最快而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国外瘦肉型公猪和我国地方良种母猪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利用种猪优势,是提高生猪瘦肉率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杂交产生的后代生活力增强,生长发育快,瘦肉率比本地猪高,肉质优良,肥育时日增重提高,肥育期缩短,并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3.
泰山地方猪是主要分布于山东泰安地区的地方猪种,为促进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以泰山地方猪为母本的长泰二元杂交组合和杜长泰、大长泰三元杂交组合进行了生产试验测定。结果长泰组合平均窝产活子148.头,杂交猪60~210日龄肥育期日增重517g;杜长泰、大长泰三元杂交组合平均窝产活子分别为117.头和118.头,杂交猪平均育肥日增重为577 g和584g,二者差异不显著。大长泰三元杂交猪均为纯白毛色,杜长泰杂交猪出现白、黑、花等不同的毛色分离。与同期饲养的杜长大“洋三元”杂交猪相比,杜长泰、大长泰杂交猪肥育性能略低,但母猪繁育性能好,产仔多,仔猪生长快,成活率高,耐粗饲。适于在管理较粗放的中小型猪场和农户饲养推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将以高质量的瘦肉为主.利用国外高瘦肉型猪种与我国地方猪种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猪是70年代以来的常规方法,而且至今特别是"两洋一土"的三元杂交对改善我国商品猪的胴体品质的确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二元杂交瘦肉率只有50%~52%,三元杂交瘦肉率虽然能达到56%~58%,但繁育体系比较复杂,需要维持两个原种的纯繁.至于"洋三元"的生产,胴体瘦内率很高,能达到60%-65%,但其除了繁育体系较复杂外,还存在着产仔率低,肉质差,对饲养条件要求较高等缺点,在国内难以推广,主要是迎合部分供港需求.  相似文献   

5.
二元母猪所产的三元杂交猪瘦肉率高,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但与本地母猪相比,由于很多农户对二元母猪缺乏必要的饲养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从而导致二元母猪屡配不孕、产仔胎次少、窝产活仔数少及仔猪初生重小等。笔者就影响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浅谈提高二元母猪生产性能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5)
<正>在如今养猪市场,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就要把猪群的饲养管理提到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1选择优良品种,提高酮体瘦肉率在抓好管理优良品种母猪时,每窝断乳仔猪增加1~2头,增重提高1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15%。在生产性能方面三元杂交优于二元杂交,如果以养育肥猪以三元杂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饲养长×大外二元杂交母猪,并用杜洛克作终端父本生产杜长大三元商品育肥猪.在部分地区曾一度造成外二元母猪种源紧缺,几乎所有的雌性仔母猪都留作种用.猪属多胎动物,为了提高其繁殖能力,并非所有的母猪都可做种.生产中必须经过一定选择,符合种用条件的才能留种.否则易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顾炯 《畜禽业》2004,(4):32-33
洋土二元母猪就是利用生长速度快和瘦肉率高的外来瘦肉型品种作父本,用繁殖性能高和母性好的本地品种作母本,经过杂交配合力测定,筛选出来的杂交一代商品生产用母猪,其实际就是利用了两个品种的杂种优势,使杂交一代既具备了二花脸猪的高繁殖性能又具备了外品种猪较高的育肥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营养水平是否适宜决定母猪的膘情、产仔数量和产后泌乳量,也是决定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在母猪繁殖各阶段饲喂最适宜的日粮,控制最佳喂料量,保持母猪良好的繁殖体况,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1后备期良种后备母猪在体重90 kg以前应按生长育肥猪的标准饲养,自由采食生长育肥猪饲料,以确保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体重90 kg以后开始限制喂料,防止体况过肥。每头  相似文献   

10.
不同营养水平影响初产母猪妊娠前期增重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果  吴德  刘琴 《畜禽业》2007,(9):47-47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张果等,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前期自身增重、胚胎重及胚胎存活率的影响.选择160日龄左右生长发育一致的长大二元杂交初产母猪63头,配种时体重达到约90kg,采用人工授精方式配种,配种后随机分为3个处理(高、中、低3个营养水平),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饲粮含消化能13.39MJ/kg,粗蛋白质13.1%),各处理组母猪按规定喂量饲喂,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12)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表现神经症状,还可侵犯消化道。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产死胎、弱胎,仔猪出现脑脊髓炎、腹泻、腹式呼吸等症状。2015年3月—2016年7月,芒市芒海镇的明子山养猪场和遮放镇户拉农场一队养猪场所饲养母猪陆续发生了一种以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仔猪脑脊髓炎、腹泻、腹式呼吸  相似文献   

12.
母猪的繁殖周期可以分为配种期、怀孕期和哺乳期。在不同的生殖阶段,营养需求不相同,需要相应的饲养管理。1营养对母猪发情的影响及饲养管理要点1.1营养对母猪初情的影响1.1.1影响母猪初情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品种:初情期一般为5~6月龄,地方猪的初情年龄早于外血猪,杂交猪早于纯种猪。营养水平对初情年龄也有影响,营养水平过低或高都会推迟后备母猪的初情年龄。后备母猪预配期(体重60~90kg的营养需要,详见表1。表1后备母猪预配期的营养需要1.1.2后备母猪的管理:体重120kg左右,7~8月龄,第2至第3个发情期配种。实行群饲,喂料量2.3~2.5kg/…  相似文献   

13.
赵晓青  李静 《畜禽业》2012,(7):48-49
<正>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适度规模养猪的一些经验,以供同行参考。1后备母猪的选留及培育1.1引种或留种一般饲养瘦肉型二元母猪,应从扩繁场引进,要求符合种用要求,乳头在7对以上,在60kg前购买,以便到自己猪场后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后备母猪也可自己选留,要求在60kg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1.2引种注意事项一是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一定要从防疫好、健康水平高的猪场购买。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7):10-11
选择50头巴克夏公猪×荣昌母猪、50头杜洛克公猪×荣昌母猪的二元杂交后代分别于90 kg和100 kg体重时各一半进行屠宰测定其肉质指标。结果表明利用荣昌猪的高肌内脂肪特性进行杂交配套生产,能够获得较好的肉质优良的商品猪。使用DR杂交组合生产的杂交后代在100 kg进行屠宰可以获得肉色好、机内脂肪含量高的商品肉猪。  相似文献   

15.
用10窝产期相近的二元杂母猪所产的杜长大仔猪8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5窝,分别进行20日龄(试验组)和28日龄(对照组)仔猪进行饲养至77日龄的试验,结果两组仔猪45日龄时体重己接近(P>0.05),其发病次数百分率、断奶成活率和育成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单位增重成本比对照组低0.63元/kg,母猪断奶至发情持续天数、发情间隔时间、受胎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猪年产仔胎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0.2胎/年,本试验表明:在规模化养猪的条件下,仔猪20日龄隔离断奶是可行的,且较28日龄断奶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产水平和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熊晓华  卓显阳  吕华杰 《畜禽业》2002,(3):Y024-Y024
DLY仔猪系长约(LY)或约长(YL)二杂母猪与终端父本杜洛克(D)杂交组合的后代,对其生长速度、双月龄体重与长大本、大本长或长长本仔猪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参试仔猪窝数和月龄相同的情况下,双月龄DLY仔猪最大体重为28kg,最小体重为18.5kg,平均体重为23.9kg;而长大本仔猪一般最大体重只有22.5kg,最小体重为14kg,平均体重只有18.2kg左右。因此,DLY仔猪平均窝重在241.5kg以上,而长大本仔猪平均窝重只有175kg,所以,在畜牧生产中值得大面积推广饲养DLY仔猪。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3)
正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长白×约克二元外种杂交母猪(以下简称LY母猪),在推广工作中,部分养殖户出现母猪后备期死亡、情期受胎率低、假孕、流产、死胎、僵猪等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1主要原因1.1饲养管理水平低由于LY母猪两个亲本都是高瘦肉率的育成品种,要求较高的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养殖户在LY母猪后备期的培育中易走向过肥或过瘦两个极端,造成LY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甚至成为僵猪。  相似文献   

18.
李娟 《畜禽业》2023,(3):31-33
生猪是中国当前最普遍的高消耗肉品,多数消费者偏好瘦肉,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农民要尽量地增加生猪的瘦肉率。从选育、母猪饲养、人工授精、饲料配比、疫病防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优质瘦肉猪的饲养技术,为今后的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里岔黑猪是我国培育的优良地方猪种,它具有比普通猪多一节腰椎、一对肋骨的独特性状,胴体瘦肉率高达50%,是生产瘦肉猪的理想母本。经过十几年的选育研究,里岔黑猪育肥猪6.5月龄体重达90kg,平均日增重600g左右,育肥全期每千克增重DE42~50MJ,可消化粗蛋白450g,料重比3.3~3.5∶1。里岔黑猪瘦肉型新品系育肥猪在每千克DE13.64~13.609MJ、粗蛋白14%~16%营养水平条件下,日增重930g,料重比2.84∶1,瘦肉率高达55.17%,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长黑猪的培育及产业化生产》及“三○”工程,为里岔黑猪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猪种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4,(5)
<正>在规模化养猪生产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初产母猪的问题比经产母猪多,如产仔数不高、断奶后发情异常、所产仔猪容易生病,特别是仔猪拉稀等。作为一个猪群,必须保持适当的淘汰更新比例,规模猪场又必须有计划地补充后备母猪。为尽可能克服初产母猪的弱点,提高种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使猪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有人提出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1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的产生过程在1988年Leman养猪会议上,Hanor公司的Jeff Mencke、Isabelle Moreau及Kaek keane首次介绍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SPP技术),该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