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品种沈农10号(沈农95—31)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4年以沈农92-16为母本、沈农91—4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型育种目标,经后代定向选育而成。2002年进行株系比较及产量鉴定,2003—2004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5—2006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2006年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扩繁原原种和原种,  相似文献   

2.
吉粳5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辽宁省耐盐碱、优质品种辽盐12为母本,早熟高产抗病品种长白10为父本进行杂交,当年冬在海南加代;2000年在所内进行F2单株选拔;2002年F4出现稳定株系,田间代号为吉02-2534;2002年冬F5进行海南加代扩繁。2003年F6参加产量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进行稻米品质鉴定;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吴跃勇  崔德祥  邓英 《种子》2007,26(6):100-101
小型冬瓜新品系(小-1)是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具有瓜型小(单瓜重2~3kg)、品质优良、产量高、性状稳定的株系。2003~2004年进行品比试验,2003~2005在铜仁、黄平、遵义、关岭、望谟5个试点进行区域试验,2004~2005进行生产试验。该品系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鉴定,平均单产达5808.8kg/667m2以上,比对照穗小一号增产17.60%,比蓉抗一号增产16.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该品系适应性好,抗病性强,果型长椭圆形,果皮灰绿色,坚韧,肉质致密,肉质层厚4~6cm,全生育期130~140d,耐贮运。  相似文献   

4.
茉丰占1号是以茉莉软占与丰富占杂交育成的感温型籼稻新品种,表现植株矮壮、叶片短直、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易种易管、可早晚造兼用,2012年6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1 选育经过 2004年早造以产量高、米质优、株叶形态好的茉莉软占为母本,以抗性好、适应性广、抗倒性强的丰富占为父本杂交,由于双亲抗性好、优点多、性状互补,为后代的选择提供足够的优良基因保证.F2~F6采用系谱法,F7采用集团法选育,再从F7选出25个单株,F8种成25个株系,以编号为9的株系穗大粒多,株型好,熟色好,产量高,参加本所2008年晚造品比,并同步进行抗性及米质鉴定,经广东省区域试验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试点阳江市农科所鉴定高抗稻瘟病;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本所品比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定名为茉丰占1号,推荐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5.
1 选育经过 1998年,吉林农业大学以黑农38号为母本,吉农8902-15(吉农10号)为父本,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成欧科豆25号.原品系编号为吉农9823. 1998年组配,1999年种植F_1,去除伪杂种,鉴定真杂种45株;2000年,种植杂种F_2,以生育期为主要目标选择单株;在45个株系中,选取中早熟株90株;2001~2003年,进行株系鉴定,优中选优,连续选优,选择优良中早熟株系.2004~2005年,进行品系鉴定、比较试验,决选出产量和其他农艺性状都优良的品系吉农9823;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中早熟组东区区域试验,2007~2008年,参加吉林省大豆中早熟组东区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6.
开麦 18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与浚县种子公司于 1993年以(开麦 64× 89中 170) F1作母本,(开 1003×温麦 2540) F1作父本进行杂交,其组合号为 93009,经连续多年系谱选择, 1998年 F5代基本稳定, 1999年对 93009组合的 20多个株系进行了鉴定和初步测产,均比对照增产显著,其中 93009-0-2-1-1-1系表现较好, 2000- 2001年度参加所品比试验,比对照增产显著, 2001- 2002年度参加省小麦新品种预备试验,表现突出,命名为开麦 18.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苏子加工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此急需对苏子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护,并加以改良创新。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2年以公主岭收集的地方品种(GZL-SZ-2)为基础材料进行系统选择,2003年对所收集材料(GZL-SZ-2)进行系统选育,系统号为GZL-SZ-2-2;2004年进行田间系选,系统号为GZL-SZ-2-2-4;2005年田间继续选择,系统号为GZL-SZ-2-2-4-3,同时进行田间鉴定(产量、抗病虫);2006年进行田间试验示范,由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验收,2006年年底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吉苏1号,准予推广,认定号为吉登苏2007001。  相似文献   

8.
丰收2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1997年以克交88223-1为母本.以白农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所内培育F1,1999-2001年所内种植F2~F4,系谱法选择,2002年所内种植F5,并于当年决选稳定品系,品系代号为克交02-7741.2003-2004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同时进行异地鉴定: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七区预备试验,2006-2007年参加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同时2008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进行病害鉴定.2008年1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丰收27号.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以九三97F4-1057/九三97F4-255F1为母本、119-54-34-Ⅱ-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9-2003年种植F1~F5,于2004年F6稳定决选,代号为九三04-6078.2005-2006年进行所内鉴定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2007-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北部区晚熟组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1选育方法及经过东粳17是通化市富民种子公司1999年以秋光为母本,以珍富10号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F1~F5(2000~2004年)杂交后代出现分离,通过集团育种方法进行田间鉴定选择;F6~F8(2005~2007年)选育出优良稳定株系;F9~F10(2008~2009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米质鉴定分析和田间抗病性鉴定,同时进行异地多点鉴定试验。2009年定名为东粳17号。2010  相似文献   

11.
鄂杂棉五号F1(楚杂180F1)是由湖北省荆州种子公司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铃大的杂交棉新品种。用自选株系204作母本与自选株系M31作父本杂交配组而成。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安徽省审定并命名为鄂杂棉五号F1。  相似文献   

12.
王贵显 《作物杂志》2007,23(3):84-84
濮科花4号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优质、高产、早熟、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1995年选用濮9321做母本,以豫花11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6年繁殖F1,1997年F2整个群体表现突出,选择综合性状好的单株38个;1998年对分离的F3代采用系谱法进行定向单株选择;1998年冬,对10个表现突出的单株进行南繁加代,1999年对这10个单株进行株系测产,保留5个株系;2000年新品系鉴定,从中筛选出高产、稳产、抗病、结实性好、壳薄、果形美观且均匀一致的新品系9506-0-2-1N。1999~2001年冬又连续3年南繁加代,进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王淑荣 《作物杂志》2007,23(3):107-107
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嫩丰18适于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种植,该品种抗旱、耐瘠、抗病,是黑龙江省2003~2004年良种化工程的资助项目。1选育方法嫩丰18大豆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93年以嫩92046F1为母本,以合丰2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4~1998年在所内种植F1~F5代,采用系谱法,F1代去伪后,按组合全区收获;F2~F4代在优良组合中选择优良单株至F4代,F5代决选,代号为嫩93064-1。1999~2000年所内参加鉴定,品比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2001~2002年参加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进行生产试验。经过3年的品质分析,脂肪含量为……  相似文献   

14.
聊麦18号原系谱号为96B29-7-5-6-3-1,是1996年以自创亲本89808-3-10-1-8为母本、鲁麦2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系谱选育而成。该组合在F2代中遗传基因丰富,表现综合性状较好,分离出的类型较多,在株高、抗病性、分蘖成穗、落黄性等诸方面互补性较好.田间选留14株,最后经室内考种决选留3株,以后按系谱法进行选择,至2001年96B29-7-5-6-3-1株系生长整齐,并稳定出圃,参加本院高肥品系比较试验,较对照种鲁麦14增产8.3%,居参试品系第3位。2002—2006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预试、区试、生产试验,增产显著,2006年8月被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高抗细菌性条斑病的品种Acc8558和高感的品种H359为供体和受体亲本,通过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了只渗入5号染色体短臂上单个供体亲本细条病抗性QTL(qBlsr5a)的近等基因系H359-BLSR5a。将该近等基因系与H359杂交,建立了一个大的F2群体。采用选择极端表型个体并验证其后代(F2:3)株系的方法,在F2群体中鉴定出目标QTL为抗病纯合基因型的个体。通过对这些个体进行分子标记基因型检测和连锁分析,将qBlsr5a定位在SSR标记RM153和RM159之间,大约2.4cM或290kb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杂交后代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9023和野二二燕4F杂交F2代株系为试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鉴定分析了杂交后代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在Glu-A1、Glu-B1和Glu-D1三个位点上分别检测到2、3和1种亚基类型,3位点结合共出现3种组合类型。其中,在Glu-A1位点上出现了1和N亚基,1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高达66.7%;在Glu-B1位点上,13+16亚基出现频率最高(55.6%);Glu-D1位点上出现的全是被世界公认的优质亚基5+10。1、13+16、5+10亚基纽舍类型出现的频率最高(55.6%),该类型兼有1和5+10优质亚基。  相似文献   

17.
糯稻89-1渗入系苗期耐寒鉴定及生理机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糯稻89-1能通过腋芽休眠抗御低温越冬。以东乡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为对照品种,以死苗率为鉴定指标,对糯稻89-1和籼稻恢复系(明恢63,万恢86,蜀恢527,中413)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s)群体(BC1F9)进行苗期耐寒性鉴定。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48 h后然后在1/2 MS营养液中恢复生长7天,50个BILs群体中株系S176在3次苗期耐寒性鉴定中死苗率分别为5.2%,7.9%和9.4%,表明株系S176为强耐寒基因渗入系。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S176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呈上升趋势,并且都大于糯稻89-1;而丙二醛含量下降幅度且低于糯稻89-1;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在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这些结果说明S176渗透物质比糯稻89-1积累快且幅度大,而细胞膜过氧化产物积累速度较慢,更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18.
1 郑76-3新种质的选育过程 1976年选用生产上广泛种植的农家品种鹿邑歪头、千斤红和白狗牙(平玉)作为亲本,通过复式杂交的方法和系谱法进行定向选育,在F3、F4代对中选株系籽粒进行品质分析,以期选出高淀粉材料.在F5、F6代进行配合力测试,以保证中选株系的"高配合力”特性.经过10多年的筛选、鉴定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将白狗牙的糯性基因,千斤红的矮源基因和早熟性以及鹿邑歪头的丰产性"四位一体”实现了高产、高淀粉、早熟、矮秆的高配合力遗体基础,于1988年初选育成功.  相似文献   

19.
以含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BL122为供体, 温敏核不育系GD-7S为受体, 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将Pi-1、Pi-2基因导入温敏核不育系GD-7S中, 获得5个携带两个抗性基因的纯合改良不育株系。利用34个广东代表性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 5个改良株系的抗性频率为94.12%~97.06%, 而对照GD-7S抗性频率仅为17.65%; 自然病圃诱发鉴定5个改良株系的叶瘟和穗颈瘟均为0级, 表现高抗。经自然条件和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改良株系与对照均为无或少花粉败育类型, 自交结实率为0, 说明不育起点温度与对照基本一致。统计分析表明, 除剑叶长和每株穗数外, 改良株系与对照在其他农艺性状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与恢复系L38杂交, 改良株系的杂种F1与对照的F1大多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 说明改良株系基本保持了GD-7S的农艺性状和配合力。  相似文献   

20.
范恩普  崔德祥 《种子》1995,(2):15-17
1989~1993年对F1代西瓜亲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连继世代选择和不加选择的加代繁殖两种处理,结果表明:F1代亲本的连续选择能不断提高株系的亲和力,产量比未加选择的增产25.88%。经选择后,母本x-4株系可溶性固形物从10.11%增至11.43%,增长13.06%.父本N-2株系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7.3%增至8.8%,增长21.92%。F1代炭疽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89.44%,33.23下降到61.17%和11.63。F1代西瓜亲本连续选择可增加商品率和品质,防止亲本连年自交衰竭和F1代种子退化,并可延长双亲和F1的使用年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强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