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 disease,LSD)是牛类“天花”,是由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疫病,又称为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结节疹,最显著特征是全身皮肤出现结节病变。LSD能跨国界传播,WHO规定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2022年2月我国将其由一类动物疫病调整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2.
多数牛的手术会实施局部麻醉术,但当必须进行全身麻醉时就要注意牛因全身麻醉而产生的瘤胃鼓气、呼吸抑制等风险。因此,了解和掌握牛全身麻醉技术可以合理有效的对牛进行麻醉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牛在全身麻醉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7月间,接受过兽医治疗的发热黄疸型牛450例中的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10例牛钩端螺旋体病牛、30例巴贝斯虫病牛、7例嗜血支原体病牛、15例无浆体病牛、18例环形泰勒虫病牛。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实验对象,均与发热黄疸型牛病相关诊断标准相一致,临床表现为全身发黄、眼黄、小便黄、面黄,疾病严重时,大便颜色表现为灰白色,患病的牛,全身存在瘙痒现象,血液  相似文献   

4.
<正>"牛全身都是宝",但你不会想到,广西合浦县东园家酒厂利用牛的粪便和沼渣、沼液生产液态生物有机肥,经济效益高于牛奶。多年来,东园家酒厂利  相似文献   

5.
肉牛的双肌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的双肌性状(Dbuble Musculing)又名双尻(Double Rump),是肌肉中肌纤维增多、全身肌肉总量显著增加而形成的一种高产性状。几乎所有著名的肉牛品种均有双肌牛个体的报道。双肌牛在外貌上与普通牛是有区别的,典型特征是全身肌肉丰满厚实,突出明显。具体表现有:头细长;胸浅,肋弓紧凑;后躯肌肉发达,尻部较长;整个体躯呈圆柱形;肩宽大厚实,胫部短细,前后腿部肌肉隆起,间沟明显;尾短,尾根突  相似文献   

6.
<正>胎衣不下(又称胞衣不下或胎盘停滞)是产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自行脱落的一种病症,是牛的常见产科疾病。出现胎衣不下的病牛一般没有全身症状,但食欲和产奶量下降。如胎衣在子宫内腐败,可造成严重的子宫炎并伴有全身症状。笔者在临床上通过手术剥离治疗牛胎衣不下97例,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理病因1.1牛胎盘特殊构造牛胎盘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混合型,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联系  相似文献   

7.
健康牛与患乳腺炎牛脱脂乳和全乳检样中锌的含量测定郑星道孙凤午金杰(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长春·130118)郑红华(长春市中心医院)刘云同(通化县家畜繁殖改良站)牛患急性乳腺炎时,通常乳房局灶性发炎,伴有全身症状。牛往往抑郁、体温升高,心博过速,前...  相似文献   

8.
正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牛的一种细菌性呼吸道病。牛感染后表现高热和全身内脏广泛性出血,治疗不及时很容易死亡,危害较大。本病呈世界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临床分为急性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三种类型,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实验室诊断本病的常用方法有镜检法、分离培养法、血清法和PCR法四种;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牛群的饲养管理,并做好疫苗免疫工作,对本菌敏感  相似文献   

9.
牛胎毛滴虫病主要危害牛的生殖系统,母牛感染后表现发情不规律、流产和死胎,公牛感染后阴茎局部出现结节和丘疹;该病主要经交配途径传播,虫体主要集中在阴道、子宫腔、包皮腔等处以及生殖道分泌物和精液中;预防该病需做好牛局部清洁工作,提升牛场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环境病原的防控;对于病牛的治疗推荐采用全身用药与局部冲洗相结合的方法,甲硝唑可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进行全身抗虫治疗,局部治疗可使用稀碘、乳酸依沙吖啶、高锰酸钾或苯扎溴铵等溶液对生殖部位进行冲洗。  相似文献   

10.
<正>牛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牛的全身皮肤结节性皮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2016年笔者在乡村发现一头黄牛感染皮肤疱疹病毒的病例,经过治疗得到康复。可能是疱疹病毒引起牛全身皮肤感染的病例极少发生,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仅有"倪贵勤"的论文可参考。该病的病原已确定为疱疹病毒属,是从非洲病牛的皮肤肿块上发现的一种致细胞病变的病原,被鉴定为D群(Allerton)病毒。1958年美国  相似文献   

11.
<正>1一般检查1.1全身状态的观察观察牛的全身状态,主要包括精神状态、发育情况、营养状况、体格、姿势与步态等。1.1.1精神状态主要观察病牛的神态,根据其耳的运动,眼的表情及各种反应、举动而判定。正常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正常牛反应机敏、灵活。精神异常可表现为抑制或兴奋。抑制状态主要见于热性病、重症病牛及某些脑病与中毒。兴奋状态一般多见于脑病或中毒。  相似文献   

12.
前言牛创伤性网胃炎及其继发症是牛的常见病。牛采食吞入草料中的金属异物,先刺伤或刺穿网胃壁,进而刺伤膈、心、肝……等其他脏器,引起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轻则耕牛使役能力降低,奶牛产奶量下降,肉牛增重减慢;重则造成病牛死亡。此类疾病每年都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实为养牛业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3.
牛林氏放线杆菌广泛存在于微碱性土壤、饮水和饲料中,牛黏膜或皮肤的损伤,给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林氏放线杆菌常侵害牛的头、颈、颌间软组织,患牛出现急性炎症、肿胀、增温、敏感甚至严重的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14.
问 哪些中毒病可引起牛出现流口水、全身发抖、抽风等症状 ?怎样区别它们 ?( 韦小安  乐业县 )  答 引起牛发生流口水、全身发抖、抽风 (诊断学术语应分别称为流涎、震颤、抽搐 )的中毒病不少 ,但最常见的有下列 5种。1 尿素中毒除有上述症状外 ,还有呼吸困难症状 ,可视粘膜呈现暗红色 ,呼出特殊的氨臭味 ,瘤胃内容物亦有氨臭味。此外 ,还有肺水肿、急性胃肠卡他、脑神经细胞变性、血氨含量升高、血尿 pH值也异常升高等特点。2 亚硝酸盐中毒除具有流口水、全身发抖、抽风症状外 ,还表明严重的呼吸困难 ;可视粘膜呈青紫色 ;此外还…  相似文献   

15.
光过敏在国内常见于白色猪、羊和水牛,而黑白花奶牛未见报道。本人治疗了两例,报道如下。我场位于松嫩平原。养牛有近三十年历史,冬季舍饲,夏季放牧,过去从未发生过类似疾病。1980年7月份,一头全身白色花斑占三分之一的干乳期第六胎乳牛发病;1982年7月初,另一头全身白花约占二分之一的泌乳期第七胎乳牛发病。患牛最初表现不安,食欲减退或废绝,全身微出汗,鼻镜干燥,泌乳牛开始掉奶,体温在38.8—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策略进行分析,发热黄疸型牛病主要具有全身痉挛、小便色黄以及全身发黄等临床症状。文章将回顾性分析48例发热黄疸牛病的临床症状,结合病牛的实际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解剖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能够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式,快速缓解病牛的临床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谈谈秦川牛     
<正> 秦川牛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优良的役肉兼用黄牛品种,全身被毛紫红,角短细致,体躯高大结实,结构匀称,肌肉丰满,役用及肉用性能均强,遗传性稳定。解放后,全国有二十几个省、市选用秦川种牛,跟当地小体型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显著效果。据对陕西绥德、神木县224头成年本地牛和杂种牛的调查材料,杂种母牛平均体高115.4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症状一般腹泻多发于1月龄犊牛,犊牛2个月以后发病减少。1.1最急性型犊牛无任何症状即突然发病死亡,未死病牛腹泻,粪中带有血液和黏膜碎片,一般都发热。1.2急性型病牛有全身症状,出现腹胀,发病时其频繁排水样稀粪,几小时后病牛严重脱水,虚弱,昏迷、休克,其可视黏膜发绀,全身发凉,皮肤弹性消失,食欲废绝,粪便淡黄、稀薄,内含未消化的乳块、血丝和气泡,味腥臭。患牛失禁,会阴部和大腿后侧被稀粪污染,其体温偏低或正常,有全身反应时,患牛心动过缓,心  相似文献   

19.
<正>牛肠炎是牛的一种多发病,主要特征是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炎症,以严重的胃肠机能和自体中毒为特征。持续时间短,危害性大。以断奶后牛犊和1-2岁小牛发病率高,成年牛也偶有发生。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全身症状为功能性障碍和自体中毒。病势凶猛,死亡率高,常带来严重损失。1病因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牛吃了霉败、变质有毒饲料或饲草及饲养管理水平低下,或牛的自身发育不良,抗病能力低等。此外牛患某些病毒性、细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胎衣滞留的治疗原则是: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胎衣腐败吸收,促进子宫收缩,局部和全身抗菌消炎。根据临床经验,牛出现胎衣不下,最好不要用手术剥离。因为牛的胎盘是子叶型的,子叶与子宫内膜上的子宫肉阜紧密嵌合。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