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市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始于1981年。1982年试种了43亩,平均皮棉亩产142斤,比对照增产37.3%。1983年全市一跃上升到6366亩,平均皮棉亩产152.9斤,比对照亩产106.5斤增产46.4斤,增产43.6%。尽管近两年连遇洪涝灾害,地膜棉仍能较大幅度地增产。 相似文献
2.
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沿海棉区;湖北省的鄂北岗地;四川省的丘陵棉区以及安徽省的淮北地区等。耕作制度系属粮棉两熟地区(部分一熟棉田),其种植方式主要有棉麦(大、小麦),棉油(油菜),棉豆(蚕豆)等。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虽然起步较迟,但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3.
《中国棉花》1959,(12)
四甲人民公社东南大队位于海门县四甲镇东南角。全队共有347户,1275人,耕地1282亩,平均每人1亩多一些,是粮棉夹种地区。1959年在粮棉生产上取得了特大的跃进。夏熟三麦710亩,亩产207斤,较1958年亩产136斤,增长52.2%,棉花436亩,预补亩产皮棉可达140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亩产89斤增加49.4%。今年棉花丰产的特点1、产量比较平衡,队队都增产。2、棉株紧凑,单株给铃多而大。据田间调查,株高均在2—2.4尺,果株平均节距为5厘米左右,单株结铃12—14个,每110—120个铃即有籽棉1斤,而去年每斤为150个铃左右。3、成熟早品质好。今年棉花的成熟比往年早得多。在8月中旬已普遍开始吐絮,比去年早15天左右,同时籽棉的品质也比较高,去年5级花占多数,今年4级花占多数。 相似文献
4.
1 麦棉两熟大套行的发展鲁西南地区既是棉产区,也是粮产区。80年代初试行麦棉耕作制度,至90年代初两熟面积占到棉田总面积的近80%,基本解决了粮棉争地矛盾。但是,在麦棉两熟的迅速发展中,也一直存在着晚发晚熟、棉花产量低而不稳、原棉品质差的问题。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荷泽地区提出大力发展大套行地膜棉。2 大套行地膜棉的优越性麦棉两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棉为主,粮棉并举,以粮保棉,以棉促粮,达到粮棉双扩双增。以荷泽地区为例,要发展20万公顷大套行地膜棉,需要在1994年已有10万公顷大套行地膜棉的基础上,分别改6.67万公顷麦田小套行… 相似文献
5.
6.
7.
一、气候因素与麦棉生长发育的关系我区自1958年就试验示范了头年种麦,来年套棉,三年改茬的二年三熟制。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种植制度又逐渐演化为目前的当年种麦,来年套棉;拔花种麦,麦林内继续套棉的一年两熟耕作方式。这既反映了我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又在较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棉麦(油)两熟主要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棉产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棉麦(油)两熟乃至多熟制栽培。1986年以来,在全省棉产区实行了四改,即改春棉一熟制为粮棉两熟制;改不完全两熟制为完全两熟制;改前茬作物的低产、低值短季品种(如白菜型油菜、大麦等)为高产、高值中熟品种(如甘兰型油菜、小麦等);改直播套种的常规植棉技术为育苗移栽接茬连作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11.
湖北新洲县是一个棉麦两熟栽培地区,在棉麦两熟播种方式上,棉花需要套种在麦行里,棉苗一般在麦林里阴蔽45—50天。加之近年来底肥充足,播种期提早,播种量增加,前作小麦密度又大,因之杂草线苗等问题愈趋严重,两熟矛盾更加尖锐。新洲县农民在两熟栽培中,积累有很丰富经验,特别是近一、二年来对麦林棉苗管理,更创造出许多先进方法。这对棉苗在长期麦林阴蔽条件下,获得大面积全、壮、匀、密起了极大作用。群众创造的几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根据黄淮海流域麦棉套种需求,培育出标杂A2杂交抗虫棉,通过大面积示范,总结出了适宜标杂A2杂交抗虫棉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营养钵育苗加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麦棉套种效益、便于机械化收割管理、降低了劳动强度,具有增产、增收、降耗、增效等特点。标杂A2杂交棉,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28天,株高140cm,出苗快、齐、壮,根系发达,对水肥吸收能力较强。果枝18台左右,植株健壮,呈塔形、叶色深绿,田间长势强,叶功能期较长,叶片大小适中,叶形呈亚鸡脚状,果枝上举,通透性好,结铃性强且集中… 相似文献
13.
三二式是黄淮地区麦棉两熟的最佳模式刘文祥,王洪信山东巨野县棉花生产指挥部274900巨野县人多地少,为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扩大棉花生产,从1982年开始实行麦棉套种。但由于套种方式不当,导致棉花苗期晚发,后期晚熟,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寻... 相似文献
14.
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是当前广大棉农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多熟制的改革中,如何选择适应当地的作物种类,组成合理的生态群体,是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通过近几年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棉纺工业的发展主要决定于棉花生产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论过了黄淮海棉区棉花工业生产布局结构与类型;棉纺工业生产能力及其增长速度与区域内棉花原料丰欠的关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