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讨主动外排泵在鸡大肠杆菌对抗菌药耐药中的作用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主动外排作用之间的关系,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主动外排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和利血平存在时,ESBLs阳性和阴性鸡大肠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外排表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利血平缺乏与存在时,ESBLs阳性菌中,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磷霉素对其MIC值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下降7.7%~30.7%,ES-BLs阴性菌对抗菌药物MIC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ESBLs阳性菌的外排筛选率高于ESBLs阴性菌;CCCP缺乏和存在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磷霉素对ESBLs阳性菌MIC值变化差异显著(P0.05),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降低15.4%~46.12%,在ESBLs阴性菌对抗菌药物也无统计学意义;利血平与CCCP相比较在ESBLs阳性菌中外排阳性株的筛选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ESBLs阴性菌株差异显著(P0.05)。说明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和利血平与抗菌药物合用均可筛选出外排阳性株,但二者之间作用有很大的不同;ESBLs阳性菌的外排表型筛选率高于阴性菌,ESBLs阳性菌的多重耐药性可能是ESBLs与外排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产ESBLs的特异性耐药与主动泵过度表达的非特异性耐药之间有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测定舒巴坦和EDTA对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及其与舒巴坦、EDTA、舒巴坦 EDTA联用对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舒巴坦和EDTA可以增强部分抗菌药对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产ESBLs菌对常用第三代头孢头孢噻呋、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于80%,对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磷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第四代头孢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100%;对加舒巴坦的头孢噻肟、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及磷霉素的耐药率低于未加舒巴坦的单方药物,分别为0、88.9%、88.9%、0;对加EDTA的加替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及磷霉素的耐药率低于未加EDTA的单方药物,分别为30%、11.1%、22.2%、11.1%、0;多数菌株对加舒巴坦 EDTA的阿米卡星、磷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的耐药率较加舒巴坦或EDTA进一步降低,耐药率均为0。  相似文献   

3.
舒巴坦钠和EDTA使产ESBLs鸡大肠杆菌恢复对抗菌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舒巴坦钠、膜通透性促进剂(EDTA)对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及其与舒巴坦钠、EDTA、舒巴坦钠+EDTA联用对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舒巴坦钠和EDTA可以增强部分抗菌药物对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产ESBLs菌对常用第三代头孢噻呋、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于80%,对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磷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第四代头孢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100%;对加舒巴坦钠的头孢噻肟、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及磷霉素的耐药率低于未加舒巴坦钠的单方药物,耐药率分别为0、88.9%、88.9%、0;对加EDTA的加替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及磷霉素的耐药率低于未加EDTA的单方药物,耐药率分别为30%、11.1%、22.2%、11.1%、0;多数菌株对加舒巴坦钠+EDTA的阿米卡星、磷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均较仅加舒巴坦钠或EDTA的低,耐药率均为0.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氟苯尼考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的影响,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菌,并用微量液体2倍稀释法测定单独使用氟苯尼考、黏菌素、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痢菌净、磷霉素,以及氟苯尼考与上述6种药物不同比例联合使用时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发现,临床分离的7株大肠杆菌均产ESBLs,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痢菌净耐药率高达100%,对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磷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57%、57%.氟苯尼考与黏菌素、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痢菌净联合使用时,抗菌活性有所提高,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以1:2比例复配时,MIC值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头孢噻呋为底物将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诱导为耐药菌株,研究诱导的耐药菌株对头孢噻呋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方法]用亚抑菌浓度法对标准菌株C83907和C83845进行诱导,诱导10代后用双纸片法和PCR扩增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spectrumβ-lactamses,ESBLs)检测;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对产ESBLs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对产生ESBLs的耐药菌株,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噻呋与他唑巴坦钠以不同配比对产生ESBLs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诱导15代后,头孢噻呋对诱导菌的MIC值8~10μg/ml,且均检测出ESBLs;头孢噻呋与他唑巴坦钠质量比(1∶1~8∶1)联合使用对产生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较头孢噻呋单独使用降低20~22倍。[结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呋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产生了ESBL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淫羊藿水提取物联合抗菌药对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兽医临床中西联合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中药在抑制耐药菌株上的开发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二倍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淫羊藿水提取物及各抗菌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以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淫羊藿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淫羊藿水提取物与粘杆菌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磷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乙酰甲喹、林可霉素联用后能有效降低药物的MIC,对应的MIC均降低4倍以上,联合用药的FICI分别为0.13、0.26、0.26、0.25、0.51、0.51、0.50、0.75、0.75和0.75,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表现出协同或相加作用;以其联合诱导产ESBLs大肠杆菌传代,从第1代即能明显降低这些抗菌药的MIC,且稳定至第3代。【结论】淫羊藿水提取物与粘杆菌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磷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乙酰甲喹、林可霉素联用是通过协同或相加作用而提高抗菌药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但不宜与磺胺类、喹诺酮类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7.
黄柏与抗菌药联合抗耐药大肠杆菌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柏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体外抗含fos A3和β-内酰胺酶(ESBLs)型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黄柏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 MIC的黄柏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抑制耐药大肠杆菌。结果显示,分离到含fos A3和CTX-M耐药基因大肠杆菌;黄柏水提取物的MIC大于0.5 g/m L,以1/2 MIC的黄柏水提取物与14种抗菌药联合使用3代后,抗菌药抗菌活性显著增强,黄柏水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抗菌药MIC,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黏杆菌素、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加替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磷霉素的MIC均降到1.562 5μg/m L以下。黄柏水提取物联合抗菌药应用可能具有协同抑菌作用,可用于耐药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爬山虎水提液与抗菌药联用对含fosA3基因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爬山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病猪的肠道组织分泌物中分离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和fosA3基因检测,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检测爬山虎水提液与不同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爬山虎水提液与抗菌药联用的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分离获得的菌株为含fosA3基因大肠杆菌,爬山虎水提液对含fosA3大肠杆菌的MIC为500g/mL.以500 g/mL爬山虎水提液与头孢曲松钠、磷霉素、粘杆菌素、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米卡星、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等9种抗菌药联用的FICI为0.188~1.000,其中,爬山虎水提液与粘杆菌素、氟苯尼考间存在协同作用,与头孢曲松钠、磷霉素、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米卡星、头孢噻呋钠、头孢噻肟呈相加作用.[结论]爬山虎水提液可增强部分抗菌药对含fosA3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且呈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9.
猪鸡致病菌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对分离的猪鸡致病菌,分别进行了?-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与抑制剂舒巴坦联用对非产酶菌、产?-内酰胺酶菌、产ESBLs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43株分离菌的大多数可产生?-内酰胺酶,3株鸡志贺氏菌为ESBLs阳性菌株。30株分离产酶菌均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耐药(MIC≥32 ?g/ml),16株非产酶菌(标准菌株及分离株)中的15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敏感,只有一株非产酶分离菌耐药。氨苄西林与舒巴坦以2∶1、4∶1配比联用时,其对分离产酶菌的MIC值分别降低10~40倍、10~20倍。临床致病菌对三代头孢均敏感,与舒巴坦以2∶1、4∶1配比联用时,三代头孢的MIC值不变。当头孢噻呋、头孢曲松与舒巴坦以2∶1配比联用时,其对产ESBLs菌的MIC值降低2~4倍。  相似文献   

10.
体外诱导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亚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培养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喹诺酮类的药物敏感性变化及其耐药机制.【方法】以对喹诺酮类敏感的临床分离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和标准菌ATCC7966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含亚抑菌浓度萘啶酸(NAL)和环丙沙星(CIP)的培养基上逐步诱导培养.提取诱导菌的DNA,PCR扩增其gryA和parC基因,测序分析其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情况;测定诱导菌对诱导药物和11种非诱导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添加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化氯苯腙(CCCP)后的MIC,分析其敏感性变化与基因突变、外排作用的关系.【结果和结论】诱导后菌株对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的MIC分别提高了1 024和64 000倍,对非诱导药物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当萘啶酸和环丙沙星诱导浓度分别达到16和32μg/mL或以上后,诱导菌株gyr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分别发生Asp87→Tyr和Ser83→Arg的变化,但两者par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均没有发生突变;添加CCCP后,只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略有下降,提示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存在靶基因突变及主动外排作用等多种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一例临床分离鸡致病菌,并进行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和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12种药物和4种复方药物对分离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分离的4株菌中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3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在分离的4株菌中均产ESBL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噻呋、头孢曲松除一株中介外其它均耐药,对阿米卡星均敏感,尤其1株奇异变形杆菌和1株大肠杆菌耐药严重,对12种药物中有10种耐药,显示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β-内酰胺类药物与酶抑制剂联用能使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s)降低4~64倍,因此复方β-内酰胺类药物仍是防治鸡致病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源大肠埃希氏菌QnrS阳性株体内蓄积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主动外排机制在携QnrS菌株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QnrS阳性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荧光测定法检测盐酸环丙沙星在QnrS阳性株体内浓度的变化及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菌体内药物蓄积的影响。【结果】动物源大肠埃希氏菌QnrS阳性株对氟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均对盐酸环丙沙星的蓄积呈能量依赖性降低,其中以耐药株体内的药物浓度降低最为明显。加入能量抑制剂后,耐药株体内的药物浓度上升程度明显高于敏感株,但均达不到标准株体内药物浓度水平。【结论】主动外排泵的激活,使受试菌体内盐酸环丙沙星减少并低于有效浓度,从而影响QnrS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部分地区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临床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安徽省部分地区病料中分离得到7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分离、纯化、增殖,制成5×107CFU.mL-1的菌液,采用K-B法开展了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粘菌素B耐药菌高达70%以上,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菌株在30%以上,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肟高度敏感。本试验为临床大肠杆菌病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临床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安徽省部分地区病料中分离得到7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分离、纯化、增殖,制成5×107CFU.mL-1的菌液,采用K-B法开展了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粘菌素B耐药菌高达70%以上,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菌株在30%以上,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肟高度敏感。本试验为临床大肠杆菌病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售肉类食品源大肠埃希菌的污染和耐药情况。【方法】自2011年7月至8月,从广州市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采集市售肉类样品310份,其中猪肉253份,鸡肉57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31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213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68.7%,其中猪肉源177株,鸡肉源36株。受试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超过75.0%,对氨苄西林、萘啶酸、氯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磷霉素、环丙沙星、安普霉素、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10.0%~60.0%,而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黏菌素和阿米卡星表现较为敏感,耐药率小于5.0%。鸡肉源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猪肉源大肠埃希菌,差异极显著(P0.01)。213株大肠埃希菌中82.2%为多重耐药菌。【结论】广州市售肉类食品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污染,且鸡肉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猪肉源大肠埃希菌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7和2016年广西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为兽医临床用药防治猪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初从广西25个猪场采集腹泻仔猪的肠内容物、直肠棉拭子或肠系膜淋巴结等200份样品,分离大肠杆菌后进行致病力试验,选取10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用于体外药敏试验,将药敏试验结果与2007年的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腹泻仔猪的体内共分离获得大肠杆菌178株,分离率为89%,其中有143株大肠杆菌可致试验小鼠死亡.与2007年相比,2016年广西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50%的抗菌药物(9种)的敏感率上升,50%的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下降,上升最明显的为壮观霉素,升高34.9%,下降最明显的为氟苯尼考,降低46.9%;除头孢曲松和强力霉素的中介率与2007年相比基本无变化外,其余16种抗菌药物的中介率均降低,最明显的为头孢拉啶,降低55.2%;耐药率降低的抗菌药物只有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和强力霉素3种,降低12.3%~15.5%,耐药率升高的抗菌药物有15种,上升率为1.2%~62.1%,其中阿莫西林上升62.1%,氟苯尼考上升57.0%.耐药谱方面,2007年以5~11重耐药为主,占受试菌总数的75.7%,2016年以11重耐药以上为主,占74.8%.[结论]当前广西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广谱耐药为主,敏感性降低,中介率降低,耐药率明显升高,生产中可选用阿米卡星和壮观霉素进行猪大肠杆菌病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和基因型检测试验,了解青岛地区肉鸡养殖场产ESBLs大肠杆菌菌株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分析ESBLs流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的感染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49株大肠杆菌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采用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表型检测和确证实验,采用PCR方法、序列测定以及生物学分析软件进行ESBLs耐药质粒的DNA扩展和基因型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对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83.13%(207/249)的鸡源大肠杆菌菌株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7种抗菌药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其中对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等5种药物差异显著(P<0.05),而产ESBLs菌株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低于非产ESBLs菌株;产ESBLs菌株多重耐药程度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其多重耐药率分别为99.03%和92.86%(P=0.035);CTX-M型、TEM型和OXA型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9.52%和47.83%,未检测出SHV型ESBLs菌株;产酶菌株分属于10个基因亚型,TEM-1型、CTX-M-65型和CTX-M-55型、OXA-1型是优势基因亚型,并首次从健康家禽中检测到基因重组嵌合体CTX-M-123和CTX-M-64。【结论】产ESBLs鸡源大肠杆菌菌株在青岛地区广泛流行和传播;产ESBLs菌株耐药相对非产ESBLs菌株严重;相比国内其它地区,CTX-M型和TEM型同样成为青岛地区产ESBLs鸡源大肠杆菌菌株的流行基因型,但基因亚型存在差异,TEM-1型、CTX-M-65型和CTX-M-55型、OXA-1型分别是各基因型的优势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