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棉铃虫中度发生自然为害下的田间试验表明:R93─5的二代累计卵量、平均幼虫量、顶尖被害及蕾铃被害率均低于抗虫对照HG─BR─8。皮棉增产28.9%。在不防治情况比当地推广种增产32.7%。其他材料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棉花无蜜腺性状抗棉铃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无蜜腺性状对棉铃虫的抗虫效果,因试验方法不同而结论各异。本文根据该性状的抗虫原理,采用了不同面积的试验区。结果表明,在大区试验中无蜜腺性状可显著地减少棉铃虫落卵量和受害蕾铃数,而在小区试验中未达到差异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3.
抗棉铃虫性鉴定是转基因抗虫棉区域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比较了2016―2020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的248个棉花品种(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及变化趋势.参试品种(系)的2代棉铃虫蕾铃被害减退率、3代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平均值处于较高水平,对棉铃虫抗性在抗及以上的参试棉花品种(系)占97.18%.中熟常规、中...  相似文献   

4.
应用DTOPSIS法对棉花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刘辉 《中国棉花》2001,28(8):13-15
应用DTOPSIS法,对1999年河南省麦套春棉抗病品种区域试验中各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且原理易懂,计算简便,易于计算机操作.并进一步探讨了DTOPSIS法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芽孢杆菌(B.t.)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一种伴胞晶体蛋白,被称为δ-内毒素或杀虫晶体蛋白(ICP)。目前所发现的ICP的毒杀范围包括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的昆虫,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杀剂。B.t.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为一种碱溶性蛋白(ICP),典型的ICP由两个部分构成,N端的活性片断和C端的结构片断,活性片断由毒性区与细胞结合区组成。携带结构片断的ICP被称作原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来,我国棉花抗棉铃虫研究在抗性鉴定、机制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选育了中棉所21号、华锦101等抗虫品种。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方法的结合,使抗棉铃虫育种有了突破,中12抗虫系、N2、抗杂5号、苏棉6号×抗虫棉、泗棉3号×抗虫棉等抗虫品系(组合)在试验示范中表现较好。近期的育种目标应进一步提高对棉铃虫的抗性,减少农药投入50~60%而不影响产量。在策略上加强理论研究,探讨生化抗虫物质的机理及遗传规律,加快抗虫基因的转育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抗虫棉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通过室内饲养、罩笼接虫、小区试验及大面积示范试验全面评价了中棉所系列抗虫棉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各类抗虫棉的抗虫、控害、保益及增产作用明显,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是控制棉铃虫暴发为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模糊决策在棉花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模糊决策的方法,对棉花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估。结呆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所得评估结果完全一致,是一种新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2016―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区域试验的159个棉花新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进行分析,为棉花抗虫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参试品种(系)类型包含中熟常规棉、中熟杂交棉和早熟常规棉。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20年有4.35%的低抗品种(系)外,其他均为中抗或高抗,无不抗棉铃虫的品种(系)。多数年份以抗虫品种(系)为主。中熟杂交棉抗虫性多优于中熟常规棉,棉花苗期平均抗性多高于蕾铃期。5年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的平均抗性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保铃棉新品系对棉铃虫抗性程度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室内2~3片真叶期棉苗、6~7片真叶期棉叶接幼虫与田间蕾期罩笼接蛾试验,对4个保铃棉新品系进行室内与田间抗棉铃虫水平的综合鉴定评估.根据室内幼虫死亡率、叶片受害程度与田间幼虫减少率、蕾害减少率及存活幼虫发育进度的试验结果,4个保铃棉新品系对棉铃虫都具有较好的抗性,其中保铃棉109、154品系达高抗,保铃棉972品系接近高抗,保铃棉690为中抗,为利用保铃棉新品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个转Bt基因棉品种田间抗棉铃虫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罩笼接棉铃虫蛾试验表明,转Bt基因棉较常规品种盐棉48具有较好的抗棉铃虫效果。在百株卵量均为800粒以上的情况下,12天后97—1和97—2的百株残虫量明显低于三代防治指标15~25头;而盐棉48百株残虫量达70头,远高于防治指标,仍需化学防治来控制其为害。此外,还考察了在自然虫源状况下,各品种上蚜虫、棉卷叶虫和棉造桥虫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了转基因棉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Bt棉抗棉铃虫鉴定技术及抗虫性指标划分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置棉铃虫即将孵化幼虫的卵粒于含Bt基因棉株顶端倒3或4叶片上,进行抗棉铃虫的鉴定,并以棉铃虫幼虫对Bt基因棉顶端叶的为害程度作为棉花抗棉铃虫的划分指标。简便易行,抗虫性鉴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湖南省近几年棉铃虫大发生的现状 ,探讨了其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并从棉铃虫预测预报、主害代防治指标、天敌保护利用、农业措施控害、成虫诱杀、化学农药筛选及最佳施药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提出了适合湖南省棉区特点的“放过二代 ,巧治三代 ,主攻四五代”,协调运用多种防治措施的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在安徽省沿江、江准和淮北三个棉区对4个棉花新品种(系)进行了大田生产比较试验.以探讨新品种在安徽省主产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4个新品种(系)在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圩堆品质和抗性等方面都优千对照品种皖棉13,适宜在安徽主产棉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棉花抗虫性鉴定方法刍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棉花的抗虫性包括形态抗性和生化抗性,在鉴定中保持适度的虫口压力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本文对网室鉴定和田间鉴定的方法及优缺点进行了讨论,评述了抗棉蚜和抗棉铃虫性的常用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寻找适合当前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优良品种,IM年特引进了几个棉花新品种(系)进行了多点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1试验安排及供试品种1.1沙土乡东陂村委山仔上自然村廖安云同志家责任田,面积为533m2,供试品种有:苏棉12号(来自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9618(来自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湘杂棉2号F1代(来自湖南省棉花研究所)、苏棉10号作对照(本地当家品种)。1.2下村镇江东村委胡家自然村陈珠生同志家责任田,面积X以甘,供试品种为:苏棉12号、%18、湘杂棉2号FI代、湘杂棉2号FZ代、苏…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全县计划植棉 2万 hm2 ,实际移栽2 .1 7万 hm2 ,其中湘杂棉系列 2 .1 3万 hm2 ,杂种一代占 1 8% ,抗虫棉 2 66hm2。植棉面积过万亩的有团洲、幸福、注滋口、插旗、新河、北景港、操军、梅田湖、塔市驿、宋家嘴、护城和南山 1 2个乡镇。全县植棉村场 3 50个 ,其中千亩以上的占 3 9.5%。棉田间作面积 0 .48万 hm2 ,其中棉瓜间作 0 .1 5万 hm2 ,棉椒间作 0 .1 4万 hm2 ,棉豆间作 0 .1 2万 hm2。另有湘杂棉 2号制种面积6.6hm2 ,F2 代繁殖面积 1 3 3 hm2。1 棉铃虫发生情况县植保站定点观察区调查 ,二代棉铃虫 6月 1 2日始见蛾 ,比上年…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第七轮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总结汪学凤,陈宁(江西省棉花研究所332105)江西省棉花新品种第七轮区域试验于1993、1994年进行。经过两年六个单位十二点次试验,工作已_部结束,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试验概况1.If试品种及试点单位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第6轮试验于1991~1992年在全省9个不同生态类型试点组织实施,现将试验结果综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