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是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石,是人们对城市整体植物景观的第一印象,也是对城市形象的直观展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客观适宜、有针对性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从定性(主观认识)和定量(客观计量)2个方面,选择植物丰富度、观赏特性多样性、景观时序多样性、地带特性、物种适应性、植物景观空间多样性、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植物配置艺术性、管理养护、生态功能等10个评价因子,运用"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借助yaahp软件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并检验其正确性;为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选择广州开发区黄埔区36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为样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能够实际反映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建设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海南海口城市河道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2个准则层的10个指标因子构建城市河道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并对海口城建区内的南渡江入海口主要河段、美舍河和海甸溪及其28块典型样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个指标因子的重要程度排序为生态群落稳定性>植物适应性>植物配置层次性>乡土植物比例>植物绿视率>物种多样性>植物色彩丰富度>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植物形态>植物长势一致性;3条河道综合评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为南渡江入海口主要河段>美舍河>海甸溪,分别是Ⅱ级、Ⅲ级和Ⅳ级;28块典型样地中仅2块样地属Ⅰ级,占7%,大多数属Ⅲ和Ⅳ级,各占32%和43%,景观质量等级不高,均需进行一定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水生植物群落是园林水体建设必不可少的元素 , 是充分发挥水体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重要 保障。通过选取广州市以水体为主的 7 家代表性城市公园 , 采用实地调查,获取 66 个水生植物群落有效 数据。通过调查法和观察法,研究分析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外貌特征和景观效果。得出广州水生植物 群落以单层结构挺水植物群落为主,呈挺水 - 挺水植物带环带状分布规律。存在类型单一、群落结构简 单、层次分化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应从整体生物群落的建设考虑植物群落的配置 , 并根据植物的生活型、 体量特征和结构 , 合理搭配水生植物以丰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 , 为优化水生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对杭州、武汉地区87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植物景观的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建立桂花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桂花整体形态、景观观赏特性、景观要素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稳定性是影响桂花植物景观效果的重要指标。选育桂花新品种、提高桂花观赏性是提升桂花植物景观应用价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踏查北京市现有绿道的基础上,选取60个典型绿道植物群落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物理学派的景观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其植物景观进行美学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植物群落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子为植物物种组成、植物群落结构、树种彩色效果以及林冠线优美程度。不同群体在城市绿道植物景观审美方面存在普遍的一致性。物种组成相对丰富、群落结构乔灌草复层搭配、色彩相对鲜艳,而且林冠线优美动感、林缘线曲折自由的植物景观更受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研究对于城市空间的美化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6个评价因子对玛纳斯葡萄酒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评价,发现玛纳斯葡萄酒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虽然在欣赏层面处于较高水平,但...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北京植物园月季园植物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月季园内25个典型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月季园的植物景观美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月季植物景观的主要景观要素,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以寻求月季专类园植物群落的最佳配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影响程度不同,25个植物景观的美景度范围为-1.106730~0.670411;运用SPSS软件分析月季景观美景度值与各个景观要素的关系,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最终确定对月季植物景观美学质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景观要素,为今后月季专类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与植物群落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密切相关,评估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功能冗余以及主要环境驱动因子能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提供重要参考。文章针对白洋淀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和洲滩草本植物群落,选取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干物质含量、植物氮含量、植物磷含量、植物钾含量6个植物功能性状,利用基于性状概率密度的功能指数评估白洋淀湿地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利用多元回归检验影响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发现,白洋淀洲滩草本植物群落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冗余显著高于(P <0.05)水生植物群落,而功能均匀度和功能分散度显著低于水生植物群落。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冗余与物种丰富度显著正相关,功能分散度与物种多样性表现为显著负相关。生境中有效氮含量和磷元素含量是影响白洋淀湿地2种生境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的主要环境因子,另外,土壤自然含水量和pH值对洲滩草本植物群落功能特征也有显著影响,与水生植物群落功能特征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还包括化学需氧量、水体砷和底泥速效钾。研究结果表明丰富群落物种库、调节和改善生境条件是提高白洋淀湿地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沧州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植物景观效果,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应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等进行调查,并构建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选取的67个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沧州市公园绿地应用的植物种类共计239种,隶属66科145属,其中乔木103种、灌木61种、草本51种、水生植物11种、藤本7种、竹类6种,灌木、草本、常绿植物、水生植物等应用较少;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良好,Ⅰ级和Ⅱ级植物群落景观共52个,但优质植物群落景观相对较少,仅有4个Ⅰ级植物群落景观;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增加灌木、草本及常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观赏特性及生态习性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对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选取5个样方对肇庆市珀丽湾小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配置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方面的量化指标,结合数据量化分析对植物景观进行了优缺点总结和评价,认为在风景园林种植设计时,要具有预见性,要适度考虑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特性,重视人工植物群落的动态发展过程;也要注重加强植物应用的多样变化,开发乡土植物,增强居住区绿化景观的地域特色。这些建议为城郊型居住区建设生态园林小区、提高居住区环境绿化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肇庆市端州区9所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优势度指数(Berger-parker指数)、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对医院绿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系统了解其多样性状况、群落结构和植物景观营造现状,为提高肇庆市等珠三角边缘地区的医院绿地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郊野的河流水系成为城市重要的自然开放空间。同时水系的景观功能、休闲游憩功能和生态功能日益彰显。文章以深圳茅洲河的综合治理为例,探讨水系景观生态规划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最后从水系景观生态规划中总结所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广州宜居城市树种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分析宜居城市的生态、人文、和谐、景观及可持续等主要特征,以广州为例对在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的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规划及其实现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淮安市不同建设时期的公园绿地中园林植物的群落结构、植物景观特点和多样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各公园内园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植物景观的典型特征;针对淮安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进展与不足进行探讨,为公园植物景观的科学配置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为切入点,在研究区域科学合理布设调查样点,基于ArcGIS核密度分析法探究湿地分布规律,基于多样性指数计算法对临港湿地浮游植物做出评价,基于物种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以PSV和PSE指数计算湖北省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对湖北省湿地面积分布特征、湿地植物群落特征、湿地植物多样性以及湿地植物生活型及生态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湿地具有较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以及植物多样性差距。提出科学规划植物分布,全方位进行清淤截污,合理控制水位变化等生态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东莞大道、东江大道、环城路等集中反映广东省东莞市园林景观路设计特征,如依山就势、植物选择多样,人工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季相及空间富有变化,宽阔的分车带、林荫道、广场、游园景观等元素。文章简述了采用景观建筑、雕塑、点石、水景、花坛等来增添道路景观的设计手法,营造植物群落是园林景观路的重点,并配以实拍照片来说明绿化配植的手法、景观与层次。文章还分析了城市园林景观路在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的借鉴意义,同时提出后者因造林而有别于城市道路绿化的特殊性。以“不可没有,但不可更多”来讨论城市园林景观路与节约型园林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the homegarden systems in the tropics are claimed to sustain basic community needs without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the ecological rationalities behind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humans, homegardens,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Four study sites (Sukhothai, Srisatchanalai, Ayudhaya, and Nonthaburi) representing the four Thai eras in the Chao Phraya Basin were selected for studying these rationalities. The size and physical stature of the homegardens, their plant association and community features, phys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nutrient and soil fertility parameters, and cultivation practices were studied. The major factor that determines species selection in homegardens is the utilization of the products, while the various practices within the homegardens are determined by such factors as the species, the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All homegardens had four vertical stratifications, with physical structures almost similar to that of dry dipterocarp forest, but with lower height for each layer, lower diversity of plants, and sparser crown layer.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a high possibl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for space, light, water and nutrients in the soil in the homegardens. Shannon-Wiener's indices of species diversity of the homegardens were close to those of dipterocarp forest. The homegardens are in-situ reservoirs for biodiversity at genetic-, species-, and ecological levels. There was no complete harvesting from these homegardens. This practice ensured minimal nutrient export from the systems, while high amounts and diversity of litter biomass should contribute to high efficiency of nutrient cycling. Futhermore,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could be better in homegardens. The homegardens had more favorable microenvironment with lower soil and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higher relative humidity than outside. There has been no single incident of a pest outbreak at a threatening level.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回顾广州市水环境治理历程,通过治理污水、综合整治河涌、引水挖湖、保护饮用水源、加强水面保洁等工作,全力治理广州的水环境,改善广州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