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杉木纯林、湿地松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福建柏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林分生物量 (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为 2 33 6 6t·hm-2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为 2 19 4 5t·hm-2 ,而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分别为 188 78t·hm-2 、178 37t·hm-2 、181 4 4t·hm-2 )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 ,可以把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杉木福建柏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6年生的杉木福建柏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林分生物量和持水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杉木福建柏混交林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较大的林分生物量和较强的水源涵养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镇办半山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营造了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12年的经营管理,对不同的林木生长效果和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2年生的福建柏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分别比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的林分蓄积量提高8.09%、10.35%、106.78%,林分总生物量提高8.21~35.98t/hm2,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也比纯林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秃杉、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以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物量及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比秃杉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混交林中又以秃杉、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林分总蓄积量达75.06 m3/hm2,总生物量达81.57t/hm2,分别比秃杉纯林高34.4%和37.7%。混交林林分具有一定成层性,林分结构比秃杉纯林更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而且秃杉比杉木曼速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地调查和植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对闽南沿海山地福建柏、木荷纯林和混交林不同种植模式的生物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灌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草本层生物量为木荷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凋落物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各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木荷纯林。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比福建柏、木荷纯林更有利于林分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养分归还量,有利于林分养分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93年营造的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3种不同树种组合混交林的调查,以福建柏纯林为对照,比较分析其生长效果,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造林能明显促进福建柏的生长;3树种组合混交比2树种组合混交的生长效果好,两者间的生长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尤以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更为适宜。该混交林中的福建柏树高、胸径、材积和林分总蓄积分别比福建柏纯林提高了23.14%、17.14%、87.25%和49.74%。可进一步在闽南山地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柏纯林、福建柏与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的4种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和样品测定,分析不同福建柏混交林凋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和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凋落物现存蓄积量及持水量分别表现为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杉木混交林,凋落物现存蓄积量和持水量在4种福建柏混交林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随着浸水时间的变化,前2 min内,4种福建柏混交林的凋落物吸水均最快,福建柏杉木混交林达到51.07 g/min,吸水最快;福建柏木荷混交林达到34.25 g/min,吸水最慢。在整个吸水过程中,凋落物持水量及饱和时最大持水量为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3)凋落物全碳、全氮、全磷含量均为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C/N、C/P、N/P值均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林业生产中针叶纯林造成的地力下降、病虫害等问题,开展了福建柏与桉树混交及杉木与桉树混交试验,以福建柏、杉木纯林为对照,对5年生的试验林的生长量和林内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中的福建柏和杉木生长量与福建柏、杉木纯林相比基本没有差别,而混交林总蓄积量是纯林的8~16倍,差异极显著。混交林内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多样性指数高。  相似文献   

9.
福建柏与萌芽杉木混交林经营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安溪半林林场在杉木迹地上营造福建柏,并选留杉木萌芽条形成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不论混交林经营密度大小,福建柏生长均比纯林好。大、中密度组的福建柏生长比萌芽杉木快,但在小密度组则相反。萌芽杉木在大、中密度条件下,生长不如同龄纯林,在小密度条件下的平均树高、胸径是纯林的140.2%和148.2%。说明福建柏与萌芽杉木混交培育方式是成功的,但到15年生以后,经营密度以1 500株.hm-2左右,混交比例6∶4为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1967、1976、1978、1984、1986、1991年)营造的福建柏混交试验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差(Ⅲ、Ⅳ类地)的林地,福建柏与杉科树种(杉木、柳杉、秃杉)树种混交,生长竞争力大,相互促进作用较小,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均有差异,福建柏纯林的单位蓄积量比杉木与福建柏混交林反高了31.8%;福建柏与松科树种(马尾松、湿地松)混交,相互促进,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均显著差异,混交林单位蓄积比纯林高70.5%、51.2%;福建柏与阔叶树树种(火力楠、木荷)混交,形成复层林,混交林蓄积量比纯林高了34.9%、57.9%。说明在立地条件较差(Ⅲ、Ⅳ类地)的林地,福建柏不宜与杉科树种(杉木、柳杉、秃杉)混交,可以与松科(马尾松、湿地松)、阔叶树(火力楠、木荷)混交,比营造福建柏纯林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杉木1年生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关于现有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在世界林学界范围内已得到基本一致的认同,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的将2代人工林的多种表现称之为“第2代效应”,包括品种改良和施肥等措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常规措施导致的负面影响在内,造成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试验的方法和数据...  相似文献   

12.
将选自江西分宜大岗山地区相同立地条件和发育阶段的1、2代林样地的林龄变为与1代林主样地的林龄一致,利用“杉木人工林生长与收获模型系统”中的部分模型,计算林龄变换后样地的平均优势高,以便实现1、2代林之间以优势高表示的生产力在同林龄,同立地的比较,用假设检验比较1、2代林生产力的差异,而后根据实测生物量计算的数据,用假设检验比较1、2代林树干、树根及枝叶在生物量中占百分比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种地立条件下,幼龄林1、2代林的生产力无显著差异;中龄林1代林的生产力要普遍高于2代林,立地条件越差差异越明显;4-12年生林分,1代林树干占生物量百分比要普遍高于2代林,1代林树根占生物量百分比要普遍低2代林,立地条件越差上述差异越明显;1代林与2代林枝、叶占生物量百分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桤柏混交林的效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桤柏混交林是川中丘陵区的主要造林类型。本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桤柏混交林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6年生的混交林中其柏木在单位面积上的蓄积最比纯柏木林大80.6%,地上中分生物量比纯林高47.2%;混交林柏木的N,P,K,Ca等营养元素含量分别 比纯柏林高65.47%,50.43%,7.70%和17.96%;混交林内空气相对湿度比纯柏木林大9.4-10.5%,混交林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
从生产力资源利用和养分循环综合评价杉松混交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奇 《林业科学》1997,33(6):513-527
杉木和松树混交试验,都是按66%杉木加34%松树(湿地松、加勒比松、热带松、火炬松、晚松)混交组合的,只有对照区是杉木纯林。试验林的密度为2500株/hm ̄2,其中杉木1650株10.66hm,松树850株/0,34hm ̄2。均是一年生实生苗于1983年春季造林,小区面积全是0.2hm ̄2。10年生时进行了生产力调查,并计算了生物能积累,辐射能利用,养分利用效率和归还串等。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火炬松混交林生产力最高达到6.55t/hnta,养分利用效率好,每吨养分可生产生物量73kg/hna‘·a:杉木加勒比松混交林辐射能利用率最大达到3.97%,生物能积累总计为17336kJJm2·a,养分归还率最好达到4.86%。从生产力、辐射能利用率、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归还率等综合比较,得分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杉木晚松混交林)杉木加勒比松混交林杉木湿地松混交林杉木火炬松混交林杉木热带松混交林)杉木林。总之,经营杉松混交林经济效益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5.
杉木、拟赤杨混交对杉木持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但近 2 0a来因不合理的栽培制度如炼山、大面积纯林经营、连栽等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地力衰退、林分稳定性下降 ,严重影响杉木人工林的持续经营[1 ,2 ] 。在认识树种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人为措施促进自然趋同 ,有意识、有目的地营造针阔混交林 ,可形成具有地带性群落特点的稳定性强、产量高的人工林 [3,4]。近来南方各地开始大力营造杉阔混交林 ,并开展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生产力及混交改善微生态环境等相关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效 [5~ 9] 。本文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杉木林分生物量结构与土壤肥力差异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林开敏  俞新妥 《林业科学》1996,32(5):385-391
对29年生五种造林密度生物量结构及土壤肥力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单株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单位面积不同密度的杉木林分生物量及其生产力基本趋于一致;各种密度单位面积现存枯枝落叶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林下植被生长及其生物量则相反;五种密度林分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基本上以2805株/hm2和3750株/hm2较大;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的含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而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因此,杉木初植密度尽量控制在2805—3750株/hm2之间,以利于杉木产量提高和地力维护。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last 20 years,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ecological factors on silver fir natural regeneration in highlands and mountain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fir regeneration in lowlands.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ree main stand characteristics play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structure of fir regeneration in the lowl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quantity, frequency and growth rate of fir regeneration were affected by site condition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cological factors differentiating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ir regeneration was the proportion of fir in a stand. It was found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fir in a stand, the quantity and the sum of heights and the sum of height increments of fir regeneration tends to increas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number and development of fir regeneration were influenced by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 stand; fir regenerated not only in pure fir stands but also in mixed forests. A positive influence of pine and birch canopy on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ir regeneration was confirmed.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fir with respect to species composition were found in mixed fir stands with an admixture of hornbeam. In contrast,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the worst conditions for fir regeneration were found in the stands composed of species, such as ash, alder, oak, aspen, lime and spruce.  相似文献   

18.
油松—白桦混交林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道平  沈国舫 《林业科学》1997,33(5):394-402
在调查河北隆化县油松-白烨混交林的林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林下草灌木、林地枯落物的总量以及不同混交距离油松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上,研究了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该混交林作为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林型,林下草灌木繁茂,林地枯落物分解迅速,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营养状况的改善,种间关系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由于林龄及密度原因,混交林生物量略低于油松纯林,在混交林中白桦对油松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因混交距离而变化。本文提出了合适的混交距离和混交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杉木种源-林分-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杉木种源、林分、家系三水平联合试验6年生林分的生长性状和物候观测资料,研究其遗传变异信息。结果显示,种源间、种源内林分间、林分内单株间的胸径、树高、材积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三水平任何层次上的生长性状选择都是有效的,但各层次变异差别很大,其方差分量排序依次为:种源>林分>家系,种源、林分、单株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848、0.399、0.232;选择层次依次是种源、林分、单株。种源(群体)是较稳定的遗传单位,但种源内林分间差异显著,可进一步探讨遗传学上的杉木种源单位的确切范围。种子发芽率、物候因子分析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林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选择福建省建阳范桥国有林场16年生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不同林分养分积累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上坡立地条件下,杉木纯林乔木层N、P、K养分积累量均大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中坡和下坡林分乔木层养分积累量则表现为混交林大于杉木纯林。不同林分乔木层养分积累量均占整个林分养分积累总量的90%以上,且表现为N>K>P和下坡>中坡>上坡。上坡杉木纯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N、P积累量均大于混交林,下坡林分的灌木层N、P、K养分积累量均表现为杉木×闽粤栲混交林大于杉木纯林。不同林分凋落物的N和P的积累量均大大超过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