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改性的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WSCC)对铅的增溶、解吸行为.[方法]研究WSCC对铅的增溶作用,并利用WSCC进行铅污染土壤的解吸试验,考察了pH、离子强度、有机质和WSCC初始浓度对铅的解吸影响.[结果]WSCC对碳酸铅的增溶效果显著,当其浓度为2 g/L时,水溶液中Pb2+浓度可达到600 mg/L.WSCC对铅解吸能力随着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H的升高、离子强度的增加和WSCC初始浓度增加有利于铅的解吸.[结论]该静态解吸研究可为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基础信息及依据. 相似文献
2.
巯基-β-环糊精增敏荧光法测定苄嘧磺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水样中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的荧光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巯基-β-环糊精增敏使苄嘧磺隆在λex/λem=235/353 nm处发射的荧光显著增强,优化了pH、巯基-β-环糊精用量、反应时间3个反应条件,并在最优反应条件下考察了苄嘧磺隆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苄嘧磺隆质量浓度在0~151 ng/m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 8,检测限为0.8 n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有望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在β-环糊精(β—CD)的基础上,通过β-环糊精与半胱氨酸的反应获得一种新型的半胱氨酸-β-环糊精(CCD)。红外结果表明,CCD在保留β-CD原有空腔结构的同时还增加氨基、羧基及巯基,CCD能同时实现对氰草津的包结作用和镉的配位作用。增溶试验研究表明,CCD对氰草津和碳酸镉有明显的增溶效应,10g/LCCD对氰草津的增溶倍数可达21倍;碳酸镉的表观溶解度随着C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CD浓度为10g/L时,水溶液中镉离子的浓度为599mg/L。10g/LCCD对复合污染土壤中氰草津和镉解吸去除率分别为81%和89%,解吸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规律,解吸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0493和0.01010g/(mg·min)。pH的降低和CCD初始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复合污染土壤中氰草津和镉的解吸。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图法,研究不同取代度的绿色甲基化-β-环糊精对药物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并测定包合稳定常数和增溶效果。[结果]泰乐菌素与甲基化-β-环糊精以1∶1的包结比形成包结物。β-环糊精与不同平均取代度的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均有增溶作用,平均取代度为14.2的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最为显著,增溶倍数为1.5。[结论]该研究可为泰乐菌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β-环糊精的C(6)位羟基合成的巯基-β-环糊精(β-CD-SH)和石墨烯的混合物在金电极上制备复合修饰膜,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复合膜对多巴胺(DA)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 =4.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的变化与DA浓度在0.11~135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1,检出限为1.1×1O-7 mol/L.用于模拟样品中DA的测定,回收率为98.2%-101.3%,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对二甲酚橙(XO)的包合作用,提高XO的光热稳定性。采用紫外光谱法探讨在水相中CM-β-CD对XO包合的可行性,考察了两者的包合比和包合常数,测定20~45℃的包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中性和弱碱性水相中,XO可进入CM-β-CD空腔自发形成摩尔比为1∶2的包合物。p H 7、25℃时包合物的包合常数Kf为9.52×105 L2/mol2,弱碱性条件有助于提高包合物稳定性;所得热力学参数说明包合反应是熵驱动、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4℃条件下通过加入β-环糊精,从商业规模的散装牛奶搅拌罐内清除经过巴氏杀菌的不均质牛奶中的胆固醇的最适条件(β-环糊精浓度,搅拌时间,保温时间)。在4℃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的β-环糊精(0.4%,0.6%,0.8%和1%)20min后,对胆固醇的清除可达65.42%~95.31%。在牛奶中添加β-环糊精0.6%与0.8%、1%的添加水平对胆固醇的清除无显著差异,处理时间为6h对牛奶中胆固醇的清除效果最好。在4℃条件下处理20min后,牛奶(不搅拌)中的β-环糊精和胆固醇形成复合体以沉淀形式存在,可经离心除去。β-环糊精添加水平为0.6%的牛奶经分离后,大约有0.35%的β-环糊精残留在脱脂部分,0.1%的β-环糊精存在于乳脂中,剩余的与胆固醇络合的β-环糊精可通过分离器清除。单个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成分在对照组和添加β-环糊精0.6%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蜂胶醇溶物为客体,应用二次正交组合试验研究混合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三因素对蜂胶类黄酮包合利用率的影响,从而寻找β-CD和蜂胶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由试验研究所得到的数学模型可用于定量描述蜂胶类黄酮包合利用率在包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2)影响蜂胶包合的主要因素为:混合比>包合温度 包合时间;(3)混合比和包合温度的交互作用对β-CD与蜂胶的包合作用有极显著的影响,包合温度与包合时间的交互作用对β-CD与蜂胶的包合作用也有显著的影响;(4)β-CD与蜂胶的最佳包合工艺参数为:β-CD与蜂胶混合比10.29∶1,包合温度58.9℃,包合时间2.2h. 相似文献
10.
11.
探讨应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二氢吡啶-β环糊精包合物以提高二氢吡啶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方法.以二氢吡啶利用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研究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处方工艺.经普通光学显微镜,紫外光谱鉴定,确证为包合物并测定对比其溶解度.制备包合物的最佳主客分子质量比为5:1,最佳包合温度为75℃,最佳包合时间为4 h.9批包合物包合率在31.8%~48.2%之间.二氢吡啶经β-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约为原料药的4.6倍,在光照条件下,包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约为原料药的4.5倍.二氢吡啶-β-环糊精包合物可提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花椒挥发油在制剂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以花椒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β-环糊精包合花椒挥发油的新工艺。[结果]该研究一步完成了花椒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与原工艺相比,液-液包合法的包合率明显升高,而且省去了单独提取和分离挥发油的过程,减少了挥发油的损失,缩短了挥发油的制备时间。花椒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对花椒挥发油包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包合时间,包合温度的影响最小。[结论]β-环糊精包合花椒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花椒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15∶10,包合温度95℃,包合时间60 min,而且该工艺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复合物稳定常数为指标对羟丙基-β-环糊精(HPCD)与不同客体形成复合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HPCD的取代度和取代基分布由甲基化分析测定。选取苯甲酸乙酯、甲基红和酚酞分别作为大小和构型不同的客体模型与HPCD作用,结合HPCD的结构特性,总结出了HPCD对不同客体的包埋规律。对于“较小”分子,HPCD的包埋能力远高于母体β-环糊精,羟丙基的“增溶”效应特别明显;对于“中等”分子,HPCD的包埋能力高于母体β-环糊精,低取代度时,羟丙基以“增溶”效应为主;对于“较大”分子,空间位阻是主导效应,HPED包埋能力低于β-环糊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HD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药效研究。方法:选用饱和溶液法制备中药HD的包合物,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包合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制备中药HD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中药HDβ-CD投料质量比1∶3,反应温度50℃,搅拌时间4h,搅拌速度1500 r/min,包合率为35.56%。结论:该法包合效果较好,掩盖了药物的苦味,改善了药物的稳定性,且其药效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伴随阴离子对土壤中铅和镉吸附-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采用等温平衡法研究了3种伴随阴离子(Cl-, SO4^2-, H2PO4^-)下赤红壤和水稻土Pb^2+和Cd^2+的吸附解吸规律,以阐明不同阴离子影响铅和镉有效性的大小。结果表明,Pb^2+、Cd^2+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液中Pb^2+、Cd^2+浓度增加而增大,其关系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X=AC^8。方程中表征吸附容量的参数A表明,3种阴离子影响土壤铅吸附大小顺序依次为H2PO4^-〉SO4^2-〉Cl^-;赤红壤上阴离子的影响大于水稻土。两种土壤上铅的解吸量平均仅占吸附量的0.06%~1%,说明土壤吸附铅以专性吸附为主;而镉在赤红壤上解吸率〈3%,水稻土上解吸率为1.4%~19.2%,表明镉在赤红壤仍以专性吸附为主,水稻土上还存在部分非专性吸附。根据吸附结果认为,土壤中氯离子的存在可增加铅、镉的有效性,而磷酸根是铅、镉最好的稳定剂。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湿化学法成功合成了β-环糊精(β-CD)修饰的石墨烯(β-CD-GNs),探讨了其对水溶液中α-萘酚及β-萘酚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石墨烯功能化的β-CD能同时识别α-萘酚及β-萘酚,导致其荧光猝灭;β-CD-GNs对α-萘酚的猝灭包括α-萘酚进入β-CD内腔导致的猝灭及石墨烯与α-萘酚间的π-π相互作用导致的猝灭,而β-CD-GNs对β-萘酚的猝灭主要是石墨烯与β-萘酚间的π-π相互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7.
β-紫罗兰酮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卷烟加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1):94-96
利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β-环糊精和β-紫罗兰酮的包合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β-紫罗兰酮投料比1:1,搅拌时间6 h,包合温度60℃,溶媒(无水乙醇)/加入量为整个反应体系的20%.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方法证实了包合物的生成.将包合物添加于卷烟中,具有提高卷烟烟气的香气质和香气量、降低刺激性和... 相似文献
18.
以酚酞作为光谱探针,在25℃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β-环糊精(β-CD)与3种氨基酸分子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3种生物分子客体与β-环糊精主体之间的键合能力和选择性主要受疏水相互作用和空腔大小匹配程度的影响,几种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力协同贡献于主-客体的包结配位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采用差热分析法对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定.结果表明,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中氟苯尼考溶解度和溶出度明显增大,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提高氟苯尼考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β-环糊精辅助提取葛根黄酮的新工艺,以β-环糊精(β-CD)为辅助材料,提取葛根中葛根黄酮,同时测定葛根黄酮的提取率,并与传统提取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的葛根黄酮提取率明显优于传统提取工艺。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具有安全性高、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