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池塘是养殖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残饵、鱼类粪便等有机物质以及泥沙不断地沉积池底而产生淤泥,但淤泥过厚会使水体污染,若不及时清淤消毒,就会成为各类病原体的贮藏场所,继而引发鱼病甚至死亡,影响了池塘的生产水平,因此要提高池塘养殖水平,积极开展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是渔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优质鱼类养殖池过厚淤泥对水质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水体范围内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所产生的沉降物质,主要是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生物以及尘埃泥沙混入沉积于地底,并随着养殖的延续不断加厚。据调查,池塘底泥每年以6-8cm的厚度逐年增加;池塘是小型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而生态环境是以水为基础,水质的变化通常是由底质引起的;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淤泥(约20cm),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是有益微生物和底栖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但过厚的淤泥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1)池水变浅…  相似文献   

3.
王新叶 《中国水产》2010,(12):47-48
<正>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方法的改进,很多地方实现了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但精养池塘由于雨季冲刷塘基的泥沙落塘,鱼的粪便、死亡个体、残剩饵料、有机肥料等不断积累,这些沉积物经发酵分解形成大量腐殖质,与池底土壤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生产实践证明,池塘保留12cm~20cm的淤泥是很有必要的,对池塘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如果淤泥过厚,不仅会削弱这些作用,反而有害。  相似文献   

4.
养殖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饵和有机肥料等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淤积成厚厚的淤泥,很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既破坏了养殖水体的生产能力,又对水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 养鱼池塘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体的代谢废物、残剩的饵料和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的混合,使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据研究,每平方百米净产 7500kg鱼的混养池塘,其淤泥的年沉积厚度约为10~15cm。而且精养水平越高沉积量越大。实践证明,一定厚度的淤泥对养殖生产是有利的,能够起到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  相似文献   

6.
<正>在如今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由于大量投饵施肥后残饵、生物排泄物和养殖动物的尸体等长期积累及泥沙沉积,使池塘底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淤泥。这些过厚的淤泥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主要体现在以  相似文献   

7.
池塘是养殖鱼类生活和生长的环境空间,良好的生活环境对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是最基本的条件。池塘经过一定年限的使用,由于年久失修,池塘坍塌和在饲养管理中大量投饲、施肥,鱼类的排泄物等使池塘逐渐变浅,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导致池塘老化。  相似文献   

8.
<正>淡水池塘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年限的延长,饲料等投入品的逐年增加和池塘淤泥有机质增加,水体缺氧越来越严重,同时废水排放量增多,水域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制约了水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业发展空间与产品品质难于进一步提高。利用生态学原理开展鱼鳖混养,将池塘鱼类传统养殖与  相似文献   

9.
<正>罗非鱼是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之一,也是我国出口量最大的鱼类,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农业支柱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化生产格局。罗非鱼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受养殖密度的限制,单位水体产量不高。流水养殖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强化养殖,有利于促进水体交换、增加水中溶氧、增强鱼类的新陈代谢和消化吸收的功  相似文献   

10.
养鱼池塘的淤泥是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剩饲料和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逐渐形成的。清淤就是把这些淤泥进行清除和改善。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应用,池塘的放养密度增大,鱼产量的提高,池塘的清淤尤为重要。洛阳市吉利区非常重视清淤,每年冬季都要清淤,鱼产量已达到3000-4000千克/亩,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优质鱼类养殖池塘过厚淤泥对水质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池塘底泥由于残饵、鱼类排泄物等的沉积,每年以6~8cm的厚度逐年增加,根据62口优质鱼类养殖池塘调查结果,91.9%底泥厚度大于40cm,中47.4%厚度在60~80cm;试验证明,残饵等沉积于池底对池水和底质均产生明显的影响,池水pH值下降,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上升,底泥的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可溶性硫酸盐含量增加;增氧可改善底质对水质的影响,淤泥经烈日暴晒可明显改变其有效成份的含量;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可溶性硫酸盐含量相对晾干的淤泥分别下降90%、88%、68%、77.8%。  相似文献   

12.
<正> 1 淤泥的危害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饵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淤泥中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还原性中间产物。塘底淤泥和鱼类排泄物经硝化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在科技入户指导过程中就底质改良的一些体会概述如下:一、池塘底质改良的意义池塘经过长时间的养殖,池底淤泥中积累大量的残饵、鱼类粪便与腐殖质,淤泥中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在每年冬季利用起捕鱼类的时机开展一次池塘清整和底质改良可以减少这些因素的耗氧。池塘清塘与底质改良既可以清除野杂鱼、消灭或减少病原,也改善了水质,确保池塘有良好的初始环境,有利于养殖鱼类放养后的水质调控。池塘底质改良是池塘健康养殖的必然要求,也  相似文献   

14.
<正>在鱼类养殖越冬过程中,由于冬季气温低、池塘水冷,大多数养殖鱼类摄食减少,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减缓,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这时如果养殖户疏忽了冬季鱼类养殖管理,那么很有可能养殖鱼类在越冬期间会体质虚弱,容易发生疾病甚至死亡。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注意事项。一、准备工作首先,要建好越冬池。池塘的淤泥厚10厘米以内,铲除杂草。先晒塘,再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150~200千克,再用生石灰干池清塘,每亩用  相似文献   

15.
生石灰是一种很好的池塘清塘和消毒药物,在池塘中施放,能杀死鱼类的病虫害;能改良水质,增加水的缓冲性;能改良池塘的土质;能直接起施肥作用;还能提高池水的pH值。可以说在高产精养池塘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药物。但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鱼池的淤泥加厚,水深变浅,粉质饲料的增加等综合因素,致使一些养殖户在使用生石灰,由於方法不当,不仅效果甚微,更为严重的是引起泛塘,损失惨重。现就笔者在多年实践中的有关经验与读者交流: 1.生石灰必须是没有水化的块石灰  相似文献   

16.
池塘中混养鳜鱼的基本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3):76-76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淡水养殖中珍贵的鱼类。目前许多地方都在养殖池塘中套养鳜鱼,可增加产量和收入,又可防止池塘中一些小型鱼类过多、饵料浪费和污染水质。现将池塘中混养鳜鱼的一些基本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池塘要求混养鳜鱼的池塘,池底要求淤泥厚度应在20厘米以下,最好是沙质底,且清塘一定要彻底。具体清塘方法如下:1.在鱼种放养前15-20天,挖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并进行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消毒清塘。2.清除底泥后,每亩水深15-20毫升施用生石灰70-80千克或每亩用生石灰150-180千克化水均匀泼洒,可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  相似文献   

17.
<正>鳡鱼是淡水鱼类中的广温型品种,适合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养殖。为了更好地摸索养殖经验,2014年我们进行了鳡鱼的池塘养殖成鱼试验,经过一年时间取得了亩产1200.3千克、亩利润9990元的好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4口池塘,面积共计60亩,池深在2.5米。塘埂坚实不漏水,排灌方便,池底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  相似文献   

18.
一、鱼塘淤泥过多的危害1郾养殖鱼类产量低由于淤泥增厚增多,池底抬高,造成池塘水体容量变小,池塘水温变化增大,饵料生物的数量就会随之减少降低,这些都不利于密养高产。2郾容易产生泛塘死鱼淤泥中存在着大量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水体中溶解氧。淤泥愈多,所含的有机质就愈多,则耗氧量也愈多,这将导致整个水体的溶氧量不足。特别是一旦遇到大风大雾、雷阵雨等气压偏低的不良气候,就会造成池塘鱼类严重缺氧浮头、泛塘,严重时全塘鱼死亡。3郾容易形成“老水”淤泥有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氨,导致“水体老化”,使鱼生长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池塘底泥由于残饵、鱼类排泄物等的沉积,每年以6-8cm的厚度逐年增加,根据62口优质鱼类养殖池塘调查结果,91.9%底泥厚度大于40cm,其中47.4%厚度在60-80cm;试验证明,残饵等沉积于池主氏对池水和底质均产生明显的影响,池水pH值下降,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上升,底泥的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可溶性硫酸盐含量增加;增氧可改善底质对水质的影响,淤泥经烈日曝晒可明显改变其有效成份的含量: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可溶性硫酸盐含量相对晾干的淤泥分别下降90%、88%、68%、77.8%。  相似文献   

20.
鱼塘水质一旦恶化,会使鱼类缺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水质调节管理非常重要。1.适时消淤。精养鱼塘的积淤厚度一般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递增。池塘保留适宜厚度(15~20厘米)的淤泥能起到保肥、供肥和缓冲水质等作用,但淤泥过厚,会对水产养殖带来危害,必须清淤改良。池塘清淤时先排干池水,进行人工或机械(泥浆泵)清淤或借助潜走式水下清淤机进行带水消淤,也可以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挺水或沉水植物,改良底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