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集污系统的效能,以草鱼为养殖对象开展试验,分析比较了沉淀池、养殖池上游及水源等处的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溶解氧(DO)和酸碱度(pH)等水质指标。结果显示:集污系统可通过吸取和沉淀将鱼类排泄物分离出池塘,养殖水体中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69%和63.42%。沉淀池的TP、SS、CODMn含量高于养殖池上游的,最高时分别高出221.85%、241.67%、102.18%。养殖池上游的TN、NH4+-N含量与沉淀池没有明显差异,但NO2--N和NO3--N含量频繁高于沉淀池。水源、养殖池上游、沉淀池水体中的SS、pH、COD  相似文献   

2.
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硝酸盐氮(NO3-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INC)是影响反硝化系统反硝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对HRT进行优化,掌握其最大NO3-N处理能力。本研究首次以香蕉杆为反硝化反应器的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和INC下反硝化系统对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硝化系统运行初期及末期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DNA V3和V4区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香蕉杆反应器的最佳HRT为20 h,对应NO3–...  相似文献   

3.
在哈尔滨地区面积6 600 m2、平均水深1.2 m、多年未清淤的泥沙底质典型淡水精养池溏中混养鲤(Cyprinus carpio)、鲇(Silurus aso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春季(4—5月)、夏季(6—8月)和秋季(9月)不同时间采集池塘水体和表层底泥样品,监测养殖周期内水质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p H的季节性变化,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水质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并结合底质指标绘制网络关系图。结果表明:池塘水质整体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春季优于夏季和秋季。参与评价时池塘水质为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超标数随着养殖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持续高温往往会造成蟹塘内的伊乐藻等水草衰亡,不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为探明高温季节池塘种植水葫芦对河蟹生长及水质调控的影响,对养殖“诺亚1号”河蟹的池塘设置3组不同的水草种植模式,即无草塘补种水葫芦组(EI)、有草塘无处理组(EL)和有草塘补种水葫芦组(EIL)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验,比较各组试验塘的水质、水草长势情况以及河蟹的体质量、产量、残蟹率、回捕率等。试验结果显示:EIL组的伊乐藻保存较好,且在高温季节池塘水温低于其他两组;EI组河蟹的体质量、产量、回捕率显著低于EIL组(P<0.05),残蟹率显著高于EIL组(P<0.05),但EI组各项指标与EL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水质调控方面,EIL组NH4+-N、NO2--N、TN、TP等水质指标均优于其他两组;8月份EL组的NH4+-N质量浓度显著低于EI组(P<0.05),9月份以后,EL组的NO2--N、TN质量浓度均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罗非鱼养殖模式,减少病害发生,试验采用定期投喂EM菌的养殖模式,分析其对池塘水质以及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期投喂EM菌,有助于增加池塘溶解氧(DO),降低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浓度,维持较稳定的pH值;促进罗非鱼生长,提高成活率;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增强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6.
鹰爪虾形态性状和体重的通径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irs)形态性状和体重的关系,本研究测定了体重(Y)及全长(X1)、体长(X2)、头胸甲长(X3)、头胸甲宽(X4)、头胸甲高(X5)、第1腹节长(X6)、第1腹节宽(X7)、第1腹节高(X8)、第6腹节长(X9)、第6腹节宽(X10)、第6腹节高(X11)、尾节长(X12)、尾扇长(X13)13个形态性状,通过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雌性鹰爪虾各生物学指标均大于雄性,雌、雄群体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体长(X2)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最大(分别为0.972和0.969);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发现,雌、雄群体体长(X2)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和直接决定系数均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443和0.519),雌、雄群体对体重间接作用最大的形态性状分别为第1腹节宽(X7)(作用系数之和为0.750)和尾节长(X12)(作用系数之和为0.887),雌性群体体长(X2)和头胸甲高(X5)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167),雄性群体全长(X1)和体长(X2)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248)。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雌、雄群体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1=–14.563+0.133X2+0.374X7+0.282X5+0.225X13(R2=0.978)、Y2=–7.947+0.092X2+0.309X4+0.203X10+0.036X1–0.087X12(R2=0.980)。雌性群体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联系数平均值在0.868~0.941之间,雄性群体的平均值在0.793~0.906之间,从同一形态性状来看,雌性群体与体重关联系数的平均值均大于雄性群体。雌、雄群体体长(X2)与体重的关联度均为最高。通径分析结果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并不完全相同,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在进行鹰爪虾选育时,雌、雄群体以体长(X2)作为主要选择性状,雌性群体辅助选择头胸甲高(X5)和第1腹节宽(X7);雄性群体辅助选择头胸甲宽(X4)和全长(X1)。  相似文献   

7.
水温15.00℃~28.00℃下,将体质量(17.17±2.76)g的3月龄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饲养在面积3 m2的水泥池中,投喂活饵料鱼(饵料鱼组)和配合饲料(饲料组),180 d后分别测量体质量(Y)及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眼径(X5)、眼间距(X6)、体高(X7)、体宽(X8)、尾柄长(X9)和尾柄高(X10)10个形态性状,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斑鳜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最大,具有最大的选育潜力;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采用逐步引入-剔除法建立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饵料鱼=-145.798+0.628X2+2.925X7<...  相似文献   

8.
于自然光照强度(4 000±500)lux下,在盛水500 m L的1 000 m L烧杯中,以(NH4)2SO4为氮源,NH4+-N浓度梯度为0 mg/L、0.25 mg/L、0.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N∶P<16∶1,磷过量;以KH2PO4为磷源,PO43--P浓度为0 mg/L、0.1 mg/L、0.2 mg/L、0.3 mg/L、0.4 mg/L和0.5 mg/L,N∶P>16∶1,氮过量,然后加入Cu2+和Cd2+(0.5 mg/L和1 mg/L),及驯化后切成1 cm×1 cm(1 g/L)的孔石莼Ulva pertusa,每组3个平行,于0.25 h、0.5h、1 h、3 h、6 h、12 h时取样,用多瓶法与干扰法研究Cu2+和Cd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温度和光照对强壮硬毛藻(Chaetomorpha valida)吸收营养盐效果的影响,探索其达到最佳吸收效果的环境条件,本文研究了该藻在不同温度(5、15、25℃)和光照[90 000、180 000、270 000μmol photons/(m2·s)]条件下对海水中常见营养盐成分的吸收效果。结果显示,强壮硬毛藻在5℃以上和90 000μmol photons/(m2·s)光照强度以上对水体中的NH4+-N、NO2--N和PO43--P都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但温度和光照对强壮硬毛藻吸收营养盐均有显著影响,在设定范围内,营养盐吸收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的影响大于光照强度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和温度的主效应都极显著,而且具有叠加效应,吸收率最高的条件为25℃/270 000μmol photons/(m2·s)组合,该条件下,NH4...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暗纹东方鲀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40日龄暗纹东方鲀幼鱼328尾,测定其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口裂(X5)、眼间距(X6)、躯干长(X7)、体高(X8)、尾柄长(X9)、尾柄高(X10)10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Y),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结果表明,40日龄暗纹东方鲀幼鱼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X1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远大于其他形态性状,是影响体质量最主要的因素,X4、X5、X6、X7、X8和X9通过X1间接地对体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暗纹东方鲀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  相似文献   

11.
将9个40 cm×24 cm×16 cm泡沫箱放在实验室靠窗处,每个箱中放养12尾体长(7.3±0.56)cm,体质量(3.88±0.78)g的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搭建占水体面积35%的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和罗莎生菜(Lactuca sativa)浮床,菜根裹海绵固定防止其松动,用纱布裹住菜根防止麦穗鱼啃食。试验设水蕹菜-麦穗鱼和罗莎生菜-麦穗鱼2个处理组和1个单养麦穗鱼的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隔7 d取一次水样,检测水体p H、溶氧(DO)、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和总氮(TN)含量等指标,研究水蕹菜和罗莎生菜对麦穗鱼养殖系统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水蕹菜和罗莎生菜能维持麦穗鱼养殖水体pH及DO浓度稳定,使水体TAN浓度降至较低水平;水蕹菜组和罗莎生菜组水体NO2--N和NO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测定了3月龄体质量(12.82±2.28)g、体长(10.22±0.73)cm川陕哲罗鲑体质量(Y)和体宽(X1)、眼间距(X2)、口裂宽(X3)、全长(X4)、体长(X5)、体高(X6)、吻长(X7)、头长(X8)、眼径(X9)、眼后头长(X10)、口裂长(X11)、尾柄长(X12)及尾柄高(X13)共13个形态性状,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影响其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川陕哲罗鲑体质量的变异范围最大,变异系数为17.78%,高于13个形态性状;除口裂长外,其余12个形态性状均与体质量呈显著相关性(P<0.05)。通径分析筛选表明:影响川陕哲罗鲑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口裂宽、体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一种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中华鳖养殖新模式,利用条件相似的2组室外池塘进行了桃-鳖种养模式和鱼-鳖混养模式对比养殖试验,比较和分析了2种模式下池塘水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2种模式下池塘水体总氨氮(TAN)质量浓度无规律性变化,但桃-鳖种养模式的TAN质量浓度在试验后期显著低于鱼-鳖混养模式(P<0.05);试验期间,桃-鳖种养模式下水体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鱼-鳖混养模式(P<0.05),并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鱼-鳖混养模式下水体NO2--N质量浓度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NO3--N质量浓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桃-鳖种养模式水体的酸碱度(pH)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鱼-鳖混养模式的水体pH则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且桃-鳖种养模式水体的pH的水体显著高于鱼-鳖混养模式(P<0.05);2种模式下水体高锰...  相似文献   

14.
采用t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和比较北海市和钦州市中国鲎群体的体质量(Y)和全长(X1)、头胸部长(X2)、头胸部宽(X3)、腹部长(X4)、腹部宽(X5)、剑尾长(X6)等7个可量性状,研究两者形态差异,并对北海群体进行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2组群体仅X6/X1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1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为50.16%。对北海群体的5项比例性状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3个比例性状构建的判别方程对该群体的2组群体识别的正确率达73.3%。指出,北海市群体雌性个体体型大,X2和X6均大于雄性,但X4小于雄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大渡河沙湾至乐山段安谷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浮游动物群落变化,于施工期2013-2014年和运行期2015-2016年的每年春、秋两季对主河道、左侧河网及支流浮游动物群落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13-2016年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63种,优势种为12种属,旋轮虫属(Philodina)为施工期、运行期共有优势种属。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658.55个/L,平均生物量为0.1102 mg/L;施工期和运行期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春季平均密度最高值出现在2014年(621.15个/L),秋季平均密度最高值出现在2015年(674.19个/L),2013年春、秋季的生物量均为最高(0.1324 mg/L、0.1070 mg/L),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在季节分布上差异不大。在空间分布上,支流高于主河道、左侧河网、岷江。施工期、运行期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溶解氧(DO)、流速(V)呈负相关,与水温(WT)、氨氮(NH4+-N)、硝氮(NO3--N)、总氮(TN)、磷酸盐(H3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乌原鲤(Procypris mera Lin)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采集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珍稀濒危鱼类繁育基地16月龄的乌原鲤142尾,4月龄乌原鲤83尾,测定其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躯干长(X3)、体高(X4)、体宽(X5)、头长(X6)、头高(X7)、眼径(X8)、吻长(X9)、尾柄长(X10)和尾柄高(X11)共12个性状,利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乌原鲤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并建立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6月龄乌原鲤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小于4月龄乌原鲤。通径分析表明,体高、体宽和眼径是影响16月龄乌原鲤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体高、体宽和头高是影响4月龄乌原鲤个体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但总决定系数均小于0.85,还需测量乌原鲤更多的形态性状指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16月龄乌原...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生理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探究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投喂频率对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生长、生理指标以及水质因子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50.64±5.43) g的星康吉鳗为研究对象,实验共设2组,分别为1次/天(T1组)、2次/天(T2组),每组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70d。实验每14d检测各养殖池实验鱼平均体重和循环水系统水质指标;实验结束时,采集星康吉鳗血液、组织相关样品,用于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T2组终末体重(FBW)、终末体长(FBL)、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T1组(P<0.05),T1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T2组(P<0.05)。T1组血清丙二醛(MDA)显著高于T2组(P<0.05),T2组肝脏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谷丙转氨酶(ALT)、肠道胰蛋白酶(TPS)显著高于T1组(P<0.05)。T1组、T2组出口水NH4+-N、NO2--N 24 h变化中分别有1处(24:00)和...  相似文献   

18.
李银康  钟金香  鲍虞园  应紫薇  颉晓勇 《水产学报》2023,47(4):049110-049110
为了探究不同龄期中国鲎幼鲎生长特性,实验测定了2~4龄幼鲎头胸部长(X1)、头胸部宽(X2)、腹部长(X3)、腹部宽(X4)、剑尾长(X5)、全长(X6)和体重(Y)等参数,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探讨形态性状对体重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2~4龄幼鲎体重相关系数最高的形态性状均为头胸部宽(X2);通径分析发现,头胸部宽(X2)对2龄和3龄幼鲎体重直接影响最大,腹部宽(X4)对4龄幼鲎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各形态性状对体重决定程度分析与通径分析变化趋势一致。对2~4龄幼鲎头胸部宽和体重进行对数处理,获得异速生长方程回归系数(b)为2.746,表明此阶段幼鲎体重增长率大于头胸部宽增长率,处于正生长期。实验表明,不同龄期阶段中国鲎苗种筛选所依据的形态性状有所差异,中国鲎幼鲎阶段种质评价应考虑其异速生长规律,同时也为探究鲎的生长与性状、结构与生理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水体和生物净化载体以及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水体的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0.85和0.21 mg/L。养殖系统水体、生物净化载体和虾肠道样品中共有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一级、二级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生物净化载体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优势菌;对虾肠道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另外,对虾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生物净化载体上的细菌物种含量比水样中的细菌物种少,但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选育中的亲贝选择策略,以长岛海域栉孔扇贝浅红和棕黄两个壳色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前耳长(X4)、绞合线长(X5)、绞合线宽(X6)6个形态性状,以及湿重(Y)、软体重(Z)和闭壳肌重(W)3个重量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两种壳色群体整体及其雌雄群体与重量性状显著相关的形态性状,分别构建栉孔扇贝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闭壳肌重的变异系数最高(0.30);棕黄雄性群体壳宽与闭壳肌重不相关,其余群体6个形态性状与3个重量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浅红群体、浅红雄性群体、浅红雌性群体、棕黄群体、棕黄雄性群体、棕黄雌性群体中对湿重(Y)、软体重(Z)直接影响程度最大的形态性状均为壳长,壳长对湿重的通径系数依次为0.602、0.645、0.580、0.527、0.752、0.343,壳长对软体重的通径系数依次为0.6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