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枣-枸杞复合饮料配方及其稳定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其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方法]以红枣和枸杞为原料,先制取枣汁和枸杞汁,然后再制取红枣-枸杞复合饮料,采用稳定剂提高其品质。以红枣汁添加量、枸杞汁添加量、加酸量、加糖量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配方。选择CMC、黄原胶和海藻酸钠为稳定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3种稳定剂在复合饮料中的最佳添加量。[结果]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40%、枸杞汁30%、柠檬酸0.10%、蔗糖8%,其感官评分为89。3种稳定剂在复合饮料中的最佳配方组合为CMC0.08%、黄原胶0.10%、海藻酸钠0.06%,其感官评分为90。[结论]该复合饮料色泽美观,酸甜适口,口感细腻,风味纯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糖红枣果酱加工的最佳工艺,为红枣产业中的低糖红枣果酱加工提供依据。【方法】以糖心枣为原料,研究不同软化方式、时间对红枣感官及打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低糖红枣果酱的加工配方和熬制时间进行研究。【结果】采用蒸汽处理13 min对红枣具有很好的软化效果;红枣果酱最佳加工配方为红枣果浆400 g(软化枣果与自来水的质量比为1∶1)、白砂糖100 g、柠檬酸0.8 g,较佳熬制时间为18 min。【结论】得到了低糖红枣果酱加工的较佳工艺,且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果酱组织状态、口感、香味、色泽、涂抹性俱佳,营养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发酵枣醋保健饮料最佳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郑灰枣发酵酿制的红枣发酵枣醋为主要原料,用复因素正交试验确定9个配方,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配方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红枣发酵枣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600 mL水 300 mL枣醋 0.95 g蛋白糖 125 g蜂蜜 65 mL甘草浸提液.甘草的最佳浸提条件以料水质量比为1∶5,浸提时间为14 h为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浸提后所得的红枣汁为原料,柠檬酸和蔗糖为辅料,用琼脂、卡拉胶、魔芋精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复配而成的混合凝胶剂,研究生产口感独特、营养丰富的红枣魔芋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以复合胶的添加量、蔗糖的添加量、氯化钾的添加量、红枣汁浓度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评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魔芋果冻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枣魔芋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复合胶的添加量为1.8%,蔗糖的添加量为10%,氯化钾的添加量为0.07%,红枣汁浓度为13%,各因素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大小为复合胶添加量>红枣汁浓度>蔗糖量用量>氯化钾用量。通过该配方研制出的红枣魔芋复合果冻口感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凤春  高冬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24-16426
[目的]研究凝固型枣汁豆酸乳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以红枣汁和豆粉为主要原料,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按1∶1的比例混合发酵,研制凝固型枣汁豆酸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凝乳配方和最优品质配方,并根据感官检验评分表鉴定产品的品质。[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凝固型枣汁豆酸乳的最佳配方为:枣汁添加量20.0%,蔗糖8.0%,蜂蜜添加量2.0%,发酵温度为42℃,接种量4.0%,发酵时间为6 h。低温保存后,产品的组织状态良好,无乳清分离,风味正常,色泽均匀一致,但与市售酸奶保质期15 d相比,其保质期偏短。[结论]凝固型枣汁豆酸乳兼有大豆、红枣和乳酸菌3种物质的保健作用,营养全面,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行,且成本低于普通酸奶。  相似文献   

6.
曹源  史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64-6366
[目的]优化红枣格瓦斯生产发酵工艺.[方法]试验以热风干制的骏枣为原料,以热浸提法和酶解浸提法进行枣汁的提取,并研究了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枣酒品质的影响,以枣酒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精度、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枣酒酿造的最佳工艺.[结果]通过对比得出热浸提法制得的枣汁品质优于酶解法制得的枣汁,并且其最优工艺为浸提时间2.0h,浸提温度60℃,料水比1∶6 g/ml.确定了枣酒酿造的最佳工艺为酵母接种量0.2%,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d.通过感官评价初步探索了红枣酒调配红枣格瓦斯的最佳配比为蜂蜜添加量为4%,由此得出最佳口感的红枣格瓦斯.[结论]研究可为红枣等外资源的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同时可为红枣格瓦斯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嗜热链球菌grx02发酵的慕斯为基础,添加胡萝卜汁制成一款新型胡萝卜益生菌慕斯。以感官评价为依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的胡萝卜益生菌慕斯的最佳工艺配方如下:胡萝卜汁55 g,淡奶油60 g,绵白糖10 g,发酵乳140 g,吉利丁粉4 g。对最佳配方制得的慕斯的质构、pH值、酸度进行了测定,质构指标如下:硬度0.82 N,最大黏附力-0.08 N,黏附性0.86 mJ,内聚性0.46 Ratio,弹性10.16 mm,胶黏性0.46 N,咀嚼性5.07 mJ,其中硬度与咀嚼性随配方的改变慕斯变化最为明显,最佳配方对应的pH值为4.65、酸度为52.50°T。以最佳配方制作的胡萝卜益生菌慕斯口感较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8.
红枣-胡萝卜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娟  田呈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163-12165
[目的]确定红枣-胡萝卜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红枣和胡萝卜为原料,用酶法提取枣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枣汁的最佳浸提条件、红枣-胡萝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在红枣-胡萝卜复合饮料中分别加入CMC、黄原胶、海藻酸钠3种稳定剂,研究稳定荆对复合饮料的影响。[结果]枣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枣重的7倍,果胶酶用量0.25%,在45℃下提取4h。红枣-胡萝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40%,胡萝卜汁45%,蔗糖8%,柠檬酸0.10%。选择海藻酸钠作为红枣-胡萝卜复合饮料的稳定剂,其适宜用量为0.15%。[结论]该复合饮料色泽红润,口感细腻,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胡萝卜和枣的复合香气,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天然饮品。  相似文献   

9.
以新鲜的红枣、胡萝卜为主要原料,配以白砂糖、稳定剂及柠檬酸,通过对红枣颗粒量、稳定剂选择和用量、酸度高低等配方工艺进行研究,经感官评定得出每升饮料的最优工艺配方为:红枣汁为360ml,胡萝卜汁为540ml,红枣颗粒为100g,蔗糖为70g,柠檬酸为3g,琼脂为1.2g、CMC为0.9g,在此工艺配方条件下研制出具有浓郁的胡萝卜和红枣复合口味的红枣颗粒悬浮饮料,为其进一步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价值和生产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山药曲奇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面粉和山药粉为主要原料,糖、黄油等为辅助原料,研究山药曲奇的加工工艺及山药粉对曲奇质构性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比容、质构硬度和咀嚼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山药曲奇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山药曲奇的最佳配方为:以面粉为基准,山药粉10%、绵白糖37%、黄油67%,感官评分为92,比容为4.6 mL/g;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焙上火温度200℃、烘焙下火温度190℃、烘焙时间13 min,曲奇硬度为18.4 N,曲奇咀嚼性为1.6 N;此配方及工艺制得的曲奇饼干外观及口感最佳。[结论]该研究为山药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科技》2022,(1):63-64
在传统曲奇饼干配方的基础上,用红豆粉、红薏米粉、蕨麻粉代替部分小麦粉,以感官评分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确定杂粮营养强化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研究结果表明,杂粮营养强化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为:红薏米粉10 g,红豆粉8 g,蕨麻粉12 g,糖粉36 g,低筋面粉100 g,黄油45 g,液态奶油20 g,牛奶20 g,淡奶油20 g,盐1 g。在此配方下的曲奇饼干不仅香味浓郁,色泽均匀,而且断面结构有层次,孔细密均匀。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山西产山茱萸长大红枣、中石磙枣、圆铃枣、小石磙枣和短石磙枣5种果型果实的发育规律及其采收期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对山茱萸果实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定期、定点观察、分析,对采收期果肉中的主要药用成分马钱苷和鞣质含量、含水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山西产山茱萸果实纵径的增加表现为"S"型生长曲线,横径和单果重的发育进程表现为"双S"型生长曲线。不同果型的山茱萸果实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由此可知,在5种果型的山西产山茱萸果实中,小石磙枣、短石磙枣和圆铃枣3种类型均为药材生产适合的栽培类型,其中小石磙枣是优良的栽培类型;长大红枣是适合于园林观赏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以红枣、枸杞、沙棘为主要原料进行复合酿造酒的研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作为考察指标,对红枣、枸杞、沙棘复合酿造酒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红枣、枸杞、沙棘比例为3∶2∶5,白砂糖添加量16%,酵母添加量0.06%,25℃条件下发酵时间14天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红枣枸杞沙棘复合酿造酒风味独特、组织细腻、营养丰富、感官评分为92分,是一种新型的优良保健果酒。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山西产山茱萸长大红枣、中石磙枣、圆铃枣、小石磙枣和短石磙枣5种果型果实的发育规律及其采收期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对山茱萸果实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定期、定点观察、分析,对采收期果肉中的主要药用成分马钱苷和鞣质含量、含水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山西产山茱萸果实纵径的增加表现为"S"型生长曲线,横径和单果重的发育进程表现为"双S"型生长曲线。不同果型的山茱萸果实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由此可知,在5种果型的山西产山茱萸果实中,小石磙枣、短石磙枣和圆铃枣3种类型均为药材生产适合的栽培类型,其中小石磙枣是优良的栽培类型;长大红枣是适合于园林观赏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面条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面条色、香、味和营养俱佳,还要求面条有弹性、光滑,优质面条更受人们的喜爱。以河北省4个主栽小麦品种的面粉为原料,采用有约束单纯形格子法混料试验设计进行面条专用粉配方设置,通过对实验室制作面条的感官评分和和质构仪参数分析,得到面条质构特性硬度、黏着性、弹性、咀嚼度、回复性、拉伸力、拉伸长度和面条感官评分与4种小麦面粉添加质量比例的回归模型,据此得出面条专用粉最优配方的石麦15、石新828、良星66、石优20质量比为0.263 60∶0.000 05∶0.236 35∶0.500 00。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复合胶的添加量、蔗糖的添加量、氯化钾的添加量、红枣汁浓度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评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魔芋果冻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大小为复合胶添加量红枣汁浓度蔗糖量用量氯化钾用量。红枣魔芋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复合胶的添加量为1.8%,蔗糖的添加量为10%,氯化钾的添加量为0.07%,红枣汁浓度为13%。通过该配方研制出的红枣魔芋复合果冻口感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婷  陈雨晖  邹淑萍  潘俨  张谦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2):2270-2279
【目的】 获得Q弹切糕的最佳配方,为切糕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 以核桃、葡萄干等为主要制作原料,辅以低筋粉、玉米淀粉、可可粉、鸡蛋、细砂糖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质构和感官品质分析,研究Q弹切糕的最佳配方。【结果】 影响Q弹切糕弹性和感官评分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可可粉添加量>低筋粉与玉米淀粉配比>糖添加量>干坚果添加量。最佳配方为低筋粉和玉米淀粉适宜比例为7∶3,可可粉添加量为15 g,糖添加量均为40 g,干坚果添加量为150 g,制作的Q弹切糕感官评分最高。【结论】 Q弹切糕与市售传统切糕相比,具有质地柔软、弹性十足、含糖量低、口感独特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王焕 《特产研究》2023,(5):126-133
本研究以小麦粉、石斛粉、小米粉以及水磨糯米粉的添加量作为考察因素,通过模糊综合评定法和响应面法试验确定石斛华夫饼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在确定基础配方的基础上,小麦粉添加量100g,石斛粉添加量30g,小米粉添加量30g,水磨糯米粉添加量70 g时,石斛华夫饼的感官评分值最高,为(87.25±1.75)分。对市售华夫饼与石斛华夫饼的质构进行比较,市售华夫饼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略低于石斛华夫饼,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山楂、板栗和红小豆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山楂栗子羊羹加工配方.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值为响应值,研究了白砂糖、琼脂、山楂泥和栗子酱添加量4个因素对山楂栗子羊羹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原料配方为:白砂糖166 g,琼脂9.5 g,山楂泥106 g,栗子酱133 g,红豆沙150 g.在该配方下得到的山楂栗子羊羹感官评分为89,与模型预测值89.597 6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山楂栗子羊羹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楂、板栗和红小豆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山楂栗子羊羹加工配方.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值为响应值,研究了白砂糖、琼脂、山楂泥和栗子酱添加量4个因素对山楂栗子羊羹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原料配方为:白砂糖166 g,琼脂9.5 g,山楂泥106 g,栗子酱133 g,红豆沙150 g.在该配方下得到的山楂栗子羊羹感官评分为89,与模型预测值89.597 6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