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内异物多是患者有意或无意吞食的 ,由于异物形状特殊或肠道部位狭窄 ,致异物难以自行排出或嵌顿于某个肠段。如不及时取出异物 ,易造成肠壁黏膜糜烂、出血 ,进而溃疡甚至肠穿孔[1 ] 。笔者遇大肠内金属异物 2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 :男 ,4 1岁 ,因大便次数增多伴黏液就诊。常规肠道清洁准备后 ,用日本Olmypus公司生产的 2 4 0Ⅰ型电子肠镜行常规检查。循肠腔进镜至回肠末段约 2 0cm处 ,发现一长约 2cm的银色金属线。该金属线弯曲、柔软 ,疑为家用洗锅钢丝刷脱落物 ,经钳出后证实。 3个月后该患者复查肠镜 ,回肠末段黏膜正常…  相似文献   

2.
微小胃癌4例     
微小胃癌又称胃粘膜一点癌,罕见且不易发现[1],漏诊率高。我院1986~1996年的十年间仅检出微小胃癌4例,均经内镜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0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13年,加重2个月入院。体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胃镜见:胃窦小弯侧壁见一2mmX3mm灰黑色污秽点,局部粘膜稍隆起。活检病理诊断:印戒细胞癌。手术所见:胃周围淋巴结无肿大,切开胃壁检查未见明显病变,常现作胃大部分切除。胃切除标本取多处作连续切片,病理诊断为:原位性印戒细胞癌。术后随访10年未见…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3 7岁 ,双鼻进行性鼻塞伴流脓涕 2a余 ,症状明显加重 2月 ,于 2 0 0 1年 11月 2 1日以“双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入院。体检 :神清 ,一般状况好 ,心、肺、腹未发现异常。外鼻无畸形 ,双鼻腔均见灰褐红色肿物占据 ,肿物表面覆有污秽灰膜伴有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 ,触之轻度疼痛易出血 ,质脆、基底广泛。鼻咽粘膜光滑 ,未见肿物。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胸相、心电图、血常规、凝血 3项无异常。CT检查示软组织块影占据双侧鼻腔、右侧上颌窦、筛窦、蝶窦。经鼻腔活体组织检查 ,病理报告为 :慢性炎症改变。于 2 0 0 1年 11月 2 2日…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反复间断性左中下腹疼痛伴反复出现便秘或解稀便2 a,腹痛加重2 d来诊。查体:腹胀,无明显压痛。X线钡灌肠示:钡剂于降结肠近段处通过受阻,加压后钡剂缓慢通过该段肠管,受阻处见一约5.5 cm×3.5 cm类团块状充盈缺损(图1),透亮度高、边缘较光滑、加压时充盈缺损形态有变化,管壁无明显僵硬,排便后显示该段结肠粘膜尚存在,未见明显粘膜破坏(图2)。X线诊断意见:降结肠占位(考虑为降结肠癌可能)。结肠镜检示:降结肠近段(镜距肛门56 cm)见多个葡萄状赘生物占据大部分肠腔,致局部肠腔狭窄,肿物表面光滑,有糜烂出血,质软,病灶…  相似文献   

5.
1病例女,62岁,于2002年因闭经15 a,阴道不规则出血2 a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子宫颈轻度糜烂,宫腔深8.5 cm,内表面凹凸不平,吸出组织50 g送检。病理检查:肉眼观,碎组织一堆,总体积4.5cm×3.5 cm×2 cm,呈灰黄色,少量为灰白色,质脆,豆渣状,部分切开时有明显砂粒感。镜下见瘤细胞呈立方状、短柱状,明显异形性,胞浆略嗜碱性;核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部分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少部分核深染,核分裂相多见;细胞排列呈腺管状、裂隙状、乳头状或实性条索团块状;间质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团块状新生的透明软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强阳性。病理…  相似文献   

6.
罕见的肺原发性富于T细胞的B淋巴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患者 ,女 ,64岁 ,发现左肺肿物 1 a,伴咳嗽、咳痰 1个月。据外院胸部 CT描述 :“左上肺近肺门处见一肿物影约 4cm× 3cm× 3cm,考虑为左上肺癌可能性大”入院。体查 :T37.0℃ ,P89/min,R2 0 / min,BP1 4 .0 / 8.0 k Pa,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咽淋巴环未见异常 ,胸廓无畸形 ,左上肺叩诊稍浊 ,呼吸音粗 ,闻及少量干罗音 ,未闻及湿罗音 ,心率 89/ min,律齐 ,肝、脾肋下未及。纤维支气管镜示 :于左上肺叶开口处见一肿物 ,呈浸润性生长 ,致管口狭窄 ,粘膜不规则 ,触之易出血 ,考虑为左上叶中央型肺肿瘤。取活检病理示粘膜中见异型性改…  相似文献   

7.
患者欧某,女,50岁,工人。1984年6月3日初诊,主诉:肝区隐痛、乏力半年。体检:无黄疸,未见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1cm,质软,有轻度触痛和轻度叩击痛,未闻血管杂音。化验检查肝功三项正常,HBsAg阴性,甲胎蛋白阴性。B超检查见肝右后叶有一2.7×2.9×2.5cm的光团,  相似文献   

8.
病例:患者男性,15岁。于半年前发现左上腹肿物,近来逐渐增大就诊。临床检查:左上腹触及质中等硬的肿物,无活动。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脐左上方可见4.3cm×1.7cm×2.3cm的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楚,其内回声不均匀,可见条状强回声光带,肿物后方回声稍强。肿物内血流丰富,测其血流为高速低阻血流,阻力指数RI=0.45,超声诊断:左上腹实质性肿物(考虑为恶性)。手术所见:左上腹可见4.5cm×2.0cm×2.5cm的椭圆形肿块,内呈灰白色、鱼肉状、质地软脆。病理诊断:左腹壁血管外皮细胞肉瘤。 术后22月因左上腹切口下方肿物就诊。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于左上腹原切口处可见3.3cm×1.7cm×2.0cm形态规则实质性肿物,内回声不均,可见多个低回声光团。肿物内可见血流信号丰富,测血流为高速高阻,RI=0.80。超声诊断:左上腹实质性肿物——肉瘤复发。手术所见:左上腹可见3.5cm×2.0cm×2.0cm椭圆形肿块,瘤质韧实呈鱼肉状。病理诊断:左腹壁血管外皮细胞肉瘤。 讨论:左腹壁血管外皮细胞肉瘤是从血管外皮细胞发生的肉瘤。通常单发,大小不一,呈结节状。恶性度高,易复发。应尽早检查诊断,以便早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超声波检查可作为复查的一项主要手段,具有无创伤、无痛苦,简便易行的特点。只要肿块在1cm以上便可被检出。根据肿块回声性质、血流信号特点,结合病人及上次超声诊断,可为病人及早再手术提供较可靠的依据。我们认为超声波复查应在术后每2~3个月进行1次为宜。  相似文献   

9.
胃血管球瘤在临床上属罕见肿瘤,现报道1例. 病例:男性,岁.间断剑突下隐痛不适1wk,胃镜检查示胃窦部粘膜下1.5×1.5cm隆起性病变,疑为平滑肌瘤,于2003年7月29日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稳定,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弓下未触及,腹部无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化验检查:血常规、血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心电图、胸片无异常.经术前准备于2003年8月1日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窦部前壁隆起,局部可触及一个约1.5cm×1.5cm的包块,质中等,可活动.剖检示:胃窦部粘膜隆起,包块位于胃壁肌层内,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红色,与周围无侵犯.术后送病理检查报告:胃血管球瘤.术后病人恢复顺利,于2003年8月5日治愈出院.随访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子宫颈类癌极为罕见 ,笔者曾遇 1例 ,现就其 B型超声诊断并复习有关文献作一分析。1 病例介绍患者 ,2 5岁 ,已婚 ,农民。因第 3次怀孕 G 34周 (L ap 1998.0 4.17)无诱因阴道不规则流血 14d,在当地医院以“边缘性前置胎盘”治疗 ,流血量有所减少。因出现规则宫缩和宫颈处有一肿物 ,遂急转我院。入院检查宫颈处有一约 8cm× 6 cm× 6 cm肿物堵塞 ,质中 ,一蒂宽约有 6 cm的 5 cm× 2 cm× 3cm肿物从子宫颈前唇突出阴道 ,质硬 ,表面光滑、色苍白 ,其表面坏死渗血。在我院行剖宫产下一男婴 ,并取肿物送检 ,病理诊断为凝血块及炎性坏死物。剖宫…  相似文献   

11.
阴茎癌临床常见 ,典型病例一般不难诊断 ,但极少数特殊临床表现的病例早期诊断则较难 ,近年来我院收治 3例。1 临床资料例 1,6 1岁 ,因间歇性血尿及排尿不畅 1a,阴茎呈持续勃起状约 3个月就诊。有关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前列腺不大 ,阴茎呈持续勃起状 ,表面无肿块及溃疡 ,无包皮过长及包茎 ,双侧阴茎海绵体均匀肿胀、光滑 ,无结节 ,质较硬 ,如同勃起 ,左腹股沟处有一约 3cm× 2 cm淋巴结。阴茎海绵体活检为“低分化鳞状上皮癌”。行包括两侧海绵体脚的阴茎全切除术 ,术中见整个阴茎海绵体变硬 ,表面光滑 ,肉眼所见肿瘤累及包括脚部的双侧整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肠镜结合靛胭脂黏膜染色对大肠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16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区时,通过肠镜活检孔于该处喷洒0.4%靛胭脂溶液20~30mL,10~15s后观察可疑病区的染色情况,并对不染色区行多点活检,所有病灶送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发现大肠早期癌8例,检出率为3.7%;癌前病变(异型增生)25例,检出率为11.6%,其中轻度异型增生11例,中度9例,重度5例;直肠8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5例,横结肠2例,升结肠4例。其他183例中,特异性结肠炎126例,功能性肠病57例。结论肠镜结合靛胭脂黏膜染色有助于提高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结肠憩室炎国内报道多见于右半结肠 ,而呈现为急性多发性乙状结肠憩室炎者较少报道。1 病例简介患者男 ,80岁 ,因腹痛与腹泻 9d入院 ,入院前患者急性起病 ,无发热 ,腹泻 7~ 10次 / d,粘液样便 ,无里急后重 ,但伴有左下腹痛 ,余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大便常规 :WBC+,RBC0~ 4 ,潜血试验弱阳性 ;志贺菌、沙门氏菌培养阴性。入院后给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第 6天行结肠镜检查发现 :进镜至 2 5~ 30 cm部位的肠粘膜高度充血水肿、肠腔狭窄 ,组织脆弱、触之易出血 ,可见多个憩室 ,无法进镜。第 2天作钡剂灌肠发现乙状结…  相似文献   

14.
病例 :女 ,4 4 d,因进行性面色苍白 4 0 d,出现皮疹 1周入院。患儿于 4 0 d前起面色苍白 ,无鼻衄、无便血、无血尿等。在当地医院行血常规示轻度贫血 (具体不详 ) ,未经治疗 ,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1周前双下肢、颈项部见淡红皮疹。无发絷 ,无皮下出血。父亲有不洁性生活史。患儿父母梅毒血清学反应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USR)均阳性。入院体查 :T 36 .0℃ ,发育营养一般 ,精神稍倦。颈项部、双下肢散布淡红斑疹和丘疹 ,中央见单层不易剥脱的鳞屑 ;头部见不易剥脱鳞屑。前囟平。心、肺体查阴性。腹平软 ,肝于右肋下 6 .5 cm,质 度 ,脾于…  相似文献   

15.
孕妇 ,30岁 ,孕 1产 1;孕 38周 ,因腹痛伴阴道流血 5 0 min到我院急诊并收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及心肺检查正常 ,血压16 / 11k Pa。腹隆、腹部凹陷性水肿。 B超检查 :双头位、双活胎、胎心率分别为 140次、145次 ,律整 ,双顶径 8.5 cm、8.4cm,胎盘位于后壁 ,厚径 3.0 cm,无钙化 ,羊水暗区直径最大 5 .3cm,羊水中未见光点回声。于次日下午 3时 30分出现规则宫缩 ,合并妊娠水肿而送手术室行剖腹取儿术 ,术中取出一联体双女活婴 ,呈重度窒息 ,经吸痰、吸氧、脐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及洛贝林后自然啼哭 ,因婴儿畸型家人放弃治疗。术后联体婴进行超…  相似文献   

16.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少见的以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合并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据相关报道显示在美国大约每6万~30万人有1例PJS患者。目前我国对该病的发病率的报道仍较低,作者收集了近30余年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PJS,现将病例综合报道如下。图1 PJS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图2 PJS的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1临床资料2例病例中,1男1女,年龄分别为10岁、16岁。患者皆是无明显诱因发生口唇周围出现黑斑,逐渐增多,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到手和足的掌面(如图1)。伴有间断腹痛、腹泻。不伴里急后重、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行肠镜检查见直结肠距肛门5~15 cm有多处的息肉样病变,息肉无特征性表现,有蒂、无蒂、分叶状均可见到(如图2)。息肉主要分布于结肠、直肠。息肉的大小及数量不等,直径可以从1 cm至5 cm以上,以多发为主,多数表面黏膜光滑。经肠镜下经高频电加圈套器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诊断为胃肠多发息肉。经内镜下切除息肉后,腹痛腹泻都能有所缓解,色素沉着无缓解。经随访发现,症状缓解后易复发,时间短,仅为4月余。2讨论PJS是一种极少见的以...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岁.体笪21kg,头部起疹并瘙痒1月半,伴化脓、疼痛半月及发热3天,于1999年9月6日入院.患者曾于当地卫生院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3天前行脓肿切排术,症状未减轻,且出现高热即来我院就诊.体难:T39℃,P110次/分,R24次/分,BP13/9kPa,双侧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皮肤科情况:头顶部见大片隆起性痈样肿块,质软,中心见4cm×5cm溃疡面,表面覆盖混合厚痂,去痂创面见灰褐色组织及脓液,压痛明显,压迫周围组织时有脓液自创面似从筛孔中溢出.双侧枕部、颞部散在多个蚕豆至小鸡蛋大小鳞屑性红斑块,质软,压痛,压之有脓液从表面似从筛孔中溢出.肿块上头发稍稀疏,用棉签轻拭即得数根病发和断发.肿块周围散在毛囊性红丘疹及脓疱.  相似文献   

18.
我院曾收治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 1例 ,经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患儿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1d,3.1kg,足月顺产 ,出生后发现骶尾部有一巨大肿物 ,大小为 10 cm× 8cm× 10 cm,色泽与正常皮肤无异 ,质软 ,表面光滑无破溃 ,可见静脉显露 ,与皮肤相连 ,局部皮温与体温一致 ,不能推动。于 2 0 0 0年 12月 7日上午 8时在手术室全麻下行骶尾部巨大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为水囊性 ,约 10 cm× 8cm× 10 cm大小 ,单发孤立 ,将其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 ,并将损伤肌肉作部分修补 ,然后作创面整形置胶片引流 ,两条引…  相似文献   

19.
病例:男性,30岁.因枕部外伤半h于2001年8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h因车祸致枕部外伤,伤后持续昏迷,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伤后即送我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顶枕部正中偏右凹陷骨折,范围约3×4cm,深度约1.5cm,右顶枕硬膜外血肿,大小约2cm×3cm×2cm.门诊以"脑外伤"收住我科.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 ,该病虽为良性病变 ,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种植生长能力。当子宫内膜在直肠出现时 ,易误诊为直肠肿瘤 ,笔者曾遇 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 ,女 ,4 0岁 ,因便秘 ,腹泻交替数年 ,大便带血伴黏液就诊。左侧卧位 ,肛门指诊呈可疑阳性 ,似在直肠前壁扪及一柔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晰肿物。经肠镜检查发现 :距肛门约 10cm处前壁可见一肿物突出肠壁 ,大小约为 3.5 cm× 2 .5 cm×2 .5 cm,形状不规则、柔软、表面光滑、充血水肿明显、中央凹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