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农作物间套种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技术,是生长在同一田地上的2种或2种以上的农作物,它们的生长时间与生产季节均相近,按照一定占地比例将它们进行种植的技术。阐述了国内外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概况,论述了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发展的意义,介绍了农作物间套种的原则,并提出了发展农作物间套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间套作是在主要作物间隙种植其它作物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农作物间套种可以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农民增产增收,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玉米和花生是传统的农作物,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这两种作物的共生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推广,成为主要的间套作方式之一。结合间套作作物的特点,选择相互适应的农作物进行套种,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复种指数,作物间可以相互影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通过共生期营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棉田间作套种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熟立体问套复种制是以提高棉田整体效益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体系,改革棉田耕作制度,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对提高棉田效益、稳定棉花生产具有战略意义.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可以解决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矛盾.根据我国棉花生产实际及其有利条件,归纳总结了当前棉田间套制度的主要技术模式,提出了未来棉田间套作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巧用间套技术 促进农业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作套种是农业上一项集约增产增收的措施。它的意义就在于在有限的土地上使温光水气土肥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获取较大的投入产出效益。在应用间套技术时,要把握好趋利避害、合理搭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立体农业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由零星的小面积间作套作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种养方向发展。立体农业由于效益显著,普遍被农民所接受。 立体农业与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之间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说生态农业注意的重点是农业技术中如何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高产优质商效农业和持续农业主要注重发展目标问题。立体农业是在继承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间作套种的基础上,吸收  相似文献   

6.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明市立体农业生产模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人口不断增长和耕地的日趋减少,农产品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单一农业已满足不了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而具有生物集约、技术集约、劳动集约、资金集约的“立体农业”成为当今农业的主要发展趋势。立体农业是在有限的区域内,建立多层次配置、多种生物共处的立体种植、  相似文献   

9.
间套作体系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我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严峻,污染土壤的修复备受关注。植物修复技术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清洁污染土壤需时较长,且需中断农业生产。间套作体系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是一条有效的新途径。为此综述了间套种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介绍了间套作体系在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以及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提出在土壤修复中,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更多的适当的植物组成间套作体系,并加强间套作体系中植物间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农业是主谷式农业,农田一向以种粮为主,随着种植业的改变,种植业将由传统的“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一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间混套种的发展也以粮食作物间作为主体,但在发展粮食间套作同时也创建了多种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种植方式,如粮田插种饲料作物、麦田中复种饲料作物、稻田复播饲料作物;粮田间套种饲料作物,主要有林(果)间混作、菜田间混饲料作物;饲料作物轮作,如青饲轮作、粮饲轮作。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土地短缺成为农业逐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何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是当前阶段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间套作技术使土地短缺有了一定缓解。基于此,本文针对大豆—玉米间套作主要模式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严峻,污染土壤的修复备受关注。植物修复技术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清洁污染土壤需时较长,且需中断农业生产。间套作体系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是一条有效的新途径。为此综述了间套种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介绍了间套作体系在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以及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提出在土壤修复中,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更多的适当的植物组成间套作体系,并加强间套作体系中植物间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南疆特殊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状况,对于发展林农复合间套作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国内及区内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试验,林农复合间套作在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对南疆发展林农复合间作套种的必要性和研究推广基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林农复合间作套种花生对南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耕地质量、带动加工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旨在为新疆南疆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决策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露地小番茄套种苦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展现了套种模式的适应性、经济性、合理性和高效性,广受种植农户的欢迎。本文作者从小番茄苦瓜育苗和移栽定植时机及方法、土肥水管理调控技术、篱架搭建和间套种植的协同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总结出其立体成套栽培技术,以供同适性生境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多熟制及其发展方向(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熟种植,即泛指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是作物种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约化。它包括间作、套种和复种,所以也称为农作物间套复种多熟制。 我国是世界上农作物间套复种多熟制面积最大、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多熟种植是我国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璀灿绚丽的珍宝,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提高作物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面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耕地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等挑战,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是“三农”工作的一条底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节约集约、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提高耕地和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文章主要介绍了河南省安阳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主线,在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以小麦、玉米套种为主体作物,间作大蒜、西瓜、黄瓜、大白菜等多元间套复种模式,节约集约利用耕地,既稳定了粮食作物面积,又发展了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做到了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两不误、两兼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文章总结了不同作物间作套种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对做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节约集约利用耕地,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豆地隔沟套种玉米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间套复种立体栽培,把天拉长,把地拓宽,多用阳光巧用耕地,实现农作物一季增产和全年增产的种植制度,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它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起重要作用.大豆与玉米作间种,叶层结构镶嵌,变单作的平面受光为立体用光,增加受光面积,间作玉米侧面受光量明显增加,从而延长了玉米的光合时间,增加了光合作物的合成与效果.这种有效的增收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1999,(2)
稻田垄作稻萍鱼立体种养是一种把稻田种稻与养萍、养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改单纯的平面种稻为稻田垄面种稻、水面养萍、水中养鱼,稻萍鱼三位一体的立体农业结构。景宁县从1992年开始,在单季稻区试验、示范稻田垄作稻萍鱼立体种养技术,并将该项技术列入农业“三三”工程予以推广实施,使之成为当地山区、半山区发展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1.综合效益(1)生态效益单季稻田垄作稻萍鱼立体种养充分利用了水、热、光、气资源,截减了因稻田杂草和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高效立体种植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内首次提出立体种植理论模式的概念,意义在于可将生产中纷杂的间套复种类型和方式通过理论模式给予归纳和提高,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和应用推广,便于不同地区相互交流和因地制宜参考借鉴。文内还对山东省的小麦套种粮油、以粮为主间套复种菜瓜油饲、以棉花为主间套复种粮菜瓜、以菜瓜为主间套复种粮棉作物等高效立体种植类型进行了理论模式的分析,介绍了典型。  相似文献   

20.
麦葵套作优化栽培技术是传统的小麦套种向日葵立体种植技术的升华,是间混套种传统农业耕作措施与优良品种、化学肥料、农业机械等现代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充分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