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倍乳素对哺乳母猪的影响,本文对30头健康待产母猪进行了试验,把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15头母猪,共产下139头仔猪)和对照组(15头母猪,共产下135头仔猪).试验组饲喂添加倍乳素的试验料后,与对照组比较仔猪断奶窝重、断奶均重和头均增重.结果表明:倍乳素能提高仔猪断奶窝重9.13%,断奶均重提高4.49%,头均重提高27.22%,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倍乳素对哺乳母猪的影响,本文对30头健康待产母猪进行了试验,把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15头母猪,共产下139头仔猪)和对照组(15头母猪,共产下135头仔猪)。试验组饲喂添加倍乳素的试验料后,与对照组比较仔猪断奶窝重、断奶均重和头均增重。结果表明:倍乳素能提高仔猪断奶窝重9.13%,断奶均重提高4.49%,头均重提高27.22%,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1母猪年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关键指标:窝产活仔数、成活率、年产窝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提高母猪断奶仔猪数,并以最低成本达到同样指标。例如:1头母猪1年需要1吨饲料,加其他费用,饲养成本约2000元。若1头母猪提供20头断奶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成本为100元;若15头,则133元。一个年出栏1万头断奶仔猪的规模化种猪场,假如每头母猪可提供20头仔猪/年,则需要500头母猪;若每头母猪提供16头/年,则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断奶母猪的数量要比断奶仔猪的数量更重要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断奶母猪的数量直接决定着是否可实现下一批次的繁育目标。换句话说,全年都保持每批母猪断奶240头仔猪要比全年只有一批母猪断奶240头仔猪更具有经济效益。目前,人们过多的把重点放到了出生仔猪数和断奶仔猪数上面。然而实际上,对于养猪场和育种团队来说,断奶母猪的数量要比断奶仔猪的数量更重要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断奶母猪的数量直接决定着是否可实现下一批次的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7,(3)
国外有结论在仔猪24~26日龄断奶,母猪的生产性能可以得到最大发挥。为验证这一结论是否与四川铁骑力士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猪场的实际相符,现对该猪场2014—2016年母猪的哺乳天数进行统计,分析其不同哺乳天数对母猪下一胎产仔数的影响。统计分16~20天断奶、21~23天断奶、24~29天断奶、30天以上断奶4个阶段,共统计3 849头次母猪本胎和下胎的产仔数,统计发现母猪24天以后断奶对下一胎的产仔数有明显的影响,可以提高总产仔数0.4头以上,在23天前断奶配种的母猪会降低下胎次总产仔数0.23头以上,与24天以后断奶胎均有0.6头以上的差距。从统计结果得出结论,母猪在仔猪24日龄以后断奶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美国、西欧国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美国2007年母猪平均年产胎数为2.25胎,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商品猪20.7头。丹麦2007年报道,一头母猪窝产仔猪13.5头,断奶11.7头,  相似文献   

7.
《农业新技术》2005,(2):19-19
1.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2.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3.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4.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 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1/2)5.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6.成年公猪数=周配母猪数×2÷2.5(公猪周使用次数) 1-2头(注:母猪每个发情期按2次本交配种计算)7.仔猪数=周分娩胎数×4周×10头/胎8.保育猪数=周断奶数×4周9.中大猪数=周保育成活数×16周10.年上市肉猪数=周分娩胎数×52周×9.1头/胎万头场标准存栏妊娠母猪数=360头临产母猪数=20头哺乳母猪数=60头空怀断奶母…  相似文献   

8.
某5000头丹系母猪场平均窝产仔数在16头以上,多余仔猪需用奶妈猪来代养。为提升仔猪断奶成活率及母猪利用率,本试验选用5日龄仔猪使用智能哺乳设备代替母猪进行超早期断奶饲养。结果表明,5日龄超早期断奶模式的仔猪断奶重及断奶成活率可以达到猪场断奶要求,提升了母猪利用率。在实际生产中,该模式会大大提升猪场生产效率,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仔猪|补奶|超早期断奶|替代母奶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不同诱情方式对断奶母猪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商品二元母猪场的1 100头断奶母猪为研究对象。试验随机分为两组,A组母猪(549头)断奶后不诱情,3d后查情配种,B组母猪(551头)断奶后用性欲良好公猪与之接触,3d后查情配种,记录母猪生产期间的各项指标数据,分析断奶母猪诱情对7d内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与A组相比,7d内发情率明显提高(92.20%VS 84.15%),发情间隔降低(6.46d VS 5.24d),分娩率提高(94.33%VS 90.01%),窝均总产仔数提高0.34头,但弱仔和死胎分别降低0.1和0.22头。说明母猪断奶时公猪诱情可以提高其繁殖性能,在生产实践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猪场获利的关键—母猪的繁殖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场能否获利,关键取决于其母猪繁殖率的高低。母猪的繁殖效率涉及发情、排卵、受精、分娩和哺乳几个方面。不同猪场间母猪的繁殖效率差异极大,如以每头母猪每年生产断奶仔猪头数作为评估繁殖率的指标,其可能的范围在10~20之间。猪场的经济利润是随着每头母猪每年生产仔猪头数增加而增加的。无生产能力的母猪会消耗饲料、浪费人工和猪场的饲养设备。以一个万头猪场生产所需的母猪数为例,如每头母猪每年生产20头断奶仔猪,则该猪场所需的母猪数为500头,但如每头母猪每年只生产16头断奶仔猪,其需要的母猪则为625头。2个猪场间相差125头母猪。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丹系妊娠后期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母猪饲粮中补充钾盐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6胎、健康状况良好且预产期接近的妊娠后期母猪40头,按随机区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头,饲喂常规怀孕母猪料及哺乳母猪料;试验组20头,在常规怀孕母猪料和哺乳母猪料中补充索巴伦诗(硫酸钾镁盐)5 kg/t。试验期为51 d,记录母猪采食量、产仔情况数据及断奶生产数据。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窝均产活仔数提高0.42%,仔猪断奶前窝均死亡数降低72.93%,窝均断奶仔猪数提高12.25%,断奶窝重提高14.45%,母猪头均日采食量提高2.00%,母猪断奶后下一情期受胎率提高4.76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母猪饲粮中补充钾盐能够大幅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王亚楠 《中国猪业》2019,14(7):56-59
挑选224头体况相近的临产母猪,分成2组,每组112头,母猪转入产房后分别开始饲喂试验1号料和试验2号料。结果发现,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母猪胎次和产健仔数方面差异不显著,试验1组的健仔初生重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2组饲喂2号料25d后,与试验1组相比,断奶仔猪数提高0.7头,仔猪头均断奶重提高0.63kg,母猪断奶发情间隔缩短0.63d,哺乳母猪日均采食量提高0.44kg,母猪断奶7 d发情率提高15.19%,由此可知试验2号料的饲喂效果优于1号料。  相似文献   

13.
1.仔猪断奶周龄及经济效益母猪的妊娠期约为114d左右,仔猪3周龄断奶,则可达到年产2.5胎,按照年产断奶仔猪22头计算,比6周断奶母猪可多得仔猪4~6头。据试验,如果仔猪哺乳期从46d减  相似文献   

14.
就母猪断奶时控料与不控料对断奶后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是否给猪场带来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参试43头分2组,每组2个重复,未控料组22头,控料组21头.统计分析得出:母猪在断奶时不控料对母猪以后的生产性能有利,会给猪场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1.仔猪断奶周龄及经济效益母猪的妊娠期约为114d左右,仔猪3周龄断奶,则可达到年产2.5胎,按照年产断奶仔猪22头计算,比6周断奶母猪可多得仔猪4~6头。据试验,如果仔猪哺乳期从46d减  相似文献   

16.
英国某个有500头杂种母猪场,每头母猪每年出售断奶仔猪22头。该场计划近5年内把每头母猪的年产仔数提高到27头。母猪高产原因是:管理良好、公猪比例高、三次配种、仔猪4—5周断奶、严格淘汰母猪、匀窝及农场主能干。仔猪断奶后将母猪移到面对公猪栏的圈内,母猪看得到公猪,闻得到其气味,就能更好地表现发情。一个情期内用不同公猪配三次,可使母猪的受胎率提高9%。产仔数增加2  相似文献   

17.
在养猪生产中,一般用平均每头1年内所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来表示母猪的年生产力。作为综合指标,母猪年生产力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整个繁殖猪群的饲养管理,几乎囊括了(除保育、育肥阶段)养猪生产的全部内容。现阶段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养猪业发展的核心问题。10年前,国外1头母猪年生产断奶仔猪一般是20头。性能优良的母猪、良好的营养和管理能达到24头;10年来,通过营养和饲养管理改善、品种改良和设备改善等,现在母猪的年生产力已获得惊人的提升。据报道,丹麦顶级猪场的母猪,每年每头可得30头断奶仔猪。目前国内许多规模化猪场1头母猪一生提供的断奶仔猪大约在30~40头,只有很少部分母猪达到60头,母猪繁殖力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另外,由于母猪抚育能力差生产的的仔猪成活率也很低,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不足20头。母猪年生产力低下,成为制约养猪业生产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迅猛发展,优良品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但引种后的良种母猪生产性能却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普遍存在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配种难、产仔少,死胎弱胎多、疾病多等问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许多猪场在生产过程中步入了引种-维持-退化-引种的怪圈中.如何发挥引进的良种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当前许多猪场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提高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 猪的繁殖性能主要包括产仔数、初生重、泌乳力和断奶窝重.猪场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母猪繁殖率的高低.一个年产万头的良种猪场,每年补充的后备母猪约有150头左右,因此提高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尤其重要.以一个有1,000头母猪数的猪场为例,如果每头母猪年提供22头断奶仔猪,则该场的断奶仔猪数为22,000头,但如果每头母猪只育成16头断奶仔猪,则该场的断奶仔猪数为16,000头.2个猪场相差6,000头断奶仔猪,如果1头断奶仔猪600元计,则前一个猪场比后一个猪场一年中多收入360万元.因此,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是猪场盈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饲喂模式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模式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 膘情相近的健康母猪60头饲喂相同日粮,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采用人工投料模式饲喂,处理组采用哺乳母猪下料器模式饲喂.试验21天后,检测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哺乳期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0.92 kg/天,断奶窝重增加6.88 kg/窝,断奶活仔数提高0.58头/窝,泌乳期母猪背膘损失减少0.63 mm.结论:采用母猪下料器饲喂模式有利于提高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改善母猪的泌乳性能,减少母猪背膘损失,增加仔猪断奶头数,提高仔猪断奶重.  相似文献   

20.
杂交母猪的发情症状总是不够明显,影响配种,因此,如何诱导和促进杂交断奶母猪的发情症状是养猪业关心的问题。我们对三合激素(由丙酸睾酮、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组成)诱导断奶杂交母猪发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将299头断奶后1~2d未发情的初产或经产母猪分别肌注三合激素3.0,2.0,1.0mL/头(高、中、低剂量),苯甲酸雌二醇组3~10mg/头和生理盐水2~3mL/头(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三合激素对断奶母猪催情效果显著且对其繁殖无不良影响,而且能改善产活仔率,以2.0~3.0mL/头肌注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