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研究在深水栽培条件下,水芹斜纹夜蛾高效防治及用药的安全性,进行了甲维·茚虫威、乐斯本和艾绿士3种农药防治水芹斜纹夜蛾的药效试验,并对相应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3种药剂都有着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和广谱性。但从安全性、经济性和便于推广方面考虑,对于即将上市,收获的天数少于20d的水芹,建议选择使用艾绿士来防治水芹斜纹夜蛾;对于收获期较长,大于20d的水芹,则建议选择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来防治水芹斜纹夜蛾。  相似文献   

2.
《中国蔬菜》2001,1(5):57-57
据杨群芳等试验,应用2%苏@阿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B.t.和阿维菌素,四川贝尔公司)75~100g(667m2)-1防治花椰菜小菜蛾,最好在小菜蛾1~2龄幼虫期喷雾,间隔7~10d(天),连续施药2次,即可收到满意的防效.据李常平等试验,在韭菜割后韭蛆盛发期,以48%乐斯本乳油(有效成分:毒死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提供)对水6667~5000倍(或2250~3000mL@hm-2商品量)均匀灌根施药,药效持效期30d(天)以上.据刘爱芝等试验,防治蔬菜菜青虫的理想农药:微生物源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石家庄化工厂)用量25mL@(667m2)-1,植物性农药2.3%高渗苦参碱水剂(铜山农药厂)用量…  相似文献   

3.
唑虫酰胺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防治小菜蛾的优良农药,以甲维盐乳油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用量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在112.5、90.0、67.5 g/hm~2条件下防治小菜蛾具有良好的效果,药后3 d防效分别为93.69%、91.26%、87.04%,且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期为7 d左右,唑虫酰胺高效、低毒、安全,是防治小菜蛾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南晓云 《长江蔬菜》2012,(14):81-82
采用5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溴虫腈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3种药剂具有很强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 d防效达84.19%~89.66%,药后7 d防效达94.52%~97.76%。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的速效性一般,但持效性较好,药后1 d和7 d防效分别为69.58%和94.65%。40%毒死蜱乳油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最差,药后1 d和7 d的防效分别仅为57.18%和78.72%。  相似文献   

5.
几种植物源农药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顺玉  尹健  马俊义 《北方园艺》2011,(11):128-130
研究了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3种植物源农药对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药效。结果表明: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防治茶尺蠖和茶毛虫速效性和持效性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防治茶尺蠖和茶毛虫的速效性较好且持效性佳,其防治小绿叶蝉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好;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防治茶尺蠖持效性尚好,药后7d防效达到83.90%。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阿高氯乳油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和增效作用进行测定评价及田间应 用的研究总结。阿高氯乳油对小菜蛾具有很高的活性。LC50为0.59mg·L ~(-1);共毒系数142.14,增效显著。室内钵栽试验5mg·L~(-1)防效85%以上,持效期10d(天)。田间试验1000~1500倍液,防效95%左右,持效期10~15d(天)。  相似文献   

7.
苦皮素为植物源杀虫剂。对害虫主要是胃毒作用,杀虫力强,对抗性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尤佳。在小菜蛾幼虫2~3龄期,(亩)用3.5%苦皮素乳油50毫升,对抗性较强的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效;对抗性较低的小菜蛾,(亩)用3.5%苦皮素乳油40毫升,对水40千克喷雾,药效期5~7天。本剂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使用时可加入喷液量0.03%的洗衣粉。该药作用较慢,一般24小时后生效,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防治抗性小菜蛾的苦皮素$吉林省蔬菜花卉所@尤占武  相似文献   

8.
几种高毒替代农药防治杜鹃冠网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种无公害农药进行叶面喷药防治杜鹃冠网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均有很好效果,但不同药剂在速效性和持效性方面存在差异,2.5%联苯菊酯速效性最好,48%乐斯本次之,1.8%阿维菌素最差,3%啶虫脒持效性最好,10%吡虫啉次之,48%乐斯本最差。选择5%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防治杜鹃冠网蝽试验,不同剂量好年冬均有较好防治效果,考虑到成本和环境安全因素,根部施药最适宜剂量为3 kg/667m2。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4种药剂防治豇豆斜纹夜蛾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最好,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较好,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4%虫螨腈悬浮剂和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等药剂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持效期7d以上,生产上防治时可轮换或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两种植物源农药防治山楂叶螨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苦参碱和印楝素两种植物源农药对山楂叶螨防治效果的试验表明:0.3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和0.3%印楝素乳油1 200倍液防治山楂叶螨效果显著,药后第3天防效近85%,药后第5、7、15天防效均在95%以上;两种农药除了速效性稍差外,与常规使用的农药1.8%阿雏菌素乳油4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且有持效期长、环保、无公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选取5种新型或混配药剂〔20%辣根素水乳剂(EW)、99%矿物油乳油(EC)、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C)+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WG)、240g·L-1螺螨酯SC+20%烯啶虫胺WG、烟粉虱1号〕在彩椒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害试验,对药剂的速效性、持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施用均未发生药害,其中混配药剂22.4%螺虫乙酯SC+20%烯啶虫胺WG对烟粉虱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d防效为65.6%,药后20d防效为84.5%,与对照20%烯啶虫胺WG相比持效性显著,可以作为防治烟粉虱的优选药剂;99%矿物油EC药后3d对烟粉虱的防效为53.0%,在有机和绿色农业生产中应用潜力很大;20%辣根素EW对烟粉虱有很好的速效性,药后3d防效达到70.9%,但是持效性不好,可在烟粉虱大量发生时使用该药剂进行快速处理,再结合其他持效期长的药剂进行防治;从防治效果、成本和易操作性等因素考虑,烟粉虱1号和混配药剂240g·L-1螺螨酯SC+20%烯啶虫胺WG不适合用于生产中防治烟粉虱。  相似文献   

12.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烯肟菌胺与丙森锌按照不同配比(质量比1∶1、1∶3、1∶5、1∶7及1∶9)复配对番茄早疫病菌的联合毒力,并验证了60%烯肟菌胺·丙森锌(质量比1∶9)水分散粒剂(WG)对番茄早疫病的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烯肟菌胺与丙森锌单剂对茄链格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1.5140mg·L-1和11.9888mg·L~(-1),烯肟菌胺与丙森锌按1∶1、1∶3、1∶5、1∶7及1∶9混配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间隔7d连续喷施2次60%烯肟菌胺·丙森锌WG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较好防效,推荐剂量为480~960g·hm~(-2)。  相似文献   

13.
华中地区小菜蛾对9 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浸叶法,测定了华中地区5 个蔬菜产区(河南洛阳白马寺镇、湖南岳阳广兴洲镇、湖北武穴梅川镇、湖北宜昌当阳市、湖北云梦隔蒲镇)田间小菜蛾种群对2% 阿维菌素乳油(EC)、16 000 IU·mg-1 Bt 工程菌WG-001 可湿性粉剂(WP)、20% 高效氯氰菊酯EC、5% 氯虫苯甲酰胺EC、2.5%多杀菌素悬浮剂(SC)、10% 溴虫腈EC、5% 氟啶脲EC、20% 丁醚脲EC、5% 茚虫威EC 等9 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5 个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抗药性倍数为44.5~92.0 倍)、Bt(抗药性倍数为66.5~202.1 倍)、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倍数为76.2~146.4 倍)已产生了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对氟啶脲(抗药性倍数为32.5~82.5 倍)的抗药性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多杀菌素(抗药性倍数为6.5~19.4倍)、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倍数为3.1~23.1 倍)、溴虫腈(抗药性倍数为2.6~22.3 倍)和茚虫威(抗药性倍数为7.1~26.3 倍)表现为中等及以下水平抗性,对丁醚脲(抗药性倍数为2.3~7.7 倍)表现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因此,华中地区的小菜蛾防治应注重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丁醚脲与多杀菌素、茚虫威、氟啶脲交替、轮换使用,以便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取得更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以绿色木霉菌糠发酵物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与草炭、蛭石以不同比例(V/V)混配后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糠木霉混配基质T7(菌糠木霉∶草炭∶蛭石=1∶1∶1)、T9(菌糠木霉∶草炭∶蛭石=2∶1∶1)和T11(菌糠木霉∶草炭∶蛭石=1∶2∶1)的理化性质与对照(菌糠木霉∶草炭∶蛭石=0∶2∶1)相近。在接种病原菌30 d后,混配基质T7、T9、T11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8.56%、78.34%、82.31%,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综合来看,在黄瓜育苗试验中,以混配基质T7表现最好,其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侧根数、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和根系活力等指标分别为对照的117%、127%、171%、99.4%、170%、189%、237%和125%。用菌糠木霉发酵物作为育苗基质成分,不仅可以促进黄瓜幼苗生长,而且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肖春雷  罗丰  周彬 《长江蔬菜》2011,(20):72-74
为研究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利用4种药剂进行了防治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7 d,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效最好,最高防效达到65.26%;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的防效次之,最高防效达64.99%;30%阿维.灭幼脲悬浮剂和480 g/L毒死蜱乳油的防效最差,最高防效分别为45.57%和56.20%。各药剂处理之间的防效没有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选用2.5%吡虫啉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啶虫脒乳油、100g.L-1高效灭百可乳油、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豇豆蚜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选用480g.L-1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敌敌畏乳油、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和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豇豆美洲斑潜蝇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d,2.5%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和100g.L-1高效灭百可乳油2000倍液对豇豆蚜虫防治效果均在95.76%以上,防效优良;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豇豆蚜虫的防治效果仅为29.79%~66.68%,防效很差。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对美洲斑潜蝇防效最好,药后3、7和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63%、94.10%和93.28%;其次是480g.L-1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药后3、7和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12%、69.15%和69.40%;其他几种药剂的防效均较差。  相似文献   

17.
陈磊 《长江蔬菜》2013,(24):62-64
为筛选适合芹菜直播田使用的除草剂,进行了3种除草剂在直播芹菜上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当天施药,各药剂的株防效均较好,但对芹菜成苗影响较大;播前3d施药,48%氟乐灵乳油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其中,120mL/667m2处理的成苗率接达96.42%,僵苗率仅0.04%,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高达98.51%,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接近70%;播前7d施药,3种药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仅96%精一异丙甲草胺乳油各处理的安全性相对稍差。因此,直播芹菜田应用除草剂时,在播前3—7d用药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两种新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2种新杀菌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保护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4.04μg·mL~(-1)和10.79μg·mL~(-1),治疗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26.30μg·mL~(-1)和45.93μg·m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新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防效可达80%以上,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板栗采后低O2处理对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大红袍’板栗为试材,研究了0℃下0~5%的低O2处理对其品质及耐藏性的影响。低O2处理时间过长(20 d以上)且O2 浓度过低(2%以下),会使板栗产生异味,并促使板栗在贮藏期间的腐烂。低O2处理提高了板栗内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使乙醇大量积累,处理后经过120d冷藏,乙醇含量和ADH的活性逐渐恢复到对照的水平。低O2 处理还影响板栗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3%~5%低O2处理可使淀粉的水解速率下降,但O2小于2%则会加速淀粉消耗。综合各项指标,低O2 (3%)处理20 d再进行冷藏,在防止异味、保持品质的同时,还提高了板栗的耐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