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昌吉州以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为目标,农业发展已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集中体现在现代农业集成技术与高科技含量的设施农业产业。作为长期从事参与昌吉州设施农业实践的工作者,对如何全面提升昌吉州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认真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昌吉州提出率先在全疆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本文就昌吉州目前农业发展现状、今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工作及主要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昌吉州气候特点,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等资源栽培姬松茸,产菇约9 kg/m2(生物学效率在40% 以上),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文章从栽培品种与季节选择、培养料制备、播种、覆土、出菇管理及采收等环节介绍了昌吉州姬松茸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呼图壁县"三品"农业发展现状,提高呼图壁县"三品"发展水平,深入分析呼图壁县"三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以及呼图壁县在昌吉州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呼图壁县"三品"农业发展的建议,为呼图壁县"三品"农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新疆昌吉州沙棘种质资源现状及分布范围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昌吉州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和昌吉州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为契机,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昌吉州沙棘种质资源分布、主栽优良品种、沙棘种植及加工企业、利用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昌吉州沙棘种质资源保护开展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昌吉州县域经济实证分析,找出乌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特征,为进一步促进昌吉州县域经济平衡、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昌吉州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等三个方面,对影响昌吉州"五县两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各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昌吉州"五县两市"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受当地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活力影响。其中吉木萨尔县县域经济综合得分最低,受该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加快科技进步是西藏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从加强农牧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加大政策措施支持、加强农牧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积极探索科研推广运行新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为西藏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结合翁牛特旗农牧业生产实际情况,系统地分析了翁旗现代农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为翁旗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农牧业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西藏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为发展西藏农牧业科技事业,先后采取了选派科技人员援藏、定向为西藏培养大学生、从内地选派大学生进藏等人才援助举措。1952年成立了西藏高原第一个农牧业科研机构———七一农业试验场,并由此分离出农业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在此基础上最终组建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与此同时,在其它地区如日喀则、山南、昌都、拉萨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地市级农科所。50年来,全区共完成科研课题1200多项,其中,获国家奖30多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玉米新品种新玉73号特征特性,结合昌吉州气候和土壤条件,对新玉73号在昌吉州范围从播种到收获进行总结,探索出适合昌吉州种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农牧业生产主要是建立在资源高消耗基础上,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农牧业再生能力受到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开展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特别是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农业生态模式建设,推动了农牧业由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向保护生态的集约经营转变,做到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活与资源环境保护并重和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西藏农牧业发展产生的农牧业废弃物资源为物质基础,从农牧业废弃物资源物料选择种类、堆沤发酵前准备工作、堆沤发酵配比以及过程注意事项、堆沤发酵关键参数数据、堆肥腐熟度识别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实现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化、无害化为生产目标,为积极实现高寒地区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变废为宝、节本增效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同时结合西藏区域生态自然环境属性、气候变化特点、农牧业废弃物种类与含量、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经验凝练出高寒地区简易化堆肥堆沤腐熟还田技术应用于农牧业生产实践,为未来西藏高寒农牧区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的技术推广与研究示范提供科技支撑,为有效促进高寒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可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2004,(11):33
一、2000年4月6日,经内蒙古自治区编委批准,“内蒙古农业信息中心”成立,编制10人。主要职能是:1.负责农牧业厅系统电子政务和全区农牧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与指导;2.负责全区农牧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处理、管理与发布,为“三农”提供农牧业网络信息服务;3.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及网络平台的建设、维护管理,农牧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各类农牧业应用系统的开发;4.农牧业厅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5.全区农牧业信息员和农牧业厅公务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二、2001年1月16日,原内蒙古农业厅主办,内蒙古农业信息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根据昌吉州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对新春37号在昌吉州种植从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进而总结出适合昌吉州种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李建军 《现代农业》2006,(11):76-76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牧”经济发展问题关系重大。既关系到国民素质、国民经济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小康社会建设。一、农牧业问题 农牧业问题主要是农牧业产业化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当前农牧业的购销体制不很畅通,也是农牧业不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常听到农牧民抱怨种养的产品卖不出去,有的卖得价格很低。其原因我认为是对市场需求信息不灵、没有遵循市场规律、种养的产品不适合市场需求、交通不便、产品质量等原因造成的。农牧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从目前我国农牧业观状看,大多数农户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少形成规模经营、商品化经营,这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规模型农牧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农牧业信息化是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施农牧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发挥农牧业信息资源,服务农牧业,指导农牧业生产,各地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信息机、农业专家系统、网站、电子信箱、“三电合一”工程、“12316”农牧业热线等模式,都在一定区域和一定范围内对“三农”提供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以化肥、农药、农膜为主要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模型,基于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尝试评价新疆昌吉州不同县市空间区域耕地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异质性。结果表明,2004-2017年昌吉州化肥施用总量、农药使用总量和农膜使用总量逐年大幅增加,呈现未来增长态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数据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土壤理化性质、质地、结构等多项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强度区空间上主要分布于昌吉州西部的昌吉市、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生态风险中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中部的阜康市、吉木萨尔县,生态风险轻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最东部的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研究表明,新疆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存在空间格局的生态风险异质性,呈现东、中、西污染聚集且由西向东依次减轻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农民传统耕作方式、水文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基础状况等因素相关。基于此,运用Bow-Tie模型构建了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的防控与差异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加剧,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供给紧张及环境污染加剧等。如何认清土地资源形势,并协调好产业的发展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从土地资源对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的贡献度这两方面来研究土地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对昌吉州过去十年的土地面积、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三个指标与产业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分析。从结果来看,土地资源的短缺制约了昌吉州农业发展,因此未来昌吉州农业发展必须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昌吉州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阿拉善盟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07年出台的《关于推行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07]34号)文件精神,按照"以旗县(盟市)为重点,建立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力推进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的要求,阿拉善盟于2009~2011年期间从旗到盟成立了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近年来,结合农牧业行综合政执法实践,分析了本盟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目前的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农牧业综合执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监督监管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梁正贤 《北京农业》2012,(21):232-233
以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我国青海省农牧业实际发展情况,从青海省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青海省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措施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在进一步提高青海省农牧业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