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根据蚕桑样本户调查统计分析,找出当前提高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养蚕布局、加大"十天养蚕法"技术模式推广力度、加强蚕桑病虫害防治、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和方格蔟自动化上蔟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稳定蚕桑生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鹿寨县是广西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在蚕桑科技推广应用上取得了明显进步,展示出广西蚕桑创新发展的新貌。鹿寨县通过采取调整品种结构、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实施标准化小蚕共育、推进新技术和蚕桑机械研发应用、改进蚕沙处理方法、实施建设标准大蚕房养蚕、开展桑枝综合利用等有效措施,降低了蚕桑生产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效益,推动了全县种桑养蚕向省力化、轻简化、机械化的现代蚕业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鹿寨县现代蚕业的发展,应坚持走目标明确的蚕桑科技发展和增收增效的蚕桑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养蚕方式不仅劳动效率低下而且费工费时。结合石泉县目前蚕桑生产实际,提出了推行养蚕设施建设简单方便化、生产过程节本省力化、养蚕技术规范化、桑园管理标准化的现代高效生产技术,以降低兴桑养蚕的成本和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兴桑养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汉中市蚕桑生产的现状,结合强村大户工程建设实际,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以"轻简化"技术为依托,推广现代高效蚕桑生产技术,建设现代高效蚕桑生产基地、示范村,培育养蚕示范大户,提高蚕茧生产的规模和效益,推动蚕桑生产向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2012年以来在原蚕基地生产规模、饲育型式、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变革,紧抓蚕桑产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机遇,逐步建立了以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为主的现代规模化原蚕基地。分析了原蚕基地存在的养蚕技术水平提升慢、原蚕饲育规模大、平均张种产茧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桑园建设标准化、养蚕设施标准化、技术管理规范化、扶持力度常态化等现代原蚕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疆蚕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工  李京华 《中国蚕业》2002,23(1):76-78
1 新疆蚕业概况 新疆蚕桑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族农民素有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和穿戴丝织品的习惯,这里气候温和、水利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合栽桑养蚕,有着发展蚕桑的独特优势.在"八五"计划期间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蚕桑生产的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扩建了蚕种场、开劈建设了原蚕区,新建、改建了共育室并购置配备了养蚕用具,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养蚕基础设施,形成了蚕桑科研、教育、蚕种、缫丝、织绸、印染等完整的蚕丝产业体系,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代蚕业产业技术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工作安排,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所生产实际,主推优质高效养蚕技术。重点解决山西蚕桑大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和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技术问题,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蚕业技术体系,支撑现代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集约化是我国由蚕桑大国发展为蚕桑强国的必由之路,荣县小蚕智能共育中心的建设是养蚕新模式、新装备的探索。通过智能小蚕共育中心的养蚕效果可以看出,现代高科技养蚕能有效提高小蚕养殖健康性,达到小蚕发育整齐、蚕头足、体质强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以家庭为主体经营的蚕桑生产模式受到了更大的挑战,劳动力、技术转化、生产经营成本、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已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必须探索一条新型的适应蚕桑规模化、功能化、高效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如皋率先在全国进行了蚕业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的探索,建成了集养蚕缫丝、蚕桑资源利用、医药保健、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蚕桑产业园区。笔者从江苏现代蚕桑产业园区的建设的实践出发,探讨在我国建立现代蚕桑产业园区的条件、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石泉县坚持在低谷中破难题、谋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发展、经济提效,狠抓桑枝食用菌和桑园地膜洋芋套种,着力稳固桑园面积,提高蚕桑产业的总体效益;狠抓科技推广、蚕种质量和蚕品种结构,提高养蚕单产,稳定养蚕总量;狠抓优质茧丝基地建设,推行产业化经营;改革蚕茧流通体制,促进蚕桑产业协调稳定发展;健全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现代高效蚕业,稳步推进蚕桑生产工作,从而实现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能让传统的蚕桑产业在新的形势下让栽桑养蚕在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过程中得以传承?黔江区在新一轮的蚕桑产业发展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总结中,找到了一条适合黔江发展的"六化五配套"栽桑养蚕技术体系,对助推全区蚕桑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六化五配套"技术体系形成的背景2001年,黔江区委、区政府决定将蚕桑与烤烟、生猪一并列为全区"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并立足建设重庆市优质茧丝绸基地,全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有桑不养蚕、有桑少养蚕,弃桑不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为稳定荣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了蚕桑基地建设,扶持培育栽桑养蚕大户,强化了蚕桑生产设施设备更新改造,使我县蚕桑生产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在向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标  相似文献   

13.
邓华  龚国  唐宁 《四川蚕业》2018,(1):15-16
<正>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陈毅元帅的故乡,是蚕桑产业发展的生态适宜区。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资源综合开发的完整产业体系。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围绕助农增收目标,以"公司+基地+园区"建设为中心,推动蚕桑产业融合发展。全县有桑园6666.7hm~2(10万亩),养蚕农户3万余户,年均养蚕13.5万余张,年产蚕茧量5250t,蚕茧  相似文献   

14.
涂佑章 《中国蚕业》2009,30(4):91-93
分析了鄂东蚕桑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历程;指出了当前存在的茧价低、栽桑养蚕效益差和缫丝企业亏损严重、科技支撑不力等问题;结合鄂东蚕桑产业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蚕桑基地建设、加强企业与农户对接、开展蚕桑综合开发、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强蚕种技术改造、实行蚕种补贴等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适合多批次养蚕的桑树高效剪伐技术”是在四川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集成的1项实用技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联合研究和推广.通过“冬季重剪+夏伐式修剪”相结合的桑树剪伐形式,实现桑树周年高产供叶、树势强壮等目标,将四川省每年养蚕4-5批次养蚕增加到6-8...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一家一户自栽自养的蚕桑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让传统的蚕桑产业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问题.近年来,大丰市在草庙镇沿河村探索实践了"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规模栽桑、专业养蚕"的股份合作制栽桑养蚕新模式,成功地克服了传统栽桑养蚕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差、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养蚕收益率低的矛盾,为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对此笔者就该栽桑养蚕新模式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淳安县威坪镇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认为威坪镇蚕桑产业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蚕茧价格与蚕农期望值差距较大,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不高;二是养蚕劳动力数量下降、体能变弱,蚕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广且工价高,养蚕劳动力从养蚕行业转出;四是桑园培管粗放,桑叶和蚕茧的产质量变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现有桑园桑树品种更新力度,结合桑树品种更新集中连片发展消灭插花地;加大桑园土地流转力度,逐步培植养蚕大户;加强桑园基础培管,夯实桑园基础;推行"十天养蚕法"新模式,加强示范点建设;加强村级蚕桑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养蚕整体技术水平;抓好蚕茧外部市场监督管理,保障蚕农利益;加强蚕桑保险,降低养蚕风险等助推威坪镇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部分为第二部分之养蚕技术发展、蚕桑资源循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创建了适应千家万户养蚕的小蚕共育技术体系,建立了优质茧生产技术,构建了大面积氟化物污染与农药污染的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普及了全龄省力化养蚕技术。21世纪后,蚕桑资源循环利用快速发展,创建并推广了桑地利用3种模式,开展了果桑采摘及乡村旅游,促进了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业》2014,(3):61-61
<正>2014年8月26-27日,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蚕丝学会在荣县举行全省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现场培训会,参加培训的有部分市(州)、县(区、市)蚕桑站(局)长、学会理事、茧丝绸企业、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共计50余人。会上,现场培训了蚕桑基地、小蚕共育和养蚕设施建设方法,桑枝食用菌生产技术,专题培训了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法,交流讨论了各地蚕桑提质增效和基地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0.
千阳县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千阳县蚕桑生物资源丰富,单一的栽桑养蚕缫丝生产模式受茧丝价格市场波动的影响,养蚕相对效益较低。探索蚕桑生物资源综合开发途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用现代高新科技和消费理念,挖掘蚕桑功能性用途,可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