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北地区小麦产量的变迁与提高产量潜力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北地区小麦品种产量潜力和生产水平都随着年代的推移不断提高,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变迁,有两次飞速发展期,即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徘徊过程,即60年代和80年代。小麦生产水平的变迁,50、60年代属缓慢增长期,70、80年两属突飞猛进期,90年代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山东农业新兴特色高效产业。山东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南茶北弓l,60年代末70年代初获得引种成功,并进入推广阶段,90年代后期尤其是2000年以来,逐步进入了面积扩大、产量增长、质量提升、效益增加的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山东已成为全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北方优质茶叶产区。  相似文献   

3.
大豆肥效降低原因与提高肥效施肥技术翟福先,王春良,高金凤(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密山.158327)通过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同地号施肥试验,在相似的涝、平旱年条件下,80年代初,施肥的比未施肥的平均亩增产大豆35公斤;至90年代初施肥的比未施肥的平均亩...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大豆生产科研现状与发展对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王彦丰一、吉林省大豆生产现状吉林省5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平均为1336万亩,60年代为1127万亩,70年代为962万亩,80年代为777万亩。近五年来,吉林省大豆面积起伏较大,1993年由于大...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我国西南区的玉米育种者们在提高玉米籽粒产量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每更替一个年代,杂交种籽粒产量均在上一年代基础上提高5%左右。与籽粒产量有关的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以株高、穗粗和生育期的改良效果最明显,其次为行粒数,而穗长、穗行数和千粒重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6.
基础措施在棉铃虫防治中的作用及效果陈恩甫江苏省射阳县植保植捡站224300棉铃虫是沿海棉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70年代大发生的频率较高,80年代发生较轻,90年代种植业结构调整、作物布局复杂化后,又呈严重发生趋势。棉铃虫的发生、发展除受自身繁殖力强...  相似文献   

7.
苏北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腹部平原水网地区,在70年代以前种植制度多为一熟水沤田,改制以后耕作制度基本为稻麦一年两熟,是我省大麦生产区之一。根据历年亩产量资料统计:50年代到60年代增产幅度33.3%~50%,60年代到70年代增产幅度100%~83.3%。70年代到80年代增产幅度为25%~33.3%,到90年代亩单产仍在80年代300kg以下徘徊。但大麦早熟适应性强,在冬季作物布局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为一步挖掘大麦的增产潜力,分析其原因和改进的技术是发展大麦摆在面前的课题。1产量徘徊的原因1.1冷板渍的土壤。里下河地区土壤母质多为湖淀沉积…  相似文献   

8.
世界棉花单产育种水平在本世纪40年代平均为230kg·hm-2,50年代为250kg·hm-2,60年代为310kg·hm-2,70年代为400kg·hm-2,80年代为500kg·hm-2,90年代为570kg·hm-2,基本上没有大的突破或长足进展。特别是近20年来,育种家的选择重点以抗性和品质为主,对丰产性的选育相对减弱。主要原因有:(1)产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不牺牲其它性状的前提下很难有明显提高。(2)丰产性的三大组成成分是铃数、铃重和轧花出花率。其中,又以铃重和铃数为测定产量…  相似文献   

9.
合丰号大豆主要推广品种农艺性状的改进与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泰 《大豆科学》2001,20(1):75-78
本文通过对1959--195年合丰号大豆15个主要推广品种农艺性状遗传改进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荚数、每节荚数、主茎粒重、粒茎比随着年代的推进呈先减后增的趋势;每荚粒数随着年代的推进减增交替进行;生育期前期早、中前期晚,后期比较适中;百粒重、株高、分枝数、生育前期随着年代的推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茎粗、生育后期呈前期和后期增加,中期减少的趋势;干茎重、秆的强度随着年代推进呈增加的趋势;分枝粒数中期以前和后期减少,中后期增加;分枝荚数、分枝粒重随着年代的推进增减交替进行;底荚高度随着年代推进呈降低趋势;节间长度前、后期短,中期长;主茎节数变化不大,后期较多。  相似文献   

10.
大豆机械化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6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垦区大豆种植方式几经变革,不断发展。60-70年代,垦区是以平播后起垄为主的种植方式。8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与推广垄作深松、分层深施肥和垄上双条精量点播栽培技术(简称“三垄”法),使垦区大豆由单条平播普遍改为垄作技术。至90年代...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稻品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3%的人口,其中,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SO年代后期矮秆水稻和7O年代初杂交水稻的育成是水稻育种的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在7O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后跃上亩产25O公斤和300公斤的“台阶”。其后,随着良种的推广应用,到90年代初期,单产又进一步提高到40O公斤的水平。但是,此后由于育种材料缺乏和技术创新进展的缓慢,使新育成的品种和组合,只在抗性、米质或农艺性状等单方面有所提高,而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上并无…  相似文献   

12.
肖宏儒 《中国茶叶》2006,28(3):40-41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茶加工及其机械化作业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上世纪60年代以前,重点是研究和总结传统制茶工艺技术,以及研制、开发制茶机具和机械化作业技术;60~80年代,改进制茶工艺,优化及实现机械化、连续化作业;80年代强化研究制茶机械化作业的初步自动化控制技术;90年代主要是开发实用化技术,如名优茶的开发和机械化生产,至今国内已开发了多种适合不同风格名荼加工的名优茶加工机械,如扁形茶、针形茶、条形茶等,特别是扁形名优茶多功能机的研制成功,对扁形名优茶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50年代以来在旱地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为材料,探讨其苗期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50年代初期的地方品种,按各个性状处理与对照的比值都居于前列,抗旱性最强。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80年代,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品种单株根数,根干重及根冠干重比等性状处理与对照比值有所增加,但是,抗旱性均地方品种差。  相似文献   

14.
1农田野燕麦的发生危害野燕麦(AvenafatuaL.)是我国麦田主要恶生杂草之一,从50年代开始就已不断繁殖、传播和蔓延危害,主要发生危害地以我国西北和东北春麦区;60年代青海、黑龙江等省对野燕麦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损失及防除技术等开展了研究工作,推动了该地区的区域防治,在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近十几年来,随着生产调种的频繁,野燕麦东侵南犯,迅速传播蔓延。我省在80年代初只在局部地区零星发生,而90年代已在沿海、徐淮和沿江各大农业区扩展危害,发生面积已达600万亩以上,其中危害面积在150万左右。据1993年盐城市以东台…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马铃薯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中国马铃薯》2004,18(4):254-256
青海省马铃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解放前的自由种植生产期、20世纪50~70年代的低水平徘徊期、20世纪70~80年代的马铃薯生产的低速增长期、20世纪90年代后的马铃薯快速增长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青海省的马铃薯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新品种齐黄2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新品种齐黄25的选育郝欣先,蒋惠兰,吴建军,高建伟,李之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济南,250100)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省70年代末80年代初,东部大豆产区的即墨、腋州、平度、高密、莱西、昌邑、潍县等地...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在通州市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马铃薯是我市群众普遍栽培的蔬菜作物,近年来每年种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回顾我市马铃薯的栽培历史,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还是一个露天栽培的时期,80年代中期部分农户开始用地膜覆盖栽培,80年代末地膜栽培基本普及,至90年代以来部分农户又开始试用双膜覆盖栽培(地膜+薄膜),如今双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其 收稿日期:1998-12-13技术可靠性已在大面积生产上得到验证,取得了群众的共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我市的马铃薯生产创出了新路。2 双膜栽培的优越性2-1 高产稳产我市一般…  相似文献   

18.
陆忠 《广西蔗糖》1998,(4):11-12
推广甘蔗良种能提高单产,改进品质.增强抗病虫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且投资少,效益高,是快速发展蔗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我场33年的蔗糖业发展史,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甘蔗品种演变史,也是一个产蔗量和产糖量逐步增加的历史。60年代推广台糖134和80年代推广桂糖11号,使我场甘蔗单产从公顷30多吨逐步提高到60多吨,是甘蔗良利,作用的最好说明。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我场相继推广了不少的甘蔗品种,取得了一些成缋,如推广了新台糖1号、粤糖79-177,但电面临很多问题.必须认真总结,正确认识,以加快甘蔗良种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19.
一、江苏省的大麦生产江苏省农业生产发达,复种指数高.无论是稻麦两熟或三熟、棉麦套作.均需生育期短的作物搭配件值。大麦比小麦早熟七天左右,有时单产还比小麦高(据江苏1972-1986年15年的统计.有八年的产量高于小麦),因而大麦在江苏四千多万亩麦类作物中,大麦曾占1500万亩左右.80年代以后.随着三熟制面积的下降,大麦缩减到1100万亩左右.但到80年代中期,由于啤用原料的激增.大麦生产留有回升.但到80年代末,又受进口大麦的冲击,加上供销渠道不畅等原因,大麦面积降到800万亩左右.90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啤用品种的改良…  相似文献   

20.
我省是全国主要麻纺工业原料基地之一。建国以来,黄麻、红麻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单产不断提高。1949年,全省植麻8.8万亩,亩产只有217斤。五十年代,平均每年种植55.53万亩,亩产364斤;六十年代,每年种植46.27万亩,亩产513.9斤,比五十年代增长40.9%;七十年代每年种植42.73万亩,平均亩产635.6斤,比五十年代增长7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