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育成期(43~126日龄)1.转群和脱温一般要转群2次。第1次是6周龄雏鸡转入育成鸡舍,第2次是17~18周龄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是在清晨或晚上进行,转群前4~6小时停料;转群前3天和入舍后3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转群当天连续24小时光照,保证采食和饮水。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时要根据鸡体重大小对鸡群进行调整,体重小的放在光线比较好的上层,体重大的放在下层。对于严重发育迟缓的鸡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2.
从育雏结束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一般称7—18周龄这段时间的鸡为育成鸡。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种用珍珠鸡的育成期是指3~25周龄这一阶段.又可分为育成前期和育成后期,前者为3~8周龄,后者为9~25周龄.为了培养健康、高产的产蛋鸡群,必须做好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周宇 《中国畜禽种业》2011,7(6):139-139
蛋鸡育成期饲养,一般就是7周龄到18周龄或20周龄,这时期是育成鸡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时期,除了育成鸡的先天遗传因素之外,育成鸡的饲养方式对性成熟的早晚、体况的健康与否起决定性作用。育成鸡的饲养方式通常有3种: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及笼养等,不论哪种形式,饲养育成鸡的鸡舍,必须在进鸡以前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经消毒后,一定至少要空闲15天以上,再转入育成鸡,目的是使鸡舍内  相似文献   

5.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与其今后的成活率和产量率息息相关,分别介绍育成鸡的饲养和管理,以期指导养殖户对鸡群育成期的饲养。育成鸡指7~20周龄的大、中雏鸡。鸡群育成期是完成骨骼、体重、输卵管及卵巢发育的阶段,需要较高的能量,以保证体重的增长,从而保证今后高的成活率和产蛋率。因而,鸡群育成期对于整个养殖过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育成鸡是指育雏结束后,7~20周龄的中雏和大雏阶段的鸡,又称为青年鸡,育成期仍是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的阶段,各种器官发育趋于完善,机能趋于健全,尤其骨骼和肌肉生长旺盛.为培育良好的繁殖体况,健康强壮,适应性强,生长发育整齐的后备高产鸡群,应作如下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7.
孟海霞 《新农业》2012,(11):16-17
蛋雏7周龄到产蛋前(一般为7~18周龄)的鸡称为育成鸡。育成前期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的关键时期,随着采食量不断增加,鸡体本身对钙质沉淀、积累能力有所提高。而前期的体重决定成年后鸡的骨骼和体形的大小,在11~12周龄就完成了骨骼生长的95%。到了育成后期,是腹腔脂肪增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腹脂增长了9.5倍,如果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将直接影响蛋鸡产蛋性能。蛋鸡的生殖系统从12周龄开始缓慢发育,18周龄时则迅速发育。  相似文献   

8.
一、体重控制在后备母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习惯以鸡的日龄来划分饲养阶段,即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19周龄)产蛋期(20周龄~淘汰),只重视育成期的成活率,而忽视对体重的要求,据国外试验表明:5周龄的体重与整个产蛋期的主要指标呈正相关,5周龄体重越大,主要生产指标越  相似文献   

9.
1注意抓好预产期蛋鸡的转群工作 蛋鸡一般应在17-18周龄由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使鸡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减轻环境变化的应激给开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转群前1周要做好鸡的接种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0.
沈莉 《新农村》2014,(8):28-28
蛋鸡育成期系指7~20周龄,即育雏期结束至产蛋前的阶段,俗称后备鸡或青年鸡。育成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7-12周龄是骨骼,肌肉及内脏发育的重要时期,绝对增重较快;13—18周龄体重增长更快,生殖系统发育渐趋完善,对光照反应敏感,体脂逐渐沉积,骨骼增长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1.
在养鸡生产中,人们普遍对育成鸡不重视,一是因育成鸡吃料多长得快,易饲养好管理,不易得病死亡;二是育成期较长(7~20周龄),在此期内光投入不产出。所以生产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而忽视育成期,这些都是传统的饲养方法。而现代蛋鸡饲养法大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观念。传统育雏期是按周龄划分的,而现在是按体重划分时期的,如迪卡褐,体重达650g以上为育成期(8周龄),1540g以上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体重850g以上为育成期(10周龄),1570g以上为产蛋期。另外,现代蛋鸡品系的开产日龄普遍提前…  相似文献   

12.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蜂。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状况是否符合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一、本阶段蛋鸡生理变化特点1.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达到产蛋高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16~25周龄这个时期蛋鸡的饲养管理,有利于母鸡很好地适应从生长期向产蛋期过渡,并为以后的高产期做准备。1产蛋高峰前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4.
蛋鸡从育成舍转入蛋鸡舍称为转群.转群控制好,可使蛋鸡开产早,产蛋多. 一、时间要恰当蛋鸡一般在20周龄开产,为使鸡尽快熟悉环境,并形成和睦的群体,一般在18周龄即要转群,否则会影响产蛋量. 二、鸡舍要搞好冬季产蛋鸡入舍前2~3天,要提前给鸡舍升温,使其和原来鸡舍温度基本一致,舍场用40%甲醛溶液或50%来苏水溶液消毒.  相似文献   

15.
<正>蛋鸡育成期指从育雏结束到开产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7周龄~20周龄,育成鸡的质量好坏对蛋鸡一生的生产性能都有巨大的影响。育成期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育成鸡具有高的成活率和体格充分发育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体重和性成熟,培育出均匀度在85%以上、具备高产潜力的合格鸡群。均匀度主要包括体型、体重、性成熟三个方面。在实际生产当中,以体重的均匀度最为重要。体重均匀度是指群体中体重在标准体重上、下10%范围内的鸡只所占的百分  相似文献   

16.
1.控制饲养密度。蛋雏鸡1~3周龄控制在25~35羽/平方米,4~6周龄12~18羽/平方米,育成鸡平养10~15羽/平方米,笼养不能超25羽/平方米,一般养鸡场平面饲养每群宜为300~500羽。2.饲料配合要全价和平衡。饲料中要含有足够的优质粗蛋白质,尤其要含有适量动物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经常饲喂沙  相似文献   

17.
对于蛋鸡的饲养,通常人们只对雏鸡与产蛋鸡比较关注,而对于育成期的蛋鸡却不够重视。饲养育成期的蛋鸡,对日后产蛋鸡生产机能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又是直接影响成年蛋鸡体型的大小及是否高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加强对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饲养人员需提高重视度。1培育育成鸡的目的育成鸡一般在4~18周龄上下便需进入产蛋鸡舍,而此时蛋鸡的体重与生殖系统都会随之增加与发育。培育育成鸡的目的就在于,使得蛋鸡的体成熟及性成熟达成一致,即取得满足品种标准的家禽体型元素:精神面貌与均衡度好、健硕无病、达到一定体重指标、适宜开产的蛋鸡群体。  相似文献   

18.
开产前后是指开产的前几周到约有80%的鸡开产这段时间。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这时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20周龄时产蛋率可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的鸡对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均十分严格。为了适应鸡体的生理性变化,配合鸡群向产蛋期转换,为以后的高产稳产做好准备,应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1.产蛋鸡舍的整理与消毒当小母鸡即将达到性成熟而由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时,事先必须对产蛋鸡舍及设备按如下程序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喷洒消毒(用百毒杀、1210或过氧乙…  相似文献   

19.
1.适宜环境 饲养育成期蛋鸡,应提供适宜环境。初期温度应与育雏舍温接近,经过2~3周后逐渐降低到常温即可。重要的是要加强通风,注意勤清粪便,保证鸡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同时,要适当减小饲养密度,以利于育成鸡的运动和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褐壳蛋鸡的饲养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朱放一、育成鸡7~20周龄为育成鸡。1.饲养方式采用网上平养。如果鸡舍前有较大的场地,可进行放分,放牧场可种植些中、高棵作物,如牧草或菜类,夏、秋季可在放牧场喂鸡、饮水。2.饲喂程序喂育成鸡饲料,需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和热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