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尔沁沙地臭柏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柏(Sabina Vulgaris)又名叉子圆柏、新疆柏、沙地柏等,是一种常绿匍匐针叶灌木.臭柏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干旱石质山坡,除山地外,还可生长于固定、半固定沙丘上,内蒙古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均有分布.而水分条件优于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科尔沁沙地却没有臭柏分布.为了丰富科尔沁沙地灌木树种资源,我们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臭柏引种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的天然更新.初步结果表明:臭柏群落的天然更新与拓展主要依靠无性繁殖来完成,沙埋萌蘖为其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毛乌素沙地臭柏不定根发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臭柏 (Sabinavulgaris)是毛乌素沙地唯一的天然常绿针叶灌木 ,现存面积约 2 60km2 左右 ,主要分布在固定、半固定沙地及滩地边缘。臭柏抗寒、耐旱、耐贫瘠、耐沙埋 ,具有很强的固沙、固土能力 ;臭柏的生长还能为其他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臭柏灌丛下有柴胡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沙地臭柏年轮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荣凤  张国盛  鲍甫成  王林和  刘海东 《林业科学》2005,41(2):117-122,i002
以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为材料 ,用实体解剖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观察臭柏的年轮形态特征 ,应用树干解析法研究毛乌素沙地沙丘顶部臭柏和滩地臭柏的径向生长和伸长生长动态。结果表明 :沙丘顶部臭柏偏心生长明显 ,长径与短径比为 14 0 .36 % ,伪年轮发生频率为 12 .0 7% ;滩地臭柏偏心生长不明显 ,长径与短径比为 10 5 .2 2 % ,伪年轮发生频率为 1.80 % ;根据年轮数推断 ,沙丘顶部臭柏群落的年龄至少有 12 3a以上 ,滩地臭柏年龄有 5 0a以上 ;沙丘顶部臭柏径生长缓慢 ,生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峰值 ,年平均生长量为 0 .94mm ,累积生长曲线的S型特征不明显 ;滩地臭柏的径生长高峰出现在 35年 ,年平均生长量为 1.5 1mm ,是沙丘顶部臭柏的 1.6倍 ,累积生长曲线的S型特征也不明显 ;沙丘顶部臭柏的匍匐茎长度与年龄之间表现出指数函数关系 ,而滩地臭柏的匍匐茎长度与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种群4种形态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17个随机引物扩增出201条清晰谱带,其中194条为多态性谱带,并利用POP(GENE VERSION 1.3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臭柏4种形态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各类型样本多态位点百分率在79...  相似文献   

6.
臭柏又名沙地柏,具有抗旱、耐寒的特点,能够忍受风蚀沙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臭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其中神木县野生臭柏林是国内保存面积最大的一块臭柏天然林。其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秃尾河沿岸(黄河支流),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面积约77平方公里,植被覆盖度28%,呈哑铃型。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毛乌素沙地唯一天然常绿针叶匍匐灌臭柏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臭柏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运用PV技术 ,从天然臭柏群落和在室内干旱胁迫处理的臭柏扦插苗中分别取样 ,测定了干旱胁迫下臭柏的水分参数。天然臭柏群落选自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沙丘上部和沙丘下部。室内干旱胁迫处理是将臭柏插穗带往日本冈山大学扦插 ,生根扦插苗移植于砾耕栽培装置中 ,设置对照区、弱干旱胁迫区、强干旱胁迫区 (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 0 0、- 0 1、- 0 3MPa) 3种处理进行长期干旱胁迫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毛乌素沙地生长的臭柏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 ,小枝的水分特性不同 ,在较干旱的沙丘上部 ,与较湿润的沙丘下部相比 ,膨压为 0时的渗透势 (ψs)、水饱和状态下的水势 (ψw)值减小 ,最大体积弹性模量 (ε)、细胞内的束缚水含量 (VP VO)值增大 ;干旱胁迫模拟试验条件下 ,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 ,ψs 和 ψw 值减小 ,ε和VP VO 值增大 ;在干旱胁迫下 ,臭柏渗透调节能力发生了变化 ,从而证明臭柏是耐旱性可变的树种 ,通过抗旱锻炼 ,可提高其耐旱性。此外 ,还讨论了毛乌素沙地沙丘不同部位生长的臭柏小枝水势的日变化规律及干旱胁迫下培养液渗透势与水分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沙地臭柏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柏作为一种常绿匍匐针叶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山地和沙地,而水分条件较好的科尔沁沙地却没有分布。为了丰富科尔沁沙地的灌木树种资源,从毛乌素沙地引进了臭柏,经度东移13°18′~ 13°3′,纬度北移4°38′~4°34′,从西到东水平距离1300 km。经4年的观察,臭柏在科尔沁沙地表现正常,初步探索出了育苗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臭柏——奇异的沙漠卫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柏是国内乃至世界上罕见的植物品种 ,在我国西北部的新疆和陕西地区有少量分布 ,尤以陕西毛乌素沙地分布最广。在陕西省神木县境内大保当及临近 4个乡镇 19个行政村 ,沿着秃尾河西岸南北长 60km宽 8km的地域内有分布 ,占有面积 7667hm2 ,位居世界第 2位。臭柏属柏树的一种 ,叶子与普通柏树叶子无异 ,春季呈绿色 ,冬季颜色较深 ,显黑色 ,但只要用手轻轻一捋叶子 ,便会散发出一股强烈的异味 ,故名“臭柏”。其实 ,臭柏不臭。据说在解放前 ,生活贫寒 ,当地人逢年过节 ,便把臭柏叶子点燃用来驱蚊 ,当卫生香用。在那浩瀚的沙海之中 ,臭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松树种子园开花习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松树种子园开花物候、雌雄球花产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花粉密度与飞散规律、球花产量与生长性状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扩展轴上的绿地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04年北京城市绿地系统沿东西和南北两条城市扩展轴分布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整体上破碎化程度高,连通性好,边缘效应较强;从城市中心到边缘,绿化覆盖率不随距城市中心远近而变化,小型斑块数量比例、斑块数量、形状指数、破碎度、平均最近邻体距离等指标则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影响绿化覆盖率和斑块面积频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公园性质大型斑块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说明:在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较难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应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绿地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调整,不仅能优化城市绿地的景观格局,还能更好地发挥出城市绿地缓解环境问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制作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布图。研究区内包括7种景观类型: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永久性河流、道路、森林、沼泽化草甸。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森林和草本沼泽两种景观类型占主导优势,占所有景观类型面积比例高达93.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较高,影响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是火灾,道路的修建也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加大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紫溪山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运用丰富度指数、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均匀度指数4个指标分别对植物物种多样性、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和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加以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的3个指标丰富度指数、香农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先升高后降低,呈现出单峰分布格局,而均匀度指数则逐渐升高,呈现出正相关格局。2)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4个指数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呈现出单峰分布格局。其中,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4个指数与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4个指数表现一致;而灌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4个指数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次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呈现出近似双峰的分布格局。3)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4个指数也呈现出近似双峰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 Iwaox* x回归关系、Taylor幂法则和频次分布拟合 3种方法测定了红线蛱蝶卵在杨树上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 :频次分布拟合红线蛱蝶卵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 ,实测 x2 =13.0 3*<理论 x20 .0 5=18.387。根据各种聚集度指标 ,测定结果为卵在林间呈聚集分布。根据各样地 x·值作 Iwao的 x*x线性回归得 x· =0 .0 0 0 6 + 1.3334x,说明红线蛱蝶卵在林间属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为单个个体。将各样地平均密度和方差 S2 作 Taylor幂法则得 lg S2 =1.6 8+ 1.0 0 37lgx,说明红线蛱蝶卵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 ,但其聚集度不因种群密度的改变而变化。同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 ,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杉木林生物量与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作者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了我国杉木的能量利用,分配及生物生产力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器官的热值差异明显,平均为19.951kJ.g^-1。生物量与密度和年龄呈较好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编制了阿拉善荒漠区敖隆敖包及乌兰腺吉蒙古扁桃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由此求得蒙古扁桃种群大小级结构图、存活曲线及死亡率曲线,从而对两地蒙古扁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地蒙古扁桃种群幼龄和老龄级个体较少,中龄级个体较多。总体上,敖隆敖包蒙古扁桃种群年龄结构呈稳定型,而乌兰腺吉种群趋向衰退型。两地存活曲线处于DeeveyⅡ和DeeveyⅡ2。两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型分布。分析表明,草畜平衡在蒙古扁桃种群稳定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山地乡村景观组成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以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缙云村山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分类,将其划分为若干汇水单元,从汇水单元角度探讨山地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组成、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为主,旱地、果园次之,空闲地所占面积比例较少;研究区山地乡村景观类型丰富,部分区域受到一定程度人为干扰,出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连接度降低等景观问题;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旱地、果园、菜园、农村宅基地、坑塘水面面积占比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林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面积)占比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不同汇水单元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分割指数、多样性指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指数、蔓延指数、斑块内聚指数与之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乔木作为构成森林植被的主体,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和乔木树种分布格局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可持续经营、营造林工程树种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植被样方专项调查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计算树种分布格局指数和林分结构特征指数,并采用高斯分布拟合结构特征指标概率分布,旨在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经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主要乔木树种分布呈聚集分布;乔木林混交度指数Mci离散程度大于树种空间结构TSS指数;TSS指数分布呈左偏截尾正态分布,Mci指数分布呈倒"J"型分布,指数的波动和持续稳定可能与人工营造林和天然林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靖州坳上镇2004和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划分为8个景观类型,运用AreGIS9.2和景观格局指数对其2004和2007年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之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未成林造林、杉木林面积增加十分显著。增幅分别为154.86%、13.83%;阔叶林、松木林面积减少十分明显,减幅分别为26.92%、42.24%;2004年森林景观以杉木林、阔叶林占主导优势,2007仅以杉木林占优势,阔叶林优势度降低了20.25%;通过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发现,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森林景观的异质性降低,景观要素斑块在景观中的分布向着多样化和均匀化程度发展,斑块形状向着简单化和规则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