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油茶是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通过对江西省已筛选出的26个油茶无性系,采用仪器测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油茶无性系脂肪酸成分和构成比例差异。茶油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用油,在所测试的26个品系中,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0.35%,其中平均油酸含量为81.73%;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43%。由色谱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品系间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系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该实验数据可以为油茶的品质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赣无油茶各无性系--产量、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其茶油脂肪酸的组成成分为品质指标,对25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油茶25个优良无性系可分三大等级。I类赣石848、赣无1、赣无11、赣834、赣抚20、赣831、赣无24和赣70;Ⅱ类有赣兴48、赣84-3、赣无12、赣68、赣8、赣55、赣无2、赣70、赣6、赣兴46、赣无15、赣无16、赣71和赣447;Ⅲ类有赣永5、赣190、赣永6和赣77024。油茶无性系存在较大的地理种源上引起的经济性状与油脂成分上的差异,地理种源起源相同的油茶无性系其经济性状与脂肪酸组成含量表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油茶“寒露籽”优良无性系选育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在300多株70年代定选油茶优树的基础上,选用31个“寒露籽”优树进行田间试验测定,依照油茶优良无性评定标准,结合油脂脂肪酸组成情况,选育出湘林104等9个优良无性系,增产幅度达20.1%-121.3%,且油质好,油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4.3434%以上,本研究还对油茶“寒露籽”油脂脂肪酸组成作了分析,证实其中含有微量芥酸。  相似文献   

4.
由湖南省林科所主持,与平江县林业局协作研究完成的“油茶寒露籽优良无性系选育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于1994年12月由省林业厅组织鉴定。据研究报告:该成果不仅应用了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标准进行选优、收集、测定等常规选择,还首次从营养和保健的要求出发,把茶油的脂肪酸组成纳入选择内容,并确定了选择标准。最后,评选出湘林104、湘林106、湘林107、湘林111,湘林115、湘林117、湘林121、湘林124和湘林131等9个寒露籽优良无性系。这些优良无性系试验林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34.88kg-64.32kg,比其它参试无性系平均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5.
广西主要油茶物种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酸含量是评价食用油营养水平的重要依据。对广西油茶主要物种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物种不同,油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普通油茶油酸平均含量最高,其次是宛田红花油茶、越南义安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陆川油茶、博白大果油茶;物种相同,油酸含量变幅范围也较大;各脂肪酸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对江西省40株油茶无性系的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其与种实性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无性系油酸含量在75.83%~85.91%间,平均为81.90%,亚油酸含量在5.43%~12.56%间,平均为7.40%;棕榈酸含量在5.27%~10.39%间,平均为7.94%;硬脂酸含量在0.42%~3.14%间,平均为1.66%。各无性系脂肪酸组成变异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硬脂酸(40.34%)、亚油酸(18.45%)、棕榈酸(16.43%)、油酸(2.49%);油茶无性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6.50%~91.75%间,平均为89.30%,变异系数为1.48%;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30%~12.45%之间,平均为9.61%,变异系数为13.35%;(2)相关性结果表明,油酸与亚油酸、棕榈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果重、果高、单果籽数呈显著正相关,亚油酸与单果重、果高呈显著负相关,这些为油茶良种选育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油茶授粉生物学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优良无性系不但具有异花授粉受孕结实和很高的可配性,而且也能自花受孕结实,同时还发现一个由于雄蕊退化,不产生花粉而自花不能授粉结实的优良无性系。这一发现在国内尚系首次,将为油茶优良无性系杂交育种,营建油茶高级种子园提供新的途径。在研究优良无性系脂肪酸组成时,发现参测的103个无性系中都含有较高的亚油酸,含量范围在9.5613-25.4316%;有92.23%的无性系含有营养价值很高的亚麻酸,含量范围为0.2134-10.0252%;同时,发现有35.92%的无性系含有对人体不利的芥酸。以上发现对油茶无性系测定标准提出新的要求,不但要选产量高,同时要选油质好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高亚油酸含量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评选鉴定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油茶产量和油脂品质及其相关特征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产量和品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油茶无性系间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具有差异性和遗传稳定性,产油量与鲜果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成极显著正相关,与脂肪酸组分间无明显相关,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成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鲜出籽率和棕榈酸成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在茶油产量(750 kg·hm-2以上)和油脂品质(亚油酸含量8.5%以上)双重指标体系控制下,从60个油茶无性系中选育出赣石848,赣6,赣68,赣兴46,赣石834,赣71等6个高亚油酸油茶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产油量平均为1 063.1 kg·hm-2,油酸含量80.0%,亚油酸含量9.7%.  相似文献   

9.
油茶不同无性系嫁接育苗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M43、M48和M60为接穗,普通油茶芽苗为砧木,进行嫁接育苗;采用随机区组调查法对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育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成苗率的差异不明显,苗高、地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径比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无性系嫁接苗成活率和成苗率分别为82.1%~84.9%和75.2%~79.8%,苗高和地径分别为9.62~11.67 cm和0.31~0.36 cm。。  相似文献   

10.
油茶优树脂肪酸组成和相关性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针对复选出的24个油茶优树,采用仪器测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各优树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组成,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主要由4种脂肪酸组成,分别为棕榈酸平均含量为8.44%、硬脂酸平均含量为1.46%、油酸平均含量为80.92%、亚油酸平均含量为8.26%.  相似文献   

12.
以4个油茶良种种籽为试材,采用索氏法提取油茶种子中的油脂,运用气相色谱分析测定油茶种子中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良种间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华硕、华金、华鑫、湘林XLC15’其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89.15%;棕榈酸相对含量介于9.39%~13.18%;硬脂酸介于1.46%~2.86%。4个油茶种子中均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者为‘华硕’是673.1 mg.100 g-1,次之为‘华鑫’是583.9 mg.100 g-1,最低为‘华金’是404.6 mg.100 g-1。不同良种间在精氨酸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他氨基酸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茶油在种子内主要以油体形式存在,因而油体蛋白的数量与种类决定了油体的数量与特性,在长期进化中油体蛋白基因失去了内含子,可促进油体蛋白的快速表达.茶油生物合成过程中涉及了大量酶与蛋白质的参与,其中丙二酸单酰C oA决定了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速度;硬脂酰ACP脱饱和酶直接控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油酸脱饱和酶控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种类.还需克隆相关基因的全长cDNA,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这些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德宏州普通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为综合指标,评价了10个优良单株的果实品质,并进行了不同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旨在为油茶良种选育及优中选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干籽出仁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较高;硬脂酸、芥酸含量较低;各内外品质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茶油的综合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优株XC042、XC053、XC043、XC059、XC044、XC040、LHPS045、XC037、XC057、XC049。  相似文献   

15.
油茶根际硅酸盐细菌拮抗菌筛选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提取的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由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引起的油茶根腐病,导致植株不能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干枯死亡,给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硅酸盐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肥料菌种,同时具有一定的生防功效。从油茶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硅酸盐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油茶根腐病原菌层生镰刀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73株硅酸盐细菌,有7株具有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K56抑制效果最好,平板对峙抑制率达到85.9%;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该菌抑菌活性物质经过热处理以后,基本失去生物活性;在pH值5.0~8.0时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pH值6.0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8.8 mm;紫外线照射60 min后,抑菌圈直径为8.6 mm。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的生防效果较专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随机测序而构建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1号种子EST文库中初步鉴定了与茶油脂肪酸形成相关的大部分关键酶基因,并对其中几个直接控制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与转化的基因进行了相应的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而茶油不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且富含微量生物活性物质。为给油茶及其他植物萜类代谢机理的阐述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为油茶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油茶果实膨大期和脂肪酸合成高峰期的种仁为材料,采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对油茶种仁萜类功能组分代谢的2个不同时期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涉及油茶种仁萜类功能组分代谢调控的基因序列共有68条,包含13类关键酶基因,但是大部分基因在果实膨大期和脂肪酸合成高峰期的差异不显著。文中根据分析结果绘制了油茶种仁萜类物质代谢途径,揭示了调控油茶种仁萜类功能组分代谢过程中的基因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外界生态因子对油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明  刘厚培 《林业科学》1990,26(5):389-395
对21个地区58个油茶物种(或优良品种)进行了含油率、脂肪酸组成、碘值和粗蛋白质等化学品质的分析。通过选取14个不同地区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的品质与19个生态因子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揭示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纬度成明显的正相关;种仁蛋白质含量与8、9月份的降雨量呈负相关的趋势。品质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不同物种之间,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果实的大小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