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减少剧毒、高毒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武安市现有耕地面积5.05万公顷,全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有1333.33公顷绿色谷子生产基地,26666.67公顷有机核桃基地。如何加强剧毒、高毒农药管理,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大胆探索管理方式,强化市场监管,使剧毒、高毒农药管理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2.
宿州市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领  赵晓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889-889,892
介绍了宿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的基本情况 ;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蔬菜品种的农药残留状况 ;指出了蔬菜农药残留较高和较低的品种 ;并提出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减少蔬菜农药残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农业生产中植物害虫不可避免,传统喷洒农药的办法会造成大量有毒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畜造成为害。运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防治,无污染、无残留,为生产优质农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应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绿色革命的兴起,如何降低农药残留造成的损失,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绿色农业、绿色农药、绿色植保则成为当今农产品生产上最关注的热点。目前,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条。  相似文献   

5.
一、面临的挑战 1、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0后我区农业走向世界的需要 我国"入世"在即,"入世"后国外的农产品将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同时也为我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更大、更好的机遇.由于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势必采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的策略,通过人为提高农药残留标准的办法,限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如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保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等等.因此,随着无农药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市场日趋看好和国际贸易中对进口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标准的大幅度提高,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必将成为今后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和我区农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区各级农药管理机构尚无能力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是否超标,无法查清超标的范围、程度等情况,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管理、监控、治理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农药残留”成了热门词汇,相关事件频繁见诸报端。农业部目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等相关答问内容。答问指出,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没有残留是理想主义,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但减少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安全是各国农业和农药管理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7.
水稻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残留是当今食品安全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十分重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MRLs)的制定。MRLs对保护消费者健康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至关重要。文章简要分析比较了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水稻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从中发现我国水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存在的问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防治病虫害,为人类挽回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农药残留的问题。现就对纷繁复杂的农药种类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简单的概述,在调查和研究当前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影响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各种因素,探讨有效的措施,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农药残留是制约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大隐患.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确证技术逐一做了介绍,认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向简单、快速、高效、环保、便利、准确的方向发展;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某环保组织发布调查报告指我国不少品牌茶叶含农药残留,一时间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恐慌.也引发了有关农药残留标准的争议。可以说,导致茶叶等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纠结的原因,姑且排除恶意炒作,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一些人缺乏对农药残留问题的科学认识,混淆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和农药残留超标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佳多频振式诱蛾杀虫灯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佳多频振式诱蛾杀虫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佳多频振式诱蛾杀虫灯能有效地诱杀水稻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成虫,明显降低其田问落卵量和虫口基数,减少害虫防治次数,节约农药及用工成本,降低稻米农药残留,较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农药残留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效果越来越成熟。本文主要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近几年来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正向着高效、快速、便捷、准确的方向发展,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蔬菜为例,从农药残留与蔬菜种类;农药残留高低的季节、产地与市场变化;农药残留品种3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基本情况,并从环境、市场、农户、政府监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形成原因,最后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蔬菜为例,从农药残留与蔬菜种类;农药残留高低的季节、产地与市场变化;农药残留品种3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基本情况,并从环境、市场、农户、政府监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形成原因,最后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中农药的污染成为国际上日益关注的问题,各国均将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列为重要的工作。由于农产品进口国对农药残留要求严格,出口国要求较松,加之各国人民膳食结构不同,因此各国制定的残留限制量往往不同。为了减少国际贸易间的纠纷,做到互相兼容,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设两个专门负责制定和协调农药残留法规和食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的组织:农药残留专家委员会联席会议(JMPR:Joint FAO/WHO Meeting on Pesticide Residues)以及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简称农药残留分委会)(CCPR:Codex Committee on …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农产品应该施用什么农药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农业部门经过慎重考察,正式推出无公害农产品可以施用的农药品种的名单。有关农业专家介绍说,这些被推荐的农药品种大都具有高效、低残留的特点,不仅可以防治农作物上的病虫害,而且不会造成药物残留,农民可以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17.
农药能快速、高效的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 ,在保障农业丰收 ,减少农产品损失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但同时 ,作物、土壤、水域、大气中的农药残留量也日益增大 ,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杀伤天敌等副作用也日趋严重。因此 ,如何加强农药管理 ,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既能达到经济有效地防治病虫草鼠害 ,提高农产品产量 ,又降低农药残留 ,生产出无污染的农产品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将控制农药残留的方法归纳如下 :1 取代高毒农药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削减高毒农药的生产和使用 ,发展安全、经济、高效的农药品种 ,引导和促进农药产品结…  相似文献   

18.
<正>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会损害人体健康,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物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不按施药安全间隔期施药和收获等情况,均会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统计结果显示,农药残留量排在前3位的农产品分别是:黄瓜(含有4~13种不同农药残留)、草莓(含1~13种)、油菜(含1~12种)。此外,农药残留较多的农产品还有豇豆、洋葱、韭菜、西红柿、茄子、荷兰豆、扁豆、芥菜、小西红柿和菠菜等。  相似文献   

19.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面积扩大,本市病虫害发生频率增加、危害程度加重.使用农药防病治虫,既影响农产品质量又污染环境.我们自2003年引进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全市粮食、蔬菜、果树等作物上进行防治病虫研究,均收到理想的效果,减少了农药用量和用药次数,实现农业减灾夺丰收,保护了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及其对施药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残留是困扰农产品安全的重大问题。农户是农药施用的主体,研究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及其施用行为,对于在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及农户的认知对其施药行为的影响为主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