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2.
菏泽市麦套棉氮磷钾肥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摸清在中等肥力、偏碱性沙壤土条件下麦套棉氮磷钾用量。[方法]各取氮磷钾3种肥料5个施用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调查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该地力水平下,当氮225 kg/hm2、磷180 kg/hm2、钾150 kg/hm2时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菏泽市及相关地区麦套棉氮磷钾肥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麦套春棉不同带宽的麦、棉产量及其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1 125 kg/hm2以上,以180 cm的带宽为好;皮棉产量在1 125 kg/hm2以下,以160~170 cm的带宽为宜.在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年施纯N、P2O5、K2O分别为375、210、150 kg/hm2时,可产皮棉1 125 kg/hm2、小麦4 500 kg/hm2,并能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该研究结果为黄淮海地区推广麦套春棉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验组建了麦套春棉、麦套夏棉和夏直播棉第二~四代、第三~四代和第四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与棉花产量损失率的相关式。分别提出麦套春棉第二、三、四代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180粒、50粒和200粒;麦套夏棉第三代和第四代为百株累计卵量25粒和100粒;夏直播棉第四代为百株累计卵量100粒。  相似文献   

5.
研究麦套春棉不同带宽的麦、棉产量及其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1125kg/hm2以上,以180cm的带宽为好;皮棉产量在1125kg/hm2以下,以160~170cm的带宽为宜。在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年施纯N、P2O5、K2O分别为375、210、150kg/hm2时,可产皮棉1125kg/hm2、小麦4500kg/hm2,并能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该研究结果为黄淮海地区推广麦套春棉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麦田套播水稻集全免耕、套直播和秸秆全量还田于一体,是稻作自然农法的一种新形式.本项目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麦套稻的施肥技术,配套完善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从品种选择、种植方式、覆盖地膜、麦收前管理、麦收后管理、适时整枝打顶与去边心、全程化控、合理追肥等方面介绍麦套直播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棉花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合麦套花生应用的缓/控释肥料,选用金正大控释掺混肥(处理1)、史丹利缓释肥料(处理2)、红四方缓释掺混肥料(处理3)、司尔特长效缓释肥(处理4)、土肥收控释肥(处理5)、心连心水触膜控释放复合肥(处理6)6种缓/控释肥料,同时设置史丹利普通复混肥(处理7)和对照(处理8,不施肥),在大田等量施肥条件下,研究不同种类缓/控释肥料对麦套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麦套花生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结荚期(8月8日前后)达到峰值,其中以处理1、2较大,处理3、6次之.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麦套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处理1-6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6的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单株饱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和出仁率均高于处理7和对照,且以处理1和处理2表现较优,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较处理7分别增加13.65%、12.66%和19.15%、17.79%,处理6、3次之.处理1-6的籽粒蛋白质、粗脂肪、油酸、可溶性糖含量和油酸/亚油酸均高于处理7和对照,其中处理1和处理2表现较优,较处理7分别增加9.59%、2.25%、6.77%、6.59%、11.08%和8.52%、2.11%、6.10%、6.08%、9.90%,处理6、3次之;对照籽仁亚油酸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处理7次之,处理1最小.可见,与施用等量普通复混肥、不施肥相比,施用缓/控释复合肥可显著增加麦套花生收获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麦套花生单产,改善花生品质,且以处理1(金正大控释掺混肥)、处理2(史丹利缓释肥料)效果较好,其次为处理3(红四方缓释掺混肥料)、处理6(心连心水触膜控释放复合肥).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DPC系统化控时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PC系统化控对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春棉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为棉铃干物质积累加快,成铃时究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棉花产量有明显提高,对纤维品质无不良作用,优化组合是B2T3,B2T1和B3T2皮棉增产率分别为22.8%,28.4%和43.3%,其中,B3T2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栽培条件对棉株性状的影响,进行麦套夏棉的试验,结果表明:麦套夏棉,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棉苗生长直至中、后期发育,套种棉行越窄,越不利于棉苗生长。因此,麦套夏棉应采用窄畦播种小麦,畦埂套种棉花的种植方式,提倡畦宽110cm,畦面60 cm播4行小麦,畦埂50 cm套种2行棉花,棉花小行距40 cm,大行距70 cm。小麦应选用高产、秸秆较矮、叶片上冲的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1.
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麦棉套作两熟中棉花根系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为采取合理调控措施、解决麦棉两熟双高产栽培中棉花弱苗晚发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池栽和盆栽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设置麦棉自然根系套作(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纱网隔根套作(肥水可相互通过,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塑膜隔根套作(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麦棉复合根系群体,研究套作小麦对棉花根系活力、内源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在麦棉共处期,麦棉自然套作复合根系中小麦根系对肥水的激烈竞争,导致棉花根系干物质累积量和根冠比均显著低于隔根处理。而小麦根系强烈的生理活动,使套作棉花根系处理相对隔根处理处于一种逆境胁迫状态,其根系活力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内源保护酶活性明显提高。同时,根系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也相应增大。到小麦收获后,种间竞争解除,麦棉自然根系处理棉花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得以改善,根系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但由于前期影响还未能完成消除,其根重仍明显低于隔根处理。【结论】套作棉花通过提高根系内源保护酶活性来适应小麦对其造成的营养逆境胁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麦棉两熟种植模式下,研究不同品种与播期对棉花生长、产量以及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为棉花播期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试验中,设置裂区试验,以2个早熟棉品种锦科707和鲁棉2387为主区,4个播期5月10日(SD1),5月20日(SD2),5月30日(SD3),6月10日(SD4)为副区,分析不同品种和播...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甘肃白银地区9种不同水氮配比胡麻/玉米带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随着灌水次数和施氮量的增加,胡麻/玉米带田叶面积指数均表现"抛物线"的变化动态,胡麻/玉米带田干物质量均呈现"直线"上升的变化动态。灌溉次数和施氮量对胡麻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有显著影响,氮肥效应大于水分效应。通过胡麻/玉米带田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可知,所有胡麻产量构成因素对9个处理下胡麻产量影响为:出籽率千粒质量单株粒质量单株蒴果数分枝数蒴果种子粒数株高分茎数,所有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对9个处理下玉米产量的影响为:株高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秃尖长出籽率。由胡麻/玉米带田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可知,适宜甘肃白银的胡麻/玉米带田灌水量和施氮量模式分别是T8-二次灌水三水平施氮量[快速生长期和盛花期各浇一次水(W2)/氮肥240kg/hm~2(N3)]和T6-三次灌水二水平施氮量[快速生长期、盛花期和青果期各浇一次水(W3)/氮肥180kg/hm~2(N2)]。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夏谷品种群体发育与干物质积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中秆大穗型品种鲁谷10号和矮秆紧凑型品种矮88为材料,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品种的群体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面积变化动态相似,叶面积系数随密度的加大而提高,且增加趋势逐渐减弱;密度加大削弱单株发育,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特点不同,矮88前期积累快,产量形成主要在灌浆期前;鲁谷10号后期积累强度高,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且随密度加大,生育后期对产量的形成贡献加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间作与相应单作的比较证实了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施肥对这种间作优势有促使作用。间作优势在光资源的捕获利用方面的表现主要是其提高了PAR的捕获效率而非利用效率。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更强,施肥有缓解这种强烈竞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吉育60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研究了W1(6月11日、7月4日、7月23日、8月18日灌水),W2(6月11日、7月23日、8月18日灌水)、W3(6月11日、7月4日、8月18日灌水)、W4(6月11日、7月4日、7月23日灌水)4种水分处理对春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以及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2和W3处理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其中W2的降幅更大。W2和W3处理大幅度降低大豆生育中期和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降幅表现为W2〉W3〉W4;水分亏缺增加生育后期向叶柄和荚壳干物质的分配比率,减少叶片的干物质分配比率,花荚期水分亏缺大幅度降低籽粒的干物质分配比率,鼓粒期水分亏缺籽粒的干物质分配比率略增;花荚期水分亏缺的减产幅度大于鼓粒期。花荚期水分充足供应,鼓粒期适度亏缺灌溉可提高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南疆核桃间作冬麦复合系统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中根系分布特征,为南疆核桃小麦间作系统土壤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合理设计依据。以核桃、小麦单作为对照,采用根钻法取样,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形态进行分析,比较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系统中植物根的空间分布,通过土地当量法对复合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复合系统中核桃和小麦的根表面积密度、根干质量密度比相应土层的核桃单作、小麦单作小;复合系统中20~40cm土层中1a生核桃、2a生核桃的根表面积密度,比1a生核桃单作、2a生核桃单作降低了30.36%、26.18%;复合系统中与1a生核桃间作、与2a生核桃间作20~40cm土层的小麦根表面密度,比小麦单作降低了23.7%、59.2%;复合系统、单作中0~40cm土层的1a生核桃、2a生核桃的根干质量密度为0~100cm土层内根总生物量的75.31%、82.84%、76.76%、83.23%;0~40cm土层为核桃与小麦根系的重叠生态位,促使复合系统中的根系分布不均匀;复合系统的地上部生物量土地当量比(1.620和1.617)均大于1,比相应单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大豆/玉米间作下干物质累积动态变化与产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供应水平以及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玉米间作下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间作大豆和玉米与单作之间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生育后期,间作大豆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小于单作时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而间作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则显著高于单作。在不施氮时,接种根瘤菌处理的大豆在鼓粒期大豆根瘤干质量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而间作大豆的根瘤干质量显著高于单作;在施氮量150kg.hm-2时,接种根瘤菌处理促进了大豆根瘤的生长,但是间作种植大豆根瘤干质量显著低于单作。在经济产量方面,大豆和玉米间作体系中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大豆和玉米的籽粒产量,不施氮处理,接种根瘤菌比不接种根瘤菌处理大豆和玉米经济产量总量平均增加了14.2%,在施氮为150kg.hm-2时,平均相应的增加6.5%。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的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2年中RFC和RC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能够维持稳定,平均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RF处理水稻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降幅分别为29.98%、19.70%、484%、3.99%和5.74%,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2年中RFC、RC处理的茎、叶和穗的干物质平均积累量与CK处理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较RF处理均显著增加。RFC、RC和CK处理水稻茎和叶在齐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RF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6.23%、50.66%和54.15%,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慢于RF处理,并且维持叶面积指数在较高水平,平均增幅为41.38%、38.35%和38.23%。2年中RFC、RC和CK处理较RF处理均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其中群体生长速率增幅分别为77.94%、70.29%和7669%,净同化率为40.07%、39.47%和38.87%,光合势为38.39%、35.49%和35.94%,进而为稻穗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利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的提高,进而保证水稻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20.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的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2年中RFC和RC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能够维持稳定,平均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RF处理水稻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降幅分别为29.98%、19.70%、484%、3.99%和5.74%,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2年中RFC、RC处理的茎、叶和穗的干物质平均积累量与CK处理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较RF处理均显著增加。RFC、RC和CK处理水稻茎和叶在齐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RF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6.23%、50.66%和54.15%,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慢于RF处理,并且维持叶面积指数在较高水平,平均增幅为41.38%、38.35%和38.23%。2年中RFC、RC和CK处理较RF处理均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其中群体生长速率增幅分别为77.94%、70.29%和7669%,净同化率为40.07%、39.47%和38.87%,光合势为38.39%、35.49%和35.94%,进而为稻穗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利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的提高,进而保证水稻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