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对采自广西巴马县的不同母树的蒜头果种子按三种不同处理进行发芽试验,并将萌发后的幼苗移栽到露天苗床和遮荫苗床,观察其株高和病虫害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母树之间的种子发芽率不同,采收种子的成熟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因素。移栽2个月后,蒜头果幼苗在露天苗床上的株高大于遮荫苗床,幼苗在遮荫条件下更易发生根腐病。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子净度检测十分重要。净度是判别农作物种子质量高低、真伪的四项主要指标(纯度、净度、水分含量和发芽率)之一。净度检测是通过对样品中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3种成分的检测分析,了解种子批中洁净可利用种子的真实重量以及其他植物种子和无生命杂质的种类和含量的过程:是水分含量、发芽率检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净度检测环节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溶液浸泡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种子后进行发芽试验,统计种子萌发情况,分析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10~70 mg/L)的脱落酸溶液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提高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强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减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其中以30 mg/L脱落酸效果最佳。较高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抑制冬油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对白刺种子萌发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白刺种子萌发特性,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处理方法,测定了白刺种子生活力、吸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指数.结果表明:浸种最初的2 h是白刺种子的迅速吸水期,整个吸水过程呈快--慢--缓慢规律.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处理对白刺种子萌发有明显调控作用.150 mg·kg-1的赤霉素处理24 h,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生活力最高,300 mg·kg-1赤霉素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低.6 mg·kg-1细胞激动素处理白刺种子1 h,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生活力均最高,而10 mg·kg-1细胞激动素处理白刺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最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苜蓿品种种子发芽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针对内蒙古西部地区草地土壤盐碱化,选择盐碱土壤的主要成分NaCl和Na_2SO_4配成混合盐溶液进行室内发芽试验,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耐盐苜蓿品种,为内蒙古西部盐碱草场的苜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NaCl和Na_2SO_4按摩尔浓度1∶1,用蒸馏水配成含盐量0.0%,0.2%,0.4%,0.6%,0.8%,1.0%,1.2%,1.4%,1.6%,1.8%,2.0%共11个梯度盐溶液,对25个苜蓿品种进行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种子相对简易活力指数,进行耐盐类型的划分。[结果]轻度盐分胁迫(0.2%和0.4%盐浓度)促进了苜蓿种子发芽,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种子相对简易活力指数;不同苜蓿品种间种子发芽的适宜盐浓度、半致死浓度、极限浓度差异较大。多数苜蓿品种的种子发芽适宜盐浓度是0.0%~0.6%,半致死盐浓度为0.8%,中草3号高达1.4%;极限盐浓度在1.0%~2.0%。[结论]综合聚类分析和种子发芽指标的表现得出,中草3号、新苜2号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属于耐盐品种,magnumV-wet、赤草1号耐盐性较差,属盐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籽粒黄熟度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探究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适宜收获期的感官指标,于2016-2017年以深两优1813、隆两优1813、Y两优1128、创两优华占和Ⅱ优838为材料进行杂交水稻制种,通过不同收获时期形成籽粒黄熟度不同的群体,系统分析了不同籽粒黄熟度群体间种子活力、水分、千粒重及内含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籽粒黄熟度的增加速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籽粒黄熟度的增加,种子活力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种子水分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种子千粒重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种子的直链淀粉、总淀粉、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当籽粒的黄熟度为75%~90%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处于高值水平,且差异不显著;种子水分和千粒重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黄熟度与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 3**和0.664 0**;与种子水分呈极显著负相关(R2=-0.842 4**),与种子千粒重相关性不显著(R2=0.197 2)。籽粒黄熟度与种子内含物均无显著相关性,但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与种子内含物达到显著相关。综上,籽粒黄熟度为75%~90%可以作为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生产适宜收获期的感官指标。本研究结果为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树木种子的发芽率与大于某一界限温度的积温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一般以日平均温度>5℃作为树木开始生长的温度指标,其持续时间为树木的生育期。树木种子萌芽出土的温度有人定为12℃,本文试从种子发芽率与日平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及持续日数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资料取自八一农学院林学系温室发芽试验。一、研究方法对黑松、樟子松、油松、雪岭云杉、兴安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的品质指标进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对10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NaCl胁迫下,对番茄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浓度过高则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当NaCl浓度为50 mmol/L时,石番15号、茄番0738、红杂33、IVF6172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随着NaCl浓度的加大,发芽率、发芽势降低;当NaCl浓度为150 mmo/l时,发芽率明显降低,几乎不能发芽。综合各因素,石番15号、茄番0738、红杂33、IVF6172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可作为耐盐碱品种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9.
低能离子注入种子过程中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玉米干种子作为实验材料,设打印纸覆盖、铝箔覆盖和不覆盖3个处理,研究了在低能离子注入种子的过程中,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不能传递热量的打印纸覆盖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不覆盖的种子的发芽率其次,而可以传递热量的铝箔覆盖的种子发芽率最低。温度能够显著影响注入后种子的发芽,靶室内的高温总体上降低了种子的生活力。文中对离子注入时的温度效应做了校正,并给出了校正后的种子发芽曲线。  相似文献   

10.
以白菜种子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和铜绿微囊藻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根伸长、芽伸长和生物量的影响,探讨其对白菜种子发芽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MC-LR和MC-RR毒性与白菜种子发芽的发芽率、根伸长抑制率、芽伸长抑制率和生物量抑制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毒性敏感高低指标为根伸长〉芽伸长〉生物量〉发芽率,MC-LR的毒性大于MC-RR,其根伸长50%抑制率浓度值(IC50)分别为3.32mg·L^-1和12.68mg·L^-1。铜绿微囊藻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生态毒性远高于MC-LR和MC-RR纯品水溶液,是否由于藻液中多种微囊藻毒素共存时产生了毒性协同作用或藻液中其他毒性污染物的存在而引起的,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四唑染色法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浓度对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染色效果)的影响,探讨测定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方法,明确其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影响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测定值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浓度,得到生活力(X) 与发芽率(Y)线性关系为Y=2.603X-1.617(r=0.985)。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5 ℃、染色时间3 h、TTC浓度0.2%,测得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电子鼻的番茄种子发芽率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防止种子掺假、以次充好,为快速无损检测高发芽率的种子,该文将不发芽的浙杂809番茄种子以不同比例掺入到发芽率为92.6%的番茄种子中,得到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90%,80%,70%,60%,50%和0等6种比例,并利用电子鼻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可以很好的区分出番茄种子发芽率为90%、80%、50%~70%、和不发芽的4种情况;当种子发芽率为70%、60%、50%时,其图形信息部分重叠,利用电子鼻较难区分开.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对上述情况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两种识别模式的训练集的正确率分别为93.6%和97.4%,预测集的正确率分别为65.2%和72.7%,相对于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支持向量机预测系统的误差较小,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干燥后玉米种子生物超弱发光与活力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实验研究了玉米在薄层干燥试验后的生物超弱发光强度和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随玉米种子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的增加超弱发光和发芽率都呈衰减趋势,基本符合一阶动力方程。该文认为生物超弱发光检测技术可以作为种子活性的快速无损间接检测方法,应用于种子加工、储藏、培育等过程中种子劣变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花紫薇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赤霉素(GA)、ABT6号生根粉和自来水(对照)对大花紫薇种子进行12h浸种,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别置于室温和25、30、35℃恒温箱内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大花紫薇种子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发芽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30℃是大花紫薇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赤霉素对提高种子发芽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葱种子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表明,随着其贮藏时间的延长,生活力降低,发芽率降低,种子的生活力与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呈负相关,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脱氢酶(TTC)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火龙果种子播种育苗存在着种子发芽慢、发芽不整齐、发芽率低及幼苗细弱等问题。为了探讨提高火龙果种子发芽速度、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的方法,本试验以白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t & Rose)种子为材料,采用4个不同浓度(100mg/L,200mg/L,300mg/L和400mg/L)外源GA3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在适宜的光、温、水、气条件下催芽,通过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的测定,研究不同浓度外源GA3浸种处理对火龙果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GA3浸种处理对火龙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400mg/L处理效果最好,300mg/L处理次之,再次是200mg/L、100mg/L,对照最差。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火龙果种子播种育苗及育种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顺流干燥种子发芽率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构造并验证了种子发芽率一阶动力预测模型。预测了顺流干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分析了干燥过程中谷物发芽率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保证种子发芽率损失在10%以内的极限热风温度。  相似文献   

18.
超干处理两种落叶松种子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干燥法, 将两种落叶松种子含水量由自然含水量降至5%以下, 测定不同含水量种子老化前后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结果表明: 长白落叶松种子含水量降至3.02%时, 种子各发芽指标在老化前后保持在较高水平, 且老化前的活力指数及老化后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高于自然干燥种子; 在此含水量下, 老化后种子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显著高于自然干燥种子, 相对电导率比后者低, 说明长白落叶松种子以含水量为3.02%时储藏较为适宜。兴安落叶松种子含水量为2.63%时, 各发芽指标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 且老化前除发芽势外各发芽指标及老化后各发芽指标差异显著; 此含水量下, 老化后种子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显著高于自然干燥种子, 相对电导率比后者低, 比其他含水量种子表现出更强的抗老化能力, 说明兴安落叶松种子较适宜在2.63%含水量下储藏。  相似文献   

19.
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条件(0、-0.2、 -0. 3、-0. 5、-0.6、-0.8、-1.0 MPa),对10个番茄品种进行发芽试验,研究渗透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根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 渗透势越低,对种子发芽的胁迫程度越大,在-0.5、-0.6、-0.8、-1.0 MPa 处理下所有供试品种的种子均不能发芽。在0、-0.2、-0.3 MPa 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及幼根发育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供试番茄品种中,石红59号、IVF3155、屯河5501、IVF6172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电场对油葵种子萌发影响的有效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场环境对种子的影响属于当代效应,电场处理种子的生物效应是否存在有效时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1.0 ~5.5kV· cm-1场强范围,油葵种子用不同电场条件处理,筛选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处理条件.再用显著性影响条件处理油葵种子,试验研究电场对种子萌发影响的有效时间.结果表明,电场处理油葵种子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电场对油葵种子萌发期的影响存在有效时间,有效时间为3周.在电场处理种子技术的应用中,电生物效应的有效时间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