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要注意天气情况 秋季拉网起捕一定要选在晴天、气候凉爽、塘鱼不浮头的黎明前后进行,这时拉捕对鱼的影响较小,又能及时将捕起的鲜鱼上市。阴霾、闷热天气不宜拉网捕鱼,以免引起大量死鱼。此外,池塘中鱼浮头或有鱼病发生时,也不宜拉捕。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节,精养池的栽鱼量达到饱和状况,一部分成鱼已达上市规格,可捕捞上市,这既利于鱼类生长及大规格优质鱼种培育,又可减轻池塘载鱼负荷.根据实践,捕捞热水鱼应把握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1)正确把握捕捞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好天气,气温凉爽,鱼不浮头的黎明前后,或早晨水温较低时进行(具体时间视离市场远近程度、销售时间而定).这时拉网捕鱼对塘鱼影响小,又可及时将捕起的鲜鱼供应上市.阴霾、闷热天气和塘鱼有浮头征兆或鱼病发生等情况时,不宜拉网捕鱼,以免引起大量死鱼.傍晚不能拉网,否则会引起上、下水层提早对流,加速池水溶解氧消耗,造成池鱼浮头.  相似文献   

3.
<正> 冬季是塘鱼捕捞上市的有利时机,但冬季捕捞也是第2年鱼病发生的潜在因素,因此在冬季捕鱼时应尽量减少鱼体损伤,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 清除杂物池塘中为防盗设置的木桩、未经清理的大石块和水面上的水葫芦、水花生等会影响正常拉网,捕前一定要先清除池水中的障碍物,以便于拉网操作。2 排水与灌水冬季鱼塘内水比较深,在捕鱼前一定要将水深降至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池塘养鱼在5~10月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稍有疏忽,便会引起严重浮头和泛塘。判断池鱼泛塘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1.看天气。天气闷热、阴雨,无风或刮西北风、西南风(指在夏秋季),表示气温高,气压低,水中溶氧少,水质易恶化,鱼类容易浮头。 2.看食场。鱼类无病而吃食量忽然减少,表明水中缺氧,鱼可能出现浮  相似文献   

5.
分析介绍了池塘水质过瘦、过肥,天气突变,载鱼量过大,氨氮超标,寄生虫,部分疾病等因素引起的浮头现象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每年天气炎热的夏季,也是部分鱼虾上市的高峰季节。伴随收获的喜悦,下网捕鱼及运输途中出现的死鱼问题成了养殖户和鱼贩们的心病。鱼猪、鱼鸭混养的池塘、正在发病的鱼塘,拉网损失尤为严重。一般池塘下网捕捞后池塘都会出现少则几十斤多则一两千斤的死鱼情况发生,而运输鱼的车还没有到达水产批发市场,鱼就开始出现红身、掉鳞、脱粘、烧尾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1忌部分泼药只有全池均匀泼洒药物,不留死角才能使鱼塘的池水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否则会因泼洒不均匀,而影响杀灭病原的效果或造成旧病复发而增加用药成本。2忌在下风处泼药在下风处泼药不利于药物均匀扩散,故应从上风处开始,逐步向下风处均匀泼洒药物。3忌鱼缺氧浮头时泼药鱼类缺氧浮头时绝不能泼药,否则会引起鱼类烦躁不安,甚至造成大批死亡。4忌在恶劣天气泼药阴雨连绵、气压较低或气温骤变、突降暴雨时会造成池水缺氧和水质骤变。这时不宜泼洒药物,否则会引起鱼类浮头,甚至死亡。泼药应在晴天和天气凉爽时进行。5忌在清晨泼药池塘中的溶…  相似文献   

8.
每当春夏之交,天气多变,晴转阴时,往往气压降低,水中溶氧减少,这时不但要适当减少当日的施肥量,而且还要密切注意鱼类活动情况,严防鱼浮头严重时“泛池”死亡。鉴此一旦发现严重浮头时,必须应急抢救。在多数农户无增氧机条件下,可用如下土法: 1.大量地向池塘中冲泻新水。 2.向池塘中泼洒黄泥食盐水。每亩用黄泥、食盐4公斤加水调匀后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9.
每年6~10月气温高,天气闷热,鱼放养量过大或水质败坏等易引起鱼缺氧浮头,甚至窒息死亡.严重者1~2小时可引起塘鱼全部死光.因此,正确分析鱼浮头的原因,识别鱼浮头的预兆和轻重,对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抢救泛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池塘养鱼生产中,鱼浮头经常发生,对渔业生产影响很大,轻者影响鱼的生长发育,重者造成鱼的大量死亡。 一、鱼浮头的表现及影响 鱼浮头就是池水溶解氧低而鱼浮出水面吞食空气的现象。鱼浮头常发生在6~8月份,不同的鱼对缺氧的忍耐力是不一样。浮头一般发生在黎明前后,日出后1~3小时消失,3小时后还不消失就是严重  相似文献   

11.
池塘养鱼浮头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塘养鱼中,鱼类浮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特别在春、夏两个季节.由于午后阳光充足、气温上升较高,鱼类采食活动加强,新陈代谢较旺盛,耗氧量随之加大,因而养殖的鱼类极易出现浮头.鱼类浮头后会引起贫血、体色变淡、生长缓慢、呼吸困难.一旦产生浮头,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重则造成鱼大面积死亡,严重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养殖经验,总结出导致鱼类浮头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每年6~10月份气温高,天气闷热,若鱼放养量过大和水质败坏等易引起鱼缺氧浮头,甚至窒息死亡。严重者1~2小时可引起塘鱼全部死光。因此,正确分析鱼浮头的原因,识别鱼浮头的预兆和轻重,对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抢救泛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增收途径,定位名贵鱼养殖 刘光正生在洞庭湖的一个专业捕捞渔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弃学随父下船捕鱼.几年的捕鱼作业,使他感觉到洞庭湖的鱼越捕越少、越来越小,效益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4.
夏秋季节,天气闷热,雷雨较多,塘鱼一旦放养量过大或水质败坏等就容易引起鱼苗缺氧浮头,导致鱼大面积窒息死亡。因此,加强塘鱼的科学管理,合理投喂饵料,做好预防措施,是提高养鱼产量,增加养鱼效益的有效途径。鱼浮头多发生在夏秋的闷热和晴雨多变的天气,特别是在夜间或黎明。天气闷热,强光照射,突变雷阵雨,气温高;阴雨连绵,闷热无风或大雾天气,气压低,光照弱;久晴未雨,鱼吃食旺盛,水质浓,一旦天气急变,第2天早晨均可能浮头。另外,大量投饵施肥,水质过浓,水色突变,透明度变小,  相似文献   

15.
盛夏酷暑季节,防止鱼泛塘是日常鱼池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引起鱼泛塘的原因1.水肥鱼密,耗氧大。各种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性细菌等都要进行呼吸作用,鱼类排泄物及其它有机物的分解也要消耗大量氧气,引起水中缺氧,造成鱼浮头泛塘。2.阴雨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造氧量减少,水中耗氧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引起泛塘。3.天气闷热,温度高,傍晚下雷阵雨时,使池塘上下水层,因水温变化而产生对流,上层溶氧较多的水和下层溶氧较少的水混合后,整个池塘溶氧量降低。致使鱼类在半夜前后或黎明前浮头,如不及时解救,就会造成泛塘…  相似文献   

16.
┏━━━┳━━━━━━┳━━━━━━━━━━┳━━━━━━━━━━━━━━━━━━━┳━━━━━━━━━━━━━━━━━━━━━━━━━┓┃类荆 ┃ 病名 ┃主要危害对象 ┃ 主要症状 ┃ 防治办法 ┃┣━━━╋━━━━━━╋━━━━━━━━━━╋━━━━━━━━━━━━━━━━━━━╋━━━━━━━━━━━━━━━━━━━━━━━━━┫┃ ┃ ┃ ┃ ┃1.拉网捕鱼运输和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 ┃┃ ┃水霉病(自 ┃ ┃因皮肤受伤,以致霉菌侵入和繁殖,病 ┃ 受伤。 ┃┃真 ┃ ┃ ┃鱼或鱼卵长有白色棉毛状菌丝,…  相似文献   

17.
观塘识鱼病     
在塘鱼饲养中,坚持经常细心巡塘观塘,可以详细地了解到池塘中鱼的分布、运动、吃食、体态、水质等具体情况,及时掌握池塘鱼类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水质状况。1看分布正常的鱼游在水中,活动自如,反应灵敏,不易看到鱼的身影;病鱼常离群独游,散乱浮头,成团打转,并分布塘边、排水口及下  相似文献   

18.
1转水 转水就是指池塘的水体产氧能力、自净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水体中溶氧的含量极低,有害气体和物质大量积聚,进而引起池鱼长时问浮头的现象。表现为,天气正常或突变,水由油绿色变成茶褐色,有时带有腥臭味,存塘鱼并不多,但浮头长时间不下沉。  相似文献   

19.
梁文芳 《动物保健》2014,(7X):55-55
鱼类在含氧量较低的水体中呼吸受到抑制,感到不适,就会到水面上来呼吸,口部稍露出水面,呼吸频率加大,这种现象称为浮头。浮头进一步发展,会使鱼类窒息死亡。浮头的原因通常是缺氧,精养池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喂量和施肥量增加,造成水中有机物质增多,耗氧量加大,因而容易造成池水缺氧而引起鱼浮头,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一)鱼浮头的成因 1.上下水层急速对流,池中含氧量迅速降低.如果白天太阳光强,温度高,傍晚突然下雷阵雨,大量温度较低的雨水进入鱼池,使池塘表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增大而下沉,下层水因温度高比重小则上浮,因而引起上、下层水急速对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