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茶的经济与文化双重属性决定了茶产业发展道路有别于普通产业,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肩负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立足茶文化的深刻历史内涵,制定特色发展路径,是茶产业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天台山云雾茶是中国江南最早人工栽培的茶种,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历史文脉梳理,定位天台山云雾茶特色性发展的三个历史节点,详细分析了原产地天台山对其形成的同化带动作用。基于历史文脉,剖析天台山云雾茶具备的三大历史优势,用作文化效益转为经济效益的内生性动力,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推动天台山云雾茶产业更加蓬勃发展,同时助力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茶文化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
4.
2009年4月1日,由浙江省茶叶学会和浙江省天台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浙江省“天台山云雾茶”敬老茶会在杭州市钱王祠举行。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浙江省原省长沈祖伦,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等领导出席。来自浙江省茶叶学会杭州市区的老会员、全体理事,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天台县的主要领导,兄弟学会代表和特邀代表共60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5.
由浙江省茶叶学会和天台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浙江省‘天台云雾茶’敬老茶会于2009年4月1日在杭州钱王祠隆重举行,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老领导、老专家和浙江省茶叶学会在杭老会员等800余人参加了会议。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省市老领导沈祖伦、王家扬、陈法文、陈子元、孔祥有、吴敏达、薛艳庄、黎清、王一夫、夏仲烈、胡灿时、杨招棣、戴盟、丁可珍等和浙江省各厅局40多名老领导一起参加了此次敬老荼会。 相似文献
6.
7.
8.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精华,古往今来以其和谐之意引领中国文化发展。天台山为浙江知名风景名胜,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与地理环境,融汇天地之和合,成为茶树生长之宝地。古时,道家仙人葛玄于天台山植茶炼丹,一脉相承孕育江南茶祖。天台山的茶因融合天地人之和合,成为茶中精品。 相似文献
9.
10.
11.
桃源县茶资源优势与桃源大叶茶标准化生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源县茶叶具有优良的种质资源、优越的产地环境和健全的科技支撑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是把桃源大叶茶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把品牌优势转变成名牌优势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等环节入手,探索桃源大叶茶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期提高桃源大叶茶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重视果蔗生产的质量安全管理,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要求。制订“义红”果蔗商品标准,提出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呼伦贝尔市大麦生产从无到有,起步晚,推广速度快,2008年大麦播种面积已超过全国四大大麦产区之首的甘肃省.随着大麦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呼伦贝尔市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大麦大田用种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尤为重要,所以急需出台一套科学、严谨、全面、具体的大麦大田用种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此为据,可使呼伦贝尔市大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大麦大田用种标准化生产为指导思想,以推进呼伦贝尔市大麦产业良性发展为目标,对大麦大田用种的田间生产、种子加工、质量监控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天达2116"对西藏冬小麦的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达2116"能改善冬小麦的经济性状,促进其冬前分蘖、后期的生殖生长,增加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减轻锈病危害,从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冬小麦产量,比对照增产3.35%~24.96%,其中以拌种和春天复壮两个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产23.04%和24.96%.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零天化除机插秧技术在水稻实际生产中的适用性,开展了零天化除高速插秧机和常规高速插秧机田间实际生产对比试验,并在田间测产和生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的经济效益。经核算,在其他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技术可增产5.8%、增加收益84.69元/667 m^2。结果表明,零天化除机插秧技术在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同时,亦减少了用药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益,是一项高效省工节本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阐述罗定市现阶段农业标准化生产及“三品一标”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推荐措施,提出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