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配合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计划,使测试数据质量得到监控.研制了3个北京市重金属污染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样品采自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德仁务村、平谷区刘家店孔城峪村、昌平区南口镇南口农场三分场,样品类型覆盖了北京市农用地土壤的主要类型.经检验表明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选择不同系统具有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的11家实验室参与定值测试工作,定值元素64项,尽量选用2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已知准确的可靠的分析方法,按照规范要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异常值剔除,给出了3个候选物样品的推荐值和不确定度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湛江市东北部地区不同类型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状况,保证土壤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本研究采集189个农用地表层土壤样品并分析了其中Cd、Hg、As、Pb、Cr、Cu、Ni、Zn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评估了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污染等级,预测其生态风险,并初步探讨了Cd、Hg的来源。结果表明:湛江市东北部地区农用地表层土壤Cd、Hg、As、Pb、Cr、Cu、Ni、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0、0.15、3.51、18.12、32.13、13.94、8.08、31.65 mg/kg,Cd和Hg存在明显的富集,均值分别为广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3.57和1.96倍,As、Pb、Cr、Cu、Ni、Zn平均值低于广东省背景值。13.23%的样品Cd元素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存在生态风险。区内农用地土壤样品未受污染的占93.12%,其中安全等级的样品占82.54%,轻污染和中污染分别占6.35%和0.53%。不同类型农用地的综合污染风险差异较大,旱地综合污染风险最低,果园最高,从低到高整体排序为:旱地、水浇地、乔木林...  相似文献   

3.
全婷婷    陈学刚    李勇  杨涵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5):37-42
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采取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3种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样品共45个,测定土壤有机质、pH值、粒度理化指标,并对乌鲁木齐城市不同用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值为47.71 g/kg,变异系数为24.10%,不同用地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大小关系是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农用地;研究区土壤呈中性和弱碱性,不同用地类型土壤pH值大小呈现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农用地均值减小的特征;研究区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其中粗粉粒含量最高,其次为中粉粒、细粉粒,粗砂粒、细黏粒含量较低,不同用地类型土壤粒径组分分布规律与整个研究区相同;土壤粒径、有机质与pH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建设用地的细黏粒与有机质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他用地类型土壤粒径与有机质、pH值无显著相关性,有机质与pH值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用地类型对SOM含量、pH值、细黏粒和粗黏粒组分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用地土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缺乏统一规范、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技术标准等问题,从外部因素、时间属性、内在状态等方面诠释了土壤基线水平的内涵特征;从来源、构成等方面构建了农用地土壤基线水平指标体系;从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监测采样、专家咨询等途径分析了农用地土壤基线水平信息的获取方法;从基于时间参比的背景值或本底值、基于空间参比的对照值、基于统一尺度的标准值或基准值、基于生态风险的剂量/强度-效应值和基于头脑风暴的专家判定值等方面比较了5种农用地土壤基线水平值的特点和适用情形,并提出了农用地基线水平优先顺序的确定程序与方法,最后对未来土壤基线水平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土壤的潜在水源涵养功能,以荒草地和农用地2种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对照,于2011年5月在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样地上挖掘土壤剖面,并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和蓄水、入渗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坐标综合评定法首次对该地区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潜在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密度由大到小为荒草地(1.25 g/cm3)>农用地(1.22 g/cm3)>松栎混交林地(0.82 g/cm3),土壤总孔隙度由大到小为松栎混交林地(87.40%)>荒草地(45.87%)>农用地(38.95%);松栎混交林地土壤的蓄水性能和渗透性能最好,农用地最差。运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3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地土壤的潜在水源涵养功能最佳(0.00),农用地土壤的潜在水源涵养功能最差(1.10),建议在该地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以提高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本研究为认识和综合评价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积累了基础资料,从而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障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海南岛农用地土壤的环境质量和重金属污染情况,采集全岛133个农用地表层土壤样品,用地累积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南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和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海南岛农用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Cd、Cr、Zn、Pb、Cu、Ni、Hg、As的地累积指数处于清洁水平的点位占83.46%,处于轻度污染的点位占7.52%,其中主要为Cd、Cr和Cu污染;处于偏中度污染的点位占4.51%的点位,其中Ni的污染占比最大。(2)海南岛农用地土壤受到重金属危害程度较低,研究区整体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低风险。Cd为主要潜在危害元素,Cd处于中等、重度风险采样点占采样点数量的21.80%和3.76%,所占比重最大,说明部分点位地区农用地土壤Cd元素富集。本研究的结论:海南岛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有少部分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属中等生态风险,主要分布区域在定安县南部、澄迈县北部以及昌江县和东方市交界处。  相似文献   

7.
肖鸣  俞丹宏  季天委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317-2318
在浙江省杭州、湖州地区选取5个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跟踪监测,采集周围5个土壤样品、21个农产品分别测定其砷、铅、镉、铬、铜、锌、汞含量, 对照相应的国家标准, 分析土壤和蔬菜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情况。结果表明,5个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均属于农用地土壤低风险类别;21个农产品样品中有1个大米产品镉含量超标。建议对畜禽养殖场周围农用土地建立长期的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黔西北地区煤矿矿山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为煤矿山的绿色发展和矿区及周边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黔西北地区4座开采时间较长的矿山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心样点20~50 m范围内利用随机布点方法在矿山周边农用地采集土壤样品,样品经湿法消解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原子荧光仪测定重金属As、Hg、Cr、Ni、Cu、Cd、Pb、Zn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土壤污染筛选值作为参考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4个典型煤矿周围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主要超标元素为Cr、Ni、Cu、Cd。【结论】矿山开采对周围农用地造成的污染表现出不均匀性,同一矿山周围轻、重污染均存在,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建议对矿山周围农用地展开系统调查,并对已有污染及时采取治理及相应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炬 《上海农业科技》2023,(4):25-27+36
为推动土地资源永续利用,推进上海市宝山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持续发展,特对宝山区蔬菜生产中的优先保护耕地和安全利用耕地二类农用地的蔬菜、土壤、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宝山区优先保护耕地的蔬菜、土壤、灌溉水样品均未出现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宝山区安全利用耕地除了部分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外,蔬菜和灌溉水样品均未出现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0.
设施农用地是高强度土地利用模式的典型代表,持续、单一、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周围环境产生了明显影响。该研究从水环境、土壤环境、区域气候等3个方面对设施农用地扩张带来的环境效应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对设施农用地扩张的环境效应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成果分散、研究视角单一,缺少综合性研究。今后应加强研究设施农用地扩张的水文水环境效应研究;在土壤环境效应研究方面,应提高采样的深度,分析设施农用地长期使用所引发的土壤环境风险,分析设施农用地内部不同用地方式和类型所引起的土壤养分和金属离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加强设施农用地扩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重点加强设施农用地的增温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2016—2018年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项目330个,评定面积1 323.09 hm2,新增耕地面积1 301.98 hm2。本文介绍不同地类补充耕地的方式,土壤养分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地类补充耕地土壤养分含量不均衡;就不同类型补充耕地土壤养分不均衡的特点提出后续培肥对策,坑塘水面补充耕地需要增施磷肥,河流水面补充耕地需要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设施农用地补充耕地需通过农艺措施进一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提升地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重要性及分类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农用地土壤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本文阐明了农用地污染类型、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分类管理对策,旨在推动"土十条"的全面实施,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砷含量,不同的消解方法测定值有所差异,应用电热板消解和微波消解处理标准样品,分析2种消解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采用电热板消解的测定值低于标准值;采用微波消解法的测定值最为接近标准值,是一种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的消解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浏阳市永和镇佳成村5种不同生长类型污染土壤上种植亚麻,以亚麻品种内亚9号为材料,探讨土壤重金属镉对亚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镉含量与亚麻原茎产量、种子产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15328、-0.15167,存在一定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综上浏阳市永和镇佳成村亚麻种植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镉影响了亚麻的生长,使其产生5种不同的生长类型。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六道沟流域采集土壤样品74个,通过测试分析各指标值,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手段,计算出土壤肥力综合性指标值(IFI),对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农用地IFI最高(0.68),表明农用地土壤肥力较好,荒草地和林地次之(IFI分别为0.53和0.40),灌木地土壤肥力最差(IFI为0.35).空间分布格局上,IFI以六道沟流域主沟线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总体来看,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质量处于中下等水平,其中第3级土壤所占面积最大,占流域总面积的46.9%.处于1和2级的土壤仅占到流域面积的23.8%,而处于3-5级的土壤占到76.2%,是前者的3倍多.  相似文献   

16.
以扬州版"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PC版)"为软件工具,对已有的"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矢量图层进行图层切割,制作出目标村的"村界图"和村级"农用地地块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居民及工矿用地图"、"非农用地地块图"、"面状河流图"、"土壤图"等矢量图层。通过属性提取,将土壤图中的土壤属性数据提取到村级"农用地地块图";再将目标村耕地地力调查点位养分数据赋值给村级"农用地地块图",生成村级"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构建了"村级耕地资源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村级耕地资源分类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精准化施肥方案设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山丘区谷地与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性,在贵州省镇远县金堡乡爱河村山丘区谷地和青溪镇鸡鸣村河流阶地分别采集了21个和27个田块的稻田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的重金属镉(Cd)、铬(Cr)、铅(Pb)、锌(Zn)、铜(Cu)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形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很大的差异,谷地和河流阶地土壤中Cd、Cr、...  相似文献   

18.
高琳琳  鲍广灵  张宁  李丁  马友华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105-109,114
随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GB 2762-2017)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试行)的修订,以土壤重金属全量测定值和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指标的研究已较为丰富,规范体系也较为成熟,而以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指标来评价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研究尚少,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的规范更是缺乏.该文比较了国内外利用土壤重金属全量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的优势与不足,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与重金属毒性、生物利用度及移动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作为风险评价指标的优势与可行性,力求为推进基于有效态指标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集和分析北京市崇文区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居住绿地和行道树绿带土壤样品,比较了不同绿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差异,分析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并讨论了城市绿地土壤质量酶学评价的指标选取问题等。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壤酶之间,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②总体上,公园绿地土壤酶活性最高,行道树绿带土壤酶活性最低,街旁和居住绿地的土壤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污染水平可分别反映出不同类型绿地间土壤质量的差异,且结果一致。③5种土壤酶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比较适于作为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的酶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山西平朔露天矿区复垦农用地表层土壤质量差异对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以复垦农用地为研究对象,以原地貌未受损农用地和排土场未复垦地作为对照,共选择18个样地,对比研究复垦农用地、未复垦地及原地貌未受损农用地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值、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磷、速效钾的差异,揭示复垦农用地土壤重构的过程及变异的规律。结果表明:(1)复垦农用地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值、全钾、有效磷、速效钾的均值都略高于未受损农用地;而复垦农用地有机质、全氮的均值都略低于未受损农用地。(2)复垦农用地和未受损农用地在0~10 cm的土壤容重及pH值均略低于10~20 cm土层;0~10 cm的土壤肥力指标均值略高于10~20 cm土层。(3)在0~10 cm土层,复垦耕地和复垦林地的相关土壤理化性质要优于未受损耕地;在10~20 cm,复垦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基本上优于未受损耕地。(4)复垦13年的耕地土壤容重、速效钾与未受损耕地差异不显著;复垦22年林地的单个土壤理化指标基本上优于复垦19年林地,复垦19年林地的单个土壤理化指标基本上优于未受损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