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为堆肥原料,通过添加牛粪、玉米芯等原料以研究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堆肥在二次发酵初期温度高于杏鲍菇菌渣堆肥;各菌渣堆肥期间,随堆肥时间的延长,菌渣p H值及含氮量呈上升趋势,碳氮比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金针菇菌渣堆肥的电导率显著高于杏鲍菇菌渣(P 0.05);金针菇菌渣栽培的双孢蘑菇5潮总产量达到17.17 kg/m~2,略低于杏鲍菇菌渣(对照)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18.65 kg/m~2;菌渣堆肥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较不添加的有明显提高,其中杏鲍菇菌渣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总产量相对最高,为20.60 kg/m~2。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单纯利用杏鲍菇菌渣和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缺陷,以漳州市角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批量生产的一次发酵料(60%杏鲍菇菌渣+20%王老吉茶渣+20%牛粪+豆粕0.25 kg/m2+过磷酸钙0.5 kg/m2+轻质碳酸钙0.5 kg/m2)为对照,开展了复混基质(金针菇菌渣添加稻草)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轻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厂化金针菇的菌渣替代传统配方中的稻草,按照5个梯度添加量进行双孢蘑菇栽培。通过原料成本、二次发酵的能耗成本、用工成本、出菇周期、产量及综合效益6项指标评价,进一步明确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优越性。结果表明:原料成本随菌渣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各处理成本均比CK节约11.56%~22.72%,二次发酵的用工成本、能耗成本都比CK少17.86%~32.14%、11.53%~100.00%。与CK相比,各处理现蕾出菇提前4~9 d,有利于双孢菇产品提前上市,并使冬季出菇周期延长2~23 d,双孢菇的产量增加0.27~0.81 kg/m2。以上评价指标综合说明使用金针菇菌渣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可行,并在生产上以60%金针菇菌渣添加量达到节本增效和轻简化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菌渣在高海拔冷凉区蔬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双孢蘑菇废弃菌渣在高海拔冷凉区作为有机基肥栽培青笋,以及作为主要有机栽培基质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渣作为有机基肥应用在青笋栽培上,可显著促进青笋生长,改善青笋的生物学性状,且增施菌渣有机肥有助于提高青笋的产量,折合产量较对照不施有机基肥增加2 796.72kg/hm2,增产率为4.04%,但增产效果不如羊粪作基肥明显。以双孢蘑菇菌渣为主作有机栽培基质栽培番茄时,番茄果实性状较日光温室土壤栽培(CK)均有所改善,其中单果重较对照增加10.7 g,折合产量达63 919.50 kg/hm2,较对照增产4.97%。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既能避免较高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又满足农业生产较大经济效益的双孢蘑菇菌渣还田量,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化肥(CF),双孢蘑菇菌渣分别提供25%、50%、75%、100%和125%的N(M1~M5)共7个施肥处理,研究两年稻麦轮作周期土壤重金属Cu、Pb、Zn、Cd含量及污染指数和作物投入产出比。结果表明,随着菌渣年施用量的增加,Cu、Pb和Zn年净增加值呈上升趋势,而Cd年净增加值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综合污染系数和投入产出比均与菌渣年施用量存在明显的二次函数关系(P0.05)。基于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和经济效益考虑,双孢蘑菇菌渣适宜还田量应为11 763~12 850 kg·hm~(-2)。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泥炭土添加比例覆土栽培双孢蘑菇对其产量的影响,并首次对泥炭土覆土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氨基酸含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泥炭土覆土栽培双孢蘑菇可以提高其产量及相对净收益.增加子实体中的粗蛋白、总糖含量,提高其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用1份泥炭土、2份红壤土进行覆土栽培,对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草菇是草腐菌、高温菇,在炎热的夏季生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双孢蘑菇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山东聊城莘县由于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被誉为“中国双孢蘑菇之乡”。本文介绍聊城在设施内进行草菇-双孢蘑菇轮作的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利用草菇栽培后的菌渣,添加部分新料栽培双孢蘑菇,实现“一料双菇”,培养料重复利用,栽培成本低,栽培效益高,高低温品种轮作还能减轻病虫害,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以稻草、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为主培养料的3种不同配方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的方法,对其子实体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稻草配方的蘑菇粗蛋白含量(40.00%)和粗脂肪含量(3.20%)较菌渣配方高,其蛋白质品质评价指标均优于菌渣配方栽培的蘑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表明杏鲍菇菌渣配方氨基酸组成最优,菌渣配方均好于稻草配方;借助模式识别得出杏鲍菇菌渣配方、稻草配方栽培蘑菇与全鸡蛋蛋白质的贴近度为0.88,高于金针菇菌渣配方;杏鲍菇菌渣与金针菇菌渣配方栽培的蘑菇,其风味氨基酸含量高于稻草配方;结果说明菌渣配方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常温浸提和加热浸提2种方式制备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分别记为RDT和HDT)处理双孢蘑菇覆土,并设清水对照,检测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RAA)、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均高于对照;H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各项指数除化学评分(CS)外也均高于对照,说明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价值高于对照。因此,双孢蘑菇生长过程中喷施金针菇菌渣提取液,有利于子实体蛋白质营养成分的积累,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质量与产量不够稳定的现状,为改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覆土性能,开展了国产泥炭中添加不同比例进口泥炭的混合覆土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长环境条件下,增加覆土中进口泥炭的含量,有利于双孢蘑菇生长和产量增加,同时对产品品质也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水果黄瓜心灵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栽培基质对水果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基质配方栽培条件下,水果黄瓜心灵的长势及果实品质均优于土壤栽培。其中菌渣、兔粪及骨粉等混合发酵基质∶土壤=3∶1(体积比,处理2)时的栽培效果最好,菌渣、兔粪及骨粉混合发酵基质∶土壤=1∶1(体积比,处理1)时次之,土壤栽培(对照)效果最差。与对照处理相比,处理2栽培条件下,水果黄瓜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分别提高了29.47%、15.42%和12.09%;单株平均产量、果实个数分别提高47.19%、29.79%;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20.99%、5.58%,而硝酸盐含量则降低了25.75%。  相似文献   

12.
牛粪与菇渣配合施用对番茄沙化栽培基质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腐熟牛粪与菇渣等体积混合后,与沙化土以不同体积比配制成的有机栽培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沙化地区设施土壤的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品种"金鹏十号"为材料,研究了牛粪和菇渣混合腐熟物与沙化土不同配比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沙化土中增加牛粪和菇渣的配施比例,可以有效提高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单果质量和产量,但牛粪和菇渣配施比例过大时,反而会抑制番茄的生长发育。此外,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糖酸比也随牛粪和菇渣配施比例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有机酸含量则随牛粪和菇渣配施比例的增加而降低,VC与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则与之相反。【结论】将腐熟牛粪和菇渣等体积混合后,与沙化土以体积比1∶1配制而成的栽培基质,番茄产量高、品质好,在沙化地区设施土壤的改良利用中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桉树皮为主要原料栽培的双孢蘑菇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为合理评价桉树皮在双孢蘑菇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桉树皮、稻草和麦秆为主要原料的3种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测定比较其双孢蘑菇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必需氨基酸比例、氨基酸评分和标准蛋白贴近度指标对双孢蘑菇的蛋白质营养进行评价.[结果]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主要营养成分结构与稻草和麦秆栽培的双孢蘑菇基本一致,均以粗蛋白含量最高,达39.6%~42.4%,其次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5.4%~39.3%;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与麦秆栽培的双孢蘑菇在营养成分含量上更接近,两者的水分、灰分、钠、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前者仅在可溶性糖含量上显著低于后者(P<0.05,下同).桉树皮、稻草和麦秆3种培养料栽培的双孢蘑菇蛋白质营养结构基本一致,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模式,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亮氨酸;三者的必需氨基酸比例分别为37.51%、45.89%和41.87%,氨基酸评分分别为82.23、91.03和86.06,标准蛋白贴近度分别为0.84、0.91和0.87,其中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均显著低于稻草和麦秆栽培的双孢蘑菇.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硒含量为2.35 mg/kg,显著高于稻草(1.31 mg/kg)和麦秆(0.14 mg/kg),达到富硒食品国家标准水平(>0.15 mg/kg).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重金属铅、汞、砷、镉和铬含量均比稻草和麦秆栽培的双孢蘑菇低或与麦秆间无显著差异,且均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NY/T 749—2018《绿色食品食用菌》)规定范围内.[结论]桉树皮可栽培出符合食品基本营养要求、重金属不超标的天然富硒双孢蘑菇,可作为栽培双孢蘑菇的替代原料,但也有待进行配方优化,以提高双孢蘑菇的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新型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覆土材料,以节约泥炭土资源。[方法]将泥炭土与红壤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后作为覆土材料栽培双孢蘑菇,调查覆土后蘑菇菌丝生长情况、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添加泥炭土的处理菌丝上土时间早、覆土层菌丝量增加、出菇时间提前、产量增加。其中泥炭土与红壤土使用比例为1∶2作为覆土材料表现最好,产量比对照高出19.6%,相对纯收入提高了18.0%。[结论]闽南地区应用泥炭土作为覆土材料栽培双孢蘑菇是可行的,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15.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棉秆能否用于栽培双孢蘑菇,不同类型菇房(砖砌房和简易草棚房)栽培双孢蘑菇对其产量影响为目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棉秆做原料,麦秸为对照,设计了8个原料配方试验,在砖砌和简易草棚两种菇房中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用棉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率快,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提前,出菇期集中,且当棉秆用量一定时,牛粪和鸡粪同时施用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比单纯施用牛粪效果更好。棉秆和粪肥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棉秆是双孢蘑菇的优质栽培料且在砖砌房比简易草棚房中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张维玲  张硕  汪峰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215-1219
选择不同稻草、麦秆、玉米芯配比的培养料进行双孢蘑菇栽培试验,测定分析基质理化性质、双孢蘑菇产量、投入产出比等指标,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双孢蘑菇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基料配方T2(干稻草38%、麦秆0%、玉米芯19%、牛粪38%、其他5%)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与全钾的含量均表现出较高水平。且T2的基料配方的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43.17%;生物转化率高达31.48%。对比基料配方T3,将玉米芯比例控制在20%左右经济效益最好,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甘草渣栽培双孢蘑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利用甘草膏生产的副产品-甘草渣来栽培双孢蘑菇的初步试验,利用甘草渣栽培双孢蘑菇,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报道,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渣所含营养完全可以进行双孢蘑菇的栽培,是一种用食用菌生产的新原料,甘草渣料平均单产10.6kg/m^2,最高产量可达12.5kg/m^2,比麦草料平均高4.4kg/m^2。这一副产品的利用,不仅减少了该地区城市的污染源,又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甘草渣资源的地区,进行食用菌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菌渣还田对土壤质量改善的效果和机制,为菌渣还田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双孢蘑菇采收后菌渣直接还田,设计还田量为0(对照)、TMR(三分之一还田)、SMR(二分之一)还田和AMR(全部还田)4个处理,菌渣还田并种植两季茄子后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菌渣还田对土壤各个指标影响都较为明显。1)菌渣还田改善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减轻土壤连作障碍;2)与对照相比,菌渣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但是对土壤铵态氮含量则有显著降低作用3)菌渣还田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规模及土壤酶活性,从根本上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同时还增强了土壤潜在的抑病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开展了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研究,并测定了双孢蘑菇的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可栽培双孢蘑菇,且有提高双孢蘑菇品质和提升双孢蘑菇风味的效果,双孢蘑菇重金属含量符合《双孢蘑菇》(NY/T 224—2006)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以100%泥炭、95%稻田土+5%稻壳(质量分数)砻糠土、50%稻田土+25%珍珠岩+25%蚯蚓堆肥的材料、75%蚯蚓堆肥+25%珍珠岩(体积分数)的材料等处理作为覆土材料进行双孢蘑菇栽培试验,研究不同覆土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产量与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配比为75%蚯蚓堆肥+25%珍珠岩的材料进行覆土的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最快、产量最高、生产效益最好,适宜的蚯蚓堆肥配比能够促进蘑菇子实体提早产生,提高双孢蘑菇的栽培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