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地涌金莲在云南广泛的种植,利用田间地埂、陡坡耕地中种植、不仅能防治水土流失、同时也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贡献。可以开发利用其食用、药用、观赏、绿化的价值,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植物措施的主要物种,在小流域治理、开发性建设项目是的植物措施设计中,值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地涌金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涌金莲侧芽为外植体进行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MS+6-BA 1.0 mg/L+NAA 0.1 mg/L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培养30d后的诱导倍数为3.1;增殖培养基以MS+KT 3.0 mg/L+6-BA 2.0 mg/L+NAA 0.2 mg/L为最好,增殖倍数可达4.20;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 2.5 mg/L+6-BA 2.0 mg/L+0.3%活性炭,生根率达100%;组培苗的最佳炼苗基质为苔藓,成活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4.
地涌金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江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3):3-5
本论述了地涌金莲的生物学特征与开发价值,探讨了目前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地涌金莲试管苗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涌金莲的吸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无菌外植体的构建、芽的增殖及生根培养等几个关键步骤的培养基配方.实验操作按植物组织培养的常规方法进行,实验数据采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涌金莲吸芽纵切后接种于MS+2.5 nag·L-1 6-BA+30 g·L-1 蔗糖培养基上,25 d后长出幼芽;丛生芽在MS+...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地涌金莲吸芽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和生根。[结果]适宜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改良MS+6-BA3.0mg/L+NAA0.3mg/L+AC2.0g/L+Vc0.1g/L+蔗糖30.0g/L+琼脂8.0g/L,增殖系数为4.89;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4改良MS+IBA0.5mg/L+蔗糖20.0g/L+琼脂8.0g/L,生根率达100.00%,平均生根数4.60条,平均根长3.40cm;幼苗移栽成活率达91%。[结论]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地涌金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外植体取材时期对地涌金莲组织培养褐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7、9、11月取材的地涌金莲幼嫩花蕾为外植体,对不同取材时期愈伤组织诱导率、褐化率及分化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为67.79%,显著低于其余取材时期,11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3.96%,7月与9月取材的相互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5月取材的而显著低于11月取材的;从5月至11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褐化率有逐渐降低趋势,5月的最高,达78%,与7月取材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9月、11月的63.5%和60%;9月、11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达到17.47%和20.12%,相互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5月和7月的10.67%和13.11%。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以秋季取地涌金莲幼嫩花蕾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地涌金莲原变种与红苞变种外植体PPO活性及总酚含量的差异,为组织培养适宜外植体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涌金莲原种与红苞变种不同部位总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雄蕊最高,其中原变种为21.42 mg·g~(-1),红苞变种为20.64 mg·g~(-1),且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红苞变种叶片及叶脉总酚含量分别为9.43mg·g~(-1)和2.32 mg·g~(-1),显著高于原变种的4.67 mg·g~(-1)和0.72 mg·g~(-1),而红苞变种雌花子房壁总酚含量为4.96 mg·g~(-1),显著低于原变种的9.44 mg·g~(-1),其余8个部位的总酚含量在2变种间无显著差异;原变种叶片及叶脉的PPO活性分别为971.5和542.8(0.01△A·g~(-1)·min(-1)),显著高于红苞变种的277.2和428.5(0.01△A·g~(-1)·min(-1)),其他部位的PPO活性两者无显著差异。表明总酚含量及PPO活性均较低的花苞片、雄花子房是地涌金莲组织培养较理想外植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云南特产的野生花卉——地涌金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涌金莲属单子植物,又名地涌金、地母鸡、宝兰花,属芭蕉科地涌金莲属多年生多浆肉质草本植物。云南野生的地涌金莲不仅数量多且分布较广,是云南特有的野生花卉,也是人们喜爱的高档花卉品种。近年来经过人工引种移植,在昆明已开始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地涌金莲植株矮小,一般株高1米左右,植株呈匍匐茎丛生,地上部分为假茎,叶片肥大近似芭蕉,叶色翠绿。花序由密集的苞片堆积呈莲花座着生于假茎顶部,整个花序由金黄色苞片自下向上逐层展开,将包藏在里面的一朵朵清香、柔嫩的乳白色小花展现出来。花期较长,可达两个多月。地涌金莲的花可作蔬菜食… 相似文献
10.
11.
植物区系特有现象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章回顾了植物区系特有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简述了特有现象的类型,分别从历史角度、遗传角度、生态角度介绍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对特有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假说。介绍对比了植物特有现象的一些研究方法,认为在研究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有现象明显的较大的类群,综合运用形态一地理学方法、细胞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位酶技术等手段来研究,以期取得更为精确的结果。在综述了我国对植物特有现象的研究之后,认为我们应当对我国特有植物进行编目、确立特有中心、加强重要地区的特有现象的研究,为更好的保护珍稀特有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砂地柏(S abina vu lg aris A n t.)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重点总结、分析了该植物富含的萜烯类和鬼臼毒素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和杀虫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砂地柏杀虫作用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思路及设想。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东北坡拥有51科147种野生有毒植物,本文在其分类基础上,又依据其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类,并概述了其在医药及农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珍稀特有植物掌叶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叶木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对掌叶木的分类学、形态学、生态学、分子系统学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认为孢粉学、植物化学、种质保存、人工更新是今后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的掌握和保护贵州特有及珍稀植物资源,作者调查了贵州省小檗科小檗属特有植物7种,分别为二色小檗(Berberis bicolor H. Léveillé)、毕节小檗(B. guizhouensis T. S. Ying)、平坝小檗(B. pingbaensis M. T. An)、永思小檗(B. tsienii T. S. Ying)、威宁小檗(B. weiningensis T. S. Ying)、梵净小檗(B. xanthoclada C. K. Schneider)和紫云小檗(B. ziyunensis Hsiao & Z. Y. Li),以及珍稀濒危植物1种,即二色小檗,该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建议优先保护;同时将粉叶小檗(B. pruinosa Franchet)和贵州小檗(B. cavaleriei H. Léveillé)移出贵州特有植物行列。文章描述了贵州小檗属特有和珍稀植物的保护价值及其分布产地,并整理出贵州省小檗科小檗属植物新名录(共44种1变种),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乌头属植物物种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对我国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乌头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含有苦木内酯类、三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及甾体类等多种化合物,不仅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其生物活性成分还可以抑制薯蓣炭疽菌、苹果褐腐病菌、番茄枯萎病菌和意大利青霉等多种植物病原菌,是开发植物源杀菌剂的良好材料。本文对鸦胆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头属植物物种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对我国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乌头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