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引起的一种以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特征的猪肠道传染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目前仍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盐霉素(salinomycin, SLM)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排泄迅速、残留量极低的优点。为明确SLM对PEDV的抑制作用,首先通过TCID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检测PEDV在Vero细胞上的增殖规律,进一步经CCK-8试验和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测定SLM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half-cytotoxic concentration, CC50)和其对PEDV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50),最后建立SLM、PEDV和Vero细胞的作用模型,利用RT-qPCR、免疫印迹(...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双香豆素(DIC)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CCK-8法检测DIC对Marc-145细胞的细胞毒性,并计算其半数毒性浓度(CC50);进而使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IC对PRRSV增殖水平的影响;通过不同给药方式处理细胞进一步探究DIC针对的PRRSV增殖阶段。结果表明,DIC对Marc-145细胞的细胞毒性CC50为96.11μmol·L-1,并在浓度为25μmol·L-1时即表现出明显的抗PRRSV活性;DIC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不同时间和不同滴度的PRRSV增殖。DIC对PRRSV感染周期的吸附、入胞和释放阶段无影响,但是可明显抑制PRRSV的复制阶段。本研究证实DIC以较低浓度在Marc-145细胞中表现出明显的抗PRRSV活性,并主要针对PRRSV的复制阶段。本研究提示双香豆素具备开发成临床抗病毒药物或添加剂的潜力,为新的PRRSV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常见兽药恩诺沙星(ENR)、喹烯酮(QCT)、土霉素(OTC)和硫酸多黏菌素B(PMB)对细胞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方法】 以L02、AML12、Marc145、HEK293T、TM3和SK-N-SH细胞为模型, 通过结晶紫染色获得不同浓度下4种药物对6种细胞的相对抑制率, 进行浓度-效应方程拟合, 并分别计算药物在不同生长抑制率下的效应浓度(ECF, 其中F=10、20、25、33、50)。按EC50∶EC50、EC33∶EC33∶EC33、EC25∶EC25∶EC25∶EC25的比例分别进行二元、三元、四元药物等毒性比混合, 以1/2为稀释因子进行浓度梯度处理, 计算抑制率并拟合实际作用曲线, 采用浓度加和模型(CA)和独立作用模型(IA)法评价不同药物之间的联合效应。【结果】 4种药物对6类细胞的生长抑制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无论在哪种细胞中, QCT的毒性最强, PMB毒性最小。4种抗菌药两两组合出现协同的概率较高, 尤其是与OTC的组合, OTC+QCT在6种细胞中均有明显的协同抑制。TM3细胞中易出现相加而对肝细胞和肾细胞协同的可能性更大, 对不同的细胞同一组合的效应变化可能不同。在三元和四元组合中, 相加效应出现的概率上升且变化更为复杂, 易随浓度的变化出现多段效应。【结论】 常见兽药对肝脏、肾脏、神经及生殖细胞具有一定毒性, 且这些药物的联合毒性效应不是简单的相加, 组分、浓度等会影响联合效应, 在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紫杉醇(TAX)、姜黄素(CUR)联合使用在体内、体外抗乳腺肿瘤的作用,本试验采用CCK-8法测定TAX、CUR单体及二者联合使用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系7364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TAX组、TAX+CUR组,考察TAX、CUR联合使用对小鼠乳腺肿瘤细胞系(4T1)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抑瘤药效。体外试验结果显示,TAX单体药物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系7364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91μmol/L,CUR单体药物IC50为53.160μmol/L,CUR(0.25~2μmol/L)和TAX(0.013~0.4μmol/L)联合给药时TAX IC50与其单独给药相比显著降低,表明TAX和CUR在一定比例、浓度时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动物试验结果显示,TAX+CUR组初次给药后第11天肿瘤体积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治疗结束后完整剥离肿瘤,测得TAX+CUR组的抑瘤率为17.3%,而TAX组无明显抑瘤效果。结果表明TAX和CUR在一定配比、浓度条件下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系7364具有...  相似文献   

5.
刘欣媛  孙元  李素  李连峰  仇华吉 《中国兽医学报》2022,(11):2133-2138+2144
研究云芝葡聚糖抑制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效果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利用CCK-8试剂检测云芝葡聚糖对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的毒性并计算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ASFV感染细胞,检测不同质量浓度云芝葡聚糖抗ASFV感染的剂量依赖效应,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25 mg/L的云芝葡聚糖与病毒悬液孵育处理,稀释后加入PAM,评价云芝葡聚糖体外直接杀灭ASFV的效果;同时在ASFV复制周期的不同时间点利用云芝葡聚糖处理细胞,确定其抗ASFV效果最显著的效应阶段;通过qPCR检测抗病毒相关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来初探其抗病毒机制。云芝葡聚糖的毒性较弱(CC50为270.100 0 mg/L),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IC50为0.957 5 mg/L),其不能直接杀灭病毒;在ASFV感染前6~12 h使用云芝葡聚糖处理细胞,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最为显著,且PAM的IL-1β、IL-6、IL-8及TNF-α等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建立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试验,考察泰妙菌素对4种CYP450亚酶的探针底物睾酮、非那西丁、氯唑沙宗、氢溴酸右美沙芬代谢的影响,以反映泰妙菌素对人CYP3A4、CYP1A2、CYP2E1、CYP2D6酶活性的作用。试验分为3组:药物试验组、阳性对照组(不含NADPH)、阴性对照组(不含CYP450抑制剂),孵育体系为100 μL,孵育试验在96孔板中进行。终止反应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以内标法检测96孔板中孵育液的剩余探针底物浓度。根据药物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探针药物代谢浓度之比,计算药物试验组的探针药物代谢率。使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以药物试验组相对代谢率为纵坐标,药物浓度对数值为横坐标作图,计算试验组药物IC50值。针对泰妙菌素与CYP3A4的孵育试验设置多个孵育时间点观察孵育时间对IC50值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酮康唑对CYP3A4的IC50值为0.044 μmol/L,α-萘黄酮对CYP1A2的IC50值为0.030 μmol/L、4-甲基吡唑对CYP2E1的IC50值为0.022 μmol/L、奎尼丁对CYP2D6的IC50值为0.096 μmol/L。泰妙菌素对CYP1A2及CYP2D6的IC50值均大于50 μmol/L,对CYP2E1的IC50值为0.045 μmol/L,对CYP3A4的IC50值为1.609 μmol/L。延长泰妙菌素与CYP3A4的孵育时间(10~50 min)后,泰妙菌素对CYP3A4的IC50值由1.609 μmol/L增加至 8.657 μmol/L。本研究中4种亚酶常用抑制剂的IC50值与参照值相近,表明所建立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试验方法可靠。以IC50值为指标显示泰妙菌素对CYP1A2和CYP2D6无抑制作用,对CYP2E1和CYP3A4存在强抑制作用,泰妙菌素可能是CYP3A4的可逆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利用CCK8方法测定GS-441524作用Marc-145细胞的安全浓度,并通过检测该化合物在病毒吸附、内化、核酸复制环节对病毒的感染能力、mRNA与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评价了GS-441524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的活性,确定其在体外抑制PRRSV的作用阶段。结果显示,在Marc-145细胞中,GS-441524具有良好的抗PRRSV活性,其EC50为2.65μmol/L;该化合物在体外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其CC50为2 706.41μmol/L;对PRRSV复制周期的影响是GS-441524主要抑制PRRSV的复制早期阶段,而对病毒吸附、内化环节无阻断作用。结果表明,GS-441524具有抗PRRSV复制的潜在能力,该结果为抗PRRSV药物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合成沙丁胺醇(SAL)完全抗原为基础获得针对SAL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SAL的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发SAL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为此,分别用混合酸酐法和活化酯法制备SAL-BSA免疫原和SAL-OVA检测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SAL多抗血清,建立检测SAL ic-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SAL-BSA和SAL-OVA,其偶联比分别为17∶1和6.4∶1;免疫后兔血清抗体效价为1∶102400,所建立ic-ELIS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84μg/L,最低检测限(IC10)为0.78μg/L,线性范围IC20~IC80为3.16μg/L~80.1μg/L;精密度(CV)%<10%,回收率在98%~110%之间。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SAL多抗血清除与侧链上含有叔丁基官能团的结构类似物具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外,不存在与其他同类分子的交叉反应。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检测SAL的ic-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发SAL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究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MOGC)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以构建MOGC氧化应激模型,并探究氧化应激损伤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选用MOGC,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用0(对照组)、100、200、400和800μmol/L H2O2处理24 h,测定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量、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H2O2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当H2O2浓度大于200μmol/L并且作用时间超过24 h时,细胞活力低于50%。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H2O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 <0.05)。3)与对照组相比,200、400和800μmol/L H2O2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攻毒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现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777疫苗毒株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以RTPCR进行PEDV CV777疫苗株、JS12流行株S基因克隆测序,进行PEDV S基因核酸序列分析与氨基酸序列分析。分别以转瓶工艺与细胞悬浮培养工艺培养Vero E6细胞,制备PEDV CV777株转瓶灭活苗与悬浮灭活苗。分别以PEDV转瓶灭活苗、悬浮灭活苗、PEDV流行株组织灭活苗(JS12株)产前30d免疫经产母猪;母猪产仔后14d进行仔猪攻毒保护试验。核酸序列分析显示,PEDV CV777株S基因与流行毒株的相似性在96.4%~99.7%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6.7%~99.5%之间。转瓶工艺制备PEDV抗原效价为107.0 TCID50/mL,悬浮培养制备PEDV抗原效价为108.5 TCID50/mL。攻毒保护试验显示,悬浮灭活苗免疫母猪后,仔猪有2/10发病,保护率为8/10,转瓶灭活苗组发病率为8/10,保护率仅为2/10;组织灭活苗组9/10发病;对照组10头全部发病。该试验证明,提高PEDV CV777株的抗原含量,能够有效提高疫苗对PEDV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莱菔硫烷(SFN)对染镉(Cd)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向TM3细胞培养液中添加Cd和SFN,分别测定Cd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SFN的安全剂量范围,建立试验模型,通过检测TM3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细胞抗氧化水平,判定SFN对Cd诱导TM3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随着Cd浓度的增加,TM3细胞的相对存活率降低,Cd对体外培养TM3细胞的IC50为51.4 μmol/L;SFN在一定范围内对细胞存活有促进作用,但超过范围后具有毒性,且浓度越大毒性越大,本试验条件下选择SFN浓度为2.5、5和10 μmol/L。②与对照组相比,Cd组TM3细胞的T-SOD、GSH-Px活性及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 < 0.05;P < 0.01),LDH活性、MDA含量升高;SFN组LDH活性、MDA含量降低,GSH含量、T-SOD活性及GSH-Px活力升高;与Cd组相比,Cd+SFN组GSH含量、T-SOD活性及GSH-Px活力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 < 0.05;P < 0.01);LDH活性、MDA含量则降低,表明SFN具有缓解染Cd诱导TM3细胞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DEV)的血凝特性,进而为建立PEDVHA和HI试验,评估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奠定基础,将CV777、DR13、YN13和YN144共4株PEDV毒株,在37℃下,分别用0、5、10、50、100μg/mL胰蛋白酶处理30min,然后用鸡、兔和猪红细胞进行血凝(HA)试验;用已经鉴定为PEDV抗体阳性的血清和乳清分别进行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显示:4株PEDV毒株只与兔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CV777、DR13毒株的HA现象需要用5μg/mL的胰蛋白酶进行预处理,但是YN13和YN144毒株的HA现象不需要胰蛋白酶作用;该凝集现象能够被PEDV抗体特异性抑制。结果表明,PEDV能够凝集兔的红细胞,不能凝集鸡和猪的红细胞,因而可以用兔红细胞建立PEDV的HA和HI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虫草素抗弓形虫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虫草素与弓形虫RH株共同作用48 h后,采用CCK8法筛选对细胞安全的虫草素浓度。结果显示,以1μg/mL~200μg/mL (以对细胞的抑制率均为0判定)的虫草素为细胞的安全浓度。将巨噬细胞接种弓形虫RH-GFP株,同时分别加入1μg/mL~100μg/m L虫草素,根据弓形虫的荧光强度,计算虫草素对弓形虫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显示,虫草素对弓形虫的IC50为31.24μg/mL,且其对弓形虫的抑制作用与虫草素的浓度呈正相关。将巨噬细胞接种弓形虫RH株,同时加入100μg/mL虫草素,2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并统计黏附与侵入细胞的弓形虫数量,分析虫草素对弓形虫黏附与侵入细胞的影响;24 h后采用吉姆萨染色后统计细胞感染率;收集上述各组细胞样品,一部分细胞采用q PCR检测细胞中弓形虫B1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虫草素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一部分细胞采用IFA检测并统计每孔细胞100个空泡(PV)中的弓形虫速殖子的数量,分析虫草素对弓形虫复制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检测齐帕特罗(ZIL)残留物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c-ELISA),以获得的抗ZIL兔多抗血清为基础,以制备的完全抗原为包被源,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ZIL残留物的ic-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兔血清最佳稀释比例为1∶6 000,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μ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317 ng/mL,线性检测范围(IC20~IC80)为0.136~1.181 ng/mL,最低检测限(LOD,IC10)为0.081 ng/mL。经优化后,检测体系最佳pH为7.4,盐浓度≤0.4 mol/L,甲醇、乙醇、丙酮和和DMSO的含量≤5%,乙腈含量≤10%,且检测基质中牛尿液浓度≤15%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并且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样品添加回收率分别为101%~112%和101%~120%,变异系数均低于10%,检测结果与HPLC-MS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R2=0.990 6。该检测方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强、准确...  相似文献   

15.
通过Marc145细胞体外培养研究浒苔水煎提取物(Enteromorpha decoction,ED)对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抑制作用。结果与仅接种病毒的对照组相比较,25%~50%浓度的ED对PRRSV均有显著抑制作用;ED处理Marc145细胞1、2、3 h均能显著降低PRRSV的滴度,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ED对0.1 MOI和0.01 MOI接种量的病毒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持续作用于Marc145细胞,ED可完全抑制PRRSV的增殖;PRRSV接种前用ED处理Marc145细胞较接种后ED处理更显著地降低了病毒滴度。细胞毒性试验显示,50%ED对Marc145细胞有轻微损伤作用,45%以下浓度则无损伤。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明确辣蓼黄酮有效成分金丝桃苷(hyperoside,HYP)和槲皮苷(quercitrin,QUE)体外抗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效果。通过CCK-8法检测药物对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的毒性作用,检测不同浓度HYP和QUE对PRV感染的3D4/2细胞中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HYP和QUE分别在40、160μmol/L对3D4/2细胞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分别选择浓度为10~40μmol/L的HYP和10~160μmol/L的QUE作为后续试验的药物浓度范围。与细胞对照组相比,使用102TCID50的PRV感染3D4/2细胞能够显著升高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P<0.05);40μmol/L的QUE处理8、12、24 h时可以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感染细胞中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P<0.05或P<0.01);20μmol/L的HYP处理8、12、24 h...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α-亚麻酸(ALA)对水牛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及激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为了筛选体外培养水牛卵巢颗粒细胞ALA最适浓度,在96孔板中加入起始细胞数量为1×104/mL的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细胞贴壁12 h后更换含0(对照组)、10、50、100、200μmol/L ALA的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处理24 h,用CCK-8进行细胞活力检测,筛选出最适处理浓度,并用于后续试验。后续试验分为对照组(0μmol/L)和处理组(50μmol/L)两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颗粒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1(p2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用免疫荧光对颗粒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进行荧光检测和定量分析,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水牛颗粒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经ALA处理2...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细胞水平测试金刚烷胺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金刚烷胺对牛肾原代(MDBK)细胞的毒性作用,确定药物的安全浓度。将感染BVDV的MDBK细胞用金刚烷胺处理,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金刚烷胺对BVD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金刚烷胺的浓度为500μmol/L时,对MDBK细胞有很强的毒性;当浓度低于125μmol/L时,基本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BVDV的半数致细胞病变量(TCID_(50))为1×10~(-2.5)/mL。在浓度为250,166,125,100μmol/L的金刚烷胺的作用下,病毒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17%、4.19%、7.51%、21.69%。说明金刚烷胺在合理浓度下对动物体细胞无显著毒性,且具有抑制BVDV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橙皮苷对3种霉菌毒素处理的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的影响。采用MTT、Griess、细胞划痕愈合试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分泌NO、细胞迁移率。结果3种毒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随毒素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低浓度DON、OTA(0.04μmol/L和0.08μmol/L),ZEN(<2μmol/L)显著提高HepG2细胞活力及促进增殖,高浓度霉菌毒素明显降低HepG2细胞活力及抑制细胞增殖。与霉菌毒素组比较,橙皮苷组HepG2细胞活力降低及增殖减弱,表示橙皮苷能缓解霉菌毒素对细胞的毒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霉菌毒素组HepG2分泌NO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及不同霉菌毒素对NO分泌没有明显影响;与霉菌毒素组比较,橙皮苷组不同浓度DON处理的细胞分泌NO差异不显著。低浓度DON毒素(0.08μmol/L^2μmol/L)处理HepG2细胞24、36、48 h后,DON毒素能极显著促进HepG2细胞迁移,随着霉菌毒素对细胞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迁移快,而高浓度DON毒素(10μmol/L、50μmol/L)对促细胞迁移影响显著低于低浓度DON。结果低浓度DON霉菌毒素促进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表明DON毒素对HepG2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橙皮苷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缓解霉菌毒素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777株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Purdue P115株的基因序列,针对其基因保守区,设计1条共用的下游引物和2条各自病毒的上游引物,可特异扩增出大小分别为213 bp和546 bp目的条带。经过对TaqDNA聚合酶和Mg2+浓度、退火温度(Tm)等PCR反应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该双重RT-PCR的最佳条件为TaqDNA聚合酶浓度为0.03 U/μL,Mg2+浓度为0.05 mmol/L,dNTP浓度为200μmol/L,Tm为51℃。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以及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