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明确斑鳢体质量与形态性状间关系,为提高斑鳢亲本选育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量1165条斑鳢后备亲本,指标包括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眼径(X5)、体高(X6)、肛门处体高(X7)、尾柄长(X8)、尾柄高(X9)共10个性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性别鉴定后,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雌雄斑鳢体质量与形态性状间关系,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 1165条斑鳢包含雄性711条、雌性454条。雌雄斑鳢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下同),通径分析显示,雄性斑鳢体长对体质量影响最大,其次为体高、尾柄高、肛门处体高、尾柄长和眼径;雌性斑鳢体长对体质量影响作用最大,其次为肛门处体高、尾柄高、眼径和尾柄长。对雌雄斑鳢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雄性斑鳢多元回归方程为Y=-484.547+21.628X2+21.577X7-130.000X5+54.475X9-33.605X8+32.055X6,雌性斑鳢多元回归方程为Y=-503.361+24.994X2+31.786X7+56.763X9-38.272X8-83.860X5。检验回归方程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将斑鳢形态性状带入回归方程得到预测值。对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回归方程可用于斑鳢的选育及实际生产工作中。【结论】在斑鳢生产及选育过程中应以体质量为首要考虑因素,并综合考虑体长、体高、尾柄长和尾柄高的影响,以期获得优良性状的个体。  相似文献   

2.
用SPSS21.0软件中的二次函数等6种不同数学模型对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病情指数随时序值而变化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决定系数R2、标准误和F值对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逻辑斯蒂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的病情发展,三次函数也能较好地模拟烟草赤星病的病情发展。以8月中旬烟草赤星病病情指数为预测对象,温度、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为预测因子,用SPSS21.0软件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7个关键预测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测模型:Y=-42.654-0.285X1+4.26X2-0.361X3+0.162X4+0.04X5+0.103X6-0.015X7。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最优选择,得到多元回归预测模型:Y=-35.63+2.286X2+0.157X4。经拟合度检验,该模型的平均拟合率为86.49%。该模型的建立对于烟草赤星病的病害预测及防治提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贵州绿茶感官滋味特征和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及其Dot值,探究智能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及其相关化学物质,为建立贵州绿茶数字化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贵州5个茶叶主产区(遵义、铜仁、贵阳、黔南和六盘水)39个绿茶样品,经人工感官审评、智能感官审评和化学组分检测,结合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贵州绿茶滋味属性评价模型。【结果】醇度和鲜爽度是贵州绿茶的典型共有属性,不同产区贵州绿茶智能感官在鲜味和涩味上均有较高响应值,分别为12.85~18.21和13.15~26.77;苦味响应度较低,为3.98~8.44。不同产区贵州绿茶在滋味化学组分含量方面差异较小,其中水浸出物、总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5.15%~46.63%、5.49%~6.46%和25.56%~27.63%,咖啡碱和绿原酸平均含量分别为35.85~41.63 mg/g和1.96~2.53 mg/g。构建了贵州绿茶滋味属性评价模型:Y(苦)=-0.3041+0.4189X6+0.2182X22+0.0015X1X3-0.0016X1X4-0.0885X2X6+0.6868X2X7-0.0434X6X7;Y(涩)=21.9559-0.4562X6+0.2728X22-0.0196X1X6+0.1206X1X7+0.0192X3X6-0.0308X4X7;Y(鲜)=13.3301+0.1096X22-0.0037X1X6+0.0058X3X6-0.0013X4X6[X1、X2、X3、X4、X6和X7分别表示茶氨酸、谷氨酸、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和绿原酸];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显示,相关系数在0.8100以上,决定系数在0.6600以上,参考模型滋味强度鲜味为9.62~23.10、苦味为0.69~10.99、涩味为2.95~40.51。【结论】高水浸出物、高氨基酸、高咖啡碱和适中茶多酚形成贵州绿茶浓、醇、爽的滋味特征,根据3个模型能拼配出贵州绿茶滋味属性的最高强度和最低强度。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种子活力的相关指标,建立可靠的小麦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模型,有助于选育高活力小麦品种。将104份小麦材料自然老化6个月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8 d,测定发芽势(X1)、发芽率(X2)、发芽指数(X3)、苗高(X4)、苗鲜重(X5)、根鲜重(X6)、根表面积(X7)、根平均直径(X8)、总根长(X9)和根系总体积(X10);采用多样性统计、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小麦种子活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多数指标间呈显著相关性,存在信息重叠。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计算种子活力的综合评价值(D值),将104份材料分为高活力、较高活力、中活力和低活力4个等级,其中高活力材料4份。通过逐步回归方程建立了小麦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方法的数学评价模型:VP=﹣0.171﹣0.025 X1﹣0.074 X2+0.012 ...  相似文献   

5.
为探析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早期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同一批次2月龄斑鳜100尾,精确测量体质量(Y)及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体高(X5)、体宽(X6)、眼径(X7)、眼间距(X8)、尾柄长(X9)和尾柄高(X10)10个形态性状,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通径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构建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探讨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月龄斑鳜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具有最大选育潜力;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长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应用逐步引入-剔除法构建全长、体高、吻长和眼径与体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11.578+0.093X1+0.550X5+0.263X4  相似文献   

6.
为给辽宁省花生主产区新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推广提供借鉴,利用2018-2021年辽宁省花生区域试验参试的69份品系(小粒组54份、大粒组15份)的产量性状及相关农艺性状的试验结果,分析各参试品系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小粒组花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89%~19.62%,大粒组花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86%~16.56%,差异均较大。进一步分析产量(Y)与各性状(X)的最优回归方程Y=222.478 + 0.760X7-3.296X10 + 1.406X11,得到决定产量的农艺性状顺序为籽仁产量(X11)>单株生产力(X7)>出仁率(X10)。在辽宁省花生主产区,提高单株生产力和出仁率是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同时,育种过程中也要注意主茎和侧枝的高度与长度,选择株高适中且抗倒伏的品种更有利于实现稳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生物防火林带的多树种多比例配置及人工抚育措施,以期促进林带由单一林分结构向多功能林分结构过渡,从而提升生物防火林带景观质量。[方法]以木荷生物防火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林下套种杨梅、火力楠、米老排形成多树种组成林分,并设置不同套种树种组成比例、不同修枝程度、不同施肥量等抚育措施进行林分改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可提升生物防火林带景观价值的最优处理模式。[结果]参试生物防火林带景观美景度的评价模型为:Y=-2.122+0.215X1-0.181X3+0.306X5+0.275X8+0.370X9,Y表示生物防火林带美景度评价值,X1、X3、X5、X8、X9分别表示绿视率、胸径变异系数、郁闭度、意境美和林内光线。抚育处理4(A2B1C2),即在以木荷为主要树种,杨梅、火力楠、米老排均占木荷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熟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为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早熟陆地棉品种的籽棉产量与株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通过对产量与株型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与株型性状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对早熟陆地棉籽棉产量有直接作用且有极显著影响的因子(P<0.01),依次是:株高(X1)、铃数(X4)、始节位(X2),对产量(Y)的直接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 1、0.298 1、-0.216 2;果枝数(X3)对Y值直接作用较小,系数为0.082 04,通过其他因子对Y值的间接作用较大,简单相关系数为0.403,相关性极显著(P<0.01)。早熟陆地棉株型性状(Xi)对产量(Y)的最优回归方程:Y=173.898+2.279 X1-17.632 X2+21.795 X4。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为0.527,决定系数R2为0.278。【结论】株高、铃数、果枝始节位对产量性状有直接作用,且作用显著;而果枝台数对产量有间接作用,且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舟山不同野生群体等边浅蛤(Macridiscus multifarius)形态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浙江省舟山市两个海域沙滩的等边浅蛤,测量每个个体的壳长(SL)、壳高(SH)、壳宽(SW)等3个形态性状指标,以及阴干后体质量(BM),采用通径分析等方法评估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地理群体等边浅蛤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其中对嵊泗群体体质量影响最大的形态性状为壳高,而对普陀群体而言,壳宽对其体质量的影响最大。两个地理群体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间接作用均大于直接作用。将偏回归系数显著的变量与体质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得到嵊泗和普陀群体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0.505X1+0.773X2+0.723X3-41.313和Y=0.258X1+0.432X2+0.888X3-23.607,其中,Y为体质量,X1、X2、X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单项农艺性状对综合性状的影响,以2018—2022年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区域试验中完成2年试验的59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变异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9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有效分枝的变异系数最大(32.79%),生育期的变异系数(2.77%)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小(1.897 6),底荚高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2.079 1);主成分分析将9个农艺性状指标转换为5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2.262%;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值(D),综合评价值D与产量及9个农艺性状指标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模型D=0.539+0.042X2+0.048X8+0.020X6+0.038X3+0.023X5+0.029X4(R2=0.989 0,F=761.723,P<0.0001);通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湘西呆鲤(Cyprinus carpio var. Xiangxi)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测量107尾湘西呆鲤的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厚(X4)、躯干长(X5)、头宽(X6)、头长(X7)、吻长(X8)、眼径(X9)、眼后头长(X10)、尾柄长(X11)、尾柄高(X12)、眼间距(X13)、侧线鳞(X14)、侧线上鳞(X15)、侧线下鳞(X16)等16项形态性状指标和体质量(Y)。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曲线拟合等方法,评价湘西呆鲤的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湘西呆鲤16项形态性状中,有14项与体质量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相关性较高的性状为体高(X3)&...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新疆塔河马鹿三杈茸鲜茸重与茸尺的相关关系,为准确估测鲜茸重以及合理收茸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780支塔河马鹿标准三杈茸鲜茸重和8个茸尺指标(主干长度、主干围度、眉枝长度、眉枝围度、中枝长度、冰枝长度、嘴头长度和嘴头围)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以鲜茸重为因变量,茸尺性状为自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鲜茸重预测模型,并进行F检验。通过统计分析表明,塔河马鹿左右侧茸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其中茸重与主干长、主干围、冰枝长和嘴头围显著正相关(P <0.01),嘴头长和主干长及中枝长显著正相关(P<0.01),其左侧三杈茸鲜茸重估测模型:YL=-3.446+0.035X1+0.016X2+0.011X3+0.032X4+0.022X5+0.026X6-0.014X7+0.109X8右侧三杈茸鲜茸重估测模型:YR=-3.969+0.025X1...  相似文献   

13.
为调节苜蓿种子产量,采用随机区组方法,以龙牧801苜蓿为研究对象,将多效唑分别配制200,400和600 mg·L-1 3种浓度于现蕾期和盛花期两次对苜蓿种子田进行叶面喷施,成熟期测定不同处理对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均能够增加种子产量,其中以浓度400 mg·L-1处理增产最高,比对照增产15.47%。喷施多效唑各处理增加了每平方米生殖枝数、每生殖枝的结荚花序数和每结荚花序的荚果数。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种子产量(Y)与每平方米生殖枝数(X1)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7.912 7+0.588 4X1-0.000 7X12,种子产量(Y)与每结荚花序荚果数(X3)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9.504 1+19.917 2X3-1.146 5X32。由此得出,在苜蓿种子生产中喷施多效唑能够提高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雷山天麻品质控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对种植的 132 株雷山天麻箭麻花茎高度、花茎粗度、花被筒长度等 11个地上部分农艺性状和天麻鲜重、纵长、横长等 8个块茎部分农艺性状进行观察与测量,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多元回归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雷山天麻地上部分花茎粗度(平均 8. 74 mm)、花被筒长度(平均 10. 77 mm)、花被筒宽度(平均 7. 34 mm)、子房长度(平均 10. 71 mm)、果实宽度(平均8. 31 mm)、果实长宽比(平均 3. 01)的变异系数为 4. 36%~12. 47%,变异较小,属于较为稳定的性状。块茎部分纵长(平均 85. 39 mm)、横长(平均 62. 31 mm)、环纹数(平均 10. 33 个)和鹦哥嘴直径(平均14. 32 mm)的变异系数为 9. 12%~12. 31%,变异较小,是相对较为稳定的性状。雷山天麻单个块茎鲜重与块茎纵长(X1)、鹦哥嘴长度(X7)等 7 个农艺性状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 Y =4. 428X1-1. 253X7(n=...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以同一批次繁殖的 60 日龄瓦氏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体长(X1)、全长(X2)、最大体高(X3)、肛门处体高(X4)、尾柄高(X5)、吻-背鳍前端(X6)、背鳍基长(X7)、背鳍后端-脂鳍前端(X8)、脂鳍基长(X9)、脂鳍末端-尾鳍基(X10)、胸鳍前长(X11)、背鳍前长(X12)、腹鳍前长(X13)、臀鳍前长(X14)、尾柄长(X15)、头高(X16)头宽(X17)和体重(Y)共 18 个生物学性状,运用表型值统计、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生长曲线拟合等方法,研究了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8 个生物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芡种壳多酚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和抑菌稳定性,为芡种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芡种壳多酚,以多酚提取率(Y)为评价指标,对超声时间(X1)、超声温度(X2)和料液比(X3)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初步纯化;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芡种壳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考察温度、pH及金属离子浓度对芡种壳多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3个因素对芡种壳多酚提取率影响的大小为: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料液比及超声温度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芡种壳多酚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 0.05),超声温度对多酚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 0.01)。得到回归方程Y=14.57+0.064X1+0.26X2+0.11X3+0.079X1X2-0.018X1X3-0.18X2X3-0.11X12-0.54X22-0.19X32;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39 min、超声温度72 ℃、料液比1:41,在此条件下,芡种壳多酚提取率为14.479%,与预测值(14.630%)接近;芡种壳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MIC为0.1625 mg/mL;温度及Ca2+、Mg2+、K+、Na+4种金属离子对芡种壳多酚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不具有显著影响(P> 0.05),而随着pH的增加,芡种壳多酚抑菌活性受到抑制。【结论】采用优化的超声辅助法可有效提取芡种壳中多酚物质,提取到的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良好且较稳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对体质量的影响,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 4 个地点(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河池市南丹县、桂林市全州县、桂林市兴安县)的中国圆田螺 420只,测量体质量(Y)和壳高(X1)、壳宽(X2)、壳口高(X3)、壳口宽(X4)、体螺层高(X5)、第二螺层高(X6)、第二螺层宽(X7),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 个地点所采集的中国圆田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体质量变异系数均大于 20%,具有较高的选育潜力;通径分析表明,不同采集点的中国圆田螺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也不同。建立 4 个采集点中国圆田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大化瑶族自治县:YA= -16.365+0.682X1+0.409X4+0.162X7(R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0月龄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为波纹龙虾优良形态性状的选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测量51尾10月龄波纹龙虾的体质量(Y)和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头胸甲高(X4)、腹部长(X5)、第一腹宽(X6)、第一腹高(X7)7个形态性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10月龄波纹龙虾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找出体质量的主要影响性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建立10月龄波纹龙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筛选出最优拟合曲线模型。【结果】10月龄波纹龙虾7个形态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下同),7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也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体长(X1)、头胸甲长(X2)和头胸甲高(X4)对体质量的影响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且这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决定系数与间接决定系数的总和为0.941,大于0.850,说明波纹龙虾的体质量主要由这3个形态性状共同决定。回归分析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444.692+1.141X1+5.943X2+2.347X4。将回归方程中保留的X1、X2和X43个形态性状分别与体质量进行曲线模型拟合,10种曲线模型拟合结果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曲线拟合获得的模型均有意义。从拟合结果来看,X1、X2、X4对体质量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指数函数、三次函数和幂函数,其公式分别为Y=9.344e0.018X1、Y=-0.029X22+0.001X2+61.131、Y=0.3X42.35,对应的R2分别为0.892、0.936和0.805。【结论】体长、头胸甲长和头胸甲高对波纹龙虾体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在以体质量为主要指标进行苗种繁育和亲本选育时,应以头胸甲长为主要选择性状,体长和头胸甲高为辅助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9.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杂交晚粳甬优538单季直播栽培的7个产量因素的效应。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弹性系数值为结实率(X6)>有效穗(X4)>千粒重(X7)>每穗总粒(X5)>株高(X3)>最高茎蘖数(X2)>基本苗(X1);弹性系数中,03、b5、b7<1,即株高、穗总粒、千粒重3个因素量处于合理阶段,b1、b2<0,b4、b6>1,即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结实率4个因素量处于不合理阶段;有效穗、穗总粒、结实率、千粒重等4个因素的边际生产力较高,是栽培措施上应重点调控的因子。直播高产优化水平为基本苗、最高苗应控制在37.5万·hm-2和552.5万·hm-2以下,株高应在111.4 cm略上,有效穗应控制在292.5万·hm-2以上,穗总粒在261.8粒、结实率在83.9%、千粒重在21.7 g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苦瓜种子的低温发芽能力,测定了52份苦瓜种质种子在15℃处理下的8个发芽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52份苦瓜种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生长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平均发芽速度和种子萌发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异幅度为25.648%~127.182%。(2)发芽率、发芽势、生长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萌发指数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发芽速度与其他所有的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3)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7.773%,其中主成分1贡献率为71.313%,主成分2贡献率为16.460%。(4)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成4个类型,基于综合评价值排序发现BG9、BG5、BG15、BG8和BG55的低温发芽能力强。(5)建立低温发芽能力评价方程D=0.162+0.001×X1+0.003×X2+0.137×X3+0.02×X5,为挖掘及培育耐冷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简化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