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庚村阳桃作为优质早熟传统栽培品种,在湖州市场认可度高,近年受到许多种植者青睐,但其本身存在一些阻碍产业化发展的缺点。本试验通过花粉育性调查、3种栽培模式(露天自然、套袋后期拆袋、避雨)比较试验,探索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寻找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措施。试验结果显示,庚村阳桃花粉生活力高,但萌发率较低,22℃培养条件下萌发率为33.42%,15℃的培养条件下仅有27.07%;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坐果率也较低,平均分别为17.38%、16.77%,异花授粉能将坐果率提升到43.23%;避雨栽培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果肉和果皮花青苷含量、盖和底的果实色泽指数(CIRG)值,能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TA)含量;套黄袋后期拆袋能显著提升果肉花青苷含量,对盖和底的CIRG值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对其他品质性状没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生产上建议,对于较大的庚村阳桃果园,需要选择花粉活力强、萌发率高、花期一致的品种在园区内作为授粉树栽培,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果实转色期搭建避雨棚,从而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和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果袋对低纬度地区(广西)红阳猕猴桃果实色泽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4种不同类型果袋(复合袋、黄袋、黑袋、白袋)套袋处理,研究了各处理不同时期果实的中果皮叶绿素、类黄酮含量和色差值,内果皮花色苷、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含量、色差值和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白袋处理的内果皮花色苷含量、a值、h值和中果皮的L值较低,显著低于黑袋和复合袋处理,中果皮叶绿素含量较高,白袋处理促进了中果皮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降低了内果皮花色苷着色,其花色苷合成结构基因AcCHI和AcDFR2和AcF3GGT1在多个采样时期的表达量均为最低。复合袋处理内果皮花色苷含量较高、中果皮叶绿素含量较低,与a值、b值、色度角相对应,同时提高了内果皮和中果皮的可溶性糖含量,复合袋一方面促进了内果皮着色,另一方面抑制了中果皮叶绿素合成,同时其内果皮AcF3GT1表达量除140 d外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黄袋和黑袋处理整体效果介于白袋和复合袋之间。【结论】套复合袋处理的果实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肉呈现黄绿色,花色苷含量提高,红色更为凸显,其AcF3GT1表达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降低了平均单果重(套一次白袋除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改变果实硬度。套袋提高果面亮度,不同套袋处理果皮色泽差异显著.套白袋果表呈绿色.黑袋呈白色,不套袋果(CK)果锈明显、外观暗淡;套黑袋果皮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分别于盛花后25、35、45、55d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果袋为内层红色袋、外层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处理,结果表明,早期套袋有提高果实单果重的趋势,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硬度和可滴定酸影响不大。果实成熟时,不同时期套袋对果肉Ca、K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早期套袋增加果肉Mg含量,降低Ca/Mg比值。同时,在盛花后35d进行3种果袋(内层白、外层外灰内灰双层纸袋;内层黑、外层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内层红、外袋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处理表明,与对照(不套袋)相比,套袋使果实单果重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Ca含量、Ca/K影响不显著;而内袋红、外袋内黑外灰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内袋黑、外袋内黑外灰双层纸袋的果实K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并且上述两种果袋处理的果实Ca/M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其余果袋对品质和Ca,Mg,K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果袋透光性对晚西妃桃裂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晚熟桃品种晚西妃为试验材料,分析了7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晚西妃果实裂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降低果实裂果率,7种果袋套袋的果实裂果率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套袋后果实单果重均显著提高,但不同果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套袋果实花青苷含量高于不套袋的,果皮叶绿素含量除了3号袋(外表面淡土黄色蜡纸,内层白色蜡纸)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后果实糖酸比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综合来看,在所选用的7种果袋中,以外层表面褐色里黑色,内层白色蜡纸的果袋(5号果袋)在降低果实裂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6.
以映霜红桃为试材,于硬核期分别对果实进行不同套袋处理,研究果实生长发育时期的外观、大小、品质以及成熟期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套袋处理对映霜红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套袋处理增大了桃的单果质量,其中以外黄内黑单层纸袋效果最为显著,无纺布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增大了果实的纵、横、侧径,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套袋处理增大了果实L~*值,降低了果实h~*值,外黄内黑单层纸袋处理对果实着色影响更显著;套袋处理对桃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外黄内黑单层纸袋和黑色无纺布袋显著降低了桃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含量;套袋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桃果肉硬度。成熟期套袋果实外观表现、着色面积、裂果率等均明显优于未套袋的,但套无纺布果袋效果不如外黄内黑单层纸袋的好。套袋处理提高了果实色泽和单果质量,其中外黄内黑单层纸袋处理效果最显著,无纺布果袋处理次之且无纺布果袋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对霞晖8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果实的外观着色改变,糖酸比提高,风味改善。外黄内黑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采前拆袋)使果面着红色水平提高。不同果袋处理比较,黄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最大,但红色色泽、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品质不佳,不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白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红色饱和度和色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带皮硬度、去皮硬度、亮度值、色调角、a*/b*等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综合品质较好。外黄内黑单、双层袋(采前拆袋)果实的单果重、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及糖酸比均较对照高,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硬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品质优于对照,尤以外黄内黑双层袋更好。  相似文献   

8.
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对霞晖8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果实的外观着色改变,糖酸比提高,风味改善。外黄内黑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采前拆袋)使果面着红色水平提高。不同果袋处理比较,黄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最大,但红色色泽、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品质不佳,不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白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红色饱和度和色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带皮硬度、去皮硬度、亮度值、色调角、a*/b*等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综合品质较好。外黄内黑单、双层袋(采前拆袋)果实的单果重、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及糖酸比均较对照高,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硬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品质优于对照,尤以外黄内黑双层袋更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套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降低了平均单果重(套一次白袋除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改变了果实硬度。套袋提高果面亮度,不同套袋处理果皮色泽差异显著,套白袋果表呈绿色,黑袋呈白色,不套袋果(CK)果锈明显、外观暗淡;套黑袋果皮厚度增加,早期套白袋果皮变薄;套袋增加果面果点密度,减小果点直径。相同套袋时期下,套白袋处理与套黑袋处理相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硬度小,果实亮度低,果实偏向绿色和黄色、果点大。套袋晚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表偏向绿色,果点密度小,直径大。套一次袋比同时期套两次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亮度低,绿色度低,果点密度小,果点直径大。早期同时期套两次袋可以有效减小果点直径,改善果实外观。  相似文献   

10.
以白肉枇杷贵妃为试材,分析了3种套袋材料(单层牛皮纸、单层牛皮纸+网兜、内黑外黄双层纸袋)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降低果实锈斑病的病情指数和炭疽病的发病率,其中以单层牛皮纸+网兜效果最佳;套袋使果面光洁、色泽均匀;套袋对果实单果重影响不显著;套袋后果实总糖、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单层牛皮纸+网兜处理有利于提高果肉游离氨基酸含量;内黑外黄双层纸袋的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套袋处理;套袋有利于果肉类黄酮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果皮、果肉中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动态变化,获得光照对血橙内外着色的调控功能信息,为后期改善血橙外观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塔罗科血橙果实转色前期采用不同透光率的果袋对果实进行梯度遮光处理,测定分析梯度遮光处理下血橙转色过程中果皮和果肉中花色苷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利用LC-MS法对黑袋处理和对照血橙果皮中花色苷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血橙果皮和果肉中的花色苷在花后215 d开始缓慢合成,花后245 d快速合成.套袋延缓果皮中花色苷的合成时间,降低其含量,但不影响果肉中花色苷的合成;在影响程度上,白袋处理对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影响较小,棕袋和黑袋处理后基本不着色.血橙果皮和果肉中的类胡萝卜素合成规律不同,各种处理下的血橙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花后135~275 d呈U形变化特点,以花后185 d为分界点,先降后升,而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套袋影响血橙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但并不影响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在影响程度上,白袋处理影响最小,基本与对照相近,棕袋和黑袋处理影响较大,两种果袋均使血橙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32%.在塔罗科血橙果皮中检测到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6'一丙二酰)葡萄糖苷和飞燕草素-3-芸香糖苷等主要花色苷类型.[结论]光照是调控塔罗科血橙果面着色的重要环境因子,但不参与调控果肉中色素的积累.光照影响血橙外观品质主要是通过调控果皮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积累,且花色苷是最主要因子.血橙提质增效需从建园、技术上着重考虑光照因素,套袋虽对果面洁净有利,但不利于血橙外观色泽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不同套袋处理对陇蜜9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桃品种陇蜜9号为试材,用6种不同类型果袋进行果实套袋处理,观察其对桃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塑料袋、黄色塑料袋、单层白色油纸袋、单层黄色油纸袋这4个套袋处理均能显著增加桃果实单果重,较对照不套袋处理的增幅为3.5~62.5 g;各套袋处理的桃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一定程度有所降低,但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及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以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最高,为116.6 g/kg;果实硬度以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处理最高,为7.87 kg/cm2。各类型果袋均可显著提高果实Vc含量,且均能提高桃果实的光亮度,但会降低果实着色度。综合考虑认为,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处理、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均适合陇蜜9号桃套袋生产。但套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在果实成熟时不用解袋,较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工劳力,且该处理与对照桃果在着色度上无显著差异,且果面光亮度显著高于对照不套袋处理,因此认为白色无纺布果袋更适合陇蜜9号桃套袋生产。  相似文献   

13.
套大袋时期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两次套袋中套大袋时期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和CK相比,果实成熟时,过早套大袋的,单果重变小,晚套大袋的单果重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降低。5月2日套小袋的基础上套大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属于套大袋的最佳时期,即5月12日前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迟套袋的果实硬度有所降低,且套袋越迟,白袋和黑袋的果实硬度差别越大。果皮厚度只有套大袋最早的a白比CK果皮厚度低,而其他处理都增厚。果点密度增加,且大袋套得越早,同处理间套黑袋的与套白袋的差异显著,套的晚差异不显著。果点直径减小,且随着套大袋时间越晚,同处理间套黑袋的与套白袋的差异减弱。果实亮度L*值增加,套黑袋的比CK果面绿色度极低,且果面黄色度低,套白袋的比CK果面偏绿,而偏黄色值差异不大。套黑袋的随着套大袋时间越晚,则越偏向绿色、黄色。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苹果套袋技术在黄河故道地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使用小林双层纸袋、塑膜袋、内白蜡双层纸袋3种果袋,分别在花后30、40、50、60 d对富士苹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该地区苹果套袋对果实微环境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温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相对湿度从5月底整体呈上升趋势直到9月底之后开始下降,塑膜袋内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照果面附近湿度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果实发育期钙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总之,套袋对果面温度无明显影响,不同果袋内湿度差异明显,套袋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双层纸袋最佳套袋时间是花后40~50 d。  相似文献   

15.
以4年生紫金红1号为对象,研究不同透光率果袋对油桃果皮色素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套袋处理降低油桃果皮花青苷及叶绿素含量,随着透光率的减少,果皮呈现深红、鲜红、黄红相间、黄色4种颜色,其中透光率为0处理的果实花色素苷和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下降926%和917%。套袋处理可增加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但对可溶性糖、还原糖、Vc含量影响不一致。小林单层袋(Columbia和1 LP)处理显著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同时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生产上应加强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套袋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品质、色泽及叶绿素代谢等指标的影响,为猕猴桃叶绿素代谢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盛花期后30 d,以不套袋作为对照(CK),用外黄内黑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白色单层袋、黄色条纹单层袋4种类型果袋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及单果质量)、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固酸比、果实硬度及干物质含量)、糖含量(果实蔗糖、果糖及葡萄糖含量)、果皮与果肉色泽变化、果实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套袋处理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干物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除白色单层袋处理外,其余套袋处理果实总酸含量均有所下降,固酸比均有所上升。各套袋处理果实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最多较对照降低66.50%;除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外,其余套袋处理果实果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均有所下降。外黄内黑单层袋和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果皮a值、果肉ah值均显著增加,果肉b、CM*、h*值均显著降低;套袋处理果实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93.20%和91.6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套袋处理后果实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AdCAO表达丰度显著下调,AdGLUTR3表达丰度总体呈下调趋势;黄色条纹单层袋处理后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AdCBR1、AdPPH2表达丰度显著上调,AdCBR2、AdCBR3、AdPAO、AdSGR1、AdPPH1、AdPPH3表达丰度均有所上调。【结论】套袋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并无显著影响,但会改变果实糖组分所占比例;同时,果实叶绿素合成及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发生改变,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肉颜色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庚村阳桃是湖州地方特色红肉桃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在当地享有盛名。但目前种植面积很少,频临灭绝。为究其原因,本论文将对庚村阳桃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性状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果实圆形,缝合线明显,果顶微尖,不套袋的果实成熟后部分果面有斑点;平均单果重100.97 g;果肉红色,平均花青苷含量8.93 mg·(100 g)-1,硬溶质,离核,食用方便;风味甜,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湖州地区6月下旬成熟,产量低,盛产期平均25 kg每棵。综合来看,红肉、硬质、早熟、离核、糖度高的地方特色品种庚村阳桃,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和较高的潜在价值,其生物学特性的深入观察、配套栽培技术的详细研究也有明确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果袋对红色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酥红为试材,选择5种不同材质和颜色的果袋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其对红色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色、蓝色和橙色果袋处理可以增加果实质量。套袋后,果实的果形指数无明显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增加,可溶性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褐色和蓝色果袋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糖酸比。褐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处理的固酸比升高,褐色、绿色、透明果袋处理的VC含量高于对照。褐色、蓝色和橙色果袋处理降低了果皮强度和果皮破裂距离。套袋后,果皮穿刺能量降低;除透明果袋外,其余处理均降低果肉的硬度。套袋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果肉细度,提升了果面光洁度,果皮色泽更鲜艳。通过综合评价,果袋使用建议依次为褐色果袋、蓝色果袋、绿色果袋、橙色果袋和透明果袋。  相似文献   

19.
以荆梨一号梨为试材,分别用外黄内黑双层袋、外灰内黑单层袋对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果袋均能显著改善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其果品品质,但单果重有所降低;不同果袋对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品质影响不同,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果实果面为黄白色,与不套袋果实相比,着色一致,洁净,光滑,色泽亮,果点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亦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及Vc含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有不同程度提高。而外灰内黑单层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效果不如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明显。  相似文献   

20.
冬春季节不同套袋对番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春季节,在节能日光温室中以“金棚一号”为试材,研究了5种套袋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和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袋的袋内光照强度较对照均极显著减弱(P<0.01),相对湿度和温度(除晴天鲜膜袋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番茄果实提早成熟,着色级数提高,果径增长率、单果重和穗果重无显著变化;果实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变化,但白膜袋处理的果实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红膜袋处理(P<0.05);果实可溶性糖、带果皮番茄红素、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糖酸比均无显著变化;与CK相比,红膜袋处理后,去果皮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他套袋处理间无显著变化;白纸袋可显著提高果实有机酸含量(P<0.05),其他套袋无显著影响。套袋可减轻番茄果实的受冷害程度,降低灰霉病发生率,提高镰刀菌果腐病发生率,对早疫病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冬春季节日光温室番茄果实套袋应优先选择白膜袋,其次为紫膜袋和红膜袋,鲜膜袋和白纸袋不适宜在该季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