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2019年通过对玉溪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烟后种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玉溪烟后种植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苦荞品种。结果表明,玉溪地方苦荞品种生育期长,株高较高,主茎节数、主茎一级分枝、单株粒重、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差异显著;YK-13产量最高,达2 650.00 kg/hm~2,较云荞1号(CK)增产6.71%;其次为YK-8,达2 543.33 kg/hm~2,增产2.42%;再者是YK-4,为2 500.00 kg/hm~2,增产0.67%,其余参试品种产量低于云荞1号(CK),经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YK-13、YK-8和YK-4地方苦荞品种经筛选、提纯、去杂后,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较好,可在玉溪烟后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平凉市种植的荞麦品种,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塬地对引进的10个荞麦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苦荞品种云荞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 901.75 kg/hm2;苦荞品种平荞6号次之,折合产量为2 266.80 kg/hm2;甜荞品种定甜荞1号折合产量居供试甜荞品种的第1位,为1 930.05 kg/hm2。以上3个荞麦品种可在平凉地区示范推广,云荞2号可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来源的8个蚕豆品种为研究对象,观测其生育期、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荚长、荚宽、百荚重、百粒重等指标,筛选适宜四川果园间作的蚕豆品种。结果表明,鲜籽粒产量与鲜荚产量、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有效结荚节数呈显著正相关。江苏的通蚕鲜8号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分别达到16 362.79 kg/hm2、5 905.06 kg/hm2,比对照成胡10号分别增产28.86%、16.18%,适宜作为鲜食蚕豆品种在四川果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16个荞麦新品种在定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对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16个荞麦(甜荞和苦荞)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甜荞品种以定甜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1 746.7 kg/hm2,较对照定甜1号增产22.7%,生育期88 d,中熟,株高59 cm,主茎分枝2.2个,主茎节数9.0个,单株粒重2.21 g,千粒重27.4 g,结实率21.07%。苦荞品种以六苦2081折合产量最高,为3 293.3 kg/hm2,较对照定引1号增产21.8%,生育期100 d,晚熟,株高106 cm,主茎分枝4.3个,主茎节数16.9个,单株粒重4.38 g,千粒重21.6 g,结实率47.10%。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9,(9):18-19
为筛选出适宜六盘水地区种植的苦荞品种,2014~2016年对各地引进的13个(对照九江苦荞)苦荞品种(系)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和云荞2号产量分别为124.06公斤/亩、115.69公斤/亩、113.61公斤/亩、112.65公斤/亩和110.20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9.49%、11.42%、9.42%、8.49%和6.14%,其他性状较优。初步说明,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云荞2号适宜六盘水市种植推广。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6.
2009—2011年第9轮全国苦荞品种区试定西点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参试品种(系)中,以云荞2号丰产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折合产量最高,为2 660 kg/hm2,较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15.66%。适宜在定西市及周边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苦荞品系定苦荞2号是从镇巴苦荞中系统选育而成.在2016—2018年多点区域试验中,定苦荞2号3 a 15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693.40 kg/hm2,比对照品种川荞1号增产10.57%.该品系中早熟,生育期97 d.株高121.7 cm,主茎分枝6.1个,主茎节数16.3节,株型紧凑.籽粒长锥形、灰黑色,单株粒重...  相似文献   

8.
为挖掘苦荞新品种黔苦2号的增产潜力,对其进行了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延迟,单产逐渐降低;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4日,此期播种株高适中,主茎节数较多,主茎分枝数多,千粒重、单株粒重均较重,产量达3 383.33 kg/hm2。为避免晚霜,也可于4月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9.
荞麦新品种定苦荞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定苦荞1号选自西农9920。在2012—2014年第十轮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中,2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528.90 kg/hm2,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9.96%。生育期91 d,株高131.5 cm,主茎分枝5.5个,主茎节数16.5节,单株粒重5.0 g,千粒重15.7 g。籽粒含碳水化合物67.19%、脂肪3.02%、蛋白质13.05%、水分10.61%、黄酮2.08%。抗旱、耐褐斑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内蒙古达特拉、赤峰、宁夏固原、山西大同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不同供氮水平对晋荞麦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得到在晋北地区甜荞种植的最适施氮量。设置了7个供氮水平:0 kg/hm2(N0)、对照45 kg/hm2(N 45)、90 kg/hm2(N 90)、135 kg/hm2(N 135)、180 kg/hm2(N 180)、225 kg/hm2(N 225)和270 kg/hm2(N 270),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下晋荞麦3号的物候期、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性状以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会延长晋荞麦3号的生育期;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株高、茎粗、一级分支数、主茎节数和叶面积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3个产量性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晋荞麦3号的产量在供氮量为180 kg/hm2时最高达到1 672.5 kg/hm2,比供氮量为45 kg/hm2的对照增产35.6%;随供氮量的增加,品...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天水市种植的大麻品种,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清水大麻为对照,对引进大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等进行比较试验,评价不同品种在天水市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清水大麻的株高最高,为315.11 cm,云南火麻1号茎粗最粗,为13.69 mm。不同品种种子产量差异很大,固原2号产量最高,为757.8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41.156 0%;河池1号为680.2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26.702 7%。清水大麻的纤维产量最高,为693.333 3 kg/hm2;清水大麻的原茎产量最高,为2 808.90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评价参试苦荞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5个参试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半干旱区、半干旱易旱区和干旱区的6县(区)多年多点试验数据进行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PCA与品种的稳定性(Dg)和试点的稳产性(De)分析,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和川荞3号,晋苦荞2号产量为1 671~2 59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7.3%。川荞3号的产量为1 474~2 513 kg·hm-2,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7.5%;试点辨别力代表性以半干旱易旱区的海原县,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及半干旱区的西吉县比较理想;试验经历了干旱年份、正常年份和丰水年份,参试品种在干旱年份较丰水年份产量减产28.0%~45.3%。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通辽地区荞麦产业发展,对14个不同生态地区的42个甜、苦荞品种进行3a试验研究,调查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在通辽地区种植的甜、苦荞品种生育期应控制在100d以内,才能保证正常成熟,参试甜荞品种蒙0530、赤甜荞1号和通荞1号与对照(CK)产量接近。苦荞品种中,增产率最高的为苦荞1307-893,产量为3 278.10kg·hm-2,平均增产1 543.5kg·hm-2,其次为黔苦5号、黔苦6号、六苦04号分别比对照增产1 063.35、689.40、295.65kg·hm-2,与对照产量接近的有云荞2号(1 878.60kg·hm-2)、晋苦荞2号(1 814.25kg·hm-2)、晋苦荞6号(1 752.60kg·hm-2)、川苦荞3号(1 664.55kg·hm-2)、酉苦1号(1 579.65kg·hm-2),这些甜、苦荞品种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均适合在通辽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平川区寒旱区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抗旱蚕豆品种,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在平川区黄峤镇对引进的8个蚕豆品种在产量及生长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临蚕12号折合产量为3 653.33 kg/hm2,产量最高,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5.26%;临蚕9号折合产量为3 516.19 kg/hm2,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0.94%,可进一步推广应用。青蚕13号抗旱性强,表现尚可,折合产量为3 420.95 kg/hm2,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和冬油菜茬复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希森6号和陇薯3号分别为中早熟组和中晚熟组对照,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茬适宜种植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红美、兴佳2号、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4 595.5 kg/hm2、20 634.0 kg/hm2、19 608.0 kg/hm2,分别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30.01%、9.07%、3.65%;中晚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5 568.0 kg/hm2、23 626.5 kg/hm2、22 401.0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86.27%、23.73%、17.31%。对于冬油菜茬复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而言,中早熟品种红美的产量表现较佳,折合产量为26 491.5 kg/hm2,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2.09%;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的折合...  相似文献   

16.
2012年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2年在赤峰市进行9个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荞麦2号产量最高,可在赤峰地区推广种植,晋苦6号、云荞1号、川荞1号、川荞2号、吃鸽苦荞、大安苦荞、黔苦3号产量性状较差,不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在临洮县对11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陇中6号产量最高,为9 800.0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2 066.67 kg/hm2,增产率26.7%。天选57号、陇育5号、庄浪13号等3个品种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陇中7号、陇中1号、中梁34、中麦132等4个品种产量在7 500 kg/hm2以上,通过产量、抗逆性分析,以上8个品种均可在临洮县寒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天水市旱区对新引进的8个苦荞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云荞2号生育期91 d,中晚熟,株高适中,综合性状较好。折合产量最高,为2 613.64 kg/hm~2,较对照品种平荞6号增产250.00 kg/hm~2,增产率10.58%,增产潜力较大,适宜在天水市及周边同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用GGE双标图分析苦荞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及试验地点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准确有效地分析苦荞品种适应性,筛选优良苦荞品种和评价试验地点,为苦荞品种推广应用和区域试验试点的科学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变异分析和GGE双标图对国家区域试验中第8轮苦麦区域试验的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千粒质量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1)参试品种(系)在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4个性状上的平均值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而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平均值表现为南方高于北方。参试品种(系)间各个性状的变异小,稳定性较好,但类型不丰富。(2)南、北方各有其适宜的高产稳定品种。云荞67、昭苦2号、西苦7-3为适宜于南方的高产稳产品种;西农9940、凉苦-4和威苦02-286为适宜于北方的高产稳产品种。【结论】利用GGE双标图可以对试验地点分组,但对于试验点的评价和取舍要结合地理环境条件进行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432A与双低恢复系黔油114C测配,通过单株成对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93114,于199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1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最高产量达3 889.5 kg/hm2 ,平均产量2 435.85 kg/hm2 ,较对照品种秦油2号增产17.86%,且早熟5 d;在长江流域区试中最高产量达3 210.0 kg/hm2 ,平均产量2 172.15 kg/hm2 ,较对照中油821增产5.26%,且早熟2 d;表现出丰产、稳产、中早熟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于中高海拔地区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