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12个龙井茶,以SDE法提取茶叶香气,用GC-MS配合标准样品定性和定量分析,再以聚类分析探讨产区之间茶叶香气组成及含量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西湖产区龙井茶香气组分的数量较多、香气含量较高,尤其是芳樟醇、己酸叶醇酯、β-紫罗兰酮、橙花叔醇、苯甲醛、壬醛、香叶醇、雪松醇和反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9种重要香气组分的含量较高。以这9种组分的含量为变量,以茶样为实体,作聚类分析。将13个茶样分为两组,来自西湖产区的6个龙井茶样和来自钱塘产区、越州产区的茶样各1个茶样聚为一组;其余5个茶样聚为一组。双浦镇虽属于西湖产区,但该地龙井茶香气和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样有一定差异;敬亭绿雪不能和西湖产区龙井茶聚为一类。据此认为:(1)原产地的西湖龙井茶香气的成分多、含量丰富;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龙井茶香型比较接近,各有一个优质茶样与西湖产区龙井茶聚为一类;敬亭绿雪距离原产地远,其香气组成与西湖产区龙井茶差别大。(2)可以选用合适参数,再以多元分析方法明确揭示几个茶区龙井茶香气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应玉萍 《茶叶》2016,(2):108-110
西湖龙井茶是全世界茶叶中的珍品,西湖龙井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茶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湖龙井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切实做好抢救、保护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景观体现了和谐的人地关系,对专注土地营造的风景园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故文章从历史变迁角度,结合图文互证、田野考察等方法对西湖龙井茶文化景观三个历史阶段展开研究,发现变迁关键因素为:神灵文化、佛禅文化、士大夫文化以及乾隆南巡这一历史事件,提出保护西湖龙井山水景观这一实体空间,以延续西湖龙井茶文化景观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4.
李竹雨 《茶叶》2009,35(1):55-57
《红楼梦》通过有关茶事的细节描写,塑造出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典型的社会环境,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有关茶事的描写有262处,出现“茶”字459次。曹雪芹把著名的西湖龙井茶与全书的灵魂人物林黛玉相联系,通过龙井茶丰富了黛玉的形象,给我们了解黛玉的人物性格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周静怡  冯海强  罗列万 《茶叶》2023,(2):106-108
本文旨在西湖龙井茶产业现状与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湖龙井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建议,并就茶叶企业作为和担当提出了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6.
打造西湖龙井茶文旅印象“金三角”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与文创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是近年来"三产融合"的新兴业态,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之一,受到广泛关注。杭州是西湖龙井茶原产地和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茶都"。本文提出打造西湖龙井茶文旅印象"金三角"的构想,对西湖龙井茶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提升西湖龙井的品牌溢出效应,助推"杭为茶都"建设。  相似文献   

7.
沈培和 《中国茶叶》2006,28(4):31-31
本书汇集了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龙井茶生产、经营、研究的茶农、茶界学者、专家和文艺界人士的亲历、亲见、亲闻以及亲自研究考证有关西湖龙井茶的珍贵历史资料,是第一本以“三亲”角度来写西湖龙井茶的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茶香氤氲中演绎西湖龙井茶文化的历史传奇,以及许多关于西湖龙井茶的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相似文献   

8.
许咏梅 《茶叶》2023,(1):1-8
西湖龙井被誉为中国的“绿茶皇后”,自2009年以来,西湖龙井茶的价格一直飙升且居高不下,本文根据三次实地调查,采用1980—2016年间的顶级明前西湖龙井茶的价格数据,运用经济学原理,对顶级明前西湖龙井茶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近年来,顶级明前西湖龙井茶的“身份”已由生活必需品转变成奢侈品了。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顶级明前西湖龙井茶产量极少、供需缺口的日益增大,特(顶)级西湖龙井茶的人均消费量微乎其微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其它因素如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西湖龙井茶的拍卖价格、2012年后开始实施的反腐败抑价政策、西湖区独特的气候环境等都是辅助影响因素,本文也为“武夷大红袍”、“信阳毛尖”等的名茶价格研究提供案例佐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的故乡,杭州是中华茶和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2005年,8家"国字号"茶业机构授予杭州"中国茶都"称号.西湖龙井茶被誉为"绿茶皇后",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国名优绿茶中的翘楚.文章阐述西湖龙井茶在杭州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对西湖龙井茶产业新格局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巩固杭州"中国茶都"的地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湖龙井茶一级产区施肥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旭霞  余继忠  姜新兵  邵勇  林晨 《茶叶》2013,39(2):97-100
对西湖龙井茶一级产区土壤和肥料管理状况的调查表明,基肥的施肥时间和方式较为科学合理,为西湖龙井茶的优异品质提供了基本保障。不同村的施肥习惯和肥培管理有明显差异,但同村有较高的一致性。调查茶园平均肥料投入群体1041.13元/亩,龙井43茶园1281.00元/亩,肥料投入达到每亩800元时,加大肥料投入对春茶产量和产值增加贡献不大,控制施肥对促进西湖龙井茶一级产区节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66.7%茶园中的有机质含量达到优质茶园土壤标准,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速效硫、速效锌基本达到或超过优质茶园土壤标准;55.6%茶园速效镁含量偏少,建议适当增施镁肥。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了该地区茶园肥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西湖龙井茶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为了进一步保障西湖龙井茶的质量安全,探索西湖龙井茶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推进茶树病虫害社会化服务方式,从2010年开始西湖风景名胜区在全区实施了西湖龙井茶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解决当前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存在的问题,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和效果,整体提升西湖龙井茶的质量安全水平。一、西湖龙井茶病虫害统防统治做法1.落实组织保障2010年7月,杭州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湖龙井茶群体种种质资源保护和病虫害  相似文献   

12.
郭丹英  江皓 《茶叶》2006,32(4):233-234
我省产茶历史悠久,名茶众多,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推西湖龙井茶。龙井产茶可追溯到唐宋,明代更是声名鹊起,到了清代,由于乾隆皇帝的格外推崇,龙井茶的名声已在诸茶之上。从晚明开始,中国茶叶开始大量运销海外,清时欧美各国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大大促进了中国茶叶的生产和销售。龙井茶除作为贡茶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进贡宫里外,大量的还是作为商品流通。到了民国时期,龙井茶按不同的产地被商家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字号,而以狮峰所产龙井为珍,每到春茶上市之时,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杭城采购龙井茶。当时杭州城内的茶庄、茶号特别多,大多数以经营…  相似文献   

13.
《茶叶科学》2012,(1):28
<正>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绿茶,享誉海内外,历来被奉为国宾礼茶。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茶、钱塘龙井茶、越州龙井茶三种。由于龙井茶声名显赫,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龙井茶,大大扰乱了龙井茶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杭州《都市快报》连续讨论了怎样保持西湖龙井茶传统品质问题,中心话题之一是种植了龙井43等无性系品种,有使西湖龙井茶失去传统品质之虞。这种认为无性系品种会使品质下降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且有着很大的误导作用,在此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5.
金建公 《茶叶》2011,37(3):181-183
本文阐述了生产西湖龙井茶优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与西湖申遗的关系,对西湖龙井茶的生长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西湖龙井茶产地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许咏梅 《茶叶》2012,38(2):91-95
西湖龙井美誉天下,其中又以狮峰龙井最为珍贵,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区龙井村狮峰龙井茶农户为调查对象,详细阐述了狮峰龙井茶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现状与特点及狮峰龙井茶的价格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西湖龙井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设计茶叶包装的目的,是为了将茶叶商品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传达给消费者,以博得消费者的认可。茶叶包装所呈现的视觉效果,需要和商品的品牌定位相符合。本文以西湖龙井茶的包装为例,分析品牌定位与茶叶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运用包装设计去体现茶叶的品牌定位与形象,为茶叶的包装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10月12日,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戚国伟董事长收到来自外交部欧亚司的一封感谢信,对今年10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60岁生日之际,该公司提供的高档西湖龙井茶作为围礼赠予普京总统,致予诚挚谢意。  相似文献   

19.
西湖龙井字号的演变及其品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丰镐 《茶叶》2006,32(1):54-55
最近一时期,杭州各报刊对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龙井介绍颇多,但其中有些与实际不符。笔者1951年进浙江省茶叶公司工作,虽从事茶叶加工工作,但对当时由省茶叶公司主管的茶叶收购工作(包括西湖龙井茶)也有所了解,近日再翻阅一些历史资料,将西湖龙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整理成文,以食读者。西湖龙井,久享威名[1,2],在抗战时期,上海等大城市茶叶店中都以西湖龙井招徕顾客,不少茶商就到杭州产区设店收购。王卓再著《谈谈炒制龙井茶》介绍:“上海、萧山、诸暨等地的资本家先后到西湖龙井产地办茶场,开茶行,如龙井狮峰的茂记茶场(公司)和设在梅家坞…  相似文献   

20.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4,(1):61-63
1 黄旭明副省长对龙井茶证明商标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龙井茶实施证明商标保护五年来,西湖龙井茶、新昌大佛龙井茶、嵊州越乡龙井茶、淳安千岛玉叶牌龙井茶、萧山湘湖龙井茶等“龙井茶家族品牌”齐头并进,强势崛起,浙江绿茶的“龙井茶品牌板块”已经成型。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和培育,龙井茶取得了“品牌提升、量值齐增”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