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境迁飞性重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为害程度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后,当年已扩散至包括陕西省在内的26个省份发生为害,发生面积5 013.36 hm,严重威胁粮食安全。2019年,西安各区县的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普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 172.81 hm,占据全省的43.34%。文章对草地贪夜蛾在西安地区2019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草地贪夜蛾防控及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与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跨境迁飞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为害程度重和防控难度大等特点。2019年1月首次入侵我国云南省,并在我国西南、华南及北方广大地区迅速蔓延扩散,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随着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周年繁殖区定殖成功,其“北迁南回”将成为常态,草地贪夜蛾已由入侵新发害虫转变为常发性害虫,其防控策略也将由应急防控转变为长期防控。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迁飞监测预警与科学防控是打赢草地贪夜蛾攻坚战的关键措施。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在全球的分布与扩散、迁飞规律、防控技术与措施等,并提出了4个亟待突破的关键问题,以期为控制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传播为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预报害虫的迁飞轨迹,将天气预报技术应用于迁飞性害虫的预测预报,基于天气预报平台,利用欧洲中心中短期气象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大气环流形势及低层风动力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迁飞路径、迁入时间(包括首见日及高峰日)、落区等进行预报,并基于2021年草地贪夜蛾迁飞的2次典型预报案,分析2021年草地贪夜蛾春季北迁至湖北(首见日)以及秋季南迁回湖北(高峰日)的典型天气过程以及迁飞层气象要素场,运用HYSPLIT轨迹模型模拟迁飞后向轨迹,再利用草地贪夜蛾田间监测数据、测报灯监测数据以及迁飞轨迹对预报结论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次典型预报案例的预报结论与草地贪夜蛾田间监测数据及测报灯监测数据以及轨迹模拟的情景吻合度较好,草地贪夜蛾迁入时间、落区及路径预报基本正确。研究表明,将天气预报技术应用于迁飞性害虫的预报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1.课程简介草地贪夜蛾是外来入侵重大迁飞性害虫.湖南省是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面临春季北迁、本土繁殖、秋季南回等多重虫源的压力.草地贪夜蛾可为害300多种作物,主要危害玉米,而湖南省玉米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生育期很不一致,草地贪夜蛾极易持续危害玉米,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本期课程将从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为害症状、识别、...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迁飞性害虫,其为害严重威胁我国作物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保障作物安全提供参考,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危害现状,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宣传培训、力争"治早、治小"的防控策略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药剂防治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于美洲的杂食性害虫,此前所未有的外来物种今年初首次在我国云南被发现。5月19日,南充市顺庆区潆溪镇首次发现有草地贪夜蛾为害,该研究经过对南充市周边县(市、区)草地贪夜蛾迁飞轨迹、降落地形和为害玉米生育期展开调查。草地贪夜蛾前期在南充主要沿嘉陵江从下游往上游迁飞,而周边远离江边的乡镇为害较轻;草地贪夜蛾在同个乡镇的不同地势的地块分布各有差异,平坦、通风口地形有利于草地贪夜蛾降落为害;在不同生育期中草地贪夜蛾更倾向于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取食为害。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具有适生范围广,迁飞距离远,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失重、防控难度大等特点,暴发成灾隐患较大,一旦发生将会对粮食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全面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严防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相关人员要全面做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背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2018年底入侵中国后对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远距离迁飞习性是草地贪夜蛾区域性转移危害的生物学基础,其在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流行的气候环境下,可形成纵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迁飞路线。据连续两年全国普查,草地贪夜蛾沿西线迁飞路线逐代北侵的终点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全境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但目前,入侵中国西北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的虫源地尚未明确,该害虫在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迁飞路径研究也鲜有报道。【目的】阐释驱动草地贪夜蛾迁入中国西北地区的关键气象动力因子,明确该地区首次入侵种群的虫源地所在,精准解析亚洲季风气候背景下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径,为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和指导区域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2020年草地贪夜蛾在西北地区宁夏的成虫种群动态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拟、昆虫迁飞轨迹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分析草地贪夜蛾远距离迁飞的大气动力背景场,模拟计算草地贪夜蛾在中国西北地区连续1—3个夜晚的迁飞路径和回推轨迹落点。【结果】7—9月份出现的偏南夏季风是影响宁夏等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不断迁入的关键气象因子,其虫源主要来自于甘肃东南部、四川东部,其次为陕西西部,此外,重庆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和山西西部局部也可为西北地区提供一定的虫源。【结论】在偏南夏季风的主导作用下,草地贪夜蛾经由多个夜晚的连续迁飞可构成其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迁飞路径。该路径源自缅甸,自南向北依次经由中国“云南-四川和重庆-陕西和甘肃-宁夏”,最北可达内蒙古。在7—9月份偏南风盛行期提前和风速偏强的气候条件下要加强西北部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具有极强的迁飞以及繁殖能力,而且适应性广,危害严重,防治难度较大,是侵害我国农业生产的重点害虫之一,目前草地贪夜蛾已经入侵我国。基于此本文围绕肥东县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展开探讨,详细介绍了肥东县应对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措施,简要介绍了肥东县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山市地处安徽省最南端,属于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带,抓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对草地贪夜蛾近年来在黄山市的发生及防控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外来物种,在山东省诸城市连续3年发现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通过田间调查,更加准确地了解其迁飞规律、生物学习性以及有效的防治策略和科学的用药方法,并研究市面上应用较广的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深入探究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习性,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为害程度、为害时间节点、迁飞规律等。采用草地贪夜蛾“点杀点治”的防治策略,选用3种不同杀虫剂,每种杀虫剂喷施2种不同用量进行比较试验,并调查大田防治效果,通过3年的平均数据综合评价了3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其中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无论是速效性还是持效性均有较好的大田表现。  相似文献   

12.
<正>一、草地贪夜蛾从哪里来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地区,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该虫从东南亚迁飞入侵我国,2019年1月首次在我国云南出现,之后迅速蔓延到17个省份。该虫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侵入我国的玉米型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也为害高粱、甘蔗、薏苡等作物。二、草地贪夜蛾为什么危害重草地贪夜蛾具有能生、能吃、能飞  相似文献   

13.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首次入侵中国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随后扩散蔓延到全国多个地区。地处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的江苏省泗洪县采取并落实"减轻当地危害、压低过境虫源繁殖基数"的方针,防效显著。以田间实际生产操作、应用和实践为基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监测措施、防控对策,以期为应急处置草地贪夜蛾为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纪凤娇 《现代农业科技》2023,(10):100-102+106
草地贪夜蛾具有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适应区域广、危害性强、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对粮食生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本文根据2019—2021年南平市延平区监测调查数据,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特征、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科学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性的农业害虫,能够远距离迁飞,2019年初首次入侵我国,在25个省造成了危害,严重威胁了我国农业生产安全。为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遏制其暴发成灾,在整理草地贪夜蛾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2020年全国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并针对性地提出分区治理、全面监测、联防联控、综合防治等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6.
草地贪夜蛾发源于美洲,途经非洲迁飞侵入亚洲,首先从云南侵入我国,然后在我国南北迁飞往返为害玉米等农作物,给我国粮食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经研究分析提出5项生物防控措施、3种化学防控推荐药剂,并强调优先使用生物防控措施,化学防控措施仅作为应急或补充防控措施。最后总结出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策略是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全国范围内划定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重点防范区,针对不同的分区采取不同的防控政策,实施南北联动、分区治理、区域合作、逐步落实的群防群控统防统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公信乡位于云南省孟连县,是一个以傣族、佤族、以及拉祜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边境乡,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虫害发生的概率较高,因此,做好公信乡的虫害防治工作,有效避免大量虫害的侵袭。草地贪夜蛾又被称为秋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通过迁飞入侵的有害昆虫,不仅具备较快的迁飞扩散速度以及较强的繁殖能力,同时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2019年1月,云南省首次出现草地贪夜蛾,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1个省共1 246个县发现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草地贪夜蛾的迁徙引起了我国农业部门的高度紧张。2017年,草地贪夜蛾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虫“黑名单”;2018年,草地贪夜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昆虫,又称秋粘虫,原产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已在近100个国家发生。它可以导致作物苗期受害,减产10%~25%,严重时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9.
入侵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生物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国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目前已在重庆的巫山、巫溪、云阳、北碚、潼南等地区出现并有迁飞的趋势.利用两个分子标记基因COI和Tpi对重庆地区采集的样本进行遗传特征比较,结果表明COI基因的亚型全为"水稻型",而Tpi基因的亚型既有"水稻型"又有"玉米型",说明入侵到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来源可能并不单一,暗示了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有可能存在分化为"水稻型"的风险.分析了入侵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相关的遗传特征,其结果不仅有助于认识草地贪夜蛾在中国大面积迁飞过程中发生的种群差异变化,也有利于农业部门根据重庆地区的地理环境属性,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通过迁飞入侵的外来有害昆虫,具有迁飞扩散快、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重等特点,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与主要防控技术,综合利用农业防治、成虫诱杀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快速扑杀高密度幼虫与成虫基数,及时控制草地贪夜蛾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