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果汁酶解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酶法提取无花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制备无花果汁、酿造无花果酒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花果为材料,以出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无花果岀汁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和方差分析,得到无花果果汁酶解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无花果果汁最佳酶解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质量分数,下同),果胶酶添加量0.3%,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90min。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出,无花果果汁的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6%,果胶酶添加量0.28%,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无花果的岀汁率为72.15%,与理论值(73.99%)基本吻合,且比未处理无花果出汁率提高了75.46%。纤维素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果胶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与酶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无花果的岀汁率。【结论】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了双酶法提取无花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该工艺可以大幅提高无花果出汁率。  相似文献   

2.
陈琴  严成 《湖北农业科学》2016,(10):2622-2626
采用酶解法提取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叶中多糖,并采用响应面试验法设计及建立回归方程模型,以优化酶法为提取工艺。以多糖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液料比、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鱼腥草叶多糖提取量的主次顺序为: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9%、液料比52∶1(m L∶g)、酶解温度31℃、酶解时间174 min。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酶法提取鱼腥草叶多糖的提取量为32.95 mg/g,表明采用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鱼腥草叶多糖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甜高粱汁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甜高粱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3号甜高粱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试验因素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对甜高粱汁的酶解效果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8.0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4.0,在该条件下,甜高粱汁透光率为85.54%、粘度为1.30 mPa.s,与预测模型值(85.71%、1.23 mPa.s)吻合度高。【结论】经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甜高粱汁澄清度显著提高,最大程度保持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枸杞浊汁出汁率,用响应面法优化枸杞浊汁酶解工艺。[方法]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处理枸杞果浆,在酶解条件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果胶酶加量、纤维素酶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枸杞浊汁出汁率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当果胶酶加量为77.59μl/kg、纤维素酶加量为12.89μl/kg、酶解时间为68.14 min,酶解温度为46.92℃时,枸杞浊汁出汁率可达88.34%。[结论]研究得出的酶解条件可靠,可为枸杞果汁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番茄为原料,出汁率为指标,采用添加果胶酶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立番茄汁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果胶酶处理优化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70min、酶添加量0.04%,此时番茄的出汁率为51.1%.  相似文献   

6.
曹源  史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64-6366
[目的]优化红枣格瓦斯生产发酵工艺.[方法]试验以热风干制的骏枣为原料,以热浸提法和酶解浸提法进行枣汁的提取,并研究了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枣酒品质的影响,以枣酒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精度、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枣酒酿造的最佳工艺.[结果]通过对比得出热浸提法制得的枣汁品质优于酶解法制得的枣汁,并且其最优工艺为浸提时间2.0h,浸提温度60℃,料水比1∶6 g/ml.确定了枣酒酿造的最佳工艺为酵母接种量0.2%,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d.通过感官评价初步探索了红枣酒调配红枣格瓦斯的最佳配比为蜂蜜添加量为4%,由此得出最佳口感的红枣格瓦斯.[结论]研究可为红枣等外资源的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同时可为红枣格瓦斯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姜黄淀粉酶法提取工艺,提高姜黄淀粉提取率。【方法】以新鲜姜黄为原材料,姜黄淀粉提取率为指标,在几种蛋白酶中筛选最佳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确定提取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和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等4个因素影响姜黄淀粉提取率的优化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4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共进行29组处理,每组处理3次重复,考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和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等4个因素对姜黄淀粉提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姜黄淀粉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姜黄淀粉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pH6.83、酶解温度51.45℃、酶解时间6.20 h、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13%,姜黄淀粉提取率的理论值为62.00%。考虑实际操作的简便,确定姜黄淀粉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6 h,酶解温度52℃,酶解pH6.8,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13%,在此条件下实际验证值为60.42%,拟合得到的模型与实际吻合良好。【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姜黄淀粉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提高了姜黄淀粉提取量,为姜黄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信阳夏秋茶为原料,通过木瓜蛋白酶、单宁酶和谷氨酰胺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来改良抹茶风味。以感官评分和茶叶中的代表性风味氨基酸——茶氨酸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考察上述3种酶的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解pH 4个单因素对抹茶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最佳酶解工艺参数:每100 g茶汤(料液比1∶15)中添加0.150 g木瓜蛋白酶、0.075 g单宁酶和0.075 g谷氨酰胺酶,酶解时间为1.5 h,酶解温度为50℃,酶解pH为5.0。该工艺下制备的抹茶茶汤组织均匀、分散性好、不易沉淀,色彩鲜艳翠绿,清香显著,口感醇厚甘爽,感官评分最高,可达到90分,茶氨酸质量浓度为最高,可达到2.135 g/L。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高马尾藻的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酶解法提取多糖工艺与正交优化超声波破碎工艺,得到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马尾藻多糖最佳条件为:超声波作用时间40min,功率350W,工作温度80℃,酶解温度44.95℃、酶解pH5.0、酶解时间2.05h,酶添加量2.5%,所得马尾藻多糖提取率为17.43%,比单独酶解法提取马尾藻多糖提高了3.4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料液比4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化酶法提取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另以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4.8℃、酶解时间99 min、料液比1∶22.4(g/m L),经验证黄精多糖提取率为11.22%。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黄精多糖酶法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黄精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确定清热型酸奶的配方及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确定金银花汁、菊花汁、梨汁最佳添加量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三者的配比.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果胶、发酵剂的最佳添加量和最佳发酵时间.以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果胶添加量为因变量,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清热型酸奶的最佳配方为金银花汁4%、菊花汁5%、梨汁7%、冰糖8%...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鹿角盘胶原蛋白酶解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马鹿鹿角盘为原料,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选取料液比、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优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20、pH值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为6h时胶原蛋白提取率最高。响应曲面法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 1.77、加酶量3.94%、酶解温度36.78℃、酶解时间5.39h,考虑到实际情况,对模型预测得到的马鹿鹿角盘胶原蛋白最优提取工艺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工艺为:pH 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马鹿鹿角盘胶原蛋白提取率达到83.32%。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影响的重要性顺序为:酶解温度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结论】建立了酶解法提取鹿角盘胶原蛋白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获得了胶原蛋白提取率较高的最佳工艺参数,有效缩短了胶原蛋白的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无花果干复合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无花果干复合酶解的7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果胶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和酸性蛋白酶添加量),又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进一步优化出无花果干复合酶解工艺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水平。结果表明:无花果干复合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0.66‰(果胶酶添加量0.25‰、纤维素酶添加量0.25‰、酸性蛋白酶添加量0.16‰)、料液比1∶20、酶解pH 4.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min,此工艺条件下酶解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73°Bx,酶解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提高人参果出汁率的工艺条件,为人参果果汁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果胶酶、混合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按1∶1混合)及木瓜蛋白酶不同添加量(0.10~0.45 g/L)及其在不同温度(35~65℃)、pH(3~6)及作用时间(25~60 min)条件下对人参果出汁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段酶解法对人参果汁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混合酶、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分别为0.20 g/L、0.25 g/L、0.35 g/L,酶解温度为50℃,水解pH值为5.0,水解时间为45 min,采用果胶酶+混合酶的分段处理方式为佳。分段酶解法制备人参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pH 5+水浴温度45℃+0.20 g/L果胶酶酶解35 min,保持体系pH 5+水浴温度55℃+0.25 g/L混合酶酶解45 min,经此方法处理人参果出汁率达92.5%。【结论】按照果胶酶+混合酶的分段水解方式能显著改善人参果果汁出汁率,对人参果的开发利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虾壳酶解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虾壳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3因素3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水解度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酶解温度53℃、酶添加量0.85%、酶解时间3.5 h,此条件下虾壳的水解度达到最大值.该条件下虾...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与正交设计提取天麻素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麻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酶解温度、酶解质量浓度和pH对天麻素提取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与正交设计法比较了天麻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和产率.结果表明:响应面法最佳优化工艺为:酶解温度为52.34℃,酶添加量为0.085g和pH为4.73;正交设计法的最佳优化工艺为:酶解温度为55.00℃,酶添加量为0.09g和pH为4.80;通过响应面法酶解天麻后天麻素提取的最高含量为7.32mg/g,而正交设计法天麻素提取的最高含量为6.93mg/g.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黑莓为原料,研究了黑莓汁加工中酶解工艺及黑莓汁配方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复合果胶酶添加量0.18%、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黑莓的出汁率达78.2%。黑莓汁最佳滋味配方为:黑莓汁93%、果葡糖浆7%、柠檬酸钠0.05%、阿魏酸0.10%。  相似文献   

18.
酶解法从深海明太鱼内脏中提取鱼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海明太鱼内脏为原料,应用酶解法从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选择合适的蛋白酶。研究了液固比(W/F)、加酶量、温度、pH值和时间等5个因素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设计,获得以中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鱼油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液固比(W/F)0.5∶1,酶添加量4 0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h,酶解pH值为7.0。利用此工艺鱼油提取率为69.38%,理化指标符合SC/T 3502-2000的粗鱼油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果胶酶澄清哈密瓜汁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果胶酶对哈密瓜汁的澄清效果.[方法]以透光率、果胶含量为衡量澄清效果指标,同时考察澄清前后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其中成分的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研究酶加入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澄清效果影响次序为果汁pH值>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02;、酶解pH值4.0、酶解时间1.0 h、酶解温度30℃.澄清后果汁透光率达到9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上升,果胶含量降低97.5;,蛋白质含量降低92;,总糖、总酸和VC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果胶酶能有效去除哈密瓜汁中的果胶物质,澄清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曾帅  周德庆  刘楠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9):1564-156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羊栖菜多酚的酶辅助提取工艺,以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鲜羊栖菜为原料,用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复合酶质量比(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复合酶质量比>酶解时间,其中酶解pH和酶解温度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5、酶解时间45 min、复合酶质量比20∶1(复合酶添加量126 mg/g),在此条件下得到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9.26 mg/g,较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量(8.26 mg/g)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的酶辅助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优化的工艺参数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