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旗长代言敖汉小米蹿红"吃敖汉小米,就是品八千年文化。"近两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委副书记、旗长于宝君发现自己变成了"网红",多种场合跨界直播为敖汉小米吆喝,俨然成了代言人。在敖汉,小米的种植历史可  相似文献   

2.
正赤峰市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作物生长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杂粮一直都是赤峰市种植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业内有着"中国杂粮在内蒙,内蒙杂粮在赤峰"的美誉。赤峰小米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2002年在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1500多粒碳化谷物标本,经专家考证鉴定,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赤峰市敖汉旗被认定为世界小米的发源地。赤峰小米颗粒圆润,色泽金黄,入口绵甜糯香,蒸、煮皆宜,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是女人哺乳、老人患病、儿童断奶、平衡膳食、调节口味的理想食品。  相似文献   

3.
敖汉旗是小米之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敖汉小米有着优良的品质。为解决部分生产者使用禁用农药、滥用限用农药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导致小米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敖汉小米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便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敖汉旗因种植荞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的客商中有一定的知名度,素有"荞麦之乡"的美称。敖汉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比较适宜荞麦的生长,并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等优质特点,在2008年敖汉荞麦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敖汉荞麦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显著,品牌效应带动了价格的上涨,敖汉荞麦种植效益有了明显的提升。敖汉荞麦年均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但是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敖汉旗地处赤峰市东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属半干旱沙地低山丘陵地貌,年自然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风沙、干旱严重制约当地农牧生产发展。为了改善风沙干旱对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制约,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敖汉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人工种树种草改善自然环境。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努力,林草保有面积达1050亩,现在全旗林草覆盖率达42%以上。2002年联合国授予敖汉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光荣称号,敖汉旗的生态环境建设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敖汉旗是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大旗,全旗现有耕地面积17.5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4.0万hm2,旱耕地面积占70%以上,属典型旱作农业区.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水稻、荞麦等,全旗历年玉米种植面积在6.7万hm2以上,平均单产水平500-550kg/667m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我旗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把旱作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作为农业生产的重点项目来抓.十几年来,通过推广玉米覆膜技术,对促进全旗粮食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赤峰市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山坡地较多,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敖汉地区的杂粮种植成为文明全国的杂粮主产区。敖汉旗谷子种植由来已久,年均种植面积35万亩以上。谷子产量的高低关乎全旗粮食安全的保障和种植业结构的  相似文献   

8.
特异谷子新品种——绿小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小米是吉林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从谷子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独具特色的纯天然绿色小米谷子新品种。通过国内知名的谷子育种、基因研究、营养学等方面专家的技术鉴定,该品种被一致认为填补了全球自然界无绿色小米的空白,有望成为继“沁州黄”小米之后身份最高的谷类作物,其开发价值比黄小米更大。2004年绿小米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首批品种。  相似文献   

9.
孙飞 《现代农业》2014,(10):50-51
<正>玉米是我旗农业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每年玉米播种面积都在17万亩以上,其中旱地玉米11万亩以上,水地玉米5万亩以上,饲用玉米主推了"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在籽玉米种植中,引进了旱作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在目前全球气温变暧、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该技术是旱作农业领域一项带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领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长治地处太行山西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属典型的高寒山区旱作农业区,非常适宜种植大葱。潞城市生产的“熬脑牌”大葱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熬脑牌”商标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并在农博会、农交会上多次荣获畅销奖,产品远销国内外。现将绿色大葱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黑龙港流域地下水超采十分严重,2014年平乡县开始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调整农业种植模式是一项重要内容,改变传统的“小麦-玉米”高耗水种植模式为旱作节水种植模式十分必要,近几年,我们对上茬油葵、下茬杂交谷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油葵、杂交谷的生长特点,起到节水、增产、增收目的,且技术简便、易于推广,因此,推广“油葵-杂交谷”旱作农业模式切实可行,大力推广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赤峰市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干旱少雨、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严重制约全市农业生产发展。为了破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影响,提高花生种植水平,2011年赤峰市农技推广站在敖汉旗羊场办事处开展了花生全膜覆盖膜下滴灌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示范田面积80 hm2。经田间测定表明: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引领内蒙古敖汉旗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快速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2016年,内蒙古敖汉旗农业局主抓了敖汉旗永芳家庭农场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文章阐述了试验示范目的和落实情况,分析了基地建设内容及试验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绿小米是吉林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从谷子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纯天然绿色小米新品种,经国内知名专家的鉴定,一致认为该品种填补了全球自然界无绿色小米的空白,有望成为继“沁州黄”小米之后身价最高的谷类作物,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首批品种。1·特征特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五街镇老厂村拥有耕地八百多亩、林地二万多亩,农户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种植,农作物有烤烟、马铃薯、萝卜、"德国小米葱"。老厂村在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村,2017年被认定为深度贫困村,计划2018年脱贫出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科技》2023,(2):40-42
<正>干旱是制约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让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走得更长远?“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山西农业要打好特色优势牌,走‘特’‘优’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的重要指示为山西现代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青岛莱西的农民,对农业有着特别的挚爱感情,1998年从辽宁退伍回到家乡后,加入了“农业大军”。先后种过菜,管理过果园。如今在我市发展甜瓜蔬菜种植户近干家,基地达3000亩,其中甜瓜种植技术已传播到莱阳、招远等地。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我于2008年3月份,到工商局注册成了青岛久香果蔬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8.
覆膜保墒技术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现代意义上的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覆膜时间上包括秋覆膜和早春覆膜,在覆膜方式上包括半膜覆盖和全膜覆盖,在覆膜延期利用上包括留膜留茬越冬和一膜两年用。与传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相比,现代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基本实现了“五改”: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水资源匮乏逐年加剧,特别是1991年以来,持续干旱少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而且电力燃油紧张,电价、油价和用工费逐年提高,为了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研究农业节水和旱作农业措施十分必要。我场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探索出一套农业节水和旱作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具体方法是: 一、积极发展大型喷灌和地下管道输水  相似文献   

20.
“沁县三大宝:鸡蛋、瓜子、吴阁老”。这是地处太行山区的山西省沁县人民夸奖家乡名产的口头禅。由于这闻名天下的名贵小米“沁州黄”是清朝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吴发现的,因而吴阁老便成为“沁州黄”的代名词了。“沁州黄”原名“爬山糙”。相传,在300多年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